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四節 「問題」之定義

本研究將不同受訪者所提的「問題」,依據研究的流程先後,簡略分為:

一、「問題」

公認的「問題」定義,在辭海或辭典等工具書中查詢,可知「有疑問之事」、「需 要研究討論之事」以及「等待解決的事」都可以視為「問題」。而本研究正是希望 找出高中通論(自然)地理教科書內容中「有疑問之事」、「需要研究討論之事」,

並分別匯集高中生、地理系大學生、高中地理教師以及各相關之專家學者的意見,

共同處理「等待解決的事」。也許無法找到所謂的正確答案,但希望提供「問題」

的發現與解決機會。

二、「刪除問題」

如果某一提問,對於所有的受訪者而言皆不構成「問題」,且無額外增加討論 的議題,則將予以刪除。例如:高中生受訪者 a 提出不了解丙版本河流地形章節中

「老年期地形以準平原為主,河谷平淺而寬廣,地面平坦,水流無力,侵蝕與堆積 幾乎停頓。」文句中的「準平原」是甚麼,但其他受訪者一致認為交由教師額外說

33

明即可,或認為文句中的形容已經將準平原的特色呈現出來,例如:

準平原就是類似到平原的狀態,河谷平淺而寬廣,平坦,水流無力,侵蝕與堆 積近乎停頓,就是在描述準平原的特徵。所以沒有問題。(高中教師甲)

故沒有需要再討論的空間。於是,予以刪除,不列入「原始問題」中。

如果某一提問,對於所有的受訪者而言皆不構成「問題」,但出現額外增加討 論的議題,則予以保留。例如: 高中生受訪者 b 對於乙版本沖積扇地形的延伸學習 內文中「扇面……….其上遍布疏鬆的礫石,使得地面水下滲成為地下水,故扇面水 源缺乏,較適合種植旱作。」產生疑問,提問:「扇頂呢?扇頂不會下滲嗎?」雖 然其他受訪者一致認為水流經地表本來就會下滲,課文無須修改。但可看出高中生 的迷思概念,提醒教學者在教學上可以留意可能有學生不清楚水流經扇頂、扇央、

扇端,皆有下滲狀況,並教導缺水需要比較下滲量與流經水量間關係才能判別。

另外,在訪問高中教師乙時,其說道:……不過這裡提的是扇面,其他版本好 像說的是扇央,也許要知道扇面與扇央的定義為何。(高中教師乙)於是出現扇面、

扇央的定義為何的討論。

基於以上兩個發現,也就是延伸的問題或議題,本研究稱之為「延伸問題」,

於是筆者予以保留,納入「原始問題」。 三、「原始問題」

102 學年度高中一年級學生、大學地理系大三生以及研究者對於三個版本地理 1 自然章節的課文所提的「問題」,並已扣除「刪除問題」。這些「問題」具有討論 的空間,也就是受訪者有不同之意見,或同意該提問的「問題」確實有待查證,或 不清楚的地方。而有些提出的「問題」對於所有的受訪者而言皆不構成「問題」, 但在文本之外,額外延伸出可以留意或值得討論的議題(本研究稱之為「延伸問 題」),也保留受訪者所提的「問題」,納入「原始問題」中。所以「原始問題」不 一定是文本本身的錯誤或不適當,但因此可以瞭解讀者對於甚麼主題或概念的疑惑 較多、理解較困難。

四、「非文本問題」

從眾多受訪者的受訪資料以及相關文獻,知道有些「原始問題」很明顯地不是 文本出現不恰當內容,例如:附錄一「問題」的訪談紀錄地形單元的問題 5、問題 10 以及問題 17(為不同版本的相同問題),筆者提出:「乙版將崩壞作用分為山崩

34

以及潛移,其中山崩下又細分為落石、地滑以及土石流;甲版將崩壞作用分為潛移、

地滑、土石流以及山崩;丙版將崩壞作用分為潛移、地滑以及土石流。不同版本間 的分類階層不同,曾使學生在評量上作答出現疑惑混亂。」此「原始問題」屬於學 科上分類沒有統一的問題,不是文本本身的錯誤或不適當,稱之。

五、「文本問題」

「原始問題」扣除「非文本問題」,稱之。

六、「延伸問題」

由訪談的過程中激盪出的迷思概念、延伸的疑惑或值得深思、解決的議題。舉 例如下(其餘實例詳見於第三章第四節問題研究之延伸探討-「延伸問題」):

(一)高中教師說不清楚、說法不一致的概念或文意

但需要留意,高中教師說不清楚的概念不一定是文本知識系統上的錯誤,

可屬自我的辯證。例如:附錄一「問題」的訪談紀錄自然景觀帶單元的問題 6,

課文敘述:「針葉林區展現的景觀特色是:樹種相當單純,多常綠窄葉樹,樹幹 挺直,樹冠呈尖塔狀,是世界工業用木材最重要的產區。」筆者發問:「所謂的 工業用木材是指甚麼?」教學者需要瞭解教材文本,以因應學生可能的發問,

並增加自己見聞,筆者一直想要知道所謂的工業用木材是指甚麼?其他教學者 以及讀者是否知曉工業用木材是指甚麼?於是藉由實務訪談瞭解,發現大多受 訪者與筆者皆無法明確地說明「何謂的工業用木材」。

(二)受訪者提出延伸的、值得討論或注意的教學概念

訪談過程中激盪出另一個易被忽視的觀念,可以作為教學者往後教學的參 考。例如:附錄一「問題」的訪談紀錄氣候與水文單元的問題 2,課文敘述:「年 雨量變率的多年平均值稱為年雨量相對變率,通常濕潤區的年雨量相對變率較 小」筆者提出:「只有甲版本提到年雨量相對變率,其他版本只說到雨量變率或 降水變率,衡量一地的降水量穩定與否,需要教授年雨量相對變率嗎? 」「年雨 量相對變率」詢問受訪者教師甲的教學經驗中,她的印象裡首次在高中教材中 看到「年雨量相對變率」時,可能是 100 學年度的甲版高一教材。在大多受訪 者想法中,都同意「年雨量相對變率」有其意義存在,也許是想呈現「氣候」

長時間內涵,或是可以藉此發現「氣候異常」的現象。但更值得一提的是受訪 者專家學者(丙)提到:

35

對於臺灣,年雨量變率的概念意義不大,可引入季風區年雨量的相對變率概 念。對於季風區季風每年都會來,所以降水量每年變化不大,但是把時間尺度縮小 成季節或天氣系統作用時期,便很有意義。(專家學者(丙))

選擇臺灣適合的尺度,可以更符合學生的生活環境,並藉此教導學生更具彈性 的思考方式、學會用不同的尺度思考學習的概念。

1.受訪者提醒教學者容易忽略的學生迷思

附錄一「問題」的訪談紀錄地形單元的問題 7,課文敘述:「扇面……….其上 遍布疏鬆的礫石,使得地面水下滲成為地下水,故扇面水源缺乏,較適合種植旱作。」

文本陳述並無不恰當處,但高中生受訪者卻提出:「扇頂呢?扇頂不會下滲嗎?」可 見在教學上可以留意可能有學生不清楚水流經扇頂、扇央、扇端,皆有下滲狀況,

並教導缺水需要比較下滲量與流經水量間關係才能判別。

2.檢視者的認知結構背景與學習者間的落差

有些文本內容語意不清,使人不易理解。尤其剛接觸教材的高中生對於課本 知識仍不熟悉,故特別容易找到看不懂的文句。反倒是高中教師,因為對於教材皆 熟悉,背景知識充足下,常常不自覺的自我詮釋成心中理解的那一套知識邏輯,而 忽略了文句的流暢度或文意的理解性。例如:高中生 c 曾提出看不懂甲版本河流地形 章節中「水流動力正好消耗在搬運水中泥沙和克服水流摩擦力」的文句。他說:文 字遊戲,他應該是要把很多句併成一句,應該是說它不侵蝕也不堆積了,它就只是 在搬運而已。第一遍看時候完全看不懂,要很認真看才知道它在講甚麼。(高中生 c)

既使後來高中生發問者 C 對於均夷狀態的認知仍不全正確,但他實在點出了此 內容文意不清的問題所在,成為「文本問題」,也因此提供了「非文本問題」中值 得注意的「問題」:可見學習者的認知結構與教材編審人員必定不同,此時可以如 何調整與因應,以盡量符合學習者的認知,降低學習障礙?

3.其他

諸如學科間概念重複(生物區系)、過為艱澀的概念(次生黏土礦物)、如何將 概念將學習者生活連結的「問題」等。

需要留意的是,不是只有「非文本問題」才能引發議題討論,也就是既使是「文 本問題」也有機會納入「文本問題」中。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