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民中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運作現況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國民中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運作現況

本節依據問卷調查的結果,運用 SPSS 統計套裝軟體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

統計各項目次數、平均數、百分比及標準差,藉此了解台灣南部地區國民中學教 師專業學習社群在各類別中運作現況,並根據不同的變項,進行資料分析,以了 解國民中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運作現況及是否因不同學校規模的變項而呈現 差異。

一、 國民中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組成型態

受試者依據服務學校組成教師之專業學習社群的形式進行勾選,採複選題方 式,研究者整理受試者的填答結果,進行分析,統計結果如表 4-1。

表 4-1

國民中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組成型態情況

組成型態 次數 百分比(%) 排序

年級形式 9 3.3 4

學科/學習領域 165 61.6 1

學校任務 23 8.6 3

專業發展 71 26.5 2

合計 268 100

68

由表 4-1 可知,國民中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組成型態,採年級形式組成有 9 次,佔 3.3%;採學科/學習領域形式有 165 次,佔 61.6%;採學習任務形式 有 23 次,佔 8.6%;採專業發展形式有 71 次,佔 26.5%。由此可知,台灣南部 地區的國民中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組成型態以學科/學習領域形式組成比例最 高,專業發展形式次之,此與丁琴芳(2008)與莊智驛(2012)研究結果不同,

主要原因為丁琴芳(2008)與莊智驛(2012)的研究對象皆為國民小學教師,與 本研究對象國民中學教師不同,顯示國民中學教師與國民小學教師在教師專業學 習社群的組成型態上有所不同。

在張景富(2011)、王秀玲、康翰文(2012)、吳靜菁(2013)的研究結果中 發現,教師組成社群採用學科/學習領域形式比例最高,其中王秀玲、康翰文

(2012)、吳靜菁(2013)的研究對象為國民中學教師,與本研究對象相同,也 形成相同的研究結果。推測國民中學與國民小學教師組成型態不同的原因,為國 民中學教師以學科領域教學,而國民小學教師則是包班制,此外,國民小學教師 擁有週三下午的共同研習時間,就算是不同年級的教師,也能訂定共同時間參與 社群運作,而國民中學教師依任教科目排定領域時間,同一個領域形成社群不需 另外排定共同時間,如果是組織跨領域社群,要排定共同時間有一定的困難,因 此,國民中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組成型態選擇學科/學習領域方式的比例最高。

二、 國民中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方式

受試者依據參與社群時採用的運作方式進行勾選,採複選題方式呈現,研究 者根據統計資料整理成表 4-2。

69

表 4-2

國民中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方式情況

運作方式 次數 百分比(%) 排序

協同備課 63 8.6 6

教學觀察與回饋 117 16.0 2 同儕省思對話 160 21.9 1

建立專業檔案 68 9.3 5

案例分析 34 4.7 8

校外參訪 59 8.1 7

課程設計發展 82 11.2 4

行動研究 24 3.3 9

專題演講 112 15.3 3

其他 12 1.6 10

合計 731 100

由表 4-2 可知,國民中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運作方式,採協同備課有 63 次,佔 8.6%;採教學觀察與回饋方式有 117 次,佔 16.0%;採同儕省思對話方 式有 160 次,佔 21.9%;採建立專業檔案方式有 68 次,佔 9.3%;採案例分析 方式有 34 次,佔 4.7%;採校外參訪方式有 59 次,佔 8.1%;採課程設計發展 有 82 次,佔 11.2%;採行動研究有 24 次,佔 3.3%;採專題演講方式有 112 次,佔 15.3%;採其他方式有 12 次,佔 1.6%。由此可知,教師社群運作採同 儕省思對話方式比例最高,其次是教學觀察與回饋,第三則為專題演講,比例最 低的則為行動研究。

馮莉雅、張新仁(2011)研究指出,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方式以主題經驗 分享比例最高,其次為同儕省思方式,此與本研究相似,而王秀玲、康翰文

(2012)、吳靜菁(2013)的研究結果皆認為社群運作方式以同儕省思為大宗,

其次為教學觀摩與回饋,此項研究結果與本研究完全相同。顯示教師選擇的運作 方式,以教學現場最容易進行及獲得回饋為目的,而最少採用的行動研究,需要 較長的研究時程及專業研究知識,因此較少教師採用。

70

71

學校規模較大的學校,教師參與社群的時間較長。

四、 國民中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社群運作次數

根據問卷調查結果,研究者整理受試者參與社群運作次數成表 4-4。

表 4-4

國民中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社群運作次數表

運作次數 次數 百分比(%) 排序

每月固定1次 75 35.9 2

每月固定2-3次 41 19.6 3

每月固定4次以上 4 1.9 4

不固定次數 89 42.6 1

合計 209 100

由表 4-4 可知,國民中學教師參加社群運作次數,以一個月為單位,每月固 定 1 次有 75 人,佔 35.9%;每月固定 2-3 次有 41 人,佔 19.6%;每月固定 4 次以上有 4 人,佔 1.9%;不固定次數有 89 人,佔 42.6%。由此可知,每月社 群運作次數以不固定次數比例最高,其次為每月固定 1 次,顯示教師專業學習社 群的運作可能因學校事務繁忙而無法固定時間運作,另外,有過半數的比例每月 至少固定運作 1 次,其中,每月固定 2-3 次及每月固定 4 次以上的比例合計達 20%,表示 1/5 的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次數頻繁,幾乎每週一次,參與社群運 作態度積極。

五、 國民中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經費來源

根據問卷調查結果,研究者統計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經費來源製成表 4-5。

表 4-5

國民中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經費來源表

經費來源 次數 百分比(%)

教育部補助 173 89.6

尚有其他單位補助 20 10.4

合計 193 100

72

由表 4-5 可知,國民中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經費來源,由教育部補助有 173 人,佔 89.6%;尚有其他單位補助有 20 人,佔 10.4%,由此可知,社群運 作經費來源部分,仍以教育部補助為主。根據問卷資料,勾選社群運作尚有其他 補助的教師,共分布在 8 間國民中學,其中有 16 人分布在 4 間學校,每間學校 皆有兩人以上勾選,但另外 4 間國民中學都只有一名教師勾選,顯示對於社群運 作經費來源,大多數教師並不清楚,就算是同一間學校教師,在勾選這題問卷時,

也呈現不一致狀況,以此題而言,由各校教務主任或社群領導人回答可能較為適 合。

六、 國民中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發展階段

根據問卷調查結果,研究者統計資料分析製成表 4-6。

表 4-6

國民中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發展階段及不同學校規模所占百分比情況 發展階段 次數 百分比(%) 不同學校規模所占百分比(%)

1-20班 21-40班 40班以上 啟始階段 99 46.7 57.9 47.9 23.8 運作階段 95 44.8 35.5 45.7 59.5 制度化階段 18 8.5 6.6 6.4 16.7 合計 212 100 100 100 100

p=0.006

χ2=14.41

由表 4-6 可知,國民中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發展階段,屬於啟始階段有 99 人,佔 46.7%;運作階段有 95 人,佔 44.8%;制度化階段有 18 人,佔 8.5%。

由此可知,各校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發展階段,以啟始階段比例最高,其次是運 作階段,制度化階段比例最低,顯示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尚在萌芽階段,大部分學 校仍在摸索,由發起人帶領少數人進行探索學習,而真正呈現制度化,每位成員 皆可獨當一面,勇於創新的情況比例低,此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推動時間有關,

73

從 99 年度至 101 年度,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推動不過 3 年,且根據表 4-3,教師 參與社群運作的時間以 1-2 年人數最多,也因此社群運作大多屬於啟始階段,這 與王秀玲、康翰文(2012)研究結果相同。

此外,研究者想要了解不同學校規模對於國民中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階 段是否呈現差異,學校規模分成三類,1-20 班、21-40 班以及 41 班以上三種,

而後進行卡方檢定,得到結果顯著性為 0.006,顯示不同學校規模對於國民中學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階段確實呈現差異。以學校規模 1-20 班而言,運作階段 以啟始階段所占比例最高,學校規模 21-40 班的學校,以啟始階段及運作階段占 多數,學校規模 41 班以上的學校,以運作階段所占比例最高,顯示學校規模較 小的學校,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運作尚在摸索,大多在啟始階段,而學校規模較 大的學校,教師參與社群的時間較長,發展的較為完善。

總和以上國民中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現況調查結果,可知教師在組成社群 運作時,多採取學科或學習領域形式,成員間擁有相似的學科背景,更重要的是,

擁有相同的領域時間,便於社群討論與運作,而教師選擇的運作方式,則以教學 現場最容易進行及獲得回饋為目的的教學觀察與回饋及同儕省思,因教師專業學 習社群的實施時間不長,在參與時間及發展階段都還在摸索,有近四成的教師參 與社群的時間在 1-2 年間,透過每月固定的社群活動時間及教育部的經費補助,

社群運作慢慢從啟始階段邁向運作階段,且不同學校規模呈現不同的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