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國際觀內涵探究

與研究。

第一節 國際觀內涵探究

壹、國際觀訴求背景與發展脈絡

一、全球化的趨勢

近年來,由於傳輸與通訊科技突飛猛進,世界互動頻繁。在多元的接觸模 式與連結型態促動下,全球化的潮流於焉生成。而在這股浪潮席捲下,原來被封 疆界限或山嶽河海所構成的隔閡藩籬漸漸消除,國與國之間不再受有形距離限 制,反而在跨國界的銜接擴充下,產生網絡化效應,無時無刻不影響我們的生活 作息。針對於此,在 Barnet & Caranagh (1995)所著的《無遠弗屆》(Global Dreams/

Imperial Corporations and the New World Order)一書中,也特別點出全球化當中

「無遠弗屆」的趨勢特性。

於是,「全球化」的趨勢,也就意味著民族國家界限的崩解,轉而訴求區域 統合的形成。不僅成就新型態的權利與競爭關係,及全面跨越的匯融風貌;更是 跨國行動、跨國認同、跨國社會空間、跨國形式…等多樣性面貌,彼此間的衝突 與交錯(孫治本譯,1999)。「全球化」趨勢也彰顯「世界的壓縮與地球村意識的 逐漸強化」(Robetson,1992),意味著世界各地的時空距離正在縮小,催促我們 重新調整認知。「全球化」也打破許多刻板的界線之分,諸如經濟、社會、政治、

人際關係、科技、環境、文化等,轉而促動更全面的科際整合。

由此可知在意義上,「全球化」分成二個層次:第一,它代表一種「時間與

空間壓縮(time-space compression)的過程」,導源於交通與資訊傳輸的進步;

第二:代表一種「新的經濟制度或經濟價值觀」,亦即象徵世界經濟體系的整合,

如跨國資本、資訊、技術、貨物的自由流動。因此,全球化是今天國際市場最重 要的一個趨勢,也構成每個國家最大的挑戰及機會。

既然全球化趨勢已不可抗拒,掌握全球化可謂是勢在必行。因而,紀登斯 對「全球化」的詮釋是:「全球化是時間與空間的轉變,且隨著全球通訊與大眾 運輸方式進步,使得這種現象在程度上不斷增強。」紀登斯(2002)也認為全球化 的趨勢形成可分為兩個階段:

(一)以學術界為主的階段

在學院與知識份子中進行。辯論的重點在於到底有沒有全球化,而全球化 的概念是否在現實中發生。人們開始討論全球化的衝擊,許多人也批評這 整個概念。然而這整個概念出現,並不能反應現實世界。

(二)從學術界轉到街頭階段

全球化的辯論已經在全世界激起了大量的抗議,正如世界其他都市的二十 萬人或更多人抗議全球化後果一樣,具有「反全球化」的象徵意義。因此,

在此階段,已不是全球化是否實存的問題,而是全球化的後果的問題。

由此可知,從全球化運動到反全球化運動歷經了許多省思與回應。然而,顏佩如 (2004)提到,無論我們對全球化的評論如何,也不管全球化可能隱含許多霸權宰 制與烏托邦思想,世界全球化進程的腳步仍是無法暫停。因而,全球化所面臨到 的問題與挑戰,正顛覆著現今的經濟、社會、生活方式。

在這波源源不絕的湧流中,教育將負起處理全球社會重大問題的功能與責 任,將有效敦促人類在全球化環境中,結合國際溝通與國際行動,往更優質平和 的生存世界邁進。唯有我們對「全球化」做更進一步的接觸與認識,並了解其趨 勢所在,才能使全民有更寬廣的國際視野與態度。因為要解決在地問題,更需依

賴全球視野(天下雜誌,2004 年教育特刊)。為此,各領域都需要廣泛的國際智 能,才能在全球化的競爭中勝出。

二、國際觀的成形

資訊網絡的迅速衍生與空間的壓縮,活絡了國際呼聲的需求。國際間的交 流愈來愈頻繁,國際動態對於民生的牽連也愈來愈深。其中,國際的觀點,指的 便是一系列以國際合作、空間及社會正義有關的價值觀與實踐 (Jones,1998)。

擁有這種超越國界的公民意識,人們對於自己國內的事務,更有不同於以往的評 斷依據。不僅強調國際接軌,更是「全球公民意識」的建立。受全球化浪潮的影 響及無國界時代的來臨,國際觀變成眾人注目的焦點,多數人也肯定國際觀的重 要性。不但有助於認識其他國家的歷史和現狀,更對於全球化的運作和後果有所 判斷,對人類社區的未來有所承擔。

學者 Welch 認為國際化觀點是以國際關係、國際合作、和平、社會正義中 的交互關係為基礎的價值和實踐(教育部國家講座,1999)。Becker(1980)認為國 際觀教育的主要目的,要幫助學生發展其國度以外的跨文化能力,並啟發其洞察 和理解力,來體認世界生命共同體的意識。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宗旨當中,為宣 揚國際性的文化交流與和平互助,也闡明:「透過教育、科學及文化促進各國間 合作,對和平與安全做出貢獻,以增進對正義、法治及聯合國憲章所確認之世界 人民不分種族、性別、語言或宗教均享人權與基本自由之普遍尊重。」從這一連 串的理念建構與想法推動來看,無不彰顯國際觀的必要性。包含有足夠的知識、

能力、承擔,去和全球社區對話、合作、並做出貢獻。不只有助於化解危機,更 訴求新的解決之道。

因此,國際觀不是一個靜態的「知識」、「方法」或「技術」,它是一種流動 的、進化的、成長的價值態度與實踐。國際觀最重要的養成應是「一輩子」的功 課,人終其一生都應該對世界脈動有所掌握、對國際局勢有所知悉。

1992 年在美國華府舉辦的亞太教育部長會議,提出了「使下一代具有獨立 思考與分析能力、宏觀視野及與他人合作襟懷」的國際觀遠景。又為了因應千禧 年的環球變遷,及二十一世紀帶來的人類思維轉換,在 2000 年新加坡舉辦的 (APEC)教育部長會議,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國際觀議題:「二十一世紀將會是學 習型社會之教育(Education for Learning Societies in the 21st Century)」。

我國教育部 2004 年也針對國際需求,提供解決環境衝擊的三項核心理念,其中 一項便是「迎向全球」。為的是讓我們的下一代懂得將自己放在全球架構中思考,

不斷地要求自我提升。

因此,一種世界範圍的擴張性需求,正在教育的各方面形成和加強。也因 為國際議題的賦予,更顯出重要性與切身關聯性。國際化乃今日人類社會必然之 發展趨勢,亦為豐富我國教育資源與貢獻世界文化之重要途徑。顯然具備良好的 國際知能,已經是未來地球公民責無旁貸的責任。

台灣在加入WTO之後,跨國的教育交流、教育合作和教育貿易正以前所未有 的規模拓展著。政府也基於「立足台灣、胸懷大陸、放眼世界」的原則,加強鄉 土教育與國際觀教育,讓學童自己對生活的地方有更多認識,並具備國際觀以適 應國際化社會(王錦蓉,2003)。在這波無可避免的浪潮當下,我們必須理解並調 整自己的步伐,從「在地化」的角度,擴展全球脈絡。「國際觀」讓我們能深切 思考關於自我存在的條件,並亟思文明永續的具體因應之道。從而在全球教育的 照應與遷變當中,揭示人類存在的嶄新意義。

貳、國際觀立論觀點

一、定義

「國際觀」(global perspective)也有學者稱「國際視野」、「世界觀」或全 球視野」均指由多種觀點來看待世界。以及幫助學生面對全球變遷時,所具備的 知能與素養(高熏芳、謝瓛,2004)。由於名詞上的釋義不盡相同,用詞往往也因 不同認知表達有所出入。儘管並沒有一致性的統稱,然而,其基本內涵與方向都 是相同的。均是使學童獲得寬廣的視野胸襟,具備實際參與國際的能力,為生活 於二十一世紀全球化社會預作準備(洪美齡,1997)。

所以我們針對國際觀的思考,應看作是對於以往視野格局的突破與跨越。

因而,我們在理解上,首先必須捐棄既定的名詞呈現,如同「全是贏家的學校」

一書的作者 Kenneth G. Wilson & Bennett Daviss(蕭昭君譯,1996)指出:「除非 我們對意義及本質的傳統預設得以消失,代之以新的典範思考,否則再好、再適 當的構想,也必然失敗」。

因此,不論稱作國際觀或世界觀,不管是 Global Perspective 或是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甚或 World View。探究其中,一種積極迎向全球 未來的意涵是絕對相同的。不論是世界或是國際,絕對都是動態從實行的角度來 看。革除既定的產物後,「國際觀」不再單純協助我們瞭解世界個體,而是協助 我們了解個體的統合與跨越。屆時,國際觀將從不同學科、畛域交會碰撞中出現。

職是,本文將統一採取「國際觀」的用法,同時涵容「世界觀」、「國際化」、「全 球化」的觀點,從其廣闊的背景當中,探索其雍容與匯納百川的氣度,期能在此 基礎上,演繹出國際觀在課程當中可能的發展與價值新詮。

二、相關提倡者 (一)國外

在西方,斯多噶派曾倡世界主義,蘇格拉底也曾提出國際觀的概念。而多元 文化教育學著 Banks 也提及對種族、國家、與世界的認同(林瑞榮,1998),涉及 諸多國際觀養分與資訊。

承上發展,在國外最早深入探討國際觀的學者Hanvey(1979),在其著作

《An Attainable Global perspective》中提到:國際觀乃是學習超越國界及 互相關聯的系統(如:生態、文化、經濟、政治、技術等論題)包含學習和了解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民,並能從他人的觀點來看待世界,也能進一步理解世界上所 有種族對生活都有不同的看法。

Becker(1973)認為國際觀教育乃尋求人類相互間的連結而非分化,並使其了 解共通的人性及體察共同的命運。

Wicks(1979)認為國際觀是經由各種全球議題(global issues)研究,使 學生能成為識見寬廣,負責任且能有效參與全球社會的公民。

美國國家社科協會(1982)曾提到:「國際觀重視不同文化、物種、及地球 間的彼此關聯。希望下一代能有更正確的知識、態度、技能。」

Welch(1998)認為一個更為真實的國際觀點應基於互相尊重、文化與文化之

Welch(1998)認為一個更為真實的國際觀點應基於互相尊重、文化與文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