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依據本研究之設計與結果發現,研究者提出以下各項建議,以作為未來動作 測驗與後續相關研究之參考,以提升體育教學之成效。

一、實務方面

(一) 本研究主要是以動作時序與動作要素進行能力指標的測驗評估,研究 結果發現是否可將其依要素進行合併,採用單一的要素的多向度模式進 行測驗的架構設計,有助於建立不同能力類目的指標建構。

(二) 體育教師或教學工作者應重視學生在動作學習上的表現,以動作發展 角度調整教學進度與教材的難易度,以提昇學生動作表現的穩定性。

二、後續研究

(一) 研究對象方面:本研究是以不同年級的學生進行同樣的動作測驗,以 進行三組不同學習階段的能力評估,未來可以針對研究對象的背景資 料,如:高、低技能分組、學習時間與課餘的參與時間,進行背景變項 的交叉分析,探討是否具有不同的能力詮釋。

(二) 研究方法方面:本研究是以動作測驗建構能力指標的適切性,是以動 作表現的方式做能力表徵的評估,對於學生個體的概念與想法過程似乎 仍然不足,因此,在工具方法上,除了動作的測驗外,若配合二階段的 紙筆測驗,探究學生對動作的概念,應可以開啟另一測驗研究的途徑。

引用文獻

中文部分

王美芬、熊召弟 (1995) 。國民小學自然科教材教法。臺北市:心理。

王寶墉 (1995) 。現代測驗理論。臺北市,心理。

王文中、呂金燮、吳毓瑩、張郁雯、張淑慧 (2008) 。教育測驗與評量-教室學習 觀點。臺北市:五南。

王文科、王智弘 (2009) 。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水心蓓 (2003) 。從動作教育觀點論幼兒運動遊戲的教學編排與創新。國立台北 師範學院學報。16(1),253-272。

水心蓓 (2005) 。動作教育概念詮釋與定義。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學報,18(2),

379-400。

余民寧 (1991) 。試題反應理論的介紹(一)-測驗理論的發展趨勢。研習資訊,

8(6),13-18。

余民寧 (1992a) 。試題反應理論的介紹(二)-基本概念和假設。研習資訊,9(1),

5-9。

余民寧 (1992b) 。試題反應理論的介紹(三)-試題反應模式及特性。研習資訊,

9(2),6-10。

余民寧 (1997) 。有意義的學習-概念構圖之研究。臺北市:商鼎。

余民寧 (2002) 。教育測驗與評量-成就測驗與教學評量(第二版)。臺北市,心理。

余秀麗、譚克平 (2005)。國三學生的重力初始概念。科學教育學刊,13(4),

413-439。

余民寧 (2009) 。試題反應理論(IRT)及其應用。臺北市:心理。

呂芳陽、盧正崇 (2005)。羽球單打戰術與專項體能訓練結合之分析。大專體育,

76,14-18。

何榮桂、姚漢禱 (1994) 。桌球長發球校標參照測驗之編制。測驗年刊,41,

109-122。

何榮桂、姚漢禱 (1995) 。運動技能效標參照測驗分界分數設定之新方法:以控 制組法及技術抽離法為例。測驗年刊,42,187-196。

何榮桂、姚漢禱 (1996) 。固定試作次數之運動技能測驗的適性化測驗研究。體 育研究,2,15-31。

李青春、胡學誠 (2009) 。一個針對基礎數學學習的線上評量與迷思概念導正工 具。台中教育大學學報,23(1),1-28。

尚憶薇 (2011) 。學齡前兒童動作教育教學目標-跑步之推廣策略。幼兒運動遊 戲年刊,5,42-51。

吳國良、邱美虹 (2012)。高中化學成就測驗的試題類型與考生答題結果分析之 研究。科學教育,349,2-19。

林清山 (譯) (1997) 。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臺北市:遠流。

林德隆 (1999) 。利用試題反應理論編制國中壘球擲準測驗。大專體育學刊,

1(2),11-24。

林財庫 (2004) 。中小學生物質微粒模式之迷思概念的診斷工具和分析方法。科 學教育學刊,12(2),183-218。

林小慧 (2008) 。CISC 教學策略與國中生微粒概念學習成效之相關研究。教育 心理學報,39(4),533-554。

林彥伶、闕月清 (2010) 。國中學生知覺體育專家與生手教師回饋對學習成就之 相關性研究。台灣運動教育學報,5(2),29-48。

林弘昌、陳祺祐 (2011) 。精熟學習策略融入電腦輔助教學應用於國小科學概念 改變之研究。教學科技與媒體,97,46-64。

卓俊伶、林靜兒 (2007) 。動作學習的理念與實務應用。國民體育季刊,36 (2),

46-50。

邱美虹 (2000) 。概念改變研究的省思與啟示。科學教育學刊,8,1-34。

周嵩益 (2001) 。Rasch 二分模式在國小運動技能測驗上的應用。體育學報,32,

279-288。

周宏室、潘義祥 (2002) 。運動教育學的課程理論。載於周宏室 (主編) ,運動 教育學,(頁 105-144) 。臺北市:師大書苑。

周建智、彭慧君、王文宜、黃美瑤 (2005) 。 動作教育課程介入對國小五年級 學社交技巧及動作技能表現之影響。北體學報,13,248-260。

周建智 (2011) 。動作學習歷程前決策與後決策階段中批判思考的中介角色。體 育學報,44(4),495-510。

周財勝、呂子平 (2010) 。心智訓練在羽球運動上的應用。大專體育,107,58-62。

施良方 (1996) 。學習理論:學習者心理學的理論與原理。高雄市:麗文。

紀世清 (1998) 。羽球單打選手專項技術測驗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論叢,9(1), 219-240。

紀世清 (2002) 。編製國小學生羽球運動技術常模參照測驗。體育學報,32,

265-277。

姚漢禱、黃欽永 (1995)。編制桌球發球適性化測驗的軟體。體育學報,20,

159-166。

姚漢禱、何榮桂 (1996) 。評分量尺模式在運動技能測驗上的應用。測驗年刊,

43,141-152。

姚漢禱 (2003)。用試題反應理論估計運動項目的成績表現排名。國立體育學院 論叢,14(1),119-132。

姚漢禱 (2004a) 。以 Rasch 測量有效的等化分組循環賽的成績表現。體育學報,

37,275-288。

姚漢禱 (2004b)。利用線性 logistic Rasch 模式估計排名賽的成績表現-以 34 屆 世界盃棒球賽為例,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4(1),149-158。

姚漢禱、紀世清、周嵩益、姚偉哲 (2008) 。修訂立定跳遠發展階段觀察檢核表。

國立台灣體育大學論叢,19(1),35-48。

姚漢禱、姚偉哲 (2008) 。以 Rasch 分析 2006 年世界桌球團體賽制。體育學報,

41(3),95-105。

姚漢禱、邱炳坤、陳詩園 (2009) 。反曲弓射箭競賽項目技術表現分析。測驗統 計年刊,17,23-38。

姚漢禱、紀世清、余美儒 (2010) 。編製桌球甲組選手正手快帶技術測驗。休閒 運動健康評論,2(1),20-37。

姚漢禱 (2011) 。運動技術測驗的合理類別設定方法研究-以重複測量單一項目測 驗為例。臺灣體育學術研究,51,79-94。

洪素敏、楊德清、蔡鳳秋 (2007)。等值分數補救教學之研究。課程與教學,10(3),

125-160。

孫宜芬(1988)。羽球初學者對羽球發球應有的認識。中華體育季刊,2(3),29-31。

涂國誠 (1993) 。羽球基本步法及應用步法的分析。中華體育季刊,13(2),46-55。

徐凡凡、陳偉如、梁朝雲 (2003) 。以知識管理體系探討教學上迷思概念之產生 與因應-以國民小學自然科之電路學為例。課程與教學季刊,6 (4),133-150。

程嘉彥 (1991)。淺談國小學童初學羽球基本技術。學校體育,1,17-20。

程瑞福 (2011) 。台灣百年學校體育回顧與前瞻。學校體育,125,46-50。

陸雲鳳、紀世清、姚漢禱 (2009)。中華台北最佳女子桌球雙打技術分析。休閒 運動健康評論,1(1),44-60。

教育部國民教育司 (2002)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體育司 (2009) 。訂定中小學學生運動能力指標-羽球。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體育司 (2011a) 。99 年度學校體育統計年報。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體育司 (2011b) 。99 年度各級學校學生運動參與情形。臺北市:作者。

國立教育資料館 (2007) 。學校體育教材教法與評量-羽球。臺北市:作者。

黃台珠 (1984) 。概念的研究及其意義。科學教育月刊,66,45-56。

黃政傑(1996)。中小學基本學力指標之綜合規劃研究。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 委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專案,113。臺北市: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黃永寬、陳瓊茶 (2001)。動作教育模式在幼兒運動遊戲教學之運用。國立體育 學院論叢,12(1),99-118。

黃彥慈、陳五洲 (2007) 。拉邦動作分析論。大專體育,88,169-175。

黃光雄、蔡清田 (2009) 。課程發展與設計。臺北市:五南。

陳秀惠 (1999) 。 國小高年級學童身體動作認知概念之相關研究。台東師院學 報,11(1),247-268。

陳英三、林風南、吳新華 (2000)。動作教育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市:五南。

陳柏熹 (2006) 。IRT 在量表(測驗)編制上的應用。取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心理 與教育測驗研究發展中心網址 http://www.rcpet.ntnu.edu.tw/download.htm

陳清祥、陳玉枝、闕月清 (2010) 。動作分析模式水中活動課程對腦性麻痺學生 學習成效之個案研究。台灣運動教育學報,5 (1),1-35。

陳清祥、陳玉枝 (2012) 。水中活對肢體障礙學生助益之探討:以動作分析模式 為例。特殊教育季刊,123,9-17。

郭重吉 (1990) 。學生科學知識認知結構的評估與描述。彰師大學報,1,280-319。

郭重吉 (1992) 。從建構主義的觀點探討中小學數理教學的改進。科學發展月 刊,20 (5) ,548-568。

郭名集 (2007)。認識與預防與球運動傷害。輔仁大學體育學刊,6,334-343。

張容君、張惠博 (2007)。國中學生燃燒概念診斷之研究,科學教育學刊,15(6),

671-701。

張春興 (2012) 。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 (重修二版) 。臺北市:東 華。

楊昌雄 (2000)。第十三屆亞洲運動會舞蹈運動比賽裁判分析。中華體育季刊,

13(4),36-43。

楊志強 (2004) 。測驗品質考驗與 Testgraf98 的應用。載於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實 習輔導處 (主編) ,九十三年度地方教育輔導叢書:教師專業成長與實踐智 慧, (頁 93-104) 。臺北市:國立臺北師範學院。

曾慧青 (2009) 。台灣民眾運動習慣與學生運動參與情況分析。取自國家政策研 究基金會網址 http://www.npf.org.tw/post/3/5745

賈馥茗 (1992) 。教育與成長之路。臺北市:師大書苑。

溫卓謀 (1998) 。羽球競賽情境之心理活動-理論分析與實際應用之探討。中華體 育季刊,11(4),75-80。

溫卓謀、劉淑燕 (2008) 。理論與觀點。載於劉有德 (主編) ,動作技能學習 (頁 7-2-7-38) 。臺北市:禾楓。

溫世展 (2011) 。融入式診斷教學法對國小五年級學生分數學習成效之探究,科 學教育學刊,19(5),5-30。

廖清海、邱翼松 (2005) 。從傳播符號理論看運動競賽的傳播意義。輔仁大學體 育學刊,4,326-341。

廖焜福、蔡慧敏、張淑真、蕭瑞國 (2006) 。羽球運動握拍法之探討。亞東學報,

26,325-330。

廖清海、連振杰 (2008) 。 體育運動不同學門論文引用文獻情形分析。台東大 學體育學報,8,1-13。

蔡俊彥、黃台珠、楊錦潭 (2008) 。國小學童網路論證能力及科學概念學習之研 究。科學教育學刊,16(2),171-192。

蔡佳承、楊文金、廖斌吟、賴廷倫、林芯聿 (2009)。光合作用文本對學生概念 學習的影響。科學教育學刊,17(4),343-365。

蔡興國、陳錦章、張惠博 (2010) 。高中學生解題歷程之力圖表徵與列式關係之 研究。科學教育學刊,18(2),155-175。

劉佩雲 (2009)。課室結構之絕對學科知識信念、學習成就與迷思概念的影響。

課程與教學,12(2),135-159。

劉俊庚 (2010) 。探討模型與建構對於學生原子概念學習之影響 (未出版博士論 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劉子鍵、林怡均 (2011) 。發展二階段診斷工具探討學生之統計迷思概念:以「相 關」為例。教育心理學報,42(3),379-400。

鍾聖校 (1994) 。對科學教育錯誤概念研究之省思。教育研究資訊,2,89-110。

羅凱暘 (2006) 。兒童基本操作性技能發展之建構-以試題作答理論取向 (未出版 博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蘇榮立、陳玉英 (2010)。羽球握拍法的輔具應用與教學設計。中華體育季刊,

24(2),93-102。

蘇慧慈、陳俊卿 (2010) 。皮亞傑認知發展論對體育教學之啟示。大專體育,108,

30-37。

外文部分

Driver, R., & Easley, J. (1978). Pupils and paradigms: A review of literature related to concept development in adolescent science students. Studies in Science

Education, 5, 61-84.

Driver, R. (1981). Pupils’ alternative frameworks in science. European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3(1), 93-101.

Daivs, J. (1995). Laban movement analysis: A key to individualizing children’s dance.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 Dance, 66(2), 31-33.

Ebel, R. L., & Frisbie, D. A. (1991). Essential of educational measurement (5th ed.).

Englewood Ciffs, NJ: Prentice-Hall.

Fitts, P. M., & Ponsner, M. I. (1967). Human performance. Belmont, CA:

Brooks/Cole.

Gilbert, J. K., Osborne, R. J., & Fensham, P. J. (1982). Children's science and its

Gilbert, J. K., Osborne, R. J., & Fensham, P. J. (1982). Children's science and 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