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9

第四節 國小階段辦理國際教育之發現與討論

堅持辦理國際教育的熱忱來自於看見未來教育人才的需要,除了可以透過校 長行政領導,導正教師誤解心態、由貼近學生的題材出發,加強主管機關的媒合。

壹、訪談學校相信國際宏觀是培養未來人才趨勢

教師普遍肯認全球公民是未來教育的趨勢,並逐漸發展出屬於該校之國際教 育獨特性。

一、教師普遍認同培養全球公民是未來教育的趨勢

願意推動國際教育的學校,是因為看見國際教育的視野是臺灣教育現場所迫 切需要的。訪談參與學校皆認為可以預見在全球化浪潮之下的全球公民是將來趨 勢,對學生的未來是有其意義。認為推動國際教育是一種必然,要讓孩子能夠從 臺灣走得出去,也要有能力與來臺灣的國際人士無礙的互動交流。其中一所學校 既有優勢的英語特色基礎之下發展國際教育有其利基點,將其國際教育提升到思 考能力層次的培養,如比較他國,藉此反省自身的處境。亦有透過現有的學校各 領域課程中融入國際教育主題,成為全校貫穿的校本課程。學校有發展為學校特 色的企圖心,要成為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學校,就要先從有國際觀開始。

另一方面,由於目前國際教育計畫採取學校本位發展模式,發現到學校是自 願參加辦理國際教育並堅持下去,有很大的原因是出自教師於宏觀願景教育信念,

教師認為值得從國小階段中落實在課程及活動中扎根相關能力,才願意花費許多 心力,持續努力不懈排除現有面臨困境。幫學校辦出國際教育特色時,也會吸引 更多支持該學校理念的家長帶來學生就讀,進而達到雙方相輔相成的共同體。

你會看到學校做得越來越好,那也就是堅持到底的學校,…我覺得最核 心的目標是,他們發現這個對學生有意義。(8UV-420~42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0

我們不再是選擇要推動國際教育,而是我們一定要推動國際教育。

(10PS-71~72)

希望小朋友具有公民的素養,然後能夠去執行公民的能力,當然除了在 國內之外,未來也是世界的公民。(9PS-27~28)

二、校本化趨勢發展出各校獨特性的國際教育課程

學校本位的國際教育課程,產生各校皆發展出各自的獨特風格。依照目前發 展學校本位之國際教育立場,由於學校是根據自身條件,逐步經過調整發展適合 該校的國際教育特色課程。無論是中央教育部之SIEP計劃或是教育局的ISA計畫,

皆希望使學校能夠根據學校現有資源、周邊社區、教師專業與學生能力,作為發 展之出發點,會隨著學校人脈、家長背景、學生程度,課程操作方式之不同,而 發展出各校風格迥異又相當有獨特性的國際教育課程。

以我的師資、以我學校現有的資源跟我周邊的社區的資源,跟我學生老 師的專業,跟學生的能力來說我要發展什麼,這樣才叫學校本位。

(8UV-467~469)

貳、學校行政領導者多管齊下努力推動國際教育

學校領導者可以透過行政職權發揮軟硬兼施地多管齊下方式,來達到促成學 校推動國際教育之目的。

一、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各項國際教育研習

軟性方式諸如透過善用研習機會充分宣導推廣國際教育的理念,對外可以參 與教育主管機關辦理之國際教育研習,或是主動邀請專家委員到校內辦理校內研 習,除了提供明確目標方向,促進教師對於國際教育的認同感,將有助教師參與 推動國際教育之意願。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1

宣導也是很重要的一塊,就是讓老師去了解你現在要做的是什麼,…老 師對於國際教育這個知能我們可以給他更清楚更清晰的輪廓。

(11PS-310~317)

二、校長主動籌措經費突破現有經費限制

校長主動扮演開闢財源的角色,突破現有經費不足限制。可作為方式有眾多 可能性,例如承接教育計畫活動爭取補助款項、結合教育意義辦理學生義賣活動,

抑或向企業募集資源或電腦設備,皆可以作為彌補財源不足的可行方式。

要活出自己天地,[校長]你經費不足,自己去找經費啊、開闢財源啊!

(4PS-400~401)

三、善用現成教案嘗試先行試辦單堂課程

學者8UV-PFF建議一種由點到線到面的推廣方式。也就是鼓勵從校內現有實 行的教材中找到適合融入國際教育議題的切入點,加入些國際議題的元素,或是 善用現成的國際教育教案,鼓勵教師嘗試推行並融入課程,從最少一節課開始,

或是讓各科目嘗試推動,經過一到兩年的推行之後,會漸漸產生漣漪效應,有意 願的教師可能或擴大推行國際教育的面向,或是連結更多可能性,甚至修改教案 的內容,便可以逐漸內化成該教師課程的素材。

讓你用大主題,然後讓各科去認一點點。…放在某一科或某一個領域你 永遠會碰到問題。(8UV-817~81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2

參、教師對國際教育的誤解會窄化國際教育面向

當教師對國際教育有錯誤認知便會阻礙國際教育的推行,嘗試將國際教育交 流轉化為語言學習的動機。

一、教師對國際教育認識不足而產生退卻心理

一般對於國際教育之認知通常幾種誤解,第一,將國際教育限定在英語學習,

認為國際教育歸類到英語領域;第二、英語能力要達到基本門檻才能從事國際教 育,除了教師擔心自身英語能力不足,對於備課產生疑慮,也擔心國小學生英語 能力尚無法達到順暢溝通的程度;第三,蜻蜓點水的方式體驗各國節慶文化,便 將國際教育劃上等號。沾醬油式的體驗活動往往單一活動結束後就沒有後續延伸 發展,如此難以發揮國際教育的持續性及長遠效益。

若教師對國際教育的解讀產生迷思,代表老師對國際教育的認識仍為不足,

除了對於領域應用限制的誤解之外,也誤以為教師本身的英語能力必須要很好,

才有辦法與他國學校接洽;或是資訊網路知識要相當充足,才有辦法應用科技設 備。若本非英語或是電腦領域的教師,這些都是現場教師對國際教育卻步的因 素。

弄國際教育把它當作只有在學習英文,那是錯誤的觀念,(4PS-PC-L356)

他們只是把節慶活動、多元文化那些東西放進去,…就認為這樣就是屬 於國際教育的教學。…其實國際觀是持續性的,而不是一種體驗式的、

一兩次的、夏令營活動式的就結束。(6PS-L84~86)

二、將國際交流的機會轉化為語言學習的動機

其實英語能力只是一種溝通工具,就算英語不佳也可以透過非語言的方式溝 通,可將國際教育中可以當作為語言學習的使用動機。國小階段的學生對於有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3

會與外國學生互動感到有趣且充滿興趣,語言是可以讓溝通更便利的一種方式,

因為互動需要說話、使用文字,讓孩子體認到語文學習是有意義有價值,達到深 化語文學習之目的。因此臺北市的國際教育白皮書中的外語方案計畫可以是國際 教育政策中其中一個重要的部分,但絕對不是必然。

透過國際教育的活動,…他可以去深化、強化我們的語言的教學。那你 為了要跟他們有所互動,你可能就要就要去試著去學一些簡單的可以去 跟他們互動的一些說話的方式、用的語言、用的文字。(2DE-166-~75)

肆、國際教育課程可由學生周遭生活的題材為出發

從學生生活議題出發,是最容易產生共鳴的國際教育欲推動方式,先從自身 社區認識開始,才能有立足點進一步連結世界。

一、從食衣住行議題出發,是國小學生最容易產生共鳴的方式

國小階段也能有適合的操作方式,本研究認為從貼近孩子生活周遭的議題為 出發點,也是讓國小學生最容易產生共鳴的方式。

其中一所訪談參與學校便是以食物為主題,藉此延伸到各國文化,搭配各領 域適合不同操作的面向,設計一到六年級的課程議題逐漸深化內容,主題焦點清 楚,便容易讓各教師有發揮的著力點。當我們檢視學校操作的議題時候,從食衣 住行的角度思考,方能夠貼近國小學生的思維。舉例而言,環保議題也可從水資 源的利用。了解貧窮,可以從捐贈手邊多餘物資開始,發揮惜物的概念。

我們有一個叫做糧食危機﹝議題﹞,他跟全球氣候變遷、糧食危機會有 相關,小學部分來說就是以食物為主,我們把他融入在跟「食」有關的 一個教材(11PS- 36~3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4

二、強調學生要由認識周遭社區出發,才能進一步與世界連結

教導學生先從認識自我開始,才是與他人交流的起點。學生懂得介紹自己的 特色,了解代表自身文化樣貌去跟別人交流,那是比語言更重要的內涵,語言終 究只是一種工具,你呈現的是自己是甚麼樣子,才是我們重視了解社區的原因。

這也呼應了文獻中UNESCO之全球公民素養教育教學指引手冊,建議基礎教 育的五到十二歲階段,要由認識當地環境社區,了解重要議題,進一步連結世界,

與不同社區的人們產生連結,並與世界互動,並透過選擇與行動發現如何影響其 他人類與地球。其中一所學校引導學生設計文化寶盒的概念,便是珍視當地文化 特色的概念,也讓學生了解珍貴文化資產的意義。

社區旅行…有一個文化保留。…請藝文老師帶孩子設計一個屬於自己文 化設計的文化寶盒。(6PS-580~582)

從學生有興趣的時事議題出發,便是最好的國際教育題材。國際文憑組織的 課程中,跨學科的重要主題之一,是了解世界如何運作。從去年的缺水事件,到 搭著今年的難民議題,學生也從新聞中時常可以看見相關報導,便可以藉此機會

從學生有興趣的時事議題出發,便是最好的國際教育題材。國際文憑組織的 課程中,跨學科的重要主題之一,是了解世界如何運作。從去年的缺水事件,到 搭著今年的難民議題,學生也從新聞中時常可以看見相關報導,便可以藉此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