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際化程度及影響因素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三節 國際化程度及影響因素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7

國內較為知名的現代戲劇類團體則有優表演藝術劇團、表演工作 坊、屏風表演班、紙風車劇團、台南人劇團等等,常至海外演出的團 體有優表演藝術劇團、表演工作坊、果陀劇場等等。

第三節 國際化程度及影響因素 一、國際化定義及程度之衡量

Vernon (1966)首先依據產品生命週期理論指出廠商的國際化為一 個連續性階段的概念,廠商為了替不同層次的技術尋找最合適的製造 地點而進行國際化,並會隨著產品生命週期的演變而逐漸增加國際化 的程度。Deresky (1994)亦認為國際化過程為一連續性的階段,公司

因為國內市場飽和、因應國際競爭等因素,而歷經發展產品在國內銷 售、出口至國外市場再到海外成立子公司的過程。Hitt et al. (1997)認

為只要廠商的營運活動例如研發、製造與銷售等進行跨國界的拓展,

即進入不同的地理區域或海外市場即可稱為國際化。李蘭甫(1994)亦

認為國際化即為企業之營運活動牽涉或跨越了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 之國界。

考量國內表演藝術劇團只有一小部分具有海外演出經驗,且其目 的有時單純只是為了使更多不同國家之人士了解其藝術,更不太可能 在資源極有限的情況下經歷一連串出口、契約模式甚至到海外設立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8

公司之過程,故本研究對國際化採取如李蘭甫(1994)、Hitt et al. (1997)

等較廣之定義,認為只要廠商的營運活動進行了跨國界的拓展,跨越 了兩個或多個國家之國界即可稱為國際化。

Grant (1987)和 Collins (1990)皆以海外銷售額占總銷售額之比例 (foreign sales as a percentage of total sales)來衡量公司的國際化程度;

Sambharya (1995)和 Daniels & Bracker (1989)以海外資產占總資產之 比例(foreign assets as a percentage of total assets)來衡量公司的國際化 程度;Grant et al. (1988)以海外營運收入占總收入之比例(foreign revenue as a percentage of total revenue)來衡量公司的國際化程度,亦 有學者以廠商設立海外子公司之國家數為衡量指標(Brewer, 1981;

Tallman & Li, 1996)。

Sullivan (1994)則將過去許多不同的國際化程度衡量指標加以整 理,並將這些指標分為三種屬性(dimension):績效(performance)、結 構(structural)與態度(attitudinal)屬性。上述之海外銷售額占總銷售額之

比例、海外營運收入占總收入之比例即屬於績效屬性指標,此類別亦 包含了研發支出密集度(R & D intensity)、廣告支出密集度(advertising intensity)、海外利潤占總利潤之比例(foreign profits as a percentage of total profit)等等;在結構屬性指標方面,除了上述之海外資產占總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9

產之比例、廠商設立海外子公司之國家數外,亦包含海外子公司數占 總 子 公 司 數 之 比 例(overseas subsidiaries as a percentage of total subsidiaries) ; 態 度 屬 性 指 標 則 包 含 管 理 高 層 之 國 際 化 經 驗 (top managers’international experience)以及國際營運之心理距離分散度 (psychic dispersion of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Dunning (1993)則認為可從六個構面衡量廠商之國際化程度:一、

廠商擁有或具控制力之海外子公司及關係企業的數量及規模;二、廠 商在海外進行價值創造活動之國家數;三、廠商所有之海外分支機構,

其營業額、所得、資產及員工數占全公司之比例;四、管理高層或股 東之國際化程度;五、廠商具高附加價值之活動,例如研發活動之國 際化範圍;六、廠商透過跨國經濟活動之管理,取得的系統性利益之 範圍與型態。

吳思華(2005)以策略經營的觀點指出表演藝術團體必須具備兩個 軸面的目標,一個是「叫好」,即其表演在藝術價值上被肯定或具有 文化影響力,另一是「叫座」,即收入面之目標。由此可知,表演藝 術團體須同時追求藝術上的成就及收入上的水準,故本研究在國際化 程度之衡量亦同時考量此兩面向,以Dunning (1993)六個構面中的廠 商在海外進行價值創造活動之國家數來衡量表演藝術劇團在國際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0

場裡的文化影響力,並以 Sullivan (1994)所列績效屬性中之海外營運 收入占總收入之比例衡量其收入面之水準。

二、影響國際化程度之因素

影響企業國際化程度的因素相當多源,例如公司本身擁有的知識 與學習能力、管理高層的先前經驗、信任及網絡關係、公司在商業環 境 中 具 備 的 語 言 能 力 、 政 治 環 境 等(Coviello, 2006; Daniels &

Radebaugh, 1998; Johanson & Vahlne, 2009; Sambharya, 1996; Swift, 1991; Tseng et al., 2007; 于盈盈,2005)。

在公 司擁 有 的知 識與 學 習能 力方 面 , 經驗 性知 識(experiential knowledge)對於公司的國際化程度有正面影響(Eriksson et al., 1997;

Johanson & Vahlne, 2009),這種知識無法透過教學習得,只能透過實 際在國外不同市場運作的經驗而得到,在公司的國際化歷程中具有很 重要的地位,因為它會漸漸使公司對於國外市場和本身能力產生不同 的視野(Johanson & Vahlne, 1990, 2009)。Eriksson et al. (1997)調查 362 間瑞典的公司,進行實證研究後也發現公司在國際化的過程中,經驗 性 知 識 是 很 重 要 的 , 而 且 其 包 含 了 當 地 商 業 環 境 的 知 識(foreign business knowledge) 以 及 當地 機 制 環 境 的知 識 (foreign institutional knowledge),這些知識有助於降低公司在國際市場運作的成本,例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1

旅費、薪資、訓練員工的經費等等。

Johanson & Vahlne (1977)則提出一個動態的國際化歷程模型,解 釋知識如何影響公司的國際化程度;其認為公司會逐漸取得、整合並 使用外國市場的知識,而漸進式地增加對外國市場的涉入程度,亦即 公司會先進入心理距離(psychic distance)較近之市場,隨著知識的累 積再漸漸進入心理距離較遠的市場。此模型分為狀態面(state aspects) 和改變面(change aspects),公司狀態面的市場知識(market knowledge)

和市場資源承諾(market commitment)會影響改變面的資源承諾決策 (commitment decisions)和目前活動(current activities),此變動使公司得

到經驗而形成新的狀態,即新的市場知識與市場資源承諾,從而發生 再一次的改變,如此循環往復。Tseng et al. (2007)則依據資源基礎觀 點(resource-based view)探討促使公司國際擴張的前因(antecedents),

以美國製造業的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實證結果發現知識為基礎的資 源(knowledge-based resources)相較財產為基礎的資源(property-based resources)對於公司在國際成長上帶來較快速與持久的影響,而知識為 基礎的資源包含了科技性資源(technological resources)和行銷性資源 (marketing resources) 。 除 了 知 識 為 基 礎 的 資 源 外 , 組 織 寬 裕 (organizational slack) 及 內 部 衍 生 財 務 資 源 (internally generated financial resources)也都是促使公司在國際成長的重要驅動力。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2

不少學者均認為關係(relationships)和網絡(network)在公司的國際 化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Bonaccorsi, 1992; Johanson & Vahlne, 2009;

Loane & Bell, 2006; Sharma & Johanson, 1987),例如 Bonaccorsi (1992)

觀察義大利的小型出口公司,發現維持穩定的買賣方關係(stable buyer-seller relationships) 有 助 於 公 司 順 利 取 得 外 部 資 源 (external resources)來彌補本身資源之不足,對於公司的國際化是很重要的;

Johanson & Mattsson (1988)則提出一個國際化網絡模型,強調特有的 商業關係(specific business relationships)在公司進行國際化時的重要 性,而且發展關係本質上是一個非正式的過程(Powell, 1990)。

由於30 年內商業環境和公司行為皆發生了很大的改變,Johanson

& Vahlne (2009)回顧了過去許多關於網絡關係的文獻,以商業網絡的 觀點(business network view)修正了上述 1977 年的模型,認為市場是

由許多關係網絡組成,因此公司國際化的過程脫離不了關係和網絡,

且須以此觀點理解學習(learning)、建立信任(building trust)和利用機會 (exploiting opportunities)等活動,重點在於公司需在相關的網絡關係 中佔有一席之地、成為局內人(insider),才容易從網絡中的其它夥伴 那 裡(partners) 取 得 重 要 資 訊 與 市 場 機 會 , 因 此 局 內 人 的 身 分 (insidership)對於公司的國際化程度有正面的影響。Coviello (2006)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3

研究同樣具有insidership 的概念,其以個案研究法建立關於網絡的假 設,發現國際新創事業(international new ventures)首次進入國際市場

前,甚至公司成立前即擁有的網絡關係是一種無形的資源,這種資源 對於公司成立之後的國際化歷程是很重要的。

管理階層的國際經驗使其具備全球性的視野或處理國際營運事 務的能力,因此有助於公司在國際市場的發展(Athanassiou & Nigh, 1999; Carpenter & Fredrickson, 2001)。Sambharya (1996)的研究結果亦 符合此觀點,其以 54 間美國的多國籍企業為對象,迴歸分析實證後 發現管理高層若具有國際經驗,無論是海外工作經驗或海外接受高等 教育的經驗,此國際性的視野對於公司的國際化皆會有正面的影響。

Tan & Meyer (2010)的發現則和 Sambharya (1996)有些許不同,其 以台灣的企業集團(business groups)為研究對象,實證結果發現管理階 層的國際工作經驗對於公司的國際化有正面的幫助,然而其在國外受 教育的經驗對於公司的國際化並沒有助益,可能的原因在於這些在國 外受教育的年輕管理階層多為企業家第二代,被送出國受教育再回國 接掌公司,其使命不是突破傳統做創新、開拓更多國際市場,而是遵 循上一代在國內市場發展的願景。

除了國際經驗外,公司核心成員若具備語言能力,則在進行國際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4

化時能採有效的溝通,減少誤解的機會和跨文化的衝突,並可對外國 市場有更佳的了解,甚至可以使知覺到的心理距離降低,因此有助於 公司的國際化(Terpstra, 1983; Williams & Chaston, 2004)。

Musteen et al. (2010)的看法和上述學者一致,其以捷克製造業中 的155 間中小企業為研究對象,實證結果發現公司若能不透過翻譯,

直接和國際市場中的人脈以共同語言溝通,不僅有助於雙方的訊息傳 達及了解,彼此也可培養更緊密的關係,相較於無法和國際市場中的 人脈以共同語言溝通的公司有較快的國際化速度,因此可知語言能力 對於公司的國際化有正面影響。Swift (1991)亦認為商業人士皆是在文 化環境(cultural environment)中處理事情,唯有透過語言才可橫跨不同 的環境,因此現代社會中,語言能力是公司管理階層所必須具備的能 力,它的重要性不僅在於是完成工作的重要工具,更在於有助建立和 客戶間較緊密的工作關係。

政府及政治環境也在公司國際化的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其會 影響到企業國際化的目標、資本、策略以及進入模式的選擇等等 (Daniels & Radebaugh, 1998; 李健民,2001)。Aspden (2011)發現 2011 年8 月的愛丁堡國際藝術節中,中國官方出資派出兩個表演藝術團體 參與,且被列入主要表演名單,若不是因為中國政府的贊助,這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