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外生產者服務業案例研究

第三章 相關理論與案例分析

第三節 國外生產者服務業案例研究

創投基金所支撐,創造了新的軟體、個人通訊資訊與生物科技的新技術。矽谷 發展初期就以晶體管、半導體製造業等技術行業為主導,70 年代末又轉為電子 資訊、電腦、網絡技術等高科技術產業。同時,技術成熟勞動力不斷擴散後,

吸引許多生產者服務產業、金融投資家進駐支援,隨著創新公司衍生活動的發 展,它快速成為世界知識經濟的中心。

一、研究學術機構的技術合作

除了技術產業聚集外,二十世紀,科技和工業生產的結合在團隊科研與 大學參予的推波助瀾之下,而變的波瀾壯闊(Kranzberg, 1967),著名的高科 技公司如蘋果、惠普、昇陽、英特爾和 IBM 等都位於矽谷,這些高科技產業 員工選擇這區域工作及企業選擇在當地投資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因為當地提供 自然優資的生活環境及以清新的企業形象。當然還包含一個重要的因素是當 地周邊研究學術機構的技術合作,大學紛紛與工業界結合作,作應用科學的 研究,知名的例子如如 IBM 實驗室、貝爾實驗室、美國太空總署;史丹福大 學創造了矽谷,麻省理工學院則加惠了一二八公路區 (Saxienian,1994)。 世界 一流大學、研究機構和人才群聚的知識環境,對矽谷的地區經濟發展作用不 可估量。矽谷產業發展中,大學與企業密切合作,大學不僅為中小企業提供 重要的技術成果、所需的高科技人才,並且不斷培養創新人才,以應付快速 變動的技術產業環境。

矽谷與史丹福大學有著密不可分的〝血緣〞關係。根據針對史丹福大學 畢業生調查可知,在 1960~1990 年間,史丹福大學畢業生在矽谷開辦的公司 創造了 25 萬個多就業機會。表 3-3-1 是列舉一些一部份知名的公司,為史丹 福大學的畢業生創建的企業與主要業務。史丹福大學為矽谷的發展提供所需 的工程技術與管理;同時,矽谷的技術、產業環境與大量的資金業流向史丹 福大學。

表 3-3-1 史丹福大學的畢業生創建的企業與主要業務

時間(年) 創建的公司 主要業務

1939 惠普公司 電腦

1944 Ampex 錄音工業先驅

1967 資產管理公司 投資資本

1969 Rolm(現西門子公司) 電信

1974 Tandem 電腦公司 (現康柏公 電腦

1977 蘋果公司 電腦

1982 矽圖像公司 電腦

1982 太陽微系統公司 電腦

1984 思科公司 網絡

1994 網英公司 Internet 網路

1995 雅虎公司 Internet 網路

資料來源:《財富》1997(12)

廠商聚集基於有益因素,但聚集後創新活動之產生主要原因仍在於知識 外溢之效果,即為知識溢出效果的存在性與影響為創新成果與生產力成長的 泉源。Feldman(1994)與 Audretsch and Feldman(1996)針對美國產業創新活 動與地理上集中,找到一些原因。知識溢出效果與創新結果的重要性指出,

廠商的研發活動不能單獨進行,而是在每一階段須靠外部資源的支援;假如 地理上的接近這些資源是重要的,則應在不同區位的廠商間發現創新結果的 顯著差異。再者,依據知識既有的累積本質,位在高度創新地區的廠商,應 由自我提升優勢為更多的創新而獲益。

二、投資與產業發展

高科技產業之集結的要素在於要有研究大學、優秀人才、完善的基礎建 設、創投基金、支援創業之文化,以及成功之先例;知識創意對經濟的影響,

存在一個重要的環節,即創意價值的實現。矽谷存在著活躍的創投市場,蒐 尋有創意的企業家,並給予提供資金,藉而實現創意的價值。在此鼓勵創意 企業家的環境下,嘗試錯誤、失敗的經驗,不成為個人的恥辱,而是他人可 貴的經驗和資產(陳信宏、、劉孟俊,2001)。風險投資業、保險業的發展是企

業發展金融的重要時期,矽谷成功的過程裡不可少的因素,是依賴當地風險 投資的發展;區域內衍生新技術企業的能力之所以強,關鍵於成功的風險投 資為此地區創造出一個全新的金融環境。

1980 年代以來美國快速發展的創業投資基金(Venture Capital Fund),透過 直接購買股票、認股權證、可轉換債券等方式的股權參與,帶動了以高技術 為基礎的知識經濟的發展,例如在蘋果電腦公司(Apple)、微軟公司

(Microsoft)、英特爾公司(Intel)、康柏公司(Compaq)、數據設備公司(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昇陽微電子公司(Sun Micro System)等高科技企業的 發展過程中,創業投資基金便扮演重要角色。1990 年後,美國從大企業體制 轉型為這種重視創新之高科技產業,促成戰後以來最長的經濟成長期。

美國近年來據創業投資協會研究表示,進入 90 年代,創業企業的數量年 年成長上升,投資規模也有所變化與增加。1997 年實際成交 1852 項投資,成 交金額 115 億美元;至 1996 年底,在美國境內功同投資支持的但未上市的企 業還有 3000 多家公司。就行業而言,生命科學領域的投資成交量有所減少,

從 1992 年的 35%減到 1996 年的 22%,1997 年維持這比例上下平均為 23%;

但在這同時資訊技術這領域則是快速成長,投資在這資訊技術的比例到 1997 年時已到達了 62%,可見資訊技術在美國市場活躍的程度(圖 3-3-2)。

11.5 9.7

6.9

5.3 4.9 4.1

1229 1692

986 1036 952

1852

0 2 4 6 8 10 12 14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0 500 1000 1500 2000

創業投資 成交金額

創業投資 項目成交 數量

圖 3-3-2 美國 1992-1997 年創業投資成本金額與項目成交數量圖 資料來源: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發展報告(1999)

據美國資料統計,美國 2000 年 600 家風險資本公司,其中一半在矽谷,

1997 年美國風險投資總額的 29%集中在矽谷。過去 4 年內,風險投資家把 55 億美元的風險資本投入在矽谷的技術開發,佔美國全部資訊技術投資的 37%

著名的微軟、英特爾、蘋果、雅虎等大型跨國公司,當初都是在風險資本的 注入下成長起來,它們的研究開發成果甚至影響全球資訊行業的變化(王緝 慈,2001)。矽谷多元化的創新機構與機制有助於彼此間形成有利於知識流通與 加值的創新網路;另外美國產業環境中良好的社會化服務,還包括會計服務的 會計事務所和提供法律諮詢的法律事務所,例如三大會計事務所之一的 Ernst

& Young 專門設有為創業企業服務的機構。

貳、英國劍橋大學城13

www.studytravel.com.tw/school/ images/england_map.gif

英國軟體產業中心位在南英格蘭地區西半部,此地區主要以航太工業、軟 體產業、生物科技、製藥、電訊業及金融服務業為主,而東半部亦是金融服務 業的發展中心,主要以倫敦為主,吸引了許多金融及保險公司在此設立據點,

過去重商文化、多樣化金融活動與開化的政府政策,讓倫敦地區成為全球最活 絡的金融市場之一。

一、英國服務業的發展

13 英國產業環境探討主要參考蘇裕榮(2001)碩士論文─英國高科技產業投資環分析

英國服務業發展十分成熟,全英國約有 1550 萬人從事有關服務業的行 業,如金融、保險、運輸、會計、法律、電信等,是目前成長最快的產業之 一。以 1996 年服務業總產值佔 GDP 為例,服務業產出比重已高達 63%,遠 超出製造業的 27.3%(台灣 1996 年服務業則是 61.09%,製造業 27.92%)14。 在金融市場上 1984 年至 1994 年,英國倫敦金融與商業服務快速成長了 45%,

到 1994 年時已佔了英國 GDP 的 20%,顯示金融服務業在英國所佔的重要性。

英國主要公路系統為 M25、M4、M8 號公路,這些公路是英國最主要的運 輸系統,同時也是英國科技廠商聚集的區域。

n 在英格蘭地區的科技廠商多集中在金倫敦 M25 號公路附近的 Silicon Fen 或曼徹斯特地區,主要集中剛開發或高成長的公司或電信業。另外英格 蘭地區有著名的港口,如南安普敦 Southampton、弗利斯多 Felixstowe 等,

高科技產品可以由鐵路或公路送至此,再直接轉運到歐陸。

n M4 公路被成為威爾斯的『高科技走廊』,主要集中設計研發中心、本 地 公司與部分外國投資者。

n M8 公路附近愛汀堡至格拉斯則被成為『歐洲矽谷』。

許多高科技產業的 IT 廠商,均會選擇英國當作美國或本國以外的投資地 點,英國設廠的廠商包括從設計到生產各式 IT 零件擊軟體研發等各類商,如 生產半導體的 Nat. Semiconductor、生產主機板的環隆電器(USI)、生產監視器 的 Philip、生產硬碟 Seagate 等廠商,形成完整生產的區域網絡,造成的環境 效益,此地區廠商能互相分享過去營造的硬體設施、技術、資訊,空間的鄰 近性也能減少上、下游廠商的運輸、倉儲的成本,已提高產業的附加價值。

二、研究學術機構的技術合作

英國受到美國矽谷輝煌成就的影響加上英國政府在 70 年代,大幅裁減研 發補助經費,迫使過內大學自行籌備財源,因而轉向企業援助,企業自行負 擔提高、外國資金提高,企業在研發資金方面不需依賴英國政府,相對的吸 引外資投資的研發計劃也就慢慢成功了(如表 3-3-2)。1998 年,工黨政府發 表「政策白皮書」,內容主要帶領英國走向以知識為重的經濟體系,以促進中

14 行政院主計處 2003 年經濟社會觀察報告

小企業的福祉,增加就業機會及市場競爭力,政府在直接投資方面以鼓勵高 科技、高附加價值的企業直接到英國投資,其有助於國家經濟發展。

表 3-3-2 企業研發資金來源比例

企業自行 政府 外國 總比

1981 61 30 9 100

1985 66 23 11 100

1990 68 17 15 100

1995 70 11 19 100

1998 66 12 22 100

資料來源:蘇裕榮(2001)碩士論文

英國的科學園區發展有兩個階段,1970 年代初期,劍橋等科學園區的建 立,有強烈的技術考量,而 1982 年起,為了因應新的經濟情勢,以科學園區 作為經濟結構的主體,至 1991 年底為止,英國共有 39 處科學園區,1 處興建 中,還有 18 處計畫興建(Brodhaust, 1993)。英國的科學園區規模較美國為小,

同時絕大多數的科學園區位於大學附近,故早期英國的科學園區是由企業與 大學結合;英國最早設立的科學園區示愛丁堡大學科學園區及劍橋科學園 區,園區發展多由英國科學園區協會主導與管理,園內 70%以上多為小型公 司,員工不超過 15 人,大部分緊鄰大學旁,主要從事研發工作,少數為製造 活動。劍橋科學園區在 70 年代和 80 年代矽谷影響下,從大學研究中衍生出 來有資訊硬體、軟體、科學儀器、電子技術以及生物技術方面的公司,出現 了創業性質,以新公司為基礎的增長。而近年來英國第二個矽谷逐漸形成,

以劍橋大學與倫敦大學為區域,英國倫敦大學設在 South Kensington 的 Imperial College 是 9000 個科學、技術、醫藥、與管理領域的學生和 3000 個學者的聚 集地,而 Imperial 工作內容包含拿學位和教書、與從事研究工作,還不同與 其他大學的工作─掌管高科技公司,這點與歐洲國家的研發機構有所不同。15

15 林挺生,2001,英國「矽谷」的介紹,主要國家產經政策動態季刊 p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