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引進外勞之影響評估

第一節 文獻分析

2、 國外文獻

國外文獻對於引進外勞之影響評估最主要亦關注在對國內就 業市場的影響,以往經濟理論認為,引進外勞會增加國內勞動供 給,除非有其他因素使勞動需求增加,否則市場工資理應下降,

此外,若引進外勞造成國內勞動市場的分割現象,即使本國勞工 願意接受較低薪資亦無法與外籍勞工競爭,就可能導致國內失業 率上升。然而,大部分 OECD 國家所做相關實證文獻顯示,引進外 籍勞動對國內勞工工資與就業並無明顯影響,或是影響效果很小,

但若將本國勞工以教育或技術程度做區分,則外籍勞動引進對於 教育程度較低之本國勞工工資與就業會有負向影響,對於教育程 度 較 高 者 的 本 國 勞 工 則 有 正 向 影 響 (OECD, 2011 ; Dustmann, 2011) 。

在 OECD 國家的實證研究當中,近幾年特別關注外籍勞工引 進是否會影響低技術本國勞工的薪資和就業。Gottlieb(2002)對以 色列的研究發現,在工業、農業和商業服務部門,以色列外勞比率 對低教育程度的以色列勞工薪資有負面影響,但對高教育的以色 列 勞工薪資有 正 面影響,引進外勞會 擴 大國內薪資不 均程 度。

Zussman and Romanov(2003) 及 Gottlieb and Amir(2005) 亦發現,

以色列的營建業部門雇用外勞對其國內阿拉伯人的就業有排擠效 果,工資亦有惡化現象。

Cohen-Goldner (2011)的研究區分以色列的產業類別及勞動者 類別,分析雇用外勞對以色列國內勞動市場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

雇用外籍勞工對以色列勞工的整體就業和工資有影響,但影響效 果對不同產業和不同類別的勞動者是異質的。在營建業,外勞對非 猶太勞工的就業有負向影響,但對猶太人勞工的就業卻有正向影 響,且無照外勞會使營建業部門的工資降低;在農業部門,外勞 在就業市場具補充性人力效果,甚至可帶動以色列國內勞工的就 業成長,但對低教育程度的猶太人會減少其雇用數量,外勞對工 資的影響則不明顯;在照護部門,外勞可能會排擠掉國內低教育

程度女性的就業機會,對工資影響則不明顯。整體來看,外勞引進 可促進某些以色列人的就業機會,但也會排擠掉低教育程度者的 就業機會。

Dustmann, Fabbri and Preston(2005)調查勞動移民對英國國內 工資和就業的效果,使用資料來自於英國的勞動力調查,結果顯 示在1983~2000 期間勞動移民對英國國內整體就業水準沒有顯著 影響,但對國內勞動者區分為低教育、中教育及高教育程度後,對 中教育程度的國內勞動者而言,當勞動移民增加 1%,其就業率下 降 1.8%,勞動參與率下降 1.1%,失業率增加 1%,但這些負向效 果被高教育勞動者的就業增加而扯平,對高教育程度的國內勞動 者 而 言 , 當 勞 動 移 民 增 加 1% , 其 就 業 率 和 勞 動 參 與 率 皆 增 加 1.1%,對於失業率則是沒有影響,勞動移民對於低教育勞動者則 是沒有任何顯著效果。

Ottaviano and Peri(2006) 研究美國的資料,其研究方法允許 外籍勞動與本籍勞動之間存在不完全替代關係,研究發現 1990~

2004 年勞動移民增加美國國內工人的平均工資水準,此正向效果 主要是落在美國國內高教育勞動者身上,但對於美國國內學歷不 到高中畢業的勞動者,勞動移民會對其工資有輕微的負向效果影 響。Peri(2007)以美國加州的資料進行實證研究,加州是美國雇用 最高比例勞動移民的地區,而且大部分勞動移民屬於低教育並從 事低技術的底層工作,其研究發現勞動移民甚至在加州地區也會 讓當地勞工的平均薪資增加。

Carrasco, Jimeno and Ortega (2008)研究勞動移民引進對西班 牙國內勞動市場之影響,並以教育、性別和工作經驗程度作為分類,

結果發現勞動移 民對國內 平均 工資 水準 並無顯著 影響。 Winter-Ebmer and Zweimuller(1996)對奧地利的研究亦發現,勞動移民流 入對於奧地利的青年就業者並未有負面影響,且勞動移民對於奧 地利本國勞動工資存在正向效果。

整體而言,OECD 國家對引進外籍勞動對國內工資及就業影 響的文獻多指出,外籍勞動引進不必然會降低國內工資,並排擠 掉國內勞動者的就業機會,甚至有可能提高本國工資,帶來創造 更多生產價值的效益。但對於國內多從事低技術工作的低教育程度 勞動者而言,外籍勞動引進對其產生負向影響的可能性較高,對 高教育程度的勞動者而言則可能會提高其工資。從文獻探討可得知,

引進外籍勞動對國內勞動者的影響有正反兩面的效果存在,有些

動降低成本,擴大生產規模,進而增加雇用本國勞工,另一方面 也會因為雇用外勞降低勞動成本,而以外勞替代本國勞工,而被 替代掉之本國勞工極可能為低教育、低技術的就業者。因此外籍勞 動引進雖不必然對國內工資與就業帶來負面效果,但若進一步區 分國內就業者類別及行業,企業雇用外勞可能使國內低教育及低 技術的勞工受害,政府在評估外籍勞工對國內就業市場的影響時,

最好區分出低教育及低技術程度就業者是否因雇用外勞而使其就 業情況惡化,避免國內較底層勞工受害,擴大所得不均。

此外,OECD 國家對於引進勞動移民對國內勞動市場之影響 程度亦存在異質性,勞動移民引進的效果尚須區分外國勞動及本 國勞動的相對技能,與該國資本要素提供之彈性也有關連,每個 國家勞動力類別及產業組成狀況均不相同,外勞引進的影響程度 也會有所分別。舉例而言,英國、西班牙、義大利及希臘的勞動市場 較不受到移民勞動流入的影響,因為這些國家的外籍勞動者能夠 扮演補充勞動力的角色,低技術外勞從事的是當地勞工不願從事 的工作,因此較不易發生替代本國勞動力的結果。但比利時新進的 勞動移民對於已經在地化的移民則可能產生就業排擠,原因為比 利時勞動市場屬於族群階層分化且結構化的市場,來自非洲剛果 及北非的移民通常只能找到就業市場中的底層或勞力工作,而排 擠掉先前移民的就業機會,德國也有類似情形,尤其以營建業最 為明顯。(Martens, 2005)

外籍勞動引進除了對國內工資及就業之影響評估之外,引進 外勞是否能促進國內產業升級、降低產業外移,以及擴大經濟規模、

促進經濟成長的影響評估,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本研究進一步蒐 集鄰近國家日本及新加坡對外勞引進之影響評估文獻,以作為本 研究建立外勞引進之影響評估機制之參考。日本與新加坡是兩個對 於外勞引進基本態度及政策站在兩極化立場的亞洲國家,2009 年 新 加 坡 雇 用 外 勞 佔 本 勞 比 例 高 達 36% , 日 本 雇 用 比 例 僅 有 0.34%,新加坡向來採取相對開放的外勞政策,以吸引國外資本和 流動流入,其引進外勞的時程也很早,因此新加坡對於引進外勞 之影響評估亦著重在外勞對經濟發展所帶來的效益及外勞在新加 坡的就業互補效果。日本在 2009 年之前僅開放技術性外勞進入日 本就業,對於低技術外勞引進原則上禁止,低技術外勞僅得以研 修生及技能實習名義進入日本國內從事低階藍領工作,日本之所 以對外勞開放程度很低,其原因即政府以促進日本國內就業為優 先考量,並擔憂引進外勞除了影響國內工資、就業,還會影響日本 國內產業升級的腳步。

(1) 日本

根據日本的「雇用對策法」,雇用外勞的基本政策是引進專業 性、技術性的外國人,但對於低技術外勞的引進,考量到國內就業 市場以及勞動力情況,低技術外勞不應擴張規模,而應以促進國 內勞動力參與,包括日本年輕人、婦女、中老年人及身心障礙者之 國內就業為優先考量。因此,外勞引進不應只考量國內產業勞動需 求,而應以外勞引進對勞動市場、健康照護、社會安全、教育、社會 秩序之影響作一整體性之評估。(Masahiko, 2010)

日本目前開放外籍勞工數量很少,尤其低技術勞工尚未全面 開放,但日本人口老化問題嚴重,青年勞動力持續衰退,日本國 內 持 續 有 引 進 更 多 外 籍 勞 工 補 充 日 本 國 內 勞 動 力 的 壓 力 。 Nakamura(2010)研究指出,討論日本是否需引進外籍勞工,關鍵 在於外籍勞工對日本勞動市場的影響。Nakamura 評估外籍勞工對 日本國內勞動市場影響的三個面向,即引進外勞是否降低日本勞 工的薪資、是否影響日本勞工的就業,以及是否會延緩日本產業結 構升級的腳步,這三面向也是日本的厚生勞動省認為引進低技術 外籍勞工將會影響到日本國內勞動市場,因此拒絕全面引進低技 術外籍勞工的主要理由。

Nakamura 以日本國內個體資料進行迴歸分析,其研究發現指 出,第一、分區外籍勞動占就業人口比率對日本國內該區之平均薪 資率有正向影響,尤其會提高日本國內高學歷男性就業者薪資;

第二、分區外籍勞動者比率會使該區本國勞動供給下降,尤其是高 學歷男性就業者會由外籍勞動者比率高的地區移動到其他地區;

第三、Nakamura 以企業的十年存活率與否及新進企業家數來分析 外籍勞動者引進與日本國內產業升級的關係,迴歸結果發現,分 區的外籍勞動者比率增加會使該區企業存活率提高,且企業擁有 較高的非技術-技術勞動比及勞動-資本比,會使雇用外籍勞動者 的企業存活率提高;而分區的外籍勞動比率增加亦會使該區新進 企業家數提高。因此,外籍勞動者引進對產業升級的影響有兩方面,

一方面雇用外籍勞動會延緩國內產業結構升級,因雇用外籍勞動 將使較不具生產力的部門得以存活甚至發展,引進外籍勞動可讓 較不具生產力的產業不必選擇外移、關廠或歇業,而可以繼續營運,

雇用外勞對企業而言成為不必馬上選擇關廠的緩衝機制,這些部 門的勞工也能夠繼續就業,甚至有擴大就業之效果,另一方面外 籍勞工引進會讓日本國內勞工產生流動效果,教育程度較高的勞 工傾向往生產力較高之產業流動,加速日本國內產業結構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