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民責任感及全球行動力。

本章共分為四節,第一節將說明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及研究問

題,第三節為名詞釋義,第四節是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壹、懸缺的國際教育課程

研究者目前任職學校位於鄉間小鎮,學校週邊水田環繞,鎮上工廠林立,產 業結構以農、工業為主。在這間學校擔任英語教師,總不免遇到質疑英語學習意 義的學生,「我又沒有要出國,幹嘛要學英文?」,「這裡不會有外國人啦!真的遇 到的話,就講 hi、hello,然後趕快跑走!」,從這群孩子言談中不難發現,儘管身 處網際網路如此發達、資訊爆炸的時代,對這裡多數的學生而言,「外國」、「世界」

依舊是遙遠模糊的概念,英語則是一門「不知道學了有什麼用」的科目。

朋友曾在課堂上和學生提及了敘利亞三歲男童陳屍沙灘的新聞,想了解敘利 亞難民為了逃離無情的戰火、追求更好的生活,冒險長途跋涉逃往歐洲的國際消 息,孩子們是以怎樣的心情看待?覺得自己可以採取什麼行動給予援助?只見學 生面面相覷,一陣沉默後,開始有人問:「敘利亞在哪裡?」,有人回:「他們內戰 對我們沒有影響啊!」,有人答:「老師,ISIS不會打到台灣這邊啦!」。令人擔心 的是,我們的學生對於日韓偶像團體如數家珍,但是,對於法國查理周刊槍擊案,

敘利亞災民逃難歐洲等國際新聞,反而覺得事不關己,顯得漠不關心。從部分學 生對英語學習消極的態度和國際事件的漠視,讓研究者反思,學校課程似乎多著 重於課程內容知識的傳授,而忽略了國際素養的培養,「國際教育」彷彿成了懸缺 課程,讓完整的教育拼圖硬是缺了一塊。

2014年3月,「英國拯救兒童基金會」(Save the Children UK)為喚起大眾對敘 利亞兒童苦難的關注,在YouTube網站分享一支名為「最震撼的縮時日記」(Most Shocking Second a Day Video),運用縮時蒙太奇的拍攝手法,將一年的生活濃縮

3

於一天一秒的片段拼貼。影片開頭,一名褐髮小女孩在親友的環繞祝福下,開心 地吹熄生日大蛋糕上8根蠟燭,緊接著呈現小女孩偷擦媽媽口紅、騎腳踏車、盪鞦 韆、玩仙女棒、與朋友嬉鬧玩耍等,平凡卻洋溢歡笑和幸福的日常生活畫面。但 隨著戰火逼近,她憂無慮日子一點一滴流逝。家裡燈光變得忽明忽滅、屋外不時 傳來陣陣刺耳的警車、救護車聲響,街頭一連串的爆炸,房屋搖搖欲墜,一家人 倉皇逃生。戰爭開打後,女孩與家人一路逃亡,變得蓬頭垢面,因恐懼而蜷縮、

哭泣,與家人分離,歷經種種苦難。最後一幕,身心受創的小女孩呆滯地坐在戰 地臨時醫療所,哀莫大於心死,連哭泣都沒有了力氣,眼前的金屬盤上擺放著為 她慶生的簡樸小蛋糕和1根蠟燭,寂靜的空氣中瀰漫著哀傷和孤單,與片頭裝飾華 麗的美麗蛋糕和熱鬧愉悅的慶生氣氛形成強烈對比。影片最後以「雖然這一切沒 有在這裡發生,不代表它不存在」(Just because it isn't happening here doesn't mean it isn't happening),「救救敘利亞兒童」作結。

短短一分半的影片,讓研究者的心激起陣陣漣漪,研究者的學校受限於經費、

資源不足,若想以教育旅行、境外遊學的方式推動國際教育難度較高,但是縱使 我們無法將我們的學生帶出國,去體會外面的世界,至少學校教育應扮演為學生 開啟認識世界、理解世界的窗口角色,將國際教育融入課程,讓學生能了解「沒 在台灣發生,不代表不存在」,看似和我們沒有直接關係的這些國際事件的個案,

其後續的演變與發展將產生擴及全球的影響。

在因緣際會下,學校曾透過與校外機構的合作,推動英語視訊課程和國際志 工參訪學校的活動,研究者觀察發現不少孩子在英語學習的態度上有了正向的轉 變,在英語課堂上更專注,並開始願意主動去探索理解外國的風土民情。沒有外 語教育的國際教育易流於膚淺,沒有國際教育的外語教育易流於呆板無用(張善 禮,2015),綜合上述經驗,讓研究者發現,若能在教學中融入國際教育,或許將 有助於提升學生英語學習的動機和突破英語教學被視為無用的困境。這讓研究者 希冀對國際教育深入認識,關切如何將語言學習置於其背後的歷史與文化脈絡中,

4

在教學中增進學生對外國文化、風俗民情的認識,了解其與我國文化的異同,使 學生學習尊重與欣賞國際文化的多樣性與差異性。在教學現場的觀察與省思引發 研究者對國際教育議題的重視與關心,成為發展此研究的契機之一。

貳、受忽視的學生主體

基於國際教育的重要性及對此議題的好奇,研究者遂在國家圖書館博碩士論 文系統索引,以「國際教育」為題搜尋,共有 60 篇相關論文,其中有 16 篇以國 中為研究階段,10 篇以國小為研究階段,篇數並不多且集中於 2010 年後,從篇數 及時間來看,此領域仍屬新興議題,許多相關議題仍待探究。而雖然國中篇數較 國小篇數為多,然因研究者本身為現任國中教師,且從文獻探討中發現國際教育 在國中階段落實情況並不理想,引發研究者對此現象的好奇,因此選定國中階段 學生為研究對象。而以研究對象檢視這些論文後發現,主要可分為以「學校整體」

為研究對象、以「教育行政人員」為研究對象、以「中小學教師」為研究對象,

及以「學生」為研究對象。

以「學校整體」為研究對象的相關論文如李思範(2010)以兩間國小進行個 案研究,藉以了解「執行國際教育交流的國民小學的現況與問題」、「國際教育交 流中課程活動的內涵」、「探討國小學生在國際教育學習上之體驗與所遇到的問題」

與「教師推動國際教育之觀點」;黃碧智(2012)聚焦於兩間國小學校本位融入課 程規劃的個案研究,對臺灣《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的推動進行反思;古基煌

(2012)透過個案學校參與教室連結之歷程與經驗,瞭解國際教育的國際趨勢及 在國中實踐之經驗分享;王勝吉(2013)則是採取行動研究取向,探討教育優先 區小學推動國際教育融入課程之實踐歷程。

以「教育行政人員」為研究對象的如蔡孟娜(2011)以高雄市教育局局長、

主管行政人員、參與學校校長與行政主管等 9 位「教育行政人員」為研究對象,

旨在瞭解高雄市教育局實施中小學國際教育的背景脈絡與動機、高雄市中小學國

5

際教育政策制訂過程與理念架構,以及評析高雄市推動中小學國際教育政策,希 冀能提供我國中央與地方縣市在推動中小學國際教育政策之參考。林芯羽(2013)

訪談現任校長、主任共六名以了解台東市國際教育推行案例,根據研究結果對教 育部在縣市政府教育處推行國際教育政策及後續研究者提供建議。

以「教師」為研究對象者,如莊立華(2010)採問卷調查法,調查桃園縣公 立國民小學教師對國際英語村執行現況整體及各向度的知覺情形。郭喬雯(2012)

從教師參與「國際教育融入課程」,探討教師所經歷的成長歷程、影響其專業成長 的因素,及所面臨的問題及困境。

洪西馨(2013)則以「學生」為研究對象者,以五個奧運主辦國的國旗、國 徽設計,及其奧運吉祥物為素材發展視覺藝術教學方案,對北部都會區某私立小 學之一班六年級學生,進行 20 節課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更關心各國文化,培養 其國際觀。鄭揮豪(2014)以 26 位學生與 2 位教師的訪談的資料分析探討日本國 際教育旅行的現況與促進跨文化素養的狀況,發現日本國際教育旅行仍有進步的 空間,國際教育亟待推動與落實。

而從相關研究數量檢視,研究者發現目前仍偏重於以教師或學校為研究對象,

學生對國際教育的課程想法、經驗感受較少受到關注,學生國際教育的學習經驗 及聲音尚待積極聆聽。

這也讓我反思,傳統教育中教師往往是教室的掌控者和講述的主體,學生則

為只能服從的傾聽客體,教師的任務是填塞學生的心靈,造成學生經常是處於靜 默的學習狀態,學生的主體性未受重視(Erickson & Shultz, 1992;Freire, 2000)。

蔡敏玲(2002)在台灣北部一所小學一年級的教室研究也發現,課堂中「學習如 何控制學生的話語好像成了每位老師的必修課,而學習如何管制自己的話語則成 了每位學生的始業式」,孩子們的腦袋被迫停止運作,學生的唸誦聲和老師的責罵 不斷地交錯、不斷地重複,國語課宛若段落清楚、旋律單調不變的曲子,教室內 極其凝重的寂靜,與教室外的爽颯風聲與輕快鳥鳴形成強烈對比。而類似的情形,

6

似乎每天都在全台灣各地的教室中不停地上演。

Lionni(1970)知名繪本《魚就是魚》(Fish Is Fish)中,描述一條非常想要 知道陸地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的魚,牠和一隻蝌蚪交了朋友,蝌蚪長成青蛙,並 且去到陸地上。幾個禮拜後,青蛙回到池塘,描述在陸地上所見所聞,像是鳥和 人,魚在心中對這些描述進行想像,人類被想成用尾鰭走路的魚,鳥則是有翅膀 的魚;魚按照原本現有的知識認知新事物,結果卻與事實產生極大差距。

看完這則故事,讓我思考在教學時,自己是否就像故事中的青蛙,口乾舌燥的 講了一大堆抽象知識,而學生卻像魚一樣,霧裡看花、似懂非懂。很多時候,老 師認為容易的知識,對於學生來說可能不是那麼簡單,教師往往認為學生已經理

看完這則故事,讓我思考在教學時,自己是否就像故事中的青蛙,口乾舌燥的 講了一大堆抽象知識,而學生卻像魚一樣,霧裡看花、似懂非懂。很多時候,老 師認為容易的知識,對於學生來說可能不是那麼簡單,教師往往認為學生已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