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141

142

同學的擬題作品給予評價及建議。

針對本研究的結果,建議教師在未來的擬題教學設計可以讓學生共同擬題 或嘗試不同的擬題類型,讓學生能夠透過擬題教學來熟悉數學知識的應用方式 及了解題目的架構。更重要的是,在擬題教學的設計上,教學者要留意低分組 學生的參與感及動機,最好能夠誘導並引起低分組學生自主學習的意願。在擬 題教學的過程中,可以藉由同儕之間的討論,讓低分組學生主動理解數學知識 或是釐清計算的過程,讓學生以共同學習與討論的方式,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 的理解、情意及學業成就。亦可嘗試將擬題教學應用在其他科目上,或是配合 網路雲端將擬題教學數位化,以提供多元的學習方案及研究數據以利往後教學 的改進。

參、未來研究方向

根據本研究的結果,對未來相關的研究或教學上提出以下三點建議:

一、研究對象:除國中學生外,可向上或向下延伸發展其他年級的學生。

在進行擬題教學時,教學者須特別留意研究對象的程度以及低分組學生參與的 情況,在學生還不熟悉的情況與以協助與鼓勵。

二、研究方法:在數學擬題的規劃上,可嘗試不同的擬題方式,找出適合 學生的教學方式,例如合作擬題或是網路擬題的設計與應用,在教師的協助下

143

讓學生透過操弄、探索、組織的擬題活動過程,主動建構屬於自己的知識。

三、擬題主題:除了本研究探討的比例單元之外,擬題教學的主題可試著 在不同的單元、科目進行,以找出學生各單元的困難所在,有利於改善未來的 教學方式及提升學生學習成效。但在擬題架構的設計上建議不要過於開放,在 學生熟悉擬題教學後可以試著嘗試較為開放的模式。

144

參考文獻

英文部分

Belfleld, H. H. (1888). The revised model elementary arithmetic. Chicago, IL: Geo.

Sherwood.

Borba, M. C. (1994). High school students' mathematical problem posing: An exploratory study in the classroo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New Orleans, LA.

Brown, S. I., & Walter, M. I. (1983). The art of problem posing. Philadelphia, PA:

Franklin Institute Press.

Cai, J. (1998). An investigation of U.S. and Chinese students’ mathematical problem posing and problem solving. Mathematics Education Research Journal, 10(1), 35-50.

Chase, W. G. (1983). Spatial representations of taxi drivers. In The acquisition of symbolic skills (pp. 391-405). Springer, Boston, MA.

Chi, M. T. H., Feltovich, P. J., & Glaser, R. (1981). Categorization and representation of physics problems by experts and novices. Cognitive Science, 5(2), 121-152.

Chi, M. T., & Glaser, R. (1982). Knowledge and Skill Differences in Novices and Experts (No. UPITT/LRDC/ONR/KBC-7). PITTSBURGH UNIV PA

LEARN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Chi, M. T. H. (1984). Knowledge-derived categorization in young children. In D. R.

Rogers & J. A. Sloboda (Eds.), The acquisition of symbolic skill (pp. 327-332).

NY: Plenum Press.

Cramer, K., Post, T., & Currier, S. (1993). Learning and Teaching Ratio and

Proportion: Research Implications. In D. Owens (Ed.), Research Ideas For the Classroom (pp. 159-178). NY: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Ellerton, N. F. (2013). Engaging pre-service middle-school teacher-education students in mathematical problem posing: Development of an active learning framework. [PME special issue: Problem posing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145

learning: Establishing a framework for research]. 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83(1), 87-101.

English, L. D. (1997). Promoting a Problem-Posing classroom. Teaching Children Mathematics, 4(3), 172-179.

English, L. D.(1998). Children’s Problem Posing Within Formal And Informal Contexts.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29(1), 83-106.

Keil, G. E. (1965). Writing and solving original problems as a means of improving verbal arithmetic problem solving ability. Dissertation Abstracts, 25, 7109–

7110. (University microfilms No. 65-2376).

Kilpatrick , J.(1967). Problem solving in mathematic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39, 523-534.

Kilpatrick , J.(2016). Reformulating: Approaching Mathematical Problem Solving as Inquiry. Posing and Solving Mathematical Problem (pp. 69-81).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Springer, Cham.

Krutetskii, V. A. (1976). The psychology of mathematical abilities in school children.

Chicago, USA: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ester Jr, F. K. (1980). A procedure for studying the cognitive processes used during problem solving. 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 48(4), 323-327.

Lamon, S. (1993). Ration and proportion: Connecting content and children's thinking.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24(1), 41-61.

Lamon, S. (1994). Ration and proportion: Cognitive foundations in utilizing and norming. In G. Harel & J. Confrey (Eds.),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plicativereasoning in the learning of mathematics (pp.89-120).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Leung, S. S. (1997). On the Role of Creative Thinking in Problem Posing.

Zentralbatt für Didaktik der Mathematik, 97(3), 81-85. (International Reviews on Mathematical Education). Germany.

Leung, S. S. & Silver, E. A. (1997). The Role of Task Format, Mathematics Knowledge, and Creative Thinking on the Arithmetic Problem Posing of

146

Prospectiv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Mathematics Education Research Journal, 9 (1), 5-24. Australia.

Marja van den Heuvel-Panhuizen, James A. Middleton & Leen Streefland. (1995).

Student-Generated Problems: Easy and Difficult Problems on Percentage.For the Learning of Mathematics, 15(3), 21-27.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1989). Curriculum and evaluation standards for School mathematics. Reston, VA: NCTM.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1991). 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 teaching mathematics. Reston, VA: Author.

Polya, G. (1945). How to solve it (2nd ed.). New York: Doubleday.

Reitman, W. (1965). Cognition and thought. New York:Wiley.

Schoenfeld, A. H., & Kilpatrick, J. (2013). A US perspective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quiry-based learning in mathematics. ZDM, 45(6), 901-909.

Silver, E. A. (1979). Student perceptions of relatedness among mathematical verbal problems.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195-210.

Silver, E. A. (1994). On mathematical problem posing. For the Learning of Mathematics, 14(1), 19-28.

Silver, E. A., & Cai, J. (1996). An analysis of arithmetic problem posing by middle school students.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27(5), 521-539.

Silver, E. A., & Cai, J. (2005). Assessing students’ mathematical problem posing.

TeachingChildren Mathematics, 12(3), 129-135.

Skinner, P. (1990). What's your problem: Posing and solving mathematical problems, K-2. Portsmouth, NH: Heinemann.

Stovanova, E., & Ellerton, N. F. (1996).A framework for research into students’

problem posing in school mathematics. In P. Clarkson (Ed.), Technology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pp.518-525).Melbourne, Australasia: Mathematics Education Research Group of Australasia.

147

Stover, G. B. (1982). Structural variables affecting mathematical word problem difficulty in sixth grades.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42, 5050A.

Tsubota, E. (1987). On children’s problem posing (grade 1 to 3). Japan.

Van den Brink, J. F. (1987). Children as arithmetic book authors. For the learning of mathematics, 7 (2), 44-48.

Verschaffel, L., De Corte, E., & Lasure, S. (1994). Realistic considerations

in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school arithmetic word problem.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4, 273-294.

Winograd, K. (1990). Writing, solving and sharing original math story problems:

Case studies in the cognitive behavior of fifth grade childre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Northern Colorado.

148

中文部分

方文鋒(2009)。合作擬題教學法對國一學生在一元一次方程式解題之影響(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佘曉清、林煥祥(2017)。PISA 2015 台灣學生的表現。心理出版社。

吳欣諺(2007)。淺談醫護數學課程的創意教學研究。崇仁學報,1,1-12。

吳佳慧(2006)。國小三年級數與計算擬題教學的設計與反思 (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

吳進寶、梁淑坤(2005)。國小五年級擬題教學之研究---以整數四則 混合運算 為例。2005 數學教育會議文集,139-154。香港。

周幸儀(2002)。國小二年級數學科合作擬題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林群雄(2004)。『教』與『學』之成長實錄─擬題活動教學融入國小三年級數學 課堂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

林碧珍(2010)。比與比值初始概念的教學初探。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

27(1),

127-160。

徐文鈺(1996)。不同擬題教學策略對兒童分數概念、解題能力與擬題能力之影 響(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

秦爾聰、劉致演、張克旭、段曉林(2015)。數學臆測探究教學對商職學生數學 學習成就與動機之影響。臺灣數學教育期刊,2(2),53-83。

149

康滋容(2005)。擬題活動對國小二年級學生解題能力和擬題能力的影響(未出 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

張春興(2000)。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灣東華書局。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數學領域綱要。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數學學習領域。

教育部(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教育部(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 校數學領域。

梁淑坤(1994),「擬題」的研究及其在課程的角色。國民小學數學科新課程概 說(低年級),152-167,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編。

梁淑坤(1995)。師範生擬題行為之研究。國科會補助研究計畫的成果報告。

(NSC83-0111-S-023-007,NSC 84-2511-023-001)

梁淑坤(1997),擬題能力之評量:工具之製作。國科會補助研究計畫的成果報 告。(NSC 84-2511-S-023-006)

莊美蘭(2003)。國一數學課程中擬題教學活動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 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

莊楊晉堅、梁淑坤(2008)。國小六年級學童對比例問題之擬題研究。中華民國 第二十四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

150

郭賢忠(2007)。國小四年級數學擬題教學及親子擬題之研究—以數與計算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

陳佩琦(2003)。國小二年級數學擬題教學實踐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 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

黃雲卿(2015)。高職機率擬題活動之研發、實踐與省思(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

楊惠如(2000)。擬題活動融入國小三年級數學科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 論文)。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葉丙成、賴以威(2014)。葉丙成的機率驚豔:當數學遇上文學,學生考不好也 會笑著離開。究竟出版社。

廖經益、翁瑞峰、曾憲雄、陳明溥(2012)。以擬題活動作為教學策略提升重修 班學生學習的動機。數位學習科技期刊,4(2),63-81。

廖遠光、張澄清(2016)。學生擬題教學對情意學習成效及學業成就影響之後設分 析。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1(3),1-42。

趙坤川(2006)。國小六年級擬題教學之研究~以小數加減運算及大小比較概念 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

劉芳妃(1998)。合作擬題活動融入國一數學科教學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高雄師範大學數研所。

151

謝佩真(2004)。高二學生排列組合擬題活動對解題表現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 士論文)。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所。

顏素蘭(2009)。國小原住民學童數學擬題教學之研究~以整數四則運算為例(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

152

附錄

附錄一 任教班級解題後擬題卷

153

154

155

附錄二 任教班級難易擬題卷

156

157

158

159

附錄三 非任教班級難易擬題卷

160

161

162

附錄四 學習態度量表

---你對數學的想法與態度---

時光飛逝,再一次月考後同學就要升上國二了。這學期老師在課堂中加入了不同的上課方式,

因此想了解一下是否對同學的數學學習態度有所幫助?請同學回答以下的問題:

國一 1 班 姓名: 座號:

在數學學習上的描述

A 部分

1. 不論數學課的內容簡單或困難,我都有把握能學會。

2. 我對較難的數學新單元沒有把握學會。

3. 我有信心在我們班的數學考試中取得好的成績。

4. 不管我多努力也沒有信心學好數學。

5. 數學課中老師要求同學練習(或寫習作)有點難時,我不是放 棄就是只做簡單的部分。

6. 數學課中老師要求同學練習(或寫習作)時,我喜歡直接問別 人而不是自己想出答案。

7. 對於比較難的數學題目,我會跳過不想它。

B 部分

1. 我在學新的數學單元時,會嘗試弄清楚它。

2. 我在學新的數學單元時,會想到之前學過什麼差不多的數學 觀念。

3. 當有一些數學觀念不懂時,我會找自己去找書來幫助理解。

4. 當有一些數學觀念不懂時,我會問人(老師或同學)。

5. 在學習數學過程中,我會試著去了解不同的單元有什麼有 關聯。

6. 當我寫錯數學答案時,我會努力找出寫錯的原因。

7. 當我有一些數學題目不懂時,我會再去想清楚這個題目。

8. 當數學課中所學的題目,與我以前所了解的題目不一樣 時,我會試著弄懂這兩題有什麼不同。

163

在數學學習上的描述

C 部分

1. 我認為學數學很重要,因為在日常生活可用到。

2. 我認為學數學很重要,因為可以刺激我的思考。

3. 我認為在數學課中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很重要。

4. 我認為在數學課中弄清楚為什麼是很重要的。

5. 我認為學數學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是很重要的。

D 部分

1. 我練習數學的原因主要是為了得到好成績。

2. 我練習數學的原因主要是為了表現比同學好。

3. 我練習數學的原因是為了能讓同學認為我很聰明。

4. 我練習數學的原因是希望得到稱讚。

E 部分

1. 我數學考得很好時,我覺得有成就感。

2. 我數學的課程或題目練習都會時,我覺得有成就感。

3. 我算出一個數學難題時,我覺得有成就感。

4. 我的數學想法或觀念被稱讚時,我覺得有成就感。

5. 在學習數學時,當同學覺得我很厲害時,我覺得有成就感。

F 部分

1. 我喜歡上數學課是因為數學課本內容生動。

2. 我喜歡上數學課是因為老師教學有變化。

3. 我喜歡上數學課是因為老師沒有給我壓力。

4. 我喜歡上數學課是因為老師重視我。

5. 我喜歡上數學課是因為課程的難度很高。

6. 我喜歡上數學課是因為同學能互相討論。

作答結束,謝謝同學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