• 沒有找到結果。

品格教育之意涵與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品格教育之意涵與相關研究

本研究為深入瞭解品格教育,整理並陳述國內外學者對品格教育所提出的理 論及看法。以下從品格教育的意義、品格教育的內涵、品格教育的相關理論、九 年一貫課程與品格教育、品格教育與幼童軍活動等五部分來探討品格教育。

壹、品格教育的意義

「一個國家的興盛,

不在於國庫的殷實、城堡的堅固或是公共設施的華麗,

而在於公民的文明素養,

也就是人民所受的教育、人民的遠見卓識和品格高下。」

掀起宗教革命的馬丁路德,五百年前的一席話,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聽來格 外震撼人心(周慧菁,2004)。在現今的社會中,談逐漸被人遺忘的倫理道德、

品格操守,絕不是唱高調,而是一種必要。

「品格」是什麼?品格是道德修養的程度,道德乃是品格的發展與培養,品 格的提出,比之於道德有更多的個體能力、人格展現的色彩。如果說道德教育是 應然價值的體現,品格教育則是實然生活的開始(羅瑞玉,2005)。

Lickona(2003)指出:好的品格是一種美德(virtue),美德不僅只是特質 而已,而是要藉由表現美德的行動來加以形塑。此種美德是個人或群體共同認定 且遵守的價值規範,不但是人類良善的特質,且受到社會學家與宗教界人士的肯 定與讚揚,同時亦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良善覺知。

張春興與林清山(1983)則認為品格的意義常會讓人容易與人格二字相混 淆;事實上,人格僅是個體個性的行為表現,不含價值判斷的;而品格較著重個 體人格特質的價值評斷,故可說品格是人格結構的主要部分。它不像生理動機-

愛、飢、渴、性、攻擊等屬於人類的天賦本能而且有強大的驅力,通常必須透過 教育或學習的歷程來陶冶,促使個體能在與人交往時表現出守時、守信、負責的 健全品格,故品格有時也被解釋為道德。

綜合上述,品格乃是傾向以道德標準所評定的人格正向面。具有符合道德標 準及良善覺知的人格特質,則可以界定品格為好的美德,為持久、穩定的內在心 理特質與內在覺知,且經由後天教育或學習陶冶而來。而道德則是符合社會規範 的原則下的個人實踐,他律性質的行為表現較多。

品格的意義猶如一個有特色的標誌或符號,也有「行為的典型和道德規範」

的涵義(Ryan & Bohlin, 1999)。一般人對於品格(character)、道德(morality)、 人格(personality)等詞義常混淆不清,在使用上會有重疊或各別論述,但在 意義上是具關聯性的。以下就道德與人格意義加以釐清:

(一)道德

道德涵意有二:其一是將道德視為行為準則,亦即眾人所應遵循的法理情為 道德。其二,則是將道德視為合於準則的行為,亦即行為之合於法理人情者為道 德(張春興,1991)。前者是以道德為行為之標準,屬於社會取向;後者則以道 德是合於某種標準的行為,是屬於個人取向(張春興、林清山,1983)心理學家 大都把道德視為眾人所應遵循的法理或行為之合於法理者。

(二)人格

人格是個體在對人對己及一切環境中,事務適應時所顯示異於別人的性格;

個體的性格是在遺傳與環境交互作用下,由逐漸發展的心理特徵所構成,而其心 理特徵表現於行為時,則具有相當統合性及持久性(張春興,1991)。人格一詞 的涵意不帶有是非善惡的評價,意指一個人「內在自我」的「外在表現」。

品格是道德修養的程度,為持久、穩定的內在心理特質與內在覺知,且經由 後天教育或學習陶冶而來。然道德教育(moral education)、品格教育(character education),常被誤解成是同義字,但實際上從字面及涵義上來看,卻有所區 別,敘述如下:

(二)道德教育(moral education)

道德教育的意義隨著時代的更迭,各學家學說立論不一,但基本上係人類理 性反省後的一套真理,進行善惡、對錯等價值判斷的標準。因此,道德教育係指 個體生活在人群組合的社會規範裏,透過認知與學習的,瞭解社會規範與進行自 我反省實踐之歷程(楊深坑,2004)。學校道德教育的理想旨在發展道德成熟的 人,配合家庭與社會,教育者貢獻於人的培養,使此人能夠以道德承受的方式思 考、感知與行動(沈六,1997)。

由此看出,道德教育注重在個體及社會中,有關是非善惡判斷標準之倫理議 題,希望培養學生在家庭與社會環境中,透過自我內在管理與反省,具成熟良好 的道德認知與情感,表現出合乎社會價值規範的行為。

(二)品格教育(character education)

吳清山、林天祐(2005)指出,品格教育係指用來陶冶學生良好的社會行為 與個性,使學生能夠知道並實踐如何與人相處,如何面對問題的教學與學習活 動。過程中,教師應該教導學生自己做好決定,而不是告訴學生要做什麼,品格 是一種內在的良知美德,是個人或群體彼此同意遵守的規範。

教育學生,使知之善、期望善,以及行善、表現良好行為,被內化成習性的 歷程。亦是增進學生良好個人特質,使之知善、愛善及樂善的教育(黃德祥,

2001)。品格是指個體建立人格特質、發展道德價值、建立社會良好互動行為之 態度與規準,除了強調個體人格特質外,包括對於品格的認知、情感與實際生活 中的行為,也就是著重個人與社會互動表現。

因此,品格教育就是透過認知與學習的教育歷程,引導學生發展良好的個體 特性,進行良性的社會行為與互動。教育過程中,教學者需讓學生瞭解社會規範

與道德的內涵,學習與社會環境的互動,並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與內容,教導學

McBrien 與 Brand

表2-8 (續)

Rusnak 與 Ribich

1997 是一種為孩童所有教育而組成的教學活動,教予生活所 需、具貢獻以及社區興趣之價值觀。

Ryan與Bohlin 1999 知道善、愛善與作善事之教育。

Vessles 與 Boyd

1996 藉由策略性指導來促進社會和個人責任及良好品格特 質、道德價值的教育。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Lickona(2003)認為品格教育的目的在於教導學生了解並建立「核心價值」,

「核心價值」基本上就含有「道德」(morality)的意含,它是促進個人與群體 向「善」(good)發展,增進人類生活福址的一個道德指標。Ormrod(2003)也 認為「品格教育」希望教導學生判斷是非,並且能夠選擇良善的那一方,而「向 善」也就成了核心價值的第一個基本的特質。為什麼要建立一套「核心價值」體 系呢?從教育的角度去思量,核心價值的建立有助於教育單位對於品格教育目標 的執行與道德省思,並且學生在自我道德的建立尚處於吸收發展的階段,教育者 有責任、有必要選擇對學生而言最有意義的價值,並排除不良的價值觀念。

綜合上述,「品格教育」係指教導人類向上向善的教育,在實施過程中結合 個人、家庭、自然與社會環境,兼顧認知、情意與行為的實踐,培養學童尊重與 負責的態度與行為,知道善、行善及愛善。

貳、品格教育的內涵

品格教育的目的在於教導學生了解並建立「核心價值」,促進個人與群體向

「善」發展,增進人類生活福址的一個道德指標。然而,何謂善?何謂惡?標準 為何?往往也因社會文化背景的不同、思想家背景的不同,善惡的標準也不一 樣。中國人認為百善孝為先,西方卻是講究平等與自由,對善惡的解讀自然也有 所不同。以下針對古今中外學者提出的品格內涵與核心價值作探討。

一、 中國傳統道德觀

中國傳統道德觀大體以儒家為主,其中也蘊含著不同的人性觀,仁與義皆是 四維八德中具有代表性的德目,所以我們常泛稱道德為「仁義道德」。仁是惻隱 之心,而義為是非之心,都是人類生來具有的善性。仁與義都是儒家的中心思想。

孔子尚仁,所以他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其意為人溺己溺,人飢己 飢,也就是仁了。孔子以「仁」為一切道德之根本,「仁」的德行在於獨善其身 的君子,以及兼善天下的聖人。既重視個人的完美,也強調社會的秩序(鄔昆如,

1985)。仁就是大愛,是不求回報的愛,是包容,也是寬恕。

孟子尚義,提倡「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那種大丈夫氣概,認為義之所 在,「雖千萬人,吾往矣!」義是正義、義憤、辨是非,也是義氣、感激、感恩。

人與禽獸之不同。人有軀體,受物理及生物規則限制,與其他動物無異。但 人之所以為人,是在於他有自覺與其他動物有不同之處。人之異於禽獸在於他的 性理、性情。亦即孟子所言之仁義禮智四端或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

孟子主張性善,強調仁義禮智四端乃人固有之心,德育即是求其本心、盡善 性;而荀子主性惡,強調德育的重點在於提供良好的環境與示範作用,以移人性 之惡。荀孟之不同以及之後的程朱、陸王之異,大抵是「自律」和「他律」之分 野(楊祖漢,1987)。荀子的「性惡論」,否認天賦的道德觀念,強調後天環境和 教育對人的影響。在有名的《勸學篇》中,強調“學"的重要性,認爲只有博學 才能“知助而無過",同時指出學習必須聯繫實際,學以致用,學習態度應當精 誠專一,堅持不懈。他非常重視教師在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認爲國家要興旺,

就必須看重教師,同時對教師提出嚴格要求,認爲教師如果不給學生做出榜樣,

學生是不能躬行實踐的 (劉澗清 2004)。

人之異於禽獸,在於擁有一顆靈心。正如一個社會上有好人,也有壞人,心 也有善有惡。如何「化性起偽」將心存不良之人導之以正,如何隱惡揚善,便是 品格教育所擔當的重責大任。道德行為乃生活上一切活動的根基,離了道德,則 生活上的各種活動及其行為便失去正當性。實施品格教育時,應將固有道德精神

人之異於禽獸,在於擁有一顆靈心。正如一個社會上有好人,也有壞人,心 也有善有惡。如何「化性起偽」將心存不良之人導之以正,如何隱惡揚善,便是 品格教育所擔當的重責大任。道德行為乃生活上一切活動的根基,離了道德,則 生活上的各種活動及其行為便失去正當性。實施品格教育時,應將固有道德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