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研究建議

本節根據研究結果,對師培生與初任教師、師培單位與後續研究提出建 議。內容分述如下:

壹、 對師培生與初任教師的建議 一、 於師培階段盡早主動接觸教學現場

由於本研究發現,師培生在早期修課階段,會因尚未確認個人的職業志 向,而影響其修課狀況。或師培生已確認個人職業志向為教師,但卻因不夠 瞭解教學現場(例如教科書內容、學校文化、學生文化等),而影響其在師培 課程的理論奠定與學習投入程度。

是以,若師培生能盡早主動接觸教學現場,則能使學生的職業志向早日 定位清楚,或是能更早瞭解教學現場的運作方式。研究者提供幾種主動接觸 教學現場的方式,並提出理由,詳述如下:

1. 定期觀課:

本研究發現,教師的學科教學知識從實習階段開始具體發展。然而,

若師培生能更早進入教學現場進行觀課,則能更早觀察到策略性的課程與 教學知識,也能及早瞭解學科內容知識與課程與教學知識的搭配為何(例 如法律課程怎麼上、政治課程怎麼上)。除此之外,當師培生回到師培單 位修習課程,也才更能瞭解自己為何而學、須學什麼,減緩來日的可惜與 扼腕之感。

2. 定期、固定對象的課業輔導:

經本研究分析發現,師培生多半於實習階段才開始發展學習者知識,

且須要等到師生互動增多,才能將學習者知識融入於教師教學。因此研究 者建議,若師培生主動提早認識學生,且能有定期與固定對象的課業輔導,

128

不但有機會增加師培生對於個別學生的教學能力,也能透過一對一的方式,

落實個別化、差異化教學,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與成效。師培生與學 生都能有所成長,創造雙贏局面。

3. 定期、定點與學校單位合作:

以目前來說,各大學社團會辦理返鄉服務隊、教育營隊等活動,讓師 培生與學生有面對面的互動機會。然而,這些社團活動多半以一次性為原 則,每年與不同的學校單位合作,辦理三到五天的營隊之後,從此和學生 再也不聯絡。這種玩票性質方式將無助於師培生的學習者知識、環境脈絡 知識的提升,實在可惜。因此,研究者認為,若各大學社團能定期、定點 與學校單位合作,則對於師培生與學生皆能有更深入的影響,也可能帶來 雙方更多的成長。

透過以上方式的運作,研究者相信有機會增加師培生的教育使命感,也 能讓師培生更早發展其學科教學知識。更期待的是,初任教師的現實震撼感 能因此大幅降低。

二、 建立與善用教學相關的網路社群

由於現今已進入網路時代,多數年輕人(包含師培生及初任教師)對於 網路的熟悉度與依賴性普遍為高。從本研究確實發現,兩位初任教師相當依 賴網路作為教學準備的管道。無論是課程與教學知識、學科內容知識的提升,

甚或是增加教師的環境脈絡知識,兩位教師都能從網路上找到解答。

然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若教師無法掌控網路資訊的穩定性與真實 性,則不論對教師的「教」或學生的「學」皆為一大損傷。研究者認為,透 過建立教學相關的網路社群,可納入更多教師或初任教師的討論與對話。

其實現今的確已有部分教學相關的網路社群,可供教師討論教學方法、

129

教學內容與分享教學資源。也有一些現場教師,熱心舉辦大量的演講或研習 活動,主張提升教師的專業發展。研究者建議,初任教師應主動蒐集各類網 路資源、積極參與各式活動,透過人與人間的相互切磋,既能改善教師的專 業孤立感,更能在教學的品質上有所提升,可謂一舉數得。

貳、 對師培單位的建議

一、 提早且強化師培課程與教學實務之連結

從本研究中發現,若師培單位能盡早加強師培生對於未來生涯或職場的 瞭解與準備,則對其學習動機與投入程度能有大幅度的提升。因此,建議師 培單位能安排更多有關現場教師、行政人員分享的活動,或是更多讓師培生 瞭解自身特質是否適合作為教師的職業評估活動,以及更多長期的教學觀摩,

有助於減少初任教師的現場震撼感。

另外,針對公民科而言,建議師培單位應提供更多有關「『學科內容知識』

對應『課程與教學知識』」的相關課程或講座,例如請現場教師來分享哪類課 程可以怎麼教,或是邀請律師、法官、政府人員、非政府組織工作人員等專 業人員,來說明學科內容知識在實務上的應用為何。透過這些方式,能改善 本研究中研究對象所說:「大學太多理論課程,導致沒有學習動機」的現象,

也能讓師培生獲得更實用性的知識,使其更加掌握學科教學知識的策略與實 務內容。

二、 建議提供不同環境類型的實習場域

本研究發現,由於師培生接觸到教育現場的時間較晚,易使得師培生與 初任教師對於環境的觀察度較不敏銳,將環境脈絡知識融入於教學的情況相 對較少。

因此,研究者建議師培單位在安排師培生進入教育現場實習時,除了能

130

將時間提早,也能提供不同環境類型的實習場域,供師培生觀察與比較。例 如安排師培生花費一個月的時間到都會文教區學校實習,再用同樣多的時間 到偏遠地區學校學習。透過觀察與比較,能讓師培生的環境脈絡知識更加豐 富且敏銳,將環境脈絡知識融入於教學的能力也能隨之提高。如此一來,則 有助於師培生瞭解到教學風格對應學校環境與學生文化的多元性,甚至能讓 師培生的教學彈性更大、更廣。

參、 對後續研究的建議 一、 研究對象方面

本研究對象僅限於兩位臺師大公領系畢業的現任國中公民科初任教師,

雖然在個人背景方面較為一致,但對於全面性則無法兼顧。因此建議有興趣 於國中公民科初任教師研究者,能擴大研究區域,研究他系畢業之初任教師,

或是全國國中公民科初任教師,則能更深入瞭解國中公民科初任教師之學科 發展歷程、困境與因應之道。亦能提出更多具體、多元且全面之建議。

二、 研究方法方面

在研究方法方面,除了可擴充研究對象,採用量化的推論統計以外,也 建議可採用縱貫性研究,更深入地研究從師培生到初任教師的學科教學知識 發展歷程。如此可避免回溯性研究的回憶謬誤限制,亦能整合多人經驗,發 展出更有組織性的教師專業成長輔助系統。

131

參考文獻

壹、 中文文獻

王迺莉(2011)。多元文化替代性教學策略應用於國中公民課程之行動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臺北市。

王錦雀(1998)。從檢視國中公民道德教科書內容談民主內涵之建構,公民訓育學 報,7,295-318。

白青平(2000)。臺北縣市國民小學初任教師工作困擾與解決途徑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何信慧(2008)。臺中市國中公民教師對公民學科知識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臺中市。

吳宗立、陳國彥(2002)。社會領域教材教法。高雄市:麗文。

吳美靜(2003)。國民中學社會學習領域教師教學專業知識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宋佩芬(2006)。學科背景重要嗎?九年一貫社會領域研究。「歷史的學習與理解:

學生如何學歷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竹市:清華大學。

宋健誌(2014)。學為公民──國中生公民科學習經驗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所,臺北市。

李佩寧(2006)。國中社會領域教師教學之現況分析-以臺北市縣為例。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臺北市。

李坤崇(1999)。多元化教學評量。臺北市:心理。

李坤崇(2006)。教學目標、能力指標與評量。臺北市:高等。

李欣儒(1999)。國中生活科技初任教師教學困擾與解決途徑調查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研究所,臺北市

李建彥(2001)。國民小學初任教師工作輔導需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132

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花蓮縣。

李順銓(2000)。國小初任教師發展教學歷程檔案經驗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北市。

卓淑瑛(2009)。服務學習活動方案融入國中公民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台中縣光德 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法律與生活教 學,臺北市。

林生傳(1993)。實習教師的困擾問題與輔導之研究。教育學刊,10,33-103。

林佩璇、黃政傑(1996)。合作學習。臺北市:五南。

林宜靜(1999)。高職經濟學教師學科教學知識探究--專家教師與實習教師之比較。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彰化縣。

林美賢(2001)。國小社會科實施多元評量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新竹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新竹市。

林清江等(1980)。我國中小學公民教育內涵及實施成效之研究。臺北市:行政院 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洪祖顯(1996)。日本的公民教育。載於張秀雄(主編),各國公民教育(頁 1-63)。

臺北市:師大書苑。

孫淑芬(2003)。國民中學公民教育經濟類教學專業知識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在職進修班,臺北市。

孫淑芬(2003)。國民中學公民教育經濟類教學專業知識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在職進修班,臺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