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三節 綜合討論

本節共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就整體接納態度做分析探討;第二部分整 理國小學童對身心障礙同儕接納態度之分析,茲說明如下:

一、國小學童對身心障礙同儕接納態度分析

如表4-20,整體來說,在451份的有效問卷中,澎湖縣國小學童對身心障 礙同儕接納態度各題項總平均得分3.82,標準差為.79,平均數大於中間值 3.0,且認知(M=3.91)、情感(M=3.73)和行為傾向(M=3.81)三個分量表之各題 項平均數也都大於中間值3.0,甚至在此態度量表上的每一題皆高於中間值 3.0,明確的顯示澎湖縣國小學童對身心障礙同儕的接納態度在認知、情感、

行為傾向等三方面皆趨於正向,而其中又以認知分量表的得分最高。

而研究者搜尋了和本研究一樣使用吳信鏘(2008)所編「國小學童對身心障 礙同儕態度量表」之相關研究共有四篇,分別調查彰化縣、高雄市、臺東縣與 金門縣之國小學童,以全量表平均分數而言,澎湖縣國小學童之得分(3.82) 較彰化縣(3.66)、高雄市(3.73)與金門縣(3.51)之國小學童高,而比臺東縣國 小學童得分(4.02)低。

在各分量表部分,以認知分量表而言,平均得分最高的是第8題,顯示澎 湖縣國小學童大多數認同身心障礙同儕是班上的一份子,且願意接納他;而平 均得分最低的是第二題,顯示相對而言澎湖縣國小學童較不認同身心障礙同儕 有能力擔任班級幹部。

在情感分量表方面,平均得分最高的是第15題,顯示澎湖縣國小學童大多 數願意多關心身心障礙同儕;而平均得分最低的是第20題,顯示相對而言澎湖 縣國小學童較不願意當身相障礙同儕的愛心小天使。

在行為傾向分量表方面,平均得分最高的是第32題,顯示澎湖縣國小學童 大多數在受到身心障礙同儕幫助時,願意向他道謝;而平均得分最低的是第38 題,顯示相對而言澎湖縣國小學童較不會同理身心障礙同儕被罵時的心情。

81

表 4-1

各分量表與量表平均值比較摘要表

認知方量表 情感分量表 行為傾向分量表

量表題數 14 16 17

平均數 3.91 3.73 3.80

低於中間值

之題數

0 0 0

高於該分量表

平均數之題項

8、10、9、3、

12、7、14

15、29、30、25、

19、27、18、23、

28

32、41、47、35、

37、46、36、45、

44、42

低於該分量表

平均數之題項

6、4、13、1、

11、5、2

16、26、21、17、

22、24、20

40、34、39、31、

38、43、33

二、不同背景變項的國小學童對身心障礙同儕接納態度之分析

研究者將不同的背景變項在態度量表上之狀況進行整理,如表4-21。九個 背景變項(學校規模、學校所在地區、性別、年級、特教宣導、班級幹部、接 觸程度、障礙類別、身障同儕性別),在全量表以及分量表的結果顯示,「性 別」和「接觸程度」達到顯著差異;「學校規模」、「學校所在地區」、「年 級」、及「身心障礙同儕性別」則未達顯著差異;另外「班級幹部」則是在行 為傾向分量表達到顯著差異,其餘分量表及全量表未達顯著差異;至於「障礙 類別」部分則是某些障礙類別達到顯著差異;最後「特教宣導」部分也是某些 宣導內容達到顯著差異。

82

83

以下就各種不同的背景變項分別探討:

(一)學校規模

在各分量表及全量表的分數表現上,都未達顯著差異,因此本研究之結果 為「澎湖縣國小學童對身心障礙同儕接納態度並不因為學校之規模而有所不 同」。而研究者所整理出以學校規模為背景變項的相關研究只有3篇,且此3 篇研究的結果都不同,其中1篇結果為學校規模越大學童對聽覺障礙同儕的接 納態度也越積極(吳秋燕,1998),另1篇結果為大型學校對資源班同儕接納態 度較消極(林真鍊,2004),還有1篇結果為中型學校學童對身心障礙同儕的接 納態度較小型學校學童積極、小型學校學童對身心障礙同儕的接納態度又比大 型學校積極(吳信鏘,2008)。而此研究之結果也與這3篇的結果都不相同,顯 示學校規模對同儕接納態度的影響尚不明朗,還有待討論。

(二)學校所在地區

在各分量表及全量表的分數表現上,都未達顯著差異,因此本研究之結果 為「澎湖縣國小學童對身心障礙同儕接納態度並不因為學校所在地區不同而有 所不同」。而研究者所整理出以學校所在地區為背景變項的相關研究共有7篇,

其中4篇與此研究的結果相同,學校在不同區域之學童對身心障礙同儕接納態 度沒有顯著差異(吳秋燕,1998;呂美玲,2004;彭素真,2005;謝明益,2007),

此結果以比例上也佔相對多數,因此本研究結果支持「學童對身心障礙同儕接 納態度並不因為學校所在地區不同而有所不同」。

(三)性別

在各分量表及全量表的分數表現上,女生都比男生的得分高,且達顯著差 異,因此本研究之結果為「澎湖縣國小女性學童對身心障礙同儕接納態度男性 更積極、正向」。此結果與許多國內、外之研究相符,研究者整理出以性別為

84

背景變項的相關研究共有37篇,其中29篇與此研究的結果相同,女生比男生對 身心障礙同儕的接納態度積極(白佳民,2012;吳秋燕,1998;吳信鏘,2008;

吳婉君,2008;呂美玲,2004;李玉琴,2002;林真鍊,2004;林姉瑤,2009;

邱鈺喬,2003;紀建宇,2014;陳維錡,2006;陳玉祥,2007;陳慧茹,2010;

陳姿諭,2011;莊明勳,2007;莊斐斐,2010;張通信,2007;黃富廷,1996;

黃玉嬌,2006;彭源榮,2003;彭素真,2006;楊麗香,2003;葉振彰,2006;

鄭永盛,2007;賴采茵,2014;鐘毓芬,2009;Laws & Kelly, 2005. Nowicki

& Sandieson, 2002. Nowicki, 2006)。可以發現大多數的研究結果都是如此,

因此本研究支持「國小女性學童對身心障礙同儕接納態度男性更積極、正向」。

而原因方面有許多專家學者認為女性較男性具有同情心(李美枝,2000)、較溫 柔且較常扶助弱勢者(劉鈞正,2008),以上都可能是女性對身心障礙同儕接納 態度優於男性之原因。

(四)年級

在各分量表及全量表的分數表現上,都未達顯著差異,因此本研究之結果 為「澎湖縣國小學童對身心障礙同儕接納態度並不因年級不同而有所不同」。

研究者所整理出的30篇相關研究,其中有12篇研究結果與此篇研究相同,不同 年級學童對身心障礙同儕接納態度沒有顯著差異(白佳民,2012;呂美玲,

2004;巫俊賢,2009;林東山,2005;陳玉祥,2007;彭素真,2006;黃玉嬌,

2006;楊麗香,2003;葉振彰,2006;鄭永盛,2007;賴采茵,2014;鐘毓芬,

2009),相對而言也算多數,因此本研究支持「不同年級之學童對身心障礙同 儕接納態度沒有不同」。

(五)特教宣導

曾參加過的特教宣導種類與認知分量表之得分達到顯著正相關,而在情緒

85

及行為傾向分量表和全量表上之相關則沒有顯著相關,大致上與陳姿諭(2011) 及賴采茵(2014)之研究相同,而與其他研究者整理出的5篇研究不同,這5篇研 究大致都呈現特教宣導對接納態度有正面的影響(王瓊敏,2014;吳信鏘,

2008;邱鈺喬,2003;陳彥穎,2010;黃素娥,2006),但以特教宣導為背景 變項之相關研究,所使用之統計方法及重點都不相同,因此在比較上比較困難 也較不準確,因此研究者對特教宣導與接納態度之關係,尚持保留之態度。另 外,在本研究中發現,國小學童有無參加過特殊教育影片欣賞經驗的得分在各 分量表及全量表皆達顯著差異。因此本研究之結果有兩點:「澎湖縣國小學童 接受過之特教宣導與其接納態度的關係並不明顯」及「澎湖縣國小學童有參加 過特殊教育影片欣賞者比沒有經驗者對身心障礙同儕接納態度更積極」。

(六)班級幹部

在各分量表及全量表的分數表現上,都未達顯著差異,因此本研究之結果 為「澎湖縣國小學童對身心障礙同儕接納態度並不因為是否曾任班級幹部而有 所不同」。對照研究者所整理的相關研究,與其中8篇結果相同,學童是否擔 任過班級幹部對其接納態度沒有顯著差異(吳信鏘,2008;巫俊賢,2009;林 東山,2005;涂添旺,2002;莊明勳,2007;張通信,2007;黃翠琴,2005;

鐘毓芬,2009),且這樣的結果在研究者所整理的相關研究中佔多數,因此本 研究支持「學童對身心障礙同儕接納態度並不因為是否曾任班級幹部而有所不 同」。

(七)接觸程度

在各分量表及全量表的分數表現上,高接觸程度者得分都高於中接觸程度 者,而中接觸程度者又高於低接觸程度者,且達顯著差異。因此本研究之結果 為「澎湖縣國小學童對身心障礙同儕接納態度,接觸程度越高則接納態度越積

86

極,反之,接觸程度越低則接納態度越消極」。此結果與許多國內、外之研究 相符,研究者所整理的相關研究中,有14篇之結果皆為接觸程度越高接納態度 也會越積極(白佳民,2012;吳信鏘,2008;李玉琴,2002;林真鍊,2004;

林東山,2005;林姉瑤,2009;邱嘉琳,2006;張通信,2007;陳姿諭,2011;

彭素真,2006;賴采茵,2014;謝明益,2007;鐘毓芬,2009; Nowicki & Sandieson, 2002),如這樣的結果在研究者所整理之研究中亦佔多數,因此本研究支持「學 童與身心障礙同儕的接觸程度越高,其接納態度也會越積極」。此外,研究者 依此研究結果推測,與身心障礙者接觸越多者越了解身心障礙者,而越能產生 同理、願意協助的情懷,但也或許接觸程度低並非接納態度消極之原因,學童 有可能因為接納態度消極所以不願意與身心障礙者接觸,兩者也許互為因果。

(八)身心障礙同儕障礙類別

在這邊要先說明,澎湖縣接受資源班服務之學生數不多,在進行以障礙類 別做為背景變相時,可發現除了智能障礙與學習障礙數量較多之外,其餘障礙 類別之學生數都不到三位,因此在分析時較難斷定分析結果之差異是來自於障 礙類別或是教師班級經營、普通班學童個人風格等因素,因此研究者對於此研 究結果持保留態度,但還是依其結果大略分析,本研究之結果大致而言「澎湖 縣國小學童對自閉症及語言障礙之同儕接納態度較智能障礙同儕接納態度高」

而研究者所整理的研究,以身心障礙同儕之障礙類別作為背景變項之相關研究

而研究者所整理的研究,以身心障礙同儕之障礙類別作為背景變項之相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