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五節 國一數學教材分析

程加深(例如:國中多出了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兩數乘積),而 指數律與科學記號則為整數四則運算中新加入的內容。在比的課程 內容中可發現與國小課程的重複之處為比與比值,在國小所學過與 比相關的數學知識基礎下,增加了比例式、連比例以及正比與反比 的觀念。表 3 為 106 學年度南一版國中一年級數學課程架構表。

表 3 南一版國一數學課程架構表

數學課程架構

七 年 級

上 學 期

N A S

單元一 整數的運算 1-1 數與數線 1-2 整數的加減 1-3 整數的乘除

1-4 指數律 1-5 科學記號 單元二 分數的運算

2-1 因數與倍數 2-2 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

2-3 分數的加減運算 2-4 分數的乘除與四則運算

單元三 一元一次方程式 3-1 以符號列式與運算 3-2 一元一次方程式的列式

與求解

3-3 一元一次方程式的應用

下 學 期

N A S

單元一 二元一次聯立方程 式

1-1 二元一次方程式 1-2 解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 1-3 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的

應用

單元二 平面直角座 標系 2-1 直角坐標平面 2-2 二元一次方程

式的圖形 單元三 比例

3-1 比例式 3-2 連比 3-3 正比與反比

單元四 函數及其圖形 4-1 變數與函數

4-2 線型函數的圖 形 單元五 一元一次不等式

5-1 不等式 5-2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二、比的意義與範例

兩組數量存在的對應關係是多樣的,例如:兩個量分別為個數

和價錢是一種數量關係,兩個量分別為三角形的邊長和周長,也是 一種數量關係。在數學上,具有對應關係的兩組數量 X 和 Y,可以 表示為Y=f(X)。而比則是用來描述兩個量 X 與 Y 存在有某一種 特定倍數關係的一種表示法;或是並置的兩量具有對應關係的紀錄。

所以,要用比來描述兩量的關係時,兩量必須存在有某種對應關係,

兩數量的比才具有意義。

我國目前現行的國中小數學教材中,與比例相關的教學結構,

如圖 1 所示,其中比例觀念中的比例尺、比值以及相關的放大、縮

小與約分、擴分為國小數學教科書的內容。比和比值的基礎觀念雖 然國小內容也有提及,其延伸出的三個子觀念:比例式、連比例、

正比與反比則為目前國中七年級的數學教科書內容,而這三個子觀 念不但需要國小所學的比例知識外,還加入了代數的運算。

國小階段

國中階段

圖 1 比例觀念結構圖

教育部在 2017 年 12 月所公布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中,數學領域課程手冊初稿第五版有提到,國一下學期數學第三章 比例(流水號:N-7-9),比、比例式、正比與反比相關之基本運算 與應用問題,教學情境應以有意義之比值為例。先備知識為N-6-6 比與比值:異類量的比與同類量的比之比值的意義;理解相等的比 中牽涉到的兩種倍數關係(比例思考的基礎);解決比的應用問題。

國中比與比例式單元的基本說明如下:

1. 比、比例式常用來表明數量間的比例關係,和其關係密切的有

比值、倍數的概念。

2. a、b(b ≠ 0)兩數的比記為 a:b,且該比的前項為 a、後項為 b。

比例觀念

比例尺

比值

比例式 連比例 正比與反比

3. 若 a:b 和 c:d 為相等的比,則記為a:b = c:d,該式稱為比

例式。

4. 若a:b = m:n,則a:m = b:n且a = mk,b = nk,k ≠ 0。

5. 若數值 x 改變時,數值 y 也隨之改變,且 y 值恆為 x 值的k 倍

(k ≠ 0)。此時 x、y 的關係為y = kx,稱 y 和 x 成正比。

6. 若數值 x 改變時,數值 y 也隨之改變,且 x 和 y 的乘積為一個

固定的數(不為 0)。此時 x、y 的關係為xy = k(k ≠ 0),稱 y 和 x 成反比。

7. 比例問題在日常生活中或自然科技中有很廣泛的應用,因此國

中學習比例,其中最重要的是能認識那些問題可用比與比例式來 解決。常見的比例問題有:折扣、加成、利率、匯率、密度、濃 度、速度、比例尺等。

三、比例問題的結構

Lamon(1993, 1994)將比的情境問題語意結構分為四類:1. 部 分與整體(part-part-whole)、2. 放大/縮小(stretchers/shrinkers)、3.

良好的合成量(well-chunked measures)及 4. 關係的集合(associated sets)。今將各種語意結構說明如下:

1. 部分與整體:

以兩個量來說,當其中一量是另一量的分量時,或兩量皆

為整體的分量時,兩個量所具備的對應關係。例如:班上男生 人數與全班人數即為部分-整體關係;或班上男生人數與班上 女生人數即為部分-部分關係。

2. 放大/縮小:

將一個量擴大(或縮小)為另一個量,兩量的關係即為放 大/縮小關係。例如:正三角形的邊長與周長的關係。

3. 良好的合成量:

兩個數量的對應關係所形成的新數量。例如:距離和時間 相除後所得到的量,其意義為速率。質量和體積相除後所得到 的量,其意義為密度。

4. 關係的集合:

當兩量間的對應關係不明確,必須人為約定才能確定其固 定的對應關係。例如:大人吃兩碗飯、小孩吃一碗飯。

本研究設計的擬題教學所使用的單元主要內容為:3-1 比例式、

3-2 連比、3-3 正比與反比以及 3-4 總複習。旨在探討不同能力學生 在擬題教學上的表現,並透過學生的擬題作品分析不同能力學生對 於作品的難易度認知為何。由上述資料可以看出,Lamon(1993)

的四種語意結構的包容性較廣,國中教材中比例所涉及的兩個數量 的對應關係,例如:密度、濃度、速率等,可以歸類在良好的合成

量;比值則可以劃分在部分與整體亦可算是對應關係;連比例則是 具有部分與整體及關係的集合兩種類別;正比與反比也是涉及到關 係的集合及放大/縮小兩種類別。因此,本研究將學生的擬題結構分 為:比、比值、比例式、對應關係、等比互換、連比例、判別關係

(正比關係式或反比關係式)共 7 類。如表 4 所示:

表 4 研究者對比例問題結構的分類

Lamon 四種語意 類別 範例

部分與整體 比(前項、後項) 一元與五元硬幣的個數比為 3:10(前項為 3、後項為 5)

比值(倍數) 4:2 的比值為 2(前項是後項的兩倍)

放大/縮小 比例式 a:b = c:d

良好的合成量 對應關係 折扣、加成、利率、匯率、密度、濃度、速度、比例尺等

關係的集合

等比互換 2 位男生的重量等於 3 位女生的重量,

則男生重量:女生重量= 3:2

連比例 a:b = 3:2;b:c = 2:5 則 a:b:c = 3:2:5

判別關係 正比關係式:y = kx(k ≠ 0)

反比關係式:xy = k(k ≠ 0)

四、學生比例擬題的差異

學生在解兩組數量的關係問題習慣把焦點關注在數字之間的關 係, Verschaffel、De Corte 與 Lasure(1994)設計了一個真實情境 問題給10 到 12 歲的學生解題,結果發現有 90%的 10 到 12 歲的學 生習慣以學校的文字題解法來回答,學生沒有從真實情境中去考慮

情境的干擾因素。解比例問題時,忽略真實情境的因素不只是學生,

對於成年人也一樣,Cramer、Post 與 Currier(1993)給 33 位職前教 師解題,結果發現有 32 位教師是以數字成倍數關係來解題。

這樣的現象可能是來自於學校的解題經驗,在學校,學生都只 是解正規的數學問題,教師從來不曾提供機會讓學生遇到不符合真 實情境的數學問題。相關的研究也發現,學生以比例方法解不可類 推的情境問題的情況隨著年級增加而更嚴重,Van Dooren、De Bock、

Evers 與 Verschaffel(2006)指出有 30%的三年級學生,51%的六年 級學生以比例方法解不可類推的情境問題,因此,學生在學習比與 比值概念前,有必要先讓學生知道解相等的比之問題前,需要考慮 題目情境的真實性(林碧珍, 2010)。

Lamon(1993)的研究結果發現:對學童而言,最容易的問題 為兩量為關係的集合,也就是人為約定的關係,其次為部分-整體 關係,再者為良好的合成量,放大縮小則是最難的題型。

Marja van den Heuvel-Panhuizen、Middleton 與 Streefland (1995)

的研究中,讓五年級學生分別寫出一個簡單與困難的百分比問題,

再將問題分類(文字、情境、圖形、長條圖、表格等)統計出學生 認為簡單與困難的題型。研究結果發現:學生認為簡單的題目中,

百分比都是易於劃分的整數(例如 50%),困難的題目則是複雜的百 分比數字與複雜的問題結構。在各類問題結構中,統計結果發現同 一類的問題出現在簡單與困難的比例十分相近。在 A、B 兩個班級 的統計結果顯示,A 班學生認為容易的題型是情境問題,共佔 56%

的比例,而認為情境問題是困難的學生佔了63%;B 班學生認為容 易的題型是文字題,共佔 41%的比例,而認為情境問題是困難的學 生佔了41%。

由上述文獻可以發現,學生在比例的擬題上,往往會忽略數量 的合理性(Verschaffel、De Corte 與 Lasure, 1994;Van Dooren、De Bock、

Evers 與 Verschaffel, 2006),學生對於簡單與困難題目的認知上,可 能會由於老師上課的方式或課本內容的影響,讓學生以相同的題型 來表現不同難度的比例擬題(van den Heuvel-Panhuizen、Middleton 與 Streefland, 1995);其中,簡單題目的特徵為已知條件是易於計算 的數量,而困難題目的特徵為數量及敘述較為複雜(Lamon, 1993)。

因此,本研究以 5 個班的國一學生共 150 位為對象,挑選國一下第 三單元比這個章節為主題,讓學生分別寫出簡單與困難的題目各一 題,收集並分析學生對於簡單與困難題型的認知,同時比較不同能 力學生在簡單與困難題型上的表現有何差異。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