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際教育相關概念之探討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國際教育相關概念之探討

壹、國際教育之意涵

國際教育意義的釐清將有助於建立適切的教育目標、貫徹執行策略,以及指 引正確的教學方向(教育部,2012),教育工作者對於國際教育的正確認識更是成 功推動國際教育的必要條件(邱玉蟾,2012)。而關於國際教育之意涵,國內外學 者們各有其論述:

Schulz、Lee、Cantwell、McClellan 與 Woodard 指出國際教育在教育歷程中,

強調未來導向、多面向科際整合,以及驅動全球化願景的領導,驅使利害關係人 積極參與制度的改變,來回應全球環境的變化,以及透過全球化議題的學習,培 養世界公民,並促進教育的永續發展(引自張碧娟,2013)。

Cambridge 與 Thompson(2004)認為國際教育的意義因使用層面不同,而有 不同的涵義。國際教育可以是指促進國際了解之哲學思辯與學術研究、培養國際 素養與國際心靈的教育,或是國際學校所提供的教育。其包含了全球自由競爭和 世界和平之促進的雙重目的,須建構合宜的國際教育課程以達此目的。

Hinchcliff-Pelias 與 Greer 將國際教育定義為跨文化的溝通互動,指將個體置 於不同文化當中,從互動中能察覺文化間的差異。Pasternak 也有類似見解,認為 國際教育就是一種跨文化能力,學校有責任增加學生這方面的能力(引自陳怡如,

2011)。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則認為國際教育的本質為實現愛好和平、人

12

類安全和永續發展的努力過程。國際教育是促進國際理解的教育,內容包含國際 合作、確保國際和平與國家安全、人身安全、永續發展,透過消除偏見誤解、不 公正平等來建立民主,發展和平的心態,以非暴力方式解決衝突的能力(UNESCO, 2004)。

黃乃熒(2009)將國際教育定義為:教育歷程中,強調未來導向以及多面向 之科際整合,並深化跨文化調合與創新的心智,來引領學校領導的行為,驅動教 育全球化願景的實現,以強化全球環境變遷的回應力,並促進學生面對世界學習 的能力,進而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競爭力、關懷力,來提升他們的世界公民素 養。

王錦雀(2011)認為「國際教育」是為了回應全球環境的改變,透過教育體 系,將各種跨國文化學程及各式特色主題學程加以涵納於課程當中。陳惠邦(2013)

則表示在學校教育中,國際化是指我們的教育發展從地方或區域躋身於國際的種 種措施與過程,國際教育則是指促進國際化目標的課程與教學活動,透過國際教 育的課程與教學,達成國際化的目標。

詹盛如(2013)整合多位學者的觀點,提出國際教育是協助學生從地球村的觀

點,認知人類相互依賴,相互合作的事實,透過跨國的溝通與理解,學習尊重多 元文化的差異,培養其成為世界公民,促進永續發展,並且在全球化時代下具有 國際競爭力的人才。

從上述國內外學者的見解可發現,「國際教育」是一個涵蓋層面極廣、同時 兼備數種概念的名詞,目前仍是未具有高度共識的用語。而本研究所探討的「國 際教育」意涵包括跨文化理解與尊重、國際議題認識與關懷、國際意識與態度,

指學校從認識自我文化、加強英語溝通能力出發,透過國際教育議題融入教學、

交流互訪等多元學習方式,與國際文化對照,提升學校師生對跨文化的理解和全 球議題的認識,最終培養學生成為具國際視野的全球公民。

13

貳、國際教育與全球教育概念分析

「國際教育」(international education)與「全球教育」(global education)是兩 個較容易混淆的概念(教育部,2012)。

Tye(2003)認為全球教育係指學習有關跨越國界的難題與議題和了解文化、

生態、經濟、政治與科技等系統之間的相互關聯,包含學習理解欣賞與我們不同 文化背景的人,從他人的眼光與心理來看世界,了解世界上其他民族所需與所要 是頗為相同的。Hanvey 則指出全球教育目的在培養學習者的全球視野,包含全球 化意識、全球現況認知、跨文化認知、全球動態認識及人類抉擇認知五個向度(引 自邱玉蟾,2012)。

比較國際教育和全球教育,兩者的相同點在於皆以全球為範疇,從整體觀點 考量,賦予動態的、多元的及整合的系統性思考,以反應變動中的、複雜的、無 法預測的世界。兩者相異處在於國家界線是否分明,國際教育較奉行以國家為中 心的國際觀,強調國與國之間互動及其所衍生關係的教育,全球教育則不以國家 為唯一國際行動單位,而是以全世界為範疇所進行的教育。全球教育比國際教育 更重視全球系統的互動與變遷、強調國際間互賴關係、全球與本土關係的平衡、

創造和平的意識與能力(邱玉蟾,2012;教育部,2012;顏佩如,2005)。「全球 教育」與「國際教育」比較之概念整理,詳見表 2-1-1。

表 2-1-1 國際教育與全球教育概念比較分析 概念

教育 種類

國際教育 全球教育

核心觀點 研究各國、地理區域、文 化、國際組織及其兩難問 題,仍主張國家主權。

理解國際社會的轉變及提升全球 問題的解決,重視全球系統的相 互依賴關係。

(續後頁)

14

15

洪雯柔(2012)認為我國在實施國際教育政策時,涵蓋了狹義的「國際教育」

與「全球教育」意涵,意即我國國際教育政策綜合了國際教育與全球教育之概念。

本研究之研究場域為臺北市一所公立國中,因主要以教育部《中小學國際教育白 皮書》做為參考基礎所發展,故採用「國際教育」一詞,研究中融合「全球教育」

之意涵,將全球觀、世界觀、國際視野、跨文化理解等皆視為國際教育的內涵。

參、國際教育的重要性

為了回應全球化的挑戰、因應社會結構的轉變及對新教育的需求與承諾,國 際教育的推動成為學校教育的當務之急(教育部,2011)。

一、回應全球化的挑戰

1998 年,網路與電子商務尚在起步階段時,Friedman(1999)即在《凌志汽車 與橄欖樹:了解全球化》(The Lexus and the olive tree: Understanding globalization)

一書中揭示「全球化不是一種選擇,而是現實」。Held(1991)將全球化定義為「偏 遠地方與全球社會關係的強化,地方發生的事情受幾哩遠外的事件所影響,反之 亦然」。Giddens 則認為通訊革命是最重要的全球化推動力,全球溝通、網際網路 都是不可能逆轉的趨勢(黃瑞祺編,2005)。

Friedman 並將全球化過程分為三大紀元:第一階段「全球化 1.0」始於哥倫布 發現新大陸至 1800 年工業化開始,推動變革的力量為國家,世界由大尺寸縮為中 尺寸;第二階段「全球化 2.0」,從 1800 年起一直延續到 2000 年網路泡沫化為止,

推動力來自跨國企業,世界由中尺寸縮為小尺寸。而 2000 年迄今,電腦、光纜、

工作流軟體的興起促使第三階段「全球化 3.0」發生,此階段推動力為個人的全球 競合力,個人勢力崛起,世界各地的「彩虹人種」競逐全球市場,世界由小尺寸 縮為微尺寸。科技、政治和經濟革命將一切阻礙剷除,打破地域藩籬,全球化將 是不可避免且無法扭轉的(楊振富、潘勛譯,2005)。

全球化的社會,模糊了國界疆界,卻加劇了國家與社會間的競爭,尖端科技、

商業的競逐和跨國人才的流動成為普遍現象。美國亞洲及學校國際教育全國聯盟

16

(National Coalition on Asia an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Schools)即指出全球 化驅動了對具備國際能力勞動力的需求,取得良好工作途徑需要嶄新技巧與能力,

各種規模工業在海外市場未來將大量成長,目前六個新工作中就有一個是拜國際 貿易所賜,企業、政府、醫療保健、法律及其他良好工作的未來職業發展均需全 球知識與技能。而全國教室、職場與社區中增加的人口組成多元性,及為了解決 新的國家與人類安全挑戰,包含恐怖主義與愛滋病以及持續的貧窮與環境惡化問 題,則需要整合來自其他世界地區、文化與語言累積的知識解決(劉慶仁,2008)。

為回應全球化趨勢帶來的改變,各國紛紛重視國際教育的改革,積極推動國 際教育,國際教育成為當前重要的教育政策,冀望透過課程與教學的調整,培育 具備國際觀、全球行動力與競爭力的人才(林永豐,2012;陳惠邦,2013)。Tye

(2003)調查研究指出已有十四個主要國家將國際教育列為學校教育的要素,其 中包括澳洲、加拿大、日本、南韓、俄國、英國、中國等。除個別國家的國際教 育計畫外,也有若干國際教育網絡連結,長期進行跨國性的教育交流,例如:

Associated Schools Project of UNESCO、Comenius、Europe-wide Global Education Congress、Classrooms Across Borders Project、iEARN。

二、面對經濟、社會結構的轉變

全球化促使經濟、社會結構產生轉變。就經濟層面而言,經商、觀光、移民 等因素,增加國人與世界的溝通交流與整合的機會,臺灣屬於依賴國際貿易之海 島型經濟體,自然無法置身於此強大潮流所造成之影響之外,唯有積極擴大臺灣 人民的國際視野,方能提昇臺灣整體的國際競爭力,避免在國際舞台遭邊緣化的 困境。就社會層面而言,豐富多樣的族群賦予台灣美麗多元的社會文化樣貌,跨 國婚姻產生的新臺灣之子,使跨文化的影響與交流具體呈現在社會人口的組成與 結構中,臺灣人民需具備理解異文化的胸襟及格局,培養與世界不同文化背景的 人和平共處之能力(教育部,2011)。而 Giddens(2005)也指出全球化時代,並 非新的西方帝國主義文化宰制,全球化的結果是「多元化」,而不是單一化的權

17

力中心,地方文化重新被發掘、被重視,世界上文化多元性比從前增加許多;對 全球化的回應,促成了地方文化的重新發掘和重新肯定,所以,學校在教導下一

力中心,地方文化重新被發掘、被重視,世界上文化多元性比從前增加許多;對 全球化的回應,促成了地方文化的重新發掘和重新肯定,所以,學校在教導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