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國際化的效益與成本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12 -

同而有所選擇與取捨。

第二節 國際化的效益與成本

前一部分了解國際化的定義後,這部分將探討國際化的形式與其究竟會帶來 哪些效益與成本。

一、 國際化的形式

國際化的海外進入模式依涉入程度而有所區分,企業須視其所身處的總體環 境及內部自身的能力及擁有的資源,選擇適合自身的進入模式,如此才能妥善利 用全球市場的機會,為自己創造競爭優勢。

國際進入模式,簡單分為:授權(Licensing)、出口(Exporting)、合資(Joint Venture)、併購(merge & acquisition)及完全擁有(Wholly owned)。而究竟企業是 如何選擇其進入模式,又有那些因素影響廠商的選擇呢?影響國際進入模式的因 素有很多,有學者Nielsen and Nielsen (2011)以最普遍用來解釋國際化模式的兩 個理論─交易成本與體制理論來說明,而傳統上大多都基於經濟理論探討成本極 小化與投資報酬與理性選擇的關係。交易成本簡單涵蓋投資動機及特有優勢的移 轉,而體制理論則包含地主國政策法規與文化距離等因素。

依據交易成本理論,所有權的分配有賴於其成本與效益的比較(Hennart, 1988; Williamson Oliver, 1985),當市場或契約的交易成本過高,則共享所有權 將因降低了投機的誘因而較具效率。由於不同的國際進入模式代表了企業對資源 的承諾、風險與控制的程度(E. Anderson & Gatignon, 1986);合資是兩個或兩個 以上的組織分享所有權、共同分擔風險、一起控制企業的營運,對資源的承諾程 度較低,最常見的目的是以市場換技術,例如許多歐美企業與中國企業的合資案,

股權通常是50%/50%或 51%/49%;而當廠商欲擁有完全營運控制權時,將採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13 -

取完全擁有之子公司(wholly-owned subsidiary)的模式,此時承諾程度高且須負 擔最高的風險(Kogut & Singh, 1988)。

過去有很多論點討論為何共享控制權力的進入模式相對於完全控制,後者的 進入模式較具高風險,首先,合資為合作夥伴共享股權,如此有效控制了每個夥 伴需承擔的投資風險;當廠商為確保完全的營運控制及所有權時,則為新設廠 (greenfield)及併購的模式,此模式有更高程度的資源及投資的承諾,即使有較高 控制權但也伴隨著較高的風險(Agarwal & Ramaswami, 1992)。

另外,體制理論(Institutional theory)近來被用來延伸交易成本理論,根據體 制理論之觀點,環境的不確定性是影響國際市場進入的重要因素。體制與文化內 容決定了此環境的不確定性,此理論也包含了交易成本的對進入模式選擇的解釋。

Yiu and Makino (2002)以地主國體制環境的法規、認知與規範三面向驗證了這三 個因素對進入模式之選擇皆有直接的影響;此外,母國與地主國之間的文化距離 也會影響目標市場的管理成本與風險的衡量(Kogut & Singh, 1988),文化距離愈 大,環境不確定性愈高、國外直接投資的風險就愈高。故當企業對地主國愈不了 解或是難以了解,投資風險會增加,此時會傾向採取合資以分攤風險,例如進入 開發中國家市場,而這些開發中國家的法治對經營環境有重大的控制與影響。

擁有完全控制的進入模式面對環境不確定及風險時相對較易受影響,因為此 模式的彈性較低、涉入更多的不可回收性(irreversible)投資(Hill, Hwang, & Kim, 1990);當環境的不確定性愈高,廠商會選擇低控制程度的進入模式以降低曝險 程度並維持彈性(W. C. Kim & Hwang, 1992; Y. Luo, 2001),同時,地主國與目標 國家的文化距離的成本與風險將因為所有權的共享而減緩(Slangen & Van Tulder, 2009)。綜合上述,當企業在選擇進入模式時,都應考量內外因素,包含目標市 場的環境、政策,並檢視自己的能力資源,綜觀考量後,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模式。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14 -

二、 國際化的動機與利益

各國各產業的廠商追求國際化的目的與動機究竟為何,我們可以從國際化能 為廠商帶來什麼樣的效益看出端倪。

企業國際化的動機莫過於追求更高的利潤,而利潤的擴大必須靠成本的降低 或是價值的提高來達成;若以成本角度來看,某些學者假定廠商可以透過國際化 進入國際市場,來分攤生產、行銷、研究與發展的固定成本,以達到規模經濟的 效果(Caves, 1971; Kobrin, 1991; Rugman, 1981),各種成本例如運輸成本,當過 於笨重的產品需外銷國外,使得運輸費用佔成本結構太大比例時,會使廠商利潤 被嚴重侵蝕,故像是價值重量比例愈低者,廠商會偏向採取海外直接投資方式取 代直接進出口,透過當地設廠降低運輸成本;抑或是人力成本,廠商可以利用接 近低成本的原料及較廉價的勞工(Annavarjula & Beldona, 2000; Daniels &

Bracker, 1989),甚至能雇用當地優秀的技術專家(Cheng & Bolon, 1993; Kafouros, 2006);亦即當要素市場或產品市場不完全時,亦可槓桿利用廠商自擁

(firm-specific)的無形資產(如:技術知識、專利權、商譽、管理能力等)進入國際 市場(Bartlett & Ghoshal, 1989; Caves, 1971; Hymer, 1976),以取得更有效率的方 式取得生財資源。

資源基礎理論則認為透過運用廠商自擁資產有助於廠商建立範疇經濟的優 勢(Teece, 1982) 此外,廠商可藉由國際擴張的過程,獲得並提升於國外市場營 運的其知識與能力(Vermeulen & Barkema, 2001; Zahra, Ireland, & Hitt, 2000),藉 由學習與創新來增加生產的效能與效率。產業組織理論則主張廠商能夠藉由至跨 國界市場的營運在消費者、供應商、配銷商之間取得更大的市場力量(Kogut, 1985),也可以將風險分散至其他市場(W. C. Kim, Hwang, & Burgers, 1993)。除 了上述成本面與市場面帶來的效益以外,國際化亦能解決市場的不完全(market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15 -

imperfections),市場不完全即市場上充斥許多阻礙市場順利自由運作的因素,

若採行國際化策略能比自己於國內生產、銷售更有效率時,廠商就會進行國外直 接投資,將外部市場內部化。

Contractor (2007)則總結了國際化能帶來的效益:(1)海外獲得的知識:在國 際化經營過程中可透過學習獲得經驗,有助廠商的經營;(2)取得更便宜的資源:

可利用區位優勢降低生財資源成本;(3)運用廠商自擁優勢至海外市場:如專利 權、管理能力等;(4)市場力量的累積:愈國際化愈能建立較優勢的技術標準、

品牌權益等;(5)國際性規模:當營運範疇愈廣、規模愈大時,更能分攤大量投 入研究與發展的費用;(6)區域多角化:可分散經營的風險,例如匯率的變動;

(7)國際經驗:經營範疇愈廣,學習機會愈豐富,能提高知識與創新能量。

綜合上述,各種國際後的利益包含獲得新市場、更效率取得資源,達成規模 經濟、範疇經濟、更多元的組織學習、更大的市場力量,這些都意味著將為廠商 帶來更好的績效表現,故廠商將有動機進行國際化。

三、 國際化的成本

廠商進行國際化以後,雖然能帶來許多效益,但仍然會伴隨許多有形與無形 的成本;進入新的地區、新的市場的新環境,企業往往會因為還不熟悉當地環境,

例如對當地法規知識了解不夠、當地消費者風俗習慣偏好不清楚、該市場經營模 式或產業競爭態勢了解不透徹等等,而產生負面效果,以下一一探討之。

首先,不熟悉市場是造成國際化成本的第一部分,當廠商以不同形式進入海 外市場,當地的環境可能與母國有很大的差異,對於整個營運活動上的掌握將不 如在母國的順暢,例如設備的採購、招募員工、建立管理制度、經營與供應商及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16 -

顧客的關係等,這些都可能讓廠商喪失在母國現有的優勢(Cuervo-Cazurra, Maloney, & Manrakhan, 2007),過去的管理模式無法成功轉移至新場域,產生競 爭的劣勢,加上對資源的掌握程度低使其無法達到規模經濟,或是缺少所需之互 補性資源,讓剛進入國際市場的廠商不那麼順遂。

接著,隨著廠商的國際化策略擴展至海外,營運範疇漸漸擴大,會出現組織 本身的問題,如規模擴大後將產生監督成本(Michael Geringer et al., 1989);組織 也會隨著資訊不對稱程度提高,產生管理者與股東之間的衝突,即代理問題的產 生(Ruigrok & Wagner, 2003; Sanders & Carpenter, 1998; Tsao & Lien, 2011)。

除此之外,當地市場的政府政策更是影響國際化擴張發展的一大重要因素,

基於國家利益,政府通常會保護本國的弱勢產業,直接或間接地藉由關稅、限額 等貿易障礙限、投資上限等限制出口或直接投資,甚至會阻礙特定資源的取得(例 如:中國限制特殊礦產的出口),抵抗海外廠商進入該國市場(Gomes &

Ramaswamy, 1999),甚至更嚴重地採取報復的政策提高母國廠商的國際化成 本。

各種不確定性(如匯率波動)、政治風險(如暴動)、競爭狀況也是國際化的不 確定因素之一,除了制度、文化的影響之外,也會因為面對不一樣的競爭者而決 定了生存的難度,特別是到海外以後少了母國內政府對本土企業的保護,到了國 外就必須面對更激烈的競爭環境(Hitt, Keats, & DeMarie, 1998),也會造成國際化 成本上升。Hennart (1991) 根據交易成本理論指出,廠商進行海外直接投資可 能產生相關的成本包括資訊成本、執行成本 (enforcement cost)、議價成本 (bargaining cost)、偵察成本 (detection cost)、傳遞成本 (delivered cost)、運輸 成本、生產成本、監督成本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17 -

總結以上所述,不管是外部環境或組織內部所產生,或是有形或無形的種種 成本,都隱含國際化的擴張活動,應找到一個最適當的平衡點,不可一味地進行 擴張,否則將會抵消甚至超過國際化所帶來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