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二節 國內外相關的醫療旅遊論述研究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

域;這樣一處意見場域當中,各個團體或行動者依循著自身持具的正當性而產生 衝突。據此,我們可以進一步藉由分析各個行動者的論述,一方面梳理他們正當 化自身意見、以保證或改善他們在場域中所處位置的策略,另一方面擷取出那些 過往被視為當然、而今備受質疑的俗見;退一步而言,即是據此了解各個行動者 如何進行俗見宇域和意見場域之間的劃界工作,並在意見場域當中,如何透過區 分正確/錯誤的論述,以爭奪自身作為正統意見的支配地位、同時將自身以外的 意見斥為異端。

第二節 國內外相關的醫療旅遊論述研究

從論述的角度研究醫療旅遊之過往文獻方面,對大眾傳播媒體論述或內容的 梳理是既有較接近的路徑。若依循 Bourdieu 的理路,媒體亦可作為一處鬥爭的 場域:媒體如何呈現一議題,牽涉著媒體機構當中的權力競逐而生產出呈現於閱 聽人面前、甚至足以形塑或影響閱聽人思考與行為(黃如伶 1995;周珍玉 2009)

的媒體內容。陳千蕙(2012)即以 Bourdieu 場域概念分析「進口美國牛肉」此 一原來純粹牽涉國人健康議題的健康新聞,如何經過媒體機構當中權力結構的左 右,而製成一個政黨及行政、立法角力的政治新聞事件。回到本研究所關注的醫 療旅遊主題方面,Mainil、Platenkamp 及 Meulemans(2011),和 Imison 及 Schweinsberg(2013)是僅有的兩篇文獻。11由於相關文獻的稀少性,以下將詳 述兩篇文章旨趣、方法與發現。

Mainil 等人(2011)針對國際性/全球性(以美國、英國為代表)12與地方 性(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和泰國之地方性報紙)等 8 份報紙,探究(最早)

自 1993 至 2009 年的國際性報紙、以及(最早)自 1997 至 2009 年的地方性報紙 媒體中與醫療旅遊相關之論述及其流變。該文將所分析的媒體論述內涵分為四類,

分別為醫療論述(medical discourse)13、市場論述(market discourse)14、倫理

11 Imison 及 Schweinsberg(2013)亦述及醫療旅遊議題中此類文獻的稀少現象。

12 含金融時報(The Financial Times)、衛報(The Guardian)、獨立報(The Independent)、紐約 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和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等英語報紙。

13 被分類為醫療專業的論述者有以下特徵:如述及高端的解決辦法、意識到更好的醫療服務、

幫助病人、作為一個救助生命的實體、醫療專業作為一個重要的決策力量、醫療專業對於醫療旅 遊的某種態度、醫療品質、醫療和管理標準、醫療技術(Mainil et al. 2011: 33)。

14 被分類為市場論述者有以下特徵:其本質為商業行為(即與醫療相關的商業行為)、以市場角

論述(ethical discourse)15,及病人論述(patient discourse)16。可與 Bourdieu 鬥爭場域概念關聯的是(cf. Mainil et al. 2011: 32),這些與醫療旅遊相關之各類 論述對於 Mainil 等人而言實則是一處論述戰場(discursive battle)而可能彼此衝 突——他們將報紙中所使用的語言,視為與「環繞於醫療旅遊此一傅柯所謂斷裂

(rupture)世界中既有社會和權力動態」有關,進而分別就國際性/全球性層次 與地方性層次兩者進行探究與比較。例如「市場希望讓醫療旅遊變得有利可圖,

但醫生可能更著重於醫治病人(Mainil et al. 2011: 35)」;「西方觀點(按:西 方作為醫療旅遊中主要的病人輸出國)可能以倫理立場論述醫療旅遊,然而轉型 國家(transitional countries)(按:轉型國家作為醫療旅遊中主要的醫療服務提 供國)則是從市場觀點來看醫療旅遊對於經濟發展的貢獻(Mainil et al. 2011:

服務視為享樂主義式的(hedonistic)行為。直到 1998 年出現一篇足以作為預示 斷裂到來的文章,較正面地論述享樂主義行為;所進行的醫療服務範圍則擴大論 及骨髓移植、物理治療、化療和婦科;在利害關係人方面也從醫療部門擴大論及 飯店業、航空業、保險業和旅行社等(Mainil et al. 2011: 35-36)。

度出發探討與倫理的關係、述及貿易與醫藥、架構在全球化經濟體的層次論述、醫療旅遊的商業 價值、將病人視為一個需要感覺更舒適的消費者(Mainil et al. 2011: 33)。

15 被分類為倫理論述者有以下特徵:「在價值系統的基礎上,那些與健康照護的提供相關的倫理 議題、健康資源接近性的倫理議題,以及場域中不同利害關係人從倫理方面來論述醫療旅遊的方 式,皆帶來了倫理看法的發展與變化(Mainil et al. 2011: 33)」;亦言之,即是關於「人們應如 何處理公共健康、對於健康照護和資源的可及性,以及對於醫療旅遊可以和應該貢獻於人口的看 法等倫理面向(Mainil et al. 2011: 33)」。

16 被分類為病人論述者有以下特徵:「從『被動的病人』此觀點轉移至『病人作為使用者或決策 者』(Mainil et al. 2011: 33)」。換言之,即是那些論及「病人作為共同決策者的新角色、病人 的健康知能(health literacy)與賦權、及病人擁有更多消費健康的目的地(Mainil et al. 2011: 3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

自2001年開始,過往對於醫療旅遊作為享樂主義和倫理論述的負面表述逐漸 消融,取而代之是更多關於市場的正面論述,如至國外醫療旅遊進行與心臟相關 的手術,或是進行髖關節置換等,在此時會被論述為是一種以低成本享受高品質 醫療服務,或是可避免漫長的手術等待名單的行為;醫療旅遊也被論述為具有巨 大成長潛能的市場。至此,相關論述產生了斷裂:「論述由過往普遍在道德上抵 制享樂主義式的醫療旅遊,轉變為將此醫療旅遊市場視作具有高度發展潛能,而 著重於此發展可能面臨的挑戰(Mainil et al. 2011: 36)」。伴隨而來的倫理論述 亦不若過往從醫療旅遊本身作為享樂主義此種根本抵制,而是聚焦於當人們在國 外接受醫療服務時可能遇到的實務問題,如醫療品質好壞、醫療糾紛之處理等等:

亦言之,此時係從病人立場,以倫理論述的語調考量人們進行醫療旅遊所牽涉的 醫療層面問題——「倫理論述被化約成一個指涉醫療論述、著重於病人的論述17

(Mainil et al. 2011: 36)」。此時雖亦開始出現關於提供醫療服務國的當地居民 之於當地醫療的可及性與公平性等倫理論述,但評價醫療旅遊作為一個具有巨大 成長潛力市場的正面市場論述仍佔據主導位置。而就2002年之後的新加坡、馬來 西亞、印度和泰國等地方性報紙論述方面,其亦是如此以市場論述主導的局面。

整體而言,Mainil 等人發現,關於醫療旅遊的媒體論述曾發生一個斷裂或轉 變,從過往以倫理論述為主的情況逐漸轉為以市場論述為主;這樣的結果顯示了 一般大眾實則是「從醫療旅遊部門接收了一種規範性訊息(normative message)

(Mainil et al. 2011: 31)」:這些訊息所編織的形象係由實際參與其中的實作者 與決策者所形塑,進而傳遞給潛在的健康使用者或一般大眾(Mainil et al. 2011:

40)。

相較 Mainil 等人(2011)一定程度地同時關照病人輸出國與醫療服務提供 國、從全球/在地層次對報紙媒體論述進行長期對照,Imison 及 Schweinsberg

(2013)則聚焦在作為一醫療旅遊病人輸出國的澳洲,以內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檢視 2005 至 2011 年的澳洲電視、報紙新聞與時事報導(current affairs coverage)等澳洲媒體如何將醫療旅遊此主題和前往接受醫療服務之目的地(即

17 參見 Mainil 等人(2011: 36)原文:Therefore, here too a more pragmatic approach has been chosen of medical tourism in which the ethical discourse is reduced to a mainly patient discourse with implications for the medical discourse.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

醫療旅遊服務供給國)再現於媒體觀眾眼中。在 Imison 及 Schweinsberg「將輸 出病人方(如澳洲)視為高收入國、供給醫療服務方(如印度、泰國等)為中低 收入國18」的基本框架下,此種指涉「高收入國病人至中低收入國接受醫療服務」

之醫療旅遊事業的興起現象,實則轉換了澳洲媒體過往對於中低收入國之醫療衛 生的形象刻劃;換言之,那些過往被高收入國媒體刻劃為醫療不發達、需要他國 援助的中低收入國,在醫療旅遊相關的媒體論述中脫胎換骨為可提供澳洲病人高 品質的醫療技術與服務。

Imison 及 Schweinsberg 分別探看澳洲電視和報紙媒體中主要提及的醫療旅 遊目的地國家地理分布、主要供給的醫療服務種類、在這些媒體當中做出論述的 行動者類別,以及這些媒體論述如何就吸引力(appeals)、可信度(credibility)

和可能涉及的風險(risks)等三方面去刻劃被提及國提供的醫療旅遊服務。他們 發現,呈現於澳洲媒體當中的醫療服務提供國以亞洲國家佔多數;主要供給的醫 療服務種類集中以醫學美容和澳洲尚未允許的手術治療為主。在這些媒體當中做 出論述的行動者則呈現多樣化,如已接受醫療服務的病人、病人家屬、醫療旅遊 仲介商、政府官方人士、器官捐贈者、醫療或與之相關等專業人士、記者或編輯、

社會評論家等等,但主要以專家居多、現身說法的病人(多數為女性澳籍病患)

次之;而在吸引力、可信度和可能涉及的風險等三方面,發現媒體中提及的吸引 力以「成本低」、「可得到澳洲當地無提供的醫療服務項目」為大宗;另外,多 由病人的個人見證(personal testimonials)以及前往接受服務之國際病人數量作 為可信度的呈現;在可能涉及的風險方面,則多述及醫療過程中任何可能牽涉道 德的問題以及對於海外醫療環境與品質的不確定性。其中,報紙又相較電視媒體 的論述口吻更顯得具有行銷傾向(Imison and Schweinsberg 2013: 8)。

以上的探看一方面可以了解澳洲媒體所刻劃的主要形象或面向,另一方面亦 可發現其中有些面向則相較隱而未現於媒體當中;例如,使得某些醫療服務成為 可能的行動者——代理孕母和器官捐贈者——即較少為澳洲媒體所提及(Imison and Schweinsberg 2013: 8)。Imison 及 Schweinsberg(2013: 1)總結到,在所分 析的澳洲媒體中,「醫療旅遊」被刻劃為一種關乎「個人」層次、在經濟上理性

以上的探看一方面可以了解澳洲媒體所刻劃的主要形象或面向,另一方面亦 可發現其中有些面向則相較隱而未現於媒體當中;例如,使得某些醫療服務成為 可能的行動者——代理孕母和器官捐贈者——即較少為澳洲媒體所提及(Imison and Schweinsberg 2013: 8)。Imison 及 Schweinsberg(2013: 1)總結到,在所分 析的澳洲媒體中,「醫療旅遊」被刻劃為一種關乎「個人」層次、在經濟上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