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壹、身陷初任教職的泥淖

有句眾人皆知的廣告台詞如是說:「我是到當了爸爸,才知道如何當爸爸」。

許多甫離開大學校園、初踏進教育圈的初任教師們,時常發現教育現場不如自身 想像中理想。

在工作壓力、人情壓力、自我要求等壓力接踵而來且環環相扣的情況下,許 多初任教師面臨到所謂的現實震撼(reality shock)(Gordon,1991)後才驚覺,雖 然自己已從師培單位習得許多知識與技能,但還是不夠。原來,真的要到成為教 師之後,才開始學習如何當老師(陳國泰,2006)。這樣的過程似乎是大部分的初 任教師會經歷的共同經驗,我也無從倖免。民國 100 年從臺師大公民教育與活動 領導學系畢業,101 年初進教育現場,抱有滿腔熱血與理想的我,卻陷入泥淖之中。

所謂泥淖,是思想上的泥淖、工作任務上的泥淖,更相互交雜與混拌,成為 教學上的泥淖。初進校園的我,即使不願高調,卻因帶著應屆考上教甄的光環進 入,一切行為被學校同仁放大檢視。由於我的工作場域屬小型學校,校內公民教 師僅有我一人,十位導師睜大眼睛檢視所有班級的公民科學習成效,使我教學職 涯的第一年經驗就深刻感受到臺灣特有的教育文化——以學生學習成效為取向的 教育目標。

教學第一年,我總是卯足全力進行教學準備,不知是為了證明自己,還是為 了學生學習,我努力設計各種學習單或重點提示單,力求學生優良的學業成績表 現。然而,一學期下來,我驚覺自己淪為「只重視認知教學,而忽略情意、行動 層面」的教師,成為製造考試機器的幫兇,這種曾經令我嗤之以鼻且立志予以借

2

鏡的教師圖像,卻在我進行反思時,映見出如此的自我鏡像,使我陷入思想上的 泥淖,感到自責與懊惱。

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我發現雖然自己在師資培育過程(包含教育學程、

實習課、半年實習經驗等)的試教表現還算不錯,但因為試教的展演方式和實際 教學狀況截然不同,使得我對於自己現場教學的表現總是不甚滿意。

猶記得有一次,我在上國中一年級關於性別的課程時,我將黑板畫成兩半,

請男學生上臺寫對於班上女生的形容詞、請女學生上臺寫對於班上男生的形容詞,

本來是企圖從中檢視、討論或批判學生的性別刻板印象,沒想到學生的答案出現 各種人身攻擊的謾罵詞彙,令我當下陷入一陣窘境。後來我將題目修改成「請寫 下你(妳)理想中的異性特質」,才達到我原本的教學目的。

其他的挑戰諸如臨場反應不足、師生互動不夠、提問技巧有待加強等,我發 現,這些都必須靠經驗慢慢累積、靠反思慢慢修正,才能化為實際的教學智慧與 行動。「每場教學都是一種學習」,我開始有了這樣的體悟。

貳、發現學以致用的難處

民國 102 年,我力求在教學上的轉變,扭轉前一年的教學態度與行為,謹記

「成就每一位學生」的教學信念。例如,我運用合作學習的概念,將班上同學以 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方式進行分組,並設計各種小組競賽、合作、討論的課堂 活動,增加不同程度學生的學習動機與成效。或是,隨時在課堂上融入時事議題,

與學生共同討論與分享自身看法,進行開放式的對話與交流。甚或在民國 103 年 3 月份爆發學生運動之期間,我經過蒐集各方意見與各種評論之後,便以服貿議題 為中心設計一堂課,分別以法律、政治、經濟、社會等不同角度進行說明及解釋,

意圖使學生獲得更全面性的時事理解與批判能力。

從那時起我便發現,若要實踐「教師即轉化型知識份子」這個理念,其中必 須具備的能力很多,包含:蒐集與吸收新知的能力、尋找教材的能力、活化教學

3

的能力、評析時事的能力、瞭解學生的能力等。但是「知道」和「會做」不一樣,

「知道」和「會做」之間存有差距,而我只能靠著不斷摸索與修正,縮短理論與 實務的距離。

另外,當時的我接手學校的行政職位,公文、業務等行政工作幾乎佔據了我 所有時間,同時面對繁重的行政職務以及理想的教學樣貌,我常常處於蠟燭多頭 燒的情況,難以平衡,彷彿置身於天秤兩端:當我埋頭於行政業務,我的教學準 備便難以充足;當我沉浸於教學準備之後,卻因掛心於行政業務的延宕,形成更 多的加班時間。

再者,我也發現許多的「不夠瞭解」,會影響我的教學設計與準備。所謂「不 夠瞭解」,舉例如下:對校園環境、周遭社區的不夠瞭解,難以準備公民科中的社 區單元;對學生特質與需求的不夠瞭解,使我在課堂上面臨學生的突發狀況,有 時難以招架。

我開始好奇,為什麼我曾經觀摩過的教師們,都能夠有一套自己的教學智慧?

他們是歷經多少次的挫折、反思與調適,才能將經驗化為智慧,充分掌握教學氣 氛、精準預期學生反應、自在接招學生提問?而身為初任教師,還有多少該做的 功課要做、還有多少必經的挫折要嘗、還要多少努力才能成長?

誠如甄曉蘭(2004)所言,若力求有朝一日能成為專業的教師,則必須時常 懷抱更高的自我期許,在教學生涯中抱持前瞻性思維,主動有恆的充實自身專業 知識與技能,做個沒有結束點的專業學習者。因此,我期望透過進修與研究,解 決我身為初任教師正面臨的教學困境,進而提升自身的教學專業能力。

當我與 Shulman(1986)的學科教學知識(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PCK)

理論相遇,我才知道,過去我對校園環境、周遭社區的不夠瞭解,是我的「環境 脈絡知識」(Knowledge of environmental context)不夠充足;對學生特質與需求的 不夠瞭解,是我的「學習者知識」(Knowledge of students)尚能繼續拓展與延伸。

於是在思索碩士學位論文的研究主題時,我很快便鎖定「國中公民科初任教

4

師之學科教學知識發展」此方向,作為教學發展之旅的起點與開端。

參、針對前人研究的探析

跳入學科教學知識文獻海裡之後,我發現學科教學知識研究多半是數理、生 物、科技相關之主題,其中數理科目(包含數學、物理、化學等)之相關研究約 12 筆,生科類(生物、科技)則高達 30 筆研究,其中語文科、社會科、體育科之 研究則相對少數,分別為 6 筆、4 筆、3 筆。

而在社會科之學科教學研究當中,其教學階段縱跨國小與國中,教學範圍橫 跨社會學習領域,分別為高職經濟、國中歷史、國小歷史、國小社會(林宜靜,

1999;劉怡亭,1999;賴乃綺,2009;鍾榮進,2008)等研究主題。

在相關研究當中,另有命名為「教學專業知識」之研究,其中與公民科相關 者有兩篇,一篇以國中公民科經濟內容為探尋主題(孫淑芬,2003);另一則著重 在社會領域合科教學之研究(吳美靜,2003)。

在學科教學知識的相關研究中,多是針對專家教師進行研究,或以初任教師 與專家教師之學科教學知識進行比較。單純研究初任教師學科教學知識的文獻僅 有兩篇,分別探討樂高機器人教學(黃若棠,2012)與初任資優班之教學(廖淑 惠,2012)。由此可見,針對國中公民科初任教師學科教學知識的相關研究闕如,

可探尋之。而研究學科教學知識的方法多屬質性研究,表示其可行性佳,故本研 究在研究方法上,予以沿用。

另外,關於初任教師教學之相關研究,多半著重在教學信念與教學效能之關 係,或是教學省思與教學效能關係。多數學者提出初任教師會遇見之困境(Gordon,

1991;白青平,2000;李順銓,2000;張碧蘭,2002;張德銳,2003a;謝寶梅,

1993),但在博碩士論文當中,將初任教師困境融入教學研究主題者,卻在少數。

僅有,兩篇提到初任教師之教學困擾(李欣儒,1999;張宜芳,2003)。另有一篇 採取敘事研究,提出五位初任教師如何跨越鴻溝以提升教學實踐(康玉琳,2007),

5

其寫作生刻且動人,令人有身歷其境之感,可惜的是,其研究對象的選取上,僅 有康玉琳本身為社會科教師,但她是歷史教師,並非公民教師。綜上所述,公民 科初任教師之教學困境,亦值得探究與討論。

因此,本研究希望瞭解國中公民科初任教師如何理解課程目標、教學策略、

學科內容、學生需求、環境脈絡等知識,進而將這些理解透過自身的轉化與融合,

產生其獨有的教學智慧,形成其教學行動與實踐。而在初任教職的過程,有些容 易遇見的困境,這些困境是否會影響初任教師的學科教學知識發展?初任教師面 對這些困境的因應之道為何?最後,本研究希望能夠從研究發現當中,提出對於 初任教師或師資培育機構的建議,用以提升初任教師發展學科教學知識的可能與 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