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實施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實施

教育部從 99 年度開始推動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直至 101 年度也才推行 3 年,

時間並不長,研究者將蒐集此三年參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學校的資料及相關研究 進行文獻探討,分析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情況及成效,作為本研究的基礎。

一、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運作

本研究將分為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運作基礎及階段、組織型態、運作方式、

運作策略及發展歷程五部分作探討,了解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發展歷程。

(ㄧ)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運作基礎及階段

學校剛開始推動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時,應先評估學校概況及人員條件,了解 是否適合推動社群以及將來會面臨的困難,李佩玲(2002)及楊智先(2007)就 提出建立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所需具備的基礎與相關層面:

1.物質條件層面

有共同討論時間與適合的場所、學校規模不宜太大、良好的組織溝通、教師 專業自主等。

2.個人層面部份

20

教師在心智層面部分已做好準備,主動積極參與社群活動,願意以開放的心 胸和包容的態度與社群成員共同學習合作,進行專業對話與批判,並將在社群中 討論反思的結果,實際用於解決教學問題並實踐教學目標。

3.領域層面部分

參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教師,應基於興趣或探究之精神才去參加某個學習 社群,因此,參與之教師須隨時關心所屬領域的相關新知,並將新興議題,融入 教學,不斷充實自我的專業知能,達到專業學習社群的願景。

4.互動交流部分

社群成員可以利用共同討論時間互相分享與探討教學現場所面臨的問題,甚 至將各自擁有的資源分享至網路平台,讓所屬成員互相使用,彼此互惠。平時也 可利用課餘時間互相關心,聯絡感情,讓社群成員的情感更為緊密,也可使社群 運作更加順利。

當學校及教師都已做好準備,也積極參與時,就可以開始成立教師專業學習 社群,但從初步的規劃到形成制度,需要多年的磨合與修正,才能成熟穩定。教 育部(2009a)就提出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運作三階段,分為啟始階段、運作階 段以及制度化階段,如圖 2-1。

1.啟始階段

此階段重視培養教師的領導能力、建立共識及關係、分享資訊及知識。

2.運作階段

在運作階段時,領導已不掌握在ㄧ人手裡,而是分享至社群成員,共同合作 並回饋。

3.制度化階段

在制度化階段時,社群成為學校中重要的一部分,不僅是社群成員的成長,

更可促進學校轉型,對於學生而言,教師擁有更多的教學素材及方案,更能提升

21

學生學習興趣,達到社群成立的目的。

圖 2-1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發展階段圖(引自教育部,2009a)

(二)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組織型態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組織型態,可依組織成立的目的形成不同的成員組合,

DuFour(2003)認為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成員結構可由各校自訂,分為以下四 種型態:

1.年級形式

由同學年教師所組成,因學生年紀相同、使用教材也相同,可共同討論或開 發教材,並於教學後檢討修正,也因學生年紀相同,成長階段面對的問題也相似,

教師可以互相分享學生學習及生活適應問題,交換彼此意見,並提供解決策略。

2.跨學科形式組成

根據ㄧ個主題或目標,教師跨學科組合成社群,例如學校的願景、計畫或教 師自發性目的的組合,皆可算是,此種組合形態不侷限人員任教領域及年級,可 以小至ㄧ個班教師的組合,大到全校教師的參與,極富彈性。

22

3.垂直形式組成

在學校人員中,依從屬關係組合而成的類型,例如校長、主任、組長、行政 人員,負責的工作具有階層性,透過會議方式處理學校事務、溝通協調或執行計 畫等,使學校運作更為順利。

4.各部門組成

學校依行政事務類別分為不同部門,各部門皆有專門事務處理,沒有階層關 係,但需保有良好的溝通管道,互相協調,協助學校教學運作。

以教師而言,年級形式及跨學科形式組合最適合,因其組成是以教師教學為 主,而垂直形式及各部門組成較適合於企業及學校行政部門,負責溝通協調,讓 學校行政效率提升,運作更為順利。

目前國內研究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組成方式,以教育部(2009a)的分類最具 代表性,他認為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組織形式極富彈性,可依需求做調整,而本 研究將依此種分類方式作為參考依據,以下是社群組成的四種型態:

1.年級形式

同一年級教師可依據該年段的學習進度及任務,組織社群,並共同計畫推動 實施。

2.學科/學習領域形式

由同學科或同領域教師組成,因專業背景相似,可共同討論教學內涵,辦理 相關活動。

3.學校任務形式

依學校願景或目標組織社群,由學校教師共同討論並執行計畫。

4.專業發展主題形式

打破年級、科別,依教師共同關注的主題組合成社群,例如:閱讀教學專業 學習社群、品德教育專業學習社群。

23

不論選用哪一種組成形式,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成立的目的皆是關注學生的學 習成效,只要教師自主形成運作,什麼樣的形式其實並不重要,適時調整讓組織 運作更順利,也是可行的方法。

(三)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方式

成立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後,開始著手規劃社群的運作方式,社群運作方式多 樣,社群領導者可依據社群成員的組成類型、目標及發展的階段選擇適合的方 式,Easton(2004)針對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在提升學生學習方面可參考以下幾種 運作方式:

1.行動研究

教師根據教學現場面臨到的問題,進行教學改進行動研究,實施研究方案,

根據研究結果調整改進課程,形成一套完整的課程形式,達到行動研究的目的。

2.案例討論

教師提出教學面臨的個案問題,例如:課業學習低成就,教師間互相分析討 論,分享教學經驗與技巧,透過對話的過程,省思教學歷程並思考提升學生學習 成效的方法。

3.課程設計

以學生的學習背景及能力為基礎,設計ㄧ套適合任教學校學生的課程設計,

從中讓學生學習到課程知識與技能。

4.同儕教練學習

教師同儕間利用教學觀摩的方式,觀察學習不同教師的教學實務,也可讓觀 看的教師反思自己的教學,進一步促進教師的學習。

5.組合與研發

整合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成員間的資源與能力,依成員長才分配工作,並授與 領導能力,平時針對課程內容與教材,設計研發不同階段學生所需的教學媒體素

24

材或課程,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教學內容。

6.追蹤學習狀況

對於需要特別方案與特別方式指導的學生,進行定期的會議討論與追蹤輔 導,共同改善學生的學習狀況,並提出具體的措施與建議。

7.研究團隊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即為ㄧ個研究團隊,針對教師或學校面臨到的問題,教師 發揮團隊合作的精神,共同討論提出改進方案與具體策略。

以上方式並不是每一種都需要同時採用,可選擇當時最適合發展的方向作規 劃,此外, Roberts & Pruitt(2003/2011)也提出以下幾種方法:

1.團隊工作

教師間利用團隊工作的方式,學習合作和工作任務的責任分擔,藉由團隊小 組的聚會時間、精力和專業產生共同力量,提升生產力,並增加工作上的樂趣,

但團隊工作過程中也會出現阻礙,例如:團隊時間不夠、疏忽差異和平等、缺乏 信任、成員溝通不良、行政支援不夠等問題,這些都需要成員們共同去克服,促 進組織進步。

2.研讀小組

研讀小組,即是一群人聚在一起,針對事先規劃的議題定期聚會研讀,例如:

教師研讀小組、教職員工研讀小組、書籍討論研讀小組等,研讀小組選擇有興趣 的主題,蒐集相關主題的文章、書籍或教材內容,每次定期聚會時共同討論,輪 流分享各自的心得與教學技巧,並更新教學知識及個人想法,共同發展學校社群。

3.教室觀察

教室觀察的目的,是收集教師能用來學習、反省和改善教學行為的資料,透 過教室觀察,培養互相學習、建構共同的教學信念與力量,並且確認教師的需求,

適時提供協助,改進教與學。

25

4.合作方式

合作方式可分為教師間的合作以及教師與家長間的合作,教師可透過共同評 定學生作品的方式討論並關注學生的學習表現,另外,家長的參與度對學生成就 有密切相關,家長投入愈多,學生的表現愈好,當家長投入社群運作時,資源與 人力增加,使社群更加強壯。

5.專業檔案夾

專業檔案夾包含教材內容、教室活動照片、學生作品樣本、反省的札記等。

專業檔案夾可以協助教師自我反省教學實務,當同事們一起發展檔案夾或彼此回 顧檔案夾時,效果會更強,可以促進教師合作改善教學和學生學習成果。

根據教育部發行的國中小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發展手冊的內容,針對運作方式 的分類可分為十四種,內容分述如下(教育部,2009a):

1.協同備課

同領域教師分析討論教學內容,分享教學技巧及方法,設計教學方案及評量 方式,共同為課堂教學作準備。

2.教學觀察與回饋

藉由教學觀察,了解教師的教學表現及課堂師生互動,透過觀察者的回饋,

了解優點並修正待改進事項,作為未來教學的參考依據。

3.同儕省思對話

共同選擇一個主題或焦點進行專業對話,例如:學生作答分析、課堂秩序管 控、學生作品分享等,幫助教師教學及檢討改進。

4.建立專業檔案

將教師的教學理念及相關教學檔案製成檔案夾,透過檔案的建立,教師可有

將教師的教學理念及相關教學檔案製成檔案夾,透過檔案的建立,教師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