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問題背景與研究動機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了解澎湖縣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對於身心障礙同儕的接納態 度為何。本章共分四節,第一節為問題背景與研究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與 待答問題;第三節為名詞釋義;第四節為研究限制。各節分述如下:

第一節 問題背景與研究動機

一、問題背景

美國特殊教育學者Kirk與Gallagher提出,社會大眾對於特殊兒童的接納 態度,大至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摒棄、漠視、虐待」,此階段的特殊 兒童受到嚴重的歧視,人們甚至認為特殊兒童是受到詛咒或是惡魔的化身,特 殊兒童因而受到拋棄或是虐待;第二階段「保護、憐憫」,此階段的人們對於 特殊兒童開始有同情心、進行保護;第三階段「隔離教育」,此階段對於特殊 兒童已經開始有教育的觀念,社會建立起了養護機構或是特殊教育學校,將特 殊兒童聚集在一起,統一進行教學,但是特殊兒童還是經常被隔絕於社會大眾 之外;第四階段「回歸主流」,特殊兒童開始被社會大眾所接納,讓特殊兒童 與一般的兒童一同進入普通的學校共同學習(林寶貴,2000)。

1975年,美國通過了94-142公法,94-142公法中包含了兩個重要的理念,

一個是零拒絕(zero reject),指的是政府必須提供免費的教育給每一位身心 障礙學生,學校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身心障礙生入學;另一個則是最少限制環 境(the least restrictive environment, LRE),指的是依據特殊學生的情況,

在各種特教安置模式中,必須儘可能安置於一般環境或與同儕接觸最多的情境 之下。

199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召開了世界特殊教育會議(World Conference on Special Needs Education),並且於會議中發表了薩拉曼卡宣 言(The Salamanca Statement),宣言中表示,所謂的融合教育是指不論學生

2

的困難或差異有多大,應讓所有學生在一起學習 (UNESCO &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Science, 1994)。

而根據我國特殊教育法(2014年修正)第十條所規定「學前及國民教育階段 特殊教育學生以就近入學為原則」、第十八條所規定「特殊教育與相關服務措 施之提供及設施之設置,應符合適性化、個別化、社區化、無障礙及融合之精 神」及第二十二條所規定「各級學校及試務單位不得以身心障礙為由,拒絕學 生入學或應試」(「特殊教育法」,2014)。綜合上述之法條可發現,我國與世 界各國相同,近年來皆對於融合教育相當重視,並訂定法條規範之。

吳武典(2005)指出,融合的基本前提便是排除各種環境的限制,使身心障 礙學生能夠更接近社會資源、參與社會活動。而這些環境的限制又可分為有形 與無形的,有形指的是物理的限制,如建築物、設備、設施的障礙,無形指的 是人文環境的限制,如沒有包容、尊重、接納的心理態度,有形與無形的障礙 都必須排除,方能達到真正的融合。而傅秀媚(2001)也指出評量融合教育之成 效,除了可從學生的學習成果來看,亦可從與同儕互動的角度來衡量融合教育 之成效。所以,我們不只要重視特殊學生的學習效果,也得重視其社會化的能 力及態度。杞昭安(1995)亦表示如果只是將身心障礙生安置於普通班內,卻不 去了解身心障礙學生是否被接納,將會讓普通班老師增加許多困擾與難題,更 會對身心障礙學生造成可怕的第二度傷害。

著名的美國心理學大師Maslow曾提出大家耳熟能詳的需求層次理論,分別 為以下七層:1.生理需求、2.安全需求、3.愛與隸屬之需求、4.自尊需求、5.

知的需求、6.美的需求、7.自我實現之需求。個體需先能滿足低層次的生理需 求之後才會向高層次之需求邁進,而其中的愛與隸屬之需求指的便是被人接 納、愛護、關懷、鼓勵與支持(張春興,2009)。愛與隸屬之需求便是與本研究 中同儕接納最為契合之需求,因此可知,我們必須讓身心障礙學生有愛與隸屬 之需求的滿足,才能讓其往自我實現邁進。

3

依據我國教育部特教通報網上之公告,近年來國內不分類身心障礙資源班 的數量與安置於不分類資源班的學生數皆逐年增加,由表1-1可以發現從97學 年度的1260班、學生數22219人,到104學年度的1707班、學生數29262人,便 可瞭解即使國內總體學生數因少子化而逐年下降,但安置於不分類資源班之學 生卻是逐年增加。因此可預見這些安置於資源班平時在普通班之身心障礙學生 會有越來越多的趨勢,因此讓普通班學生對於身心障礙學生有積極、正向的接 納態度,應該是我們相當重要的課題。

表1-1

近年國內不分類身心障礙資源班班級數及學生數

學年度 班級數 學生數

104 1707 29262

103 1668 28771

102 1609 27839

101 1517 27162

100 1472 26276

99 1374 24592

98 1308 22912

97 1260 22219

二、研究動機

「態度決定高度」是一本有名的暢銷書,也是一句大家朗朗上口的話。一 個人成功與否,有很大一部份的原因跟個人的態度有關,一個人有好的態度,

就容易遇到好的人、事、物,反之,一個人如果有著比較消極、負向的態度,

那麼也會很容易錯過許多好的人、事、物。而研究者本身是一位資源班老師,

4

所以與個人工作最相關的大概就是一般人對於身心障礙人士的接納態度了,因 此研究者想要了解國小學童對於身心障礙學生的接納態如何,此為研究動機之 一。

2010年的夏天,我這個臺北長大的都市小孩,來到了澎湖這個純樸的小地 方服務,一轉眼,在澎湖服務的時間也過了六個年頭。在澎湖有很大一部份的 學校是小班小校的狀況,這與臺北市有很大的不同。有許多人認為,在都市的 學習條件是較利於學童學習的,但是我認為,這個許多人眼中的「學習」指的 僅是學科上的學習,學習應該還包含一個很重要的部分是「態度」。我認為澎 湖這樣純樸的小地方,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更加緊密的,所以,或許澎湖的學 童在接納身心障礙同儕的態度上比起都市的學童有更加正向、積極的表現,因 此我想要了解澎湖縣國小學童在身心障礙同儕接納的態度上會有怎樣的表 現,此為研究動機之二。

研究者目前服務於澎湖縣一所國小的資源班,資源班內有一位學生的人際 關係相當不佳,在班上幾乎沒有朋友,導致他的自信心非常低落,對於許多事 情都沒有興趣與動機,研究者也曾為這位個案安排過社會技巧的課程,但成效 都不十分顯著。研究者認為當然這有很大一部份的原因與這位學生的個人特質 有關,不過或許我們也可以從普通班學生的角度出發,了解影響國小學童對身 心障礙同儕的接納態度的因素可能有哪些,並希望能做為未來努力方向的參 考,也希望能提供各縣市特教老師參考,此為研究動機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