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因數與倍數概念研究

壹、從八十二年版課程標準了解因數與倍數教材的設計原理

八十二年國民小學數學科課程標準教材綱要數與計算部份

所介紹的因數與 倍數內容僅僅只有因數、公因數的認識、倍數、公倍數的認識,和六十四年版相 較之下,它少了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質數與合數、因數分解與質因數分解、

短除法以及2、3、5、11 等質因數的判斷法這些內容。以下針對八十二年國民小 學數學科課程標準教材綱要數與計算部份,與因數與倍數有關教材予以介紹,以 明瞭因數與倍數相關教材及活動的設計與處理方式。

一、因數問題

在教導因數時,先由乘法的觀點切入,藉由乘法規則,先讓學童知道「被乘 數×乘數=積」和「因數」關係,接著再讓學童利用除法的技巧來找出並檢驗某 數是否為另一數的因數,並讓學童從解決包含除及等分除的問題中,解決剛好分 完的情況來建立因數的概念(教育部,1993)。

在課程安排上,若直接由數的情境進入因數的意義,學生會出現很大的不適 應,因為數的本身相當抽象,而學生的測量運思尚未發展完全,無法將等分除與 包含除視為相同的問題(黃國勳、劉祥通,2003;謝堅,1995),故在課程安排上 由情境問題進入,探討因數的意義,待學生累積足夠的經驗後,再正式引入因數

的意義(于國善,2004;謝堅,1995)。

八十二年課程中透過下列三種問題情境(謝堅,1995),幫助學童逐步形成因 數的概念:(一)在方陣排列問題中,探討給定總量的方陣之可能排法,讓學童經 驗給定總量的方陣可以有不同的排法;(二)在包含除及等分除的情境問題中,給 定總量,要求學童回答可能的等分組方式,幫助學童掌握總量可以由哪些單位量 組成的意義;(三)在倍的問題情境中,給定總數,要求學童解決可能組成單位量 的數值問題,幫助學童掌握哪些單位量可以組成總量的意義。同時亦透過限制使 用除法算式來記錄解決前述問題解題過程的方式,希望學生在各種情境問題中,

都能掌握總量可以由哪些單位量組成的意義,並形成以總量為起點,使用除法算 式記錄解題過程的共識,課程中不希望學生以部分的觀點,透過合成的方式來看 問題,而希望學生由全體的觀點,透過分解的方式來看問題。

二、因數和倍數的關係

因數與倍數的關係,在數上是以除法原理(若有 a、b 兩個正整數,則必可找 到q、r 兩個非負整數,滿足 a=b×q+r 的關係,且 b>r≧0)為基礎,透過判斷 a 是否能整除b(餘數是否為 0)的方式,引入因數與倍數的定義:「設 a、b 是兩個正 整數,若a=b×q+r,其中 q 是正整數且 r=0,則稱 b 是 a 的因數,或稱 a 是 b 的倍數」(教育部,1993)。

若直接透過因數的意義來引入倍數(若 b 是 a 的因數,就等同於 a 是 b 的倍 數),這時因為成人已發展出測量運思,因此可以彈性地互換單位量與單位數的角 色,並已瞭解乘法、除法互為逆運算的關係,因此成人可以掌握因數與倍數的相 對關係,明白a 是 b 的因數時,b 就是 a 的倍數的意義。但是對測量運思尚未發 展完全的學童而言,並不易掌握因數與倍數的相對關係(黃國勳、劉祥通,2003;

黃耀興、邱易斌,1999),因此在課程安排上不採用此方式來引入倍數,而分別從 不同的角度引入因數與倍數的意義。

課程中透過下列活動,逐漸培養學童測量運思的發展,幫助學童能察覺因

數、倍數間的相對關係,並經驗數概念的乘法性結構(謝堅,1995):(一)透過判斷 一個整數是否為其因數的整數倍的方式,讓學童察覺此整數為其所有因數的倍 數;(二)透過先求出某數所有的因數,再判斷該數是否為其所有因數的倍數的方 式,幫助學童察覺一數是其所有因數的公倍數;(三)透過解決兩數相乘問題,幫 助學童察覺兩數相乘的積數為兩數的公倍數,並希望學童能不經過計算的過程,

就直接能判斷兩數相乘的積數為兩數的公倍數。

三、倍數問題

在引入倍數的意義方面,學生於高年級階段已有足夠的經驗,可以直接引入 倍數的意義,因此課程中透過乘數未知的乘法算式填充題「2×( )=10」,先要求 學童解題,再經由語言的轉換,2 的 5 倍是 10,所以 10 是 2 的 5 倍,引入倍數 的意義。在數學上,如果a 是 b 的倍數(b 是 a 的因數),則 a,b 要滿足下列三個 條件:(一)a,b 都是整數;(二)b≠0;(三)存在一個整數 q,滿足 a=b×q(教育部,

1993)。

四、公因數問題

與因數問題一樣,在課程安排上也透過下列三種問題情境,幫助學童逐步形 成公因數的概念(謝堅,1995):(一)在方陣排列問題中,探討兩個方陣的可能連接 方式;(二)透過包含除及等分除的情境問題,先要求學童分別找出兩相異量各自 的可能等分組的方式,再透過比較各自的等分組方式,解決等分組的可能數值問 題;(三)在倍的問題情境下,給定兩總量,透過比較各自可能的單位量數值,找 出相同單位量的可能數值。希望學童在各種情境問題中,都能解決兩總量可以有 哪些相同單位量的問題,來為形成公因數的概念舖路。而透過先分別找出兩個數 的所有因數,再從中找出公因數,從求法中來讓學童知道公因數的意義。

五、公倍數問題

以探討一個指定正整數有哪些倍數為基礎,可以探討兩個正整數有哪些共同 的倍數的問題,這些共同的倍數稱為公倍數。當學童已有求出某數在某一數量範

圍內的所有倍數,以及求取兩數公因數的經驗後,應該也能夠掌握公倍數的意義。

貳、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數學領域中的因數與倍數教材

九十二年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數學領域的課程中,因數與倍數知識歸屬於五大 主題之一「數與量」的「整數」子題中。對於因數與倍數教材內容的編輯及相關 基本能力,有明確的說明與規定,其中因數與倍數部分在五年級與六年級的能力 指標包括(教育部,2003):

N-2-04 能理解因數、倍數、公因數與公倍數。

N-3-01 能認識質數、合數,並做質因數分解。

N-3-02 能理解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與兩數互質的意義,並用來將分數 約成最簡分數。

進一步分分析在九年一貫數學課程網要能力指標中,分年細目詮釋如表2-1 所示,該表可提供更詳細說明(教育部,2003):

表2-1 因數與倍數相關九年一貫數學課程網要分年細目詮釋 分年

細目 內容 說明

5-n-03

能 理 解 因 數 、 倍 數、公因數與公倍 數。

(1) 以 1-n-07( 幾 個 一 數 ) , 2-n-08( 九 九 乘 法 ) , 3-n-04(除法)為前置經驗,理解因數、倍數的概 念。

(2)用列表的方式,尋找兩數的公因數與公倍數。

學童應知道兩整數的乘積一定是此兩數的公倍 數。

表2-1 因數與倍數相關九年一貫數學課程網要能力指標(續)

15×4=(3×5)×(2×2)=2×2×3×5=2²×3×5 等。

(4)牽涉因數分解的細目(參見 6-n-02),都應遵循如

表2-2 九年一貫各版本因數與倍數相關單元教學重點摘要表

是有關學生在因數與倍數教材上的學習困難及迷思概念(吳彥廷,2005;周文忠,

2002;林珮如,2002;邱慧珍,2002;施美多,2006;陳清義,1995;陳標松,

2003;黃寶彰,2003;黃國勳、劉祥通,2003;Graeber & Tirosh, 1990; Mayer, 1992;

NCTM, 2000; Nevin, 2002; Vergnaud, 1983),另外亦有研究者分別針對補救教學之 策略與原則(于國善,2004;王詩惠,2004;蕭正洋,2004;謝哲仁、林榮貴,2006)、

因數與倍數學習表現差異(何欣玫,2004;施美多,2006;陳標松,2003;蕭金土,

1995)、因數倍數教材的編製與創新(黃培甄、葉啟村,2005;黃國勳、劉祥通,

2003;Bassarear, 1997; Kennedy, Tipps, & Johnson, 2004)等方面進行探討,茲將這 些研究,分述如下:

一、因數與倍數學習困難與迷思概念之研究

Vergnaud (1983) 在其所提出的乘法概念域(multiplicative conceptual field, MCF)中認為乘法、除法與因數概念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若學生因乘、除法等 概念理解不清楚,則會因先備知識的不足、造成因數概念的解題因難。

Graeber and Tirosh (1990) 研究以色列及美國地區四、五六年級學童的乘除法 表現,發現學童仍有乘法會變大,而除法會變小的錯誤概念存在。NCTM (2000) 美國數學教師協會在其所發表之「數學課程之原則與標準」(The Principles and Standards for School Mathematics)中亦提到:由於學生受到整數經驗的影響,學生 有乘法會變大,而除法會變小的錯誤概念。因此當學生在解題中,需要使用乘法 或除法時,此錯誤概念影響了其判斷,導致學習因數概念時會有迷思概念存在,

例如學生認為因數就是小的數,所以求因數要用除的方式。

Mayer (1992) 認為語意轉譯能力的不足,對數學名詞意義理解不清,使得學 生在問題的閱讀理解及解釋上產生困難,而造成因數解題上的錯誤。

Nevin (2002) 分析38名土耳其小學六年級學生對於因數與倍數的解題策略,

結果顯示學生對於問題中的語意、字彙無法完全瞭解,因此不能理解問題;且學 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最大的困難是題意理解及符號形式的轉譯,原因為學生在

問題解決的過程中,使用不正確的錯誤概念。

陳清義(1995)運用知識結構分析技術,分析國小五年級數學科因數、倍數兩 單元教材的內容概念,據以編製紙筆測驗,並運用無參數試題反應理論所發展出 的ICCNP軟體探索試題與受試者的量化特性,然後藉由晤談的方法探討國小五年 級學生在因數與倍數這兩個單元的學習瓶頸。研究的結果發現:(一)學生對質數、

奇數、合數、偶數等概念的定義、相互之間的關係混淆不清,經常誤用、混用;

(二)學生會使用短除法來解決問題,但卻不會使用試除法或是因數分解來解決問 題,因此當題目規定不能使用短除法時,學生就發生了學習瓶頸。其原因可能是 平時學生練習都只注重短除法,且未能了解此法的真正涵意;(三)在解決文字應 用題方面,學生缺乏判斷題意是要求最大公因數或最小公倍數的能力,而當告知 學生短除法與除法各數的相互關係後,學生便能判斷要求最大公因數或最小公倍 數。

林珮如(2002)依據R. E. Mayer與R. Brainbridge的解題理論(problem solving theory)和直觀法則(intuitive rules),自編因數迷思概念診斷工具,探討145位五年 級學童在因數問題的解題策略、迷思概念及可能成因。其研究發現:(一)國小學

林珮如(2002)依據R. E. Mayer與R. Brainbridge的解題理論(problem solving theory)和直觀法則(intuitive rules),自編因數迷思概念診斷工具,探討145位五年 級學童在因數問題的解題策略、迷思概念及可能成因。其研究發現:(一)國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