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中公民科學科教學知識之內涵與培育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國中公民科學科教學知識之內涵與培育

壹、 學科教學知識之內涵 一、 學科教學知識之意義

如欲研究教師之教學,可先由了解教師的「學科教學知識」著手,因為教師 除了具備學科知識(含學科內容及結構知識),還需要具備「學科教學知識」才能 有效教導學生「帶得走的能力」(宋佩芬,2006)。

所謂「學科教學知識」(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PCK),係針對教師如 何將學科知識轉化為教學知識提出來的(廖元錫,2005),此概念最早由 Shulman

(1986)創造。Shulman 起初為了批判美國教師檢證制度無法確實檢驗出教師專業 知能,遂以個案研究法來瞭解與分析教師實際的教學內涵。Shulman 發現,教學內 涵可以歸類為七大類,包含:

1. 學科內容知識(content knowledge,CK):特定學科內容所蘊含之知識。

2. 一般性的教學知識(general pedagogical knowledge):指可跨學科應用的班 級經營、教學方法、教學策略、教學原理等知識。

3. 配合學科特質的課程知識(curriculum knowledge):指教師在課程教材與架 構上的理解,用於掌控教材與課程的知識。

4. 學科教學知識(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PCK):是學科知識與教學 知識的混合體(Amalgam),即是一種透過教師學科教學專業理解後,將學 科知識轉化成一種「可教學」的知識。

5. 學習者知識(knowledge of leaners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指教師對學習 者身心發展、學習能力、學習經驗、個別差異等各方面的理解知識。

6. 教學情境的知識(knowledge of educational contexts):教師對於教學情境的 瞭解。其範圍除了單指教室情境、學校行政運作、整體教育政策外,亦包 含與學生家長互動交流、文化風氣等。

27

7. 教學目標的知識(knowledge of educational ends, purposes and values):對教 育的目的、結果、教育哲學歷史背景的知識。

在以上七項教學內涵中,Shulman 認為「學科教學知識」係為最重要的知識,

而其之所以重要,乃是因為教師若能將學科內容轉化為有教學意義的形式,且透 過對於不同能力、不同背景學生之了解,將學科知識重組、設計為一種具體的教 學呈現,轉換成學生可理解並學習的知識,則能夠達成有效的教學成果(Shulman,

1987)。換句話說,教學方法與學科知識息息相關,而教學方法的選擇和教師對於

「學生」及「學科」的瞭解無法分離(宋佩芬,2006)。

職是,在 Shulman 之後,更多學者投入了關於「學科教學知識」之研究,並 對此知識之意義進一步提出解釋,如 Grossman、Wilson 與 Shulman(1989)認為 教師擁有「學科教學知識」之目的在於讓學生容易理解學科內容及其相關的學科 知識。Marks(1990)則訪談了八位五年級數學教師,提出教師必須具備瞭解如何 選擇、批判及採用課程教材與資源之能力。簡紅珠(1992)則提出「學科教學知 識」是從「學科知識」中衍生出來,是包含在學科知識中一種屬於教學的知識。

綜合各家說法(Carter,1990;Mark,1990;Fennema & Franke,1992;Cochran, DeRuiter & King,1993;陳國泰,2006),「學科教學知識」即指教師必須熟悉學 科內容,對於學科內容知識能有統整性的理解,再透過自身對於學生經驗、教學 情境、教材教法的綜合性掌握,並融入自身的教學信念,進而轉化、創造出有系 統又不失多元性的教學策略,意圖使學生獲得有效性的知識理解與獲得。我國學 者單文經(1992)將此稱為融會教材與教法的「教材教法知識」,徐永檀(2012)

則以化學術語做為比喻,提出「學科教學知識」應為「化合物」而非「混和物」

式的一種知識。

28

二、 學科教學知識之內涵

Shulman(1986)在提出「學科教學知識」此概念之後,亦指出「學科教學知 識」的兩大內涵:「學科知識」與「教學法知識」。此後,許多學者依循這兩大內 涵進一步加以分析,並提出看法,雖彼此有所差異,但皆以「學科知識」與「教 學法知識」為主軸,並將「教學法知識」再加以分解與擴充(陳國泰,2007)。

Tamir(1988)根據 Shulman 的看法,將「學科教學知識」分為「學生」、「課 程」、「教學」與「評量」四方面來探討,並提出教師運用評量策略與方法的重要 性。教師若能在教學中適切運用評量,將可瞭解學生學習學科知識的情況,也能 了解學生學習時可能產生的錯誤理解與迷思。Smith 與 Neale(1989)亦視「學科 教學知識」為「瞭解學生典型錯誤的知識」、「教學策略的知識」、「學科內容組織 知識」三種成分的整合(引自廖元錫,2005)。Marks(1990)則指出「學科教學 知識」的運用包含了:「學生對學科的理解」、「教學上所需用到的教學媒體」、「學 科內容」、「教學過程」等四個面向,其中「學科內容」為連結其餘三種知識的核 心,彼此間相互互動,隨著教學情境產生不同的變化。

Grossman 透過研究,逐年增加自身對於「學科教學知識」內涵之定義。Grossman 與 Richert(1988)以觀察訪談方式研究六位新手教師的教學經驗與成長,而後將 教師知識分為「一般教學知識」、「學科知識」、「學習者知識」與「學科教學法知 識」。西元 1994 年,Grossman 進一步將學科教學知識分為六大類:「了解學生學習 的知識」、「課程知識」、「教學策略知識」、「教學情境知識」、「內容知識」、「教師 自我的認知」。

經謝秀月、郭重吉(2002)整理文獻後發現,「學科教學知識」包含:「學科 知識」、「學習者知識」、「教學知識」、「課程知識」、「評量知識」與「情境知識」

等六項,並且深深影響教師的教學表徵。也就是說,教師透過對於各種知識的綜 合性瞭解,融會成教師的學科教學知識,在透過類比、隱喻、問答、設計作業等 教學表徵呈現教學,形成教師的教學行動與實踐。其關係如圖 2-2-1 所示:

29 一靜態的概念。為此,Shulman(1987)提出教學推理行動模式(A Model of Pedagogical Reasoning and Action)來說明「學科教學知識」為一動態的歷程,單 文經(1990)以此說明教師應具備之「嫻熟的教學推理能力」。其中包含理解、轉

30

2. 轉化(Transformation):

將學科知識轉化成可教的教學知識。過程包含準備、表徵、選擇、依學生 特性調整四步驟。

(1) 準備:批判性的解釋與分析教科書,將其內容加以重組與分段,建立一 套課程系統。

(2) 表徵:以類推、譬喻、例證、演示、解釋等不同呈現方式建立可運用之 知識庫。

(3) 選擇:依照課程特性選擇與組織教學方法。

(4) 依學生特性調整:考慮學生的先備知識、錯誤概念、語言、文化、階層、

學習能力等因素,調整欲使用之教學方法。

3. 教學(Instruction):

教師在教室內所形成的外顯可觀察的教學活動,包含教師所進行的教學計 畫與策略。

4. 評鑑(Evaluation):

教學結束後,評量學生的理解以及教師自身的教學表現。

5. 省思(Reflection):

教師在教學結束後,以批判分析的態度,檢討自己的教學與表現。

6. 新理解(New Comprehension):

省思後對於教學產生新的理解與體悟,以作為下次教學的準備。

Shulman 認為在實際運作時,這些步驟不一定是固定的、由上而下的順序,有 些步驟可以省去,有些步驟可能貫穿整個教學的過程(引自單文經,1990)。因此,

研究者欲將此模式納入研究方法的設計進行探討。

另外,Cochran,DeRuiter & King(1993)曾以建構主義觀點提出「學科教學 知識知覺」(pedagogical content knowing, PCKg),來形容 PCK 是由教師主動建構

31

的知識,此知識包含四類:「教學知識」(Knowledge of Pedagogy)、「學科內容知識」

(Knowledge of subject matter)、「學習者知識」(Knowledge of students)、「環境脈 絡知識」(Knowledge of environmental context)等四種知識的交互性理解。此四種 知識在師資培育過程中,並非分別習得再做整合,而是師資培育機構必須讓初任 教師同時獲得此四種知識,並透過反思與修正,逐漸整合成為學科教學知識的實 務知識。

如圖 2-2-2 所示,四種知識相互交疊,代表彼此之間相互影響,並非獨立存在。

而交叉部分的中心即為 PCK,Cochran 等人用圓表示 PCK,代表 PCK 為一個經教 師整合的統整性概念。圓小表示為初任教師的四種知識較為粗淺,PCK 較小,隨 著教學年資的增長,四種知識逐漸擴展,圖形變大,重疊部分亦增多。

圖 2-2-2「學科教學知識知覺」模式

資料來源:Cochran, K. F., DeRuiter, J. A., & King, R. A. (1993).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An integrative model for teacher preparatio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44(4), 268

由於此「學科教學知識知覺模式」呈現了初任教師與專家教師之差異,並且 強調其動態與相互影響之歷程,符合本研究之研究對象──初任教師,因此本研究 將立基於此理論進行探究。值得注意的是,Cochran 等人指出,課程知識、教育目

教學知識

學科內容 知識

學習者 知識 環境脈絡

知識

32

標亦被納入為此處的「教學知識」,是故,研究者將「教學知識」修改為「課程與 教學知識」,以求其完善。因此,本研究中所稱之「學科教學知識」,其內涵包括:

1. 課程與教學知識(Knowledge of Pedagogy):

指教師對於課程教材、目的與架構的理解,以及教師對於班級經營、教學方 法、教學策略、教學原理等教學知識的掌握。

2. 學科內容知識(Knowledge of subject matter): 指特定學科內容所蘊含的知識。

3. 學習者知識(Knowledge of students):

指教師對於學習者身心發展、學習能力、學習經驗等層面所理解的知識。

4. 環境脈絡知識(Knowledge of environmental context):

指教師對於教學情境的瞭解與掌握,包含教室情境、學校行政運作、整體教 育政策、學校文化、家長文化、社區文化等。

另外,本研究將結合 Cochran,DeRuiter & King(1993)的「學科教學知識知 覺模式」,以及 Shulman(1987)的「教學推理行動模式」,作為本研究之理論根基。

依照 Cochran 等人之看法,初任教師隨著經驗的增加,會使得學科教學知識內涵增 加,即圖形擴大;而教師若能有效運用 Shulman 的教學推理及行動模式,亦可能 使得教師的學科教學知識更加專業。研究者認為,雙方之觀點可以相互結合,因 此研究者將兩方說法結合後假設:初任教師經由教學推理及行動模式,將可能使 得學科教學知識的內涵增加,即圖形擴大,隨著時間增加,則可得到逐漸擴展的 多面體如圖 2-2-3。由於 Shulman 強調此教學推理模式並非固定的順序,因此研究 者並未將六步驟畫上線性的箭頭符號。請見圖示:

33

圖 2-2-3 學科教學知覺推理模式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設計

圖 2-2-3 學科教學知覺推理模式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