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中生自我認同的理論及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國中生自我認同的理論及相關研究

壹. 自我認同的意涵與 Erikson 自我認同理論之內涵

從發展心理學來看,國中生正值青春期的初期,除了要開始調適因為 生理突發快速成長所帶來的壓力,也開始尋求獨立自主、自我決定的權力,

但有時又會害怕自己經驗不足有所閃失,種種矛盾也造就情緒會因不同處 境而改變;另一方面,父母師長看待青少年的價值多以課業為重,社會價 值也在潛移默化中,窄化青少年以為學習成就代表了一切,導致他們在壓 力下所出現的情緒問題、自我認同等等,被升學的洪流所淹沒(李慧玟,

2002)。這個年齡層的學生呈現個人獨立自我的人格特質,與父母的接觸減

少,和同儕的接觸增加,逐漸由家庭中分化,與同儕統整。正因為這些人 格的改變、自我和認同感之間的衝突,友情、親情、課業、學習與前途的 壓力,往往導致青少年的自我迷惑(李敏英,2003)。因此,瞭解自我與建 立個人價值觀對於國中生而言,相對重要。本節就國中生自我認同理論部

14

分進行探討。

一、自我認同的意涵分析

學者張春興(1987)則認為經由模仿而內化成為個人特質的歷程,即 稱為「認同」或「認同作用」。

Erikson 在 1959 年提出自我認同的概念,由於它是一種多元性的概念,

其含義極為抽象、複雜而又廣泛,因此,Erikson(1959)未對「自我認同」

下一個簡單而明確的定義。他說:「我只能從各種不同的角度來描述自我認 同,一方面它牽涉到個人認同的意識(sense of personal character);另一方 面則是個人在不知不覺中對個人特質連續性(continuity of personal

character)的追求,它是一種自我綜合(ego synthesis)的行為,也是個人 對團體的理想與統整所保持的一種內在的和諧一致性(inner solidarity)」

「在這個階段,青少年所獲得的完整性(wholeness),我稱之為一種內在 的認同感(sense of inner identity),而年輕人為經驗到此完整性,他必須在 兒童期時所形成的我,和未來期望中的我,及他所認識的自己和別人所看 到與期望的自己之間,感覺到一種日益增加的連續性(progressive

continuity)。」(Erikson,1968)

根據上述的說法,Paranjpe(1975)試圖進一步說明自我認同的概念,

提出下列五點:統一的性格(The unity of personality)、自我同一的性格(The self-sameness of personality)、性格的連續性(The continuity of personality)、

一致且持久的人格組型(The consistency and persistence of pattern in

personality)、個人與社會共同一致且密切和諧的關係(The shared sameness and solidarity of a person with his community)。亦即「自我認同」可使個體 之人格保持統一,即使在各種不同的社會情境中,出現不同自己的行為時,

個人仍保有統整感;一個「自我認同」較好的人,其人格中心會呈現一種 穩定且持續的狀態,不但能獨立自主,而且能與社會互相協調一致(陳郁

15

雯,2004)。

在許多依據 Erikson 心理社會理論所發展出來的研究中,以 Marcia 最 能表現 Erikson 所描述之自我認同形成(陳郁雯,2004)。他認為自我認同 是一個自我建構的動態組織,Marcia(1980)說:「『自我認同』是一種自 我建構(self structure)─一種個人的驅力、能力、信念、生活經歷等內在 自我建構而成的動態組織。這種結構發展得越好,個人越能察覺自己的獨 特性及與他人的共同性,越瞭解自己的優缺點,而能在世界上開創出自己 的道路;這種結構若發展得不好,則個人愈不清楚自己與他人的異同,而 愈須要依靠外在的評價。」(江南發,1991)

Bourne(1978)則指出自我認同的結構可從七個觀點來探討:

(一)發展的(Genetic)

自我認同是個體經歷八大階段的生命歷程中最初五個階段經驗結合所 產生的發展成果,它反映了青少年解決先前階段問題的方式,是個體將兒 童時期所累積的認同,到了青少年期再加以綜合的工作。

(二)適應的(Adaptive)

自我認同可視為一種對社會環境所產生的適應性的結果。特別是對所 處的社會結構下,個體所產生在特殊技巧、能力、力量方面的適應性結果。

(三)結構的(Structure)

自我認同是一種逐漸統合的,而具有複雜性及綜合性的結構,可使個 體能依靠內在的方向感及內在的評價而有所作為;若認同混淆則可能因青 少年在內在心理結構上有所缺陷,以致無法協調目前的行為去達成目標。

(四)動態的(Dynamic)

自我認同是個體對兒童期的自我形象不斷加以考驗、選擇和整合的動 態過程。

(五)主觀的或經驗的(Subjective or experience)

16

自我認同是一種主觀的經驗感受。Erikson(1968)指出當一個人能感 受到自己的認同時,就表示已達到「自我認同」,這種感受會帶來行動及決 策上的信心,包括時間上(過去與現在的連接)及社會角色上(不同場合 扮演不同社會角色)的連續性。

(六)心理社會的相互性(Psychosocial reciprocity)

自我認同不僅是個人內在的心理結構,也代表個體與他人、社區或社 會的互動關係。因此,自我認同不只是個人對自己的認可,亦是社會及他 人對他的認可。

(七)存在的地位(An existential stance)

自我認同是一種存在於世界(being in the world)的方法,是指個體如 何在世界中建立他的地位。包括追尋「生命的意義」及「自我生命的意義」。

亦即代表一個人基本對生命的承諾(basic life commitment),承諾包括許多 方面,如職業、社會、婚姻、意識、道德等。承諾的程度即代表自我認同 的程度,若缺乏穩定的承諾,即若無法滿足追尋有意義生活的需求,便會 影響自我認同。

提到有關自我認同的文章,王邦雄(1993)在《做我自己》一文中所 指,他說:「知道自己身處何處,瞭解自己想要往何處去及如何到達該處,

不隨波逐流,也不標新立異,永遠不誤闖不屬於自己的世界,並且在進退 維谷之時,對自己始終能保持好感,展現氣魄擔當。」

綜合上述說法,自我認同是個體透過認知、情感、行動等等層面確立 自我生命的意義;它是一個動態的組織,自我建構個體現在與未來的自己,

自我認同愈完整,不但能獨立自主,而且能與社會協調一致,愈能助於青 少年選擇自己預期的人生。

一、Erikson 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之自我認同理念

Erikson 認(張文哲譯,2005)在青年期,個人的生理機能快速改變,

17

又有壓力必須對求學和就業做決定,所以就覺得有需要去質疑和重新定義 先前建立的心理社會認同。青年期是一個改變的時期。為了想瞭解他們是 誰、他們能成為怎樣的人,青少年會對不同的性別、職業、和教育角色來 進行試驗。由此而建立的新的自我感(sense of self)或所謂「自我認同」

(ego identity),不能單純的說是先前認同的總合。應該說,那是一種重新 整合,是「個人將基本驅力(即自我;ego)、他的資產(先前危機的解決)、

和機會(青年期及接近成年期的需求、技能、目標和要求)加以整合的結 果」(Erikson,1984:94)。

依上所言,研究者認為 Erikson 分析青少年時期的自我認同任務,從 自己的過去、現在、未來的期望,和環境中父母、師長、同儕,學業或參 與的活動,透過試驗,以達成兩者一致性,則為自我認同。

二、從 Erikson 心理學理論衍生之國中學生自我認同問題與根源

如同皮亞傑的發展階段一樣,並非所有的人都在相同時間經驗到艾瑞 克森的危機,且個人感受到危機的程度也未必相同。艾瑞克森所提出的年 齡範圍只表示那是解決危機的最佳時機,但不是唯一的時機。例如,生長 於不正常家庭的兒童,自然無法從該家庭獲得適當的安全感。但他們可能 由於認養或其他因素而轉換到較穩定的環境。這時候,他們還是能夠發展 出信任感。例如,有人在學校時有負面的經驗,所以覺得自卑。但可能他 們進入職場之後,發現自己還能學習,而且又具有可貴的技能,這樣的體 驗使他們最後也解決了勤奮努力對自貶自卑的危機。而此危機,若是他人,

也許在小學時就已經解決了。艾瑞克森的理論強調環境所扮演的角色,因 為環境影響危機的產生,並決定危機將如何解決。人格和社會的各階段是 在與他人及整個社會的不斷互動中進行的。在前三年,主要是與父母和其 他家庭成員進行互動。但在第四期(勤奮努力對自貶自卑)和第五期(自 我認同對角色混淆)時,對大部分兒童而言,學校扮演最重要的角色(張

18

文哲譯,2005)。

在學校現場,國中生藉由課程的學習與師長、同儕互動,不同的家庭 教養和個性反應學校生活並不相同;教師對於每一位學生,抱持的態度會 影響學生對自己的觀感,師生間的互動透過教學,每天不間斷地建構彼此 的連結,產生正面或負面的認同,教師首先要敏於覺知自己的言行,更要 能敏於覺知學生行為背後可能隱藏的意識,提供學習成功的經驗,建立國 中生人際關係與學習能力的信心。

貳. 近二十年來國內相關碩博士論文內涵分析

在文獻的蒐集過程中,因自我認同與自我統合的翻譯,但均有關青少 年自我認同在年齡及年級上的研究,以下先敘述從自我統合的翻譯中所蒐 集的研究,再整理以自我認同為主題的相關研究。

有關中學生自我認同採紙筆式的測驗工具研究所得到的結果是一致的,

如 Protinsky(1975)及 Pomerantz(1979)的研究結果指出,青少年隨年 齡增加,獲得自我認同程度愈高,而年齡愈小,認同混淆愈顯著(江南發,

1991)。而在國內對中學生自我認同的研究方面,曾慧敏(1984)的研究提 出,國中生、高中生、大專生在自我認同之得分有顯著差異。林清財(1986)

的研究發現,國中生與高中生在自我認同發展上,僅部分達到顯著差異。

林芳美(1994)則指出,不同年齡受試在職業統整的得分有顯著差異。方

林芳美(1994)則指出,不同年齡受試在職業統整的得分有顯著差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