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章針對研究形成之問題背景、動機以及採用的研究觀點分別敘述,內容分 為第一節問題背景、第二節研究目的、第三節研究問題、第四節研究重要性、第 五節研究範圍、第六節研究假定與限制以及第七節名詞解釋等範疇闡述之。

第一節 問題背景

臺灣自 2001 年起正式實施九年一貫國民教育階段,現行七大學習領域中的

「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其學習主題軸是以「運動技能」為重要的課程目標與教 學內涵。運動技能旨在培養學生瞭解各種運動概念與規則,透過基礎性、特殊性 的動作發展以培養運動技能使其運用於日常生活,從事規律性的運動 (教育部國 民教育司,2002) 。根據教育部 2007 年訂定學校體育教材教法與評量的規劃中,

將運動技能的學習採用十二年學習能力規劃的階段,國小一至三年級的學習是以 遊戲與基本動作的技能發展與表現、國小四至六年級強調一般運動技能觀念的應 用與控制、國中階段則是發展不同運動類型所需之特殊技能與觀念,直至最後的 高中階段則是逐步發展專門運動技能與觀念的表現 (國立教育資料館,2007) 。 由此可知,九年一貫課程採用能力取向的學習與分段指標是為學生基本能力養成 的基礎,最主要的精神便是從教育中培養學生擁有帶著走的能力,從生活中結合 學生擁有終身運動的習慣。

從教育的基本核心理念可知,教學是師生涵蓋教與學的運作歷程,在認知心 理學觀點而言,教學是促進組織概念的過程,學習則是接受訊息的過程。因此,

在體育領域中,技能的學習是需要透過不斷的練習與經驗的累積所產生的改變,

但學生若透過正價的練習則可獲得技能的改善,反之,學生若在缺乏適當回饋訊 息的練習中,亦會習得負價的錯誤動作 (卓俊伶、林靜兒,2007;Schmidt & Lee,

2005) 。因此,教師如何教導學生學習動作,使學生培養對體育運動的理解、應 用、分析與諮詢等高層次思考能力是學校體育所應扮演的重要角色,而學生該如 何在動作學習的過程發現問題癥結,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技能或策略,主動分 析、評估與解決所面臨到的問題,進而解決、修正動作與認知,以達學習的精熟 效果,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創意思維的能力 (周建智,2011;McBride &

Cleland, 1998; McBride, 2004) 。於此,在整個教育體系裡,學校體育扮演學生身 心健全發展的重要角色,因為唯有受過體育教育的學習,使學生具備有運動的能 力,藉由運動體驗樂趣與累積健康,即便未來邁出校園,也能繼續投入運動參與,

最終養成規律運動習慣的目標,以發揮體育教育之功能。

學習的基本單位是概念,在現今變遷迅速的教改思潮下,體育課面臨到「不 能只是教導學生體能活動」的轉型挑戰。陳秀惠 (1999) 研究指出體育課的學習 內容多以身體運動為主,學生透過動作經驗形成身體概念,相對地,在相似動作 的學習上也容易產生迷思概念,其中又以動作的先前概念與認知之間的關係,扮 演重要的關鍵。張春興 (2012) 指出迷思概念的產生是受到認知發展理論的影 響,主張基於學生思考來探究認知與邏輯的結構,當個體企圖去解釋、說明與合 理化概念時,可能會因為先前的日常經驗、重要他人的影響或是類比經驗的混 淆,發展出與該領域專家學者不一致的概念結構,這個難以改變的概念將會妨礙 學生接受新概念的學習 (劉俊庚,2010;Driver, 1981; Gilbert & Watts, 1983;

Wandersee, Mintzes & Novak, 1994)。所以可知,在教學互動的過程,學生如何知 覺以及詮釋與學習相關的概念訊息將是決定新概念的產生,教師也應注重學生知 覺的重要性,藉以瞭解學生是否達成真正的學習效果 (林彥伶、闕月清,2010)。

承上所述,體育教學應先確定學生的起點行為,瞭解學生在動作概念上的原始想 法,以設計適當的教材或提供合宜的評量,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一。

為因應以多元學習評量所上路的十二年國教政策,新世紀的教育方針不能只 是固守與僵化單一的教學形式,教師不僅要持續加強自身的教學技巧,更要學習 如何客觀且有系統地分析學生的個別能力與學習狀況,創造一個尊重個別差異、

激發創意思維的教育環境。若從學習歷程來看,一個適當的測驗與評量工具,可 作為教師瞭解學生學習成果的依據,教師亦可藉由測驗與評量的結果,診斷學生 學習困難之處,適時進行教材的安排與調整,給予必要的補救教學。在體育領域,

由於學生的運動能力需透過動作表現顯示其結果,羅凱暘 (2006) 提出古典測驗 理論可依照動作結果的通過率訂定試題難度與鑑別度,可轉化為常模參照以對照 其運動能力之依據,但這樣的研究結果仍無法進一步得知表現與能力之間的關 係,故試題反應理論 (Item Response Theory, 簡稱 IRT) 的應用成為解決傳統測 驗理論的困境。自何榮桂與姚漢禱 (1994、1995) 引用試題反應理論結合桌球技 能測驗,成為評估動作表現的工具,接續有一系列針對不同專長運動項目的技能 測驗研究展開序幕 (姚漢禱、黃欽永,1995;林德隆,1999;周嵩益,2001;紀 世清,2002) ,進而開啟體育領域中現代測量技術的濫觴。透過試題反應理論的 局部獨立性假定,說明當影響測驗表現的能力被固定不變時,學生在不同試題的 反應沒有任何關係,因此,只要試題的難度相同,依舊可以達到相互間能力的比 較 (余民寧,2009) 。由此可知,若能藉由試題反應理論,針對動作能力進行評 估與解釋,應可提供教師實務與教育研究的啟示,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二。

近年來,學校體育開啟一股以終身體育和全民體育為願景的教育思潮,但根 據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在 1997 至 2005 年調查臺灣學生運動參與情形之 研究,分析學生體適能狀況,可從身體質量指數的逐年增加,肌力與心肺耐力的 表現呈現退步趨勢,發現臺灣兒童與青少年的體適能有普遍下滑現象,研究亦提 出因為臺灣長期以智育至上的教育環境,忽略體育教學與身體活動的重要性,導 致學生體能表現不佳,以致未能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 (曾慧青,2009) 。於此,

程瑞福 (2011) 指出終身運動的阻礙多半是因為求學時期沒有培養合於個人興 趣的運動項目,建議未來學校體育的推動方向,應著重於使學生體驗運動所帶來 的樂趣,進而選擇適合自己特長的運動項目,透過學校體育課進行實用性的練 習,又可和未來的社會體育進行銜接,落實生活化的運動習慣。研究者根據教育 部 (2011a、2011b) 體育統計年報與學生活動參與之調查發現,羽球運動在各級

學校的運動社團與活動參與上名列前茅 (國民小學排名第四、國民中學排名第 二、高中職排名第三、大專校院排名第一) ,因為羽球具有隔網的特性而減少肢 體接觸的困擾,可從低運動量的基本動作至負荷量較大的單、雙打比賽,且雙方 對戰的年齡與體型也不會影響活動的樂趣,是一項深受各級學生所喜愛的運動項 目。然而,羽球亦是一項易學難精的運動,其動作表現是主動認知的歷程,學習 者須有過去知識與經驗的互動,才能產生執行動作的能力 (溫卓謀,1998) 。此 動作的產生歷程正如拉邦在 1920 至 1930 年代所提出的動作分析層面,認為動作 必須從深層的身體部位為基礎,整合動作表現在時間與空間上的和諧性,並依照 動作本身進行合理概念之建立,避免因錯誤動作所引起的運動傷害,增進學生穩 定的動作表現。綜上所述,透過評估國內學生羽球運動能力之情形,蒐集並分析 其動作概念的差異,以改變其迷思概念的途徑,提升學生參與運動的意願,此為 本研究動機之三。

有鑑於此,本研究透過試題反應理論的測驗觀點,建構一套羽球運動能力指 標,評估不同年級學生在羽球運動上的動作發展與能力趨勢,探究存在於羽球運 動的迷思概念,提供往後教育工作者在進行羽球教學的動作分析與回饋之參考,

有助於課程設計、教學策略、教學評量之選擇,提高學習成效以促進系統化的體 育教學,以落實學校體育教學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