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問題研究之延伸探討——「延伸問題」

第三章 高中通論(自然)地理教科書之內容分析

第四節 問題研究之延伸探討——「延伸問題」

一、教師在教學上,需要提醒學習者的觀念、概念或思考能力

教科書若是故事書,那麼教師就是說故事的人。教師應盡傳達事實的責任,預 防刻板印象或迷思概念的形成,以免學生到新情境中運用習得的概念,卻發現落差 而產生矛盾,彈性運用學習的概念於新的情境之中,是生活之能力。而教師要教授 的能力,教師本身也必須習得,是故釐清學識概念,才能降低學生對文本的誤會機 會。

50

例如附錄一「問題」的訪談紀錄氣候與水文單元的問題 22,筆者因為教學經驗 中曾碰過學生問不透水層不透水,下方怎麼有水(受壓地下水帶),所以在往後的 教學中會提醒學生不透水層是不連續性的,也才讓高中生 a 回應:「如果老師沒有 說,只看課本會覺得它是連續性的。但老師有教過。」

(一)培養學生綜合、多元與彈性思考能力

附錄一「問題」的訪談紀錄地形單元的問題 2,課文敘述:「此外,河川中上游 的河床,也常因河水挾帶砂石,而被磨蝕成略成圓形、向下凹陷的壺穴,如基隆河 上游的河床。」雖然大學生提的「原始問題」對於大部分受訪者而言不成「問題」,

敘述也並無不當之處。但在訪談大學地理系專家學者時,表示「某一地形」應該是 綜合性的作用力造成的,只是我們為了便於教學與便於學生學習,而強調主要的作 用力,簡化了作用力的可能性。

教科書這樣寫也沒有錯,而是並沒有說所有壺穴就是這樣子。

你說要有個洞讓砂石在洞裡面磨,那那洞怎麼來的?壺穴也不一定需要夾帶砂 石去摩石才能形成,也許長期水流的沖擊作用,沖擊成一個壺穴,就像滴水穿石。

或是有可能也先被溶蝕。…我們在基隆河看到湖穴,在厚層的砂岩上面,要是不是 比較硬,就不會相對形成壺穴……我要強調一點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地形很多都 是綜合的,我們為教學上的方便把它簡化成某種現象。(專家學者(乙))

又比如附錄一「問題」的訪談紀錄地形單元的問題 7,課文敘述:「扇面………

其上遍布疏鬆的礫石,使得地面水下滲成為地下水,故扇面水源缺乏,較適合種植 旱作。」文本陳述並無不恰當之處,但高中生受訪者卻提出:「扇頂呢?扇頂不會 下滲嗎?」可看出高中生的迷思概念,教學上可以留意可能有學生不清楚水流經扇 頂、扇央、扇端,皆有下滲狀況,並教導缺水需要比較下滲量與流經水量間關係才 能判別。

扇頂下滲量比流經水量還少,所以還沒缺水。(專家學者(乙))

又比如附錄一「問題」的訪談紀錄氣候與水文單元的問題 13,課文敘述:「冰 冷的海水使海平面附近的空氣溫度下降,大氣趨於穩定,不易產生對流,使空氣中 水氣的含量較少。」;氣候與水文單元的問題 21,課文敘述:「涼流、寒流行經的地 區則趨於寒冷乾燥。」筆者剛開始提出:「應該是降水少,不是空氣乾燥。」實則 是因為筆者剛開始不自覺的混淆了生活感受到的乾燥(相對溼度)與否與學術上的 乾燥(水氣含量)定義不同,雖然本來就知道乾燥要看的是相對濕度,在讀文本時

51

卻一時混淆。所以更加提醒自己往後教學上需要更明確的向學生解釋學識概念與生 活用詞上的差距。

(二)培養學生有釐清文本屬性與屬性間關係的能力

在資訊暴增、資訊管道多元以及網路世代中,辨別資訊屬性間邏輯因果關係的 能力相當重要。屬性與屬性間的連結資料也許不全,也能闡釋合理的演繹,也就是 對於事物屬性間的演繹應該要更敏感與謹慎。

附錄一「問題」的訪談紀錄地形單元的問題 3,課文敘述:「新生的海埔地被大 規模開發為鹽田與魚塭,更加速潟湖的陸化。」

沙洲往陸地推移使潟湖變小就不是陸化,只是潟湖縮小…新生海埔地就已經是 陸化了,在上開闢漁塭已經不叫陸化,只是土地利用的變化。應該是往外推移開闢 漁塭加速陸化,比如挖出來的土又往外堆建海堤再開闢更多漁塭,原來的過程是這 樣。就是開闢漁塭不一定是潟湖陸化,是圍堤往海佔用才叫做加速潟湖陸化。(專 家學者(乙))

此一發問最後在五位高中教師的意見中,將之歸屬為時間、空間謬誤的「文本 問題」,也引發「非文本問題」的討論,教科書需要避免此一謬誤敘述,以避免學 習者的疑惑或誤會,也提醒教學者在教學學科知識的同時,學習者讀文本的辨識能 力也是現今資訊社會的重要教學目標之一。

二、高中地理教師需要在其他學科、學識上的持續進修與增進

地理學科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學習地理現象與概念需要其他諸如氣象學、氣候 學、生物學、生態學、地質學、地形學、水文學、土壤學等諸多學科的學識背景,

教師若不瞭解其他學科的基礎學識,便難以深入淺出的教授地理概念,也難意識到 教科書內容可能產生的迷思或「問題」。本研究中,因為訪談的契機,讓筆者增加 許多氣象學以及生物學等基本知識,獲益良多,也因此深感自己跨科與跨領域的知 識之不足,引起學習動機,在此也作為本文討論的範疇。

而地理學與其他學科的差距也是個難解決的議題,比如地理氣候與氣象學有標 準上的差異。

52

(一)其他學科的增進 1.氣象學-副熱帶鋒面

例如大學專家學者(丙)對於附錄一「問題」的訪談紀錄氣候與水文單元的「問 題」5 的回應:

梅雨屬於副熱帶鋒面系統,與溫帶鋒面系統不同,將鋒面雨放在溫帶氣旋的降 水層級下,並不恰當。

主要問題為編排上沒有考量到尺度問題,要盡量避免這種情況,可以舉升方式 來做編排。例如:地形舉升、對流舉升、輻合舉升

辨別副熱帶鋒面與溫帶鋒面的基準點為性質不同,不是依據緯度來做判斷,緯 度只是其容易發生的位置概念。

溫帶鋒面:成因為較高緯度的冷氣團與較低緯度的暖氣團相互作用而成,大致 上順應高緯區氣溫低、低緯區氣溫高的原則發展。

副熱帶鋒面:主要在季節交替的時候,因為高緯區陸塊效應的影響所致,例如 五六月份的亞洲地區已經開始變暖,此時南北溫差不明顯,但水氣還沒到達北部,

所以水氣對比很明顯,形成鋒面。(專家學者(丙))

需要認識高中地理教材沒有標示出來的副熱帶鋒面系統,知道兩者最大之差 異:溫帶鋒面在氣溫上差異較大,而副熱帶鋒面兩側溫度差異較小,關鍵的差異反 而是水氣的對比。

2.氣象學-鋒面兩側的氣壓值高低

例如附錄一「問題」的訪談紀錄氣候與水文單元的「問題」7,課文敘述:「當 冷、暖兩種不同性質的氣團相遇時,會形成一個交界面,稱為鋒面。鋒面兩側的溫 度、濕度、氣壓明顯不同……」筆者提問:「氣壓如何不同?怎麼說氣壓明顯不同?」

筆者的「問題」是:「會明顯不同嗎?」、「氣壓值差異多大叫做明顯不同?」大學 專家學者(丙)的回應如下:

南邊偏暖,夏天我們梅雨也是鋒面,但是那不是溫帶鋒面,所以兩邊的溼度明 顯不同,但氣溫、壓力沒有明顯不同,畢竟兩邊勢力相當才會弓/king44/住。

春夏之交,北風沒有進入夏天,鋒面南邊已經有南風開始起來,所以白天南風 系統盛,白天像夏天,指的是溫度上。

53

但太陽輻射熱還沒滲入土壤,土壤還沒有儲存熱量,所以入夜後溫度下降很 快,所以會潮濕,所以會有平流霧、輻射霧,清晨起來草地是濕的。

所以它這裡指的是冬季、高緯度或大陸東側的鋒面,就是溫帶的鋒面。(專家 學者(丙))

可見「鋒面兩側的溫度、氣壓明顯不同……」描述的是溫帶的鋒面特性,副熱 帶面兩側的溫度、氣壓沒有明顯不同。

3.氣象學-焚風

例如大學專家學者(丙)對於附錄一「問題」的訪談紀錄氣候與水文單元的「問 題」6 的回應:

臺東焚風形成的成因有兩類型,一為西南氣流型;另一為颱風型。但共同特徵 為山前與山後的水氣含量差異大,因為山前接近濕絕熱狀態(飽和狀態),山後接 近乾絕熱狀態(未飽和狀態),也就是說偏離絕熱狀態就不易產生焚風。所以颱風 帶來的大規模水氣造成水氣梯度差異,使焚風產生。(專家學者(丙))

得知焚風與絕熱概念的關係、水氣梯度是氣溫遽變的關鍵原因。

落山風是 gap wind ,落山風是空隙風,東北季風到了南端大武這邊它找空隙 的地方吹進來。

焚風有定義的,溫度要超過幾度,而且風速要超過多少,假如風不夠強的時候,

它叫做暖空氣沉降,有分,跟風強不強有關,風要夠強才能叫做焚風。……

……要達到焚風的標準的時候,就是劇烈的暖濕空氣進行越山運動,就是那股 氣流要夠強,才能爬高。所以通常情況就是西南季風期間還有颱風期間,臺中地方 還有一個是秋天的時候,東北風起來夠強。(專家學者(丙))

落山風是空隙風,沒有越山的概念。焚風有進行越山運動,風要夠強,如果風 不夠強,為暖空氣沉降。

焚風必須是很濕的空氣,暖濕的空氣進行越山運動,因為這樣子的話,山前跟 山後同個海拔的地方溫度變化很大,焚風不是說他絕對溫度很高喔,這是錯誤的概 念,比如說在冬天的時候,洛磯山脈的東邊會吹焚風,因為他在西邊的時候溫度可 能是負十幾度,然後東邊上升到一度,那也叫焚風,是相對的溫度。(專家學者(丙)) 焚風的絕對溫度不一定高,是大部分教師背景知識具有的概念,但對於身處熱

焚風必須是很濕的空氣,暖濕的空氣進行越山運動,因為這樣子的話,山前跟 山後同個海拔的地方溫度變化很大,焚風不是說他絕對溫度很高喔,這是錯誤的概 念,比如說在冬天的時候,洛磯山脈的東邊會吹焚風,因為他在西邊的時候溫度可 能是負十幾度,然後東邊上升到一度,那也叫焚風,是相對的溫度。(專家學者(丙)) 焚風的絕對溫度不一定高,是大部分教師背景知識具有的概念,但對於身處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