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國際化程度與企業績效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17 -

總結以上所述,不管是外部環境或組織內部所產生,或是有形或無形的種種 成本,都隱含國際化的擴張活動,應找到一個最適當的平衡點,不可一味地進行 擴張,否則將會抵消甚至超過國際化所帶來的效益。

第三節 國際化程度與企業績效

過去已有大量文獻探討有關國際化與績效之間的關係,雖然大部分研究都認 為國際化對於廠商績效有正面影響,但也有許多研究指出國際化為績效帶來的效 益有限,甚至有學者認為國際化與績效間的關係並不顯著,企業本身擁有的專屬 資產才更能帶來獲利,這兩者之間的關係勢必有很多因素在影響著。

國際化究竟是否能提高廠商績效,這一直都是學術界關注的議題,雖然觀點 不一致,不過可以發現研究範圍大多都仍是以歐美等已開發國家為對象,反以開 發中國家之企業為對象的研究甚少,然而近期因新興國家崛起而使針對新興市場 作探討的研究如雨後春筍般出現;至今為止,國際化與績效之間的關係,主要有 線性正相關、負相關、U 型相關、倒 U 型相關、S 型相關、無相關,以下分別討 之:

一、線性關係

Dunning(1985)對於國際化對廠商績效的影響程線性正相關者(P. J.

Buckley, Dunning, & Fearce, 1984; Grant, 1987),其中 Grant(1987,1988)分 別收集1968 至 1984 年及 1972 至 1984 年之間 304 家英國廠商的長期資 料,發現國際化帶來較好的獲利,主要都認為有規模經濟與範疇經濟的效果;

另外,亦有學者以證券市場的次級資料探討廠商國際化與其績效之關係,發 現國際化程度愈高的,會得到較好的市場評價(Errunza & Senbet, 1984)。然 而,除正向關係外,亦有其他研究顯示國際化與廠商績效呈現負向關係 (Kumar, 1984; Siddharthan & Lall, 198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18 -

二、U 型相關

除了線性關係以外,也有學者以不同研究對象發現國際化與績效的關係 更複雜,有非線性的關係存在,其中Ruigrok and Wagner (2004)分析了 100 個實證研究有U 型關係;Lu and Beamish (2001)也發現,國際化初期時因 為尚無法發揮規模經濟會對績效產生負面影響,但隨著企業很熟悉運作後,

效果會由負轉正。

三、倒U 型相關

倒U 型的關係則為另一種結果,有其他學者仍認為,國際化的初期,

由於新市場帶來的獲益增加或是對資源的取得上更有效率,立即對績效產生 正向效果,但後期則會因為規模擴大、經營範疇變廣而使得複雜性提高,導 致產生許多管理問題,例如交易成本的提高會使得國際化帶來的效益被成本 給抵消掉,呈現倒U 型的狀況(Gomes & Ramaswamy, 1999; Hitt et al., 1997;

Michael Geringer et al., 1989)。

四、S 型相關

Contractor et al. (2003)提出國際擴張三階段理論,分為早中晚期,第一 期會因國際化成本增加幅度高於效益增加幅度,使關係呈現負向,中期會因 為效益提高而呈正向,最後晚期階段又會呈現負向關係,解釋效益與成本之 間的消長。

五、無相關

除以上有各種不同關係外,仍有學者經過驗證後發現有無相關或效果不 明確的狀況,例如:Sambharya (1995)針對美國 53 家跨國企業進行研究,

結果發現國際化與廠商績效沒有明確的關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19 -

表2.1 廠商國際化程度與績效關係之文獻整理

實證結果 學者(年代)

線性正相關 Buckley, Dunning, and Pearce (1977);Errunza and Senbet (1984); Grant et al. (1988);Daniels and Bracker (1989);

Morck and Yeung (1991);Jung (1991);Tallman and Li (1996);QIAN (1998);Kwok and Reeb (2000);Siah(2007)。

線性負相關 Brewer (1981);Siddharthan and Lall(1982);Kumar(1984);

Shaked(1986);Johanson and Vahlne (1977);Delios and Beamish (2002);Collins (1990)

U 型相關 Lu and Beamish (2001);Capar and Kotabe (2003);Ruigrok and Wagner (2003);Ruigrok and Wagner (2004)

倒U 型相關 Michael Geringer et al. (1989);Sullivan (1994);

Ramaswamy (1995);Hitt, Hoskisson and Kim(1997);

Gomes and Ramaswamy (1999);Michael Geringer et al.

(1989);喬友慶(2003)

S 型相關 Ahmed(1998);Contractor, Kundu, and Hsu(2003);

Contractor, Kundu, and Hsu (2004);Lu and

Beamish(2004);Ruigrok, Amann and Wagner(2007) 無相關 Sambharya (1995);Buhner(1987);Haar (1989);Kim,

Hwang and Burgers(1989);Tallman and Li (1996);

Wan(1998);Geringer, Tallman, and Olsen (2000);Kotabe, Srinivasan, and Aulakh (2002)

資料來源:參考喬友慶(2003) 、Contractor, Kumar, and Kundu (2007),及本研 究整理。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