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際間教師待遇比較指標之探討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國際間教師待遇比較指標之探討

對教師待遇內涵有所了解後,接著進一步對於目前國際間所存在與教師待遇比較或 衡量相關的研究進行探討,期望釐清各研究從哪些方面來分析教師待遇,以及如何分 析,以從中獲得建立我國教師待遇指標系統之啟示。

現今國際間持續對教師待遇進行各國比較的組織為OECD,其每年皆會出版

《Education at a Glance》的報告書,並對該組織的 30 個會員國以及其他經濟夥伴國進 行各國的教育現況概覽與比較,教師待遇則包含在其中,由於其為跨國際的研究,規模 之大可說極具參考價值。另外,美國由於幅員廣大,採取地方分權制的行政制度,教師 待遇亦由各州自行規定,造成教師彼此間亦有待遇差異的現象,因此,美國出現了比較 州與州之間教師待遇差異的相關研究。其中美國教師聯盟近30 年來持續的蒐集國內教 育職業的薪資資料,並出版每年的報告書--《The Survey and Analysis of Teacher Salary Trends》,對國內整體教師待遇以及各州教師待遇進行分析;其次,美國全國教育協會 (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簡稱美國全教會)在其出版的報告《Rankings &

Estimates》中探討地方、州或全國政府對公共教育投注的資源,亦涵括了教師待遇的討 論;最後,美國經濟政策協會(Economic Policy Institute, 簡稱美國經政會)則從招募並維 持教師品質的觀點來探討教師待遇,將最近的教師待遇趨勢置於長期的脈絡下思考並進 行比較以討論其是否可維持教師品質。上述四組織皆分別提出了各自在分析教師待遇上 的指標以及內容,可做為建構我國教師待遇指標系統的參考。因此本節即根據此四組織 的觀點,以《Education at a Glance, 2007》(OECD, 2007)、《The Survey and Analysis of Teacher Salary Trends, 2005》(American Federation of Teachers, 2007)、《Rankings &

Estimates》(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2007),以及《The Teaching Penalty: Teacher Pay Losing Ground》(Allegretto, Corcoran, & Mishel, 2008) 為參考內容,並以本章第一節所 指出教師待遇內涵的四個面向─薪資、福利、工作環境及職場機會為基礎來歸納並介紹 四組織在教師待遇各個面向的討論,然由於職場機會並不見於四組織的討論中,因此下

列論述並不納入。深入來看,OECD、美國教師聯盟、美國全教會以及美國經政會皆針 對教師薪資進行比較,然而OECD 的教師待遇比較是最為完整的,其比較面向除了薪 資外,另外將各國的獎金與津貼項目加以彙整,亦包含各國工作環境的比較;此外,美 國經政會亦些微涉及福利上的比較;而美國教師聯盟與美國全教會則僅幾針對教師薪資 來分析。

壹、 薪資

由於薪資包含了薪津與獎金,而薪津又含括本薪與津貼,因此在討論各組織對教師 薪資的分析前,必須先釐清各組織對薪資定義是否存在著差異。OECD 對教師薪資 (teacher’s salaries)的定義為:「總薪水(即雇主提供給員工的總金錢)扣除雇主支付在社會 保險以及退休金上的福利提撥。」其所指的薪資應包含本薪、津貼以及獎金,且為扣稅 之前的所得。其次,美國教師聯盟以及美國全教會在各自的報告書中並無提及對教師薪 資的界定,但在福羅里達州教育局所出版的報告書《Teacher Pay Review》(Florida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06)中對兩個組織在薪資定義上的差異提出了比較,從中可知 美國教師聯盟所採用的教師薪資包含本薪與獎金,但是否包含津貼及福利中涉及財務的 部分則視各州統計方式而有差異;美國全教會所指的教師薪資則僅指本薪,不含津貼及 獎金以或其他的財務待遇,而上述兩者皆所使用的統計數據亦皆為扣稅前之所得。最 後,美國經政會由於在分析教師與其他職業的薪資優劣,指出其資料來源為美國勞工統 計處(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而根據勞工統計處的資訊顯示此處的薪資指扣稅前的 所得,且包含津貼及獎金(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2001)。據上述可歸納此四組織對薪 資的內涵界定如表2-2。

內涵

組織 本薪 津貼 獎金 扣稅與否

OECD ● ● ● 未扣

美國教師聯盟 ● 依各州統計方

式有所差異 ● 未扣

美國全教會 ● 未扣

美國經政會 ● ● ● 未扣

了解各組織對薪資的界定後,接下來則進一步探討這些組織是從哪些觀點來分析教 師薪資,可作為本研究的參考,將各組織對教師薪資的分析統整後歸結出下列的比較要 素:

一、 教師薪資的趨勢與變化

OECD、美國教師聯盟、美國全教會及美國經政會在分析教師薪資的一開始皆針對 長期趨勢與變化做整體性的分析。首先,OECD 為跨國性的研究報告,因此其以各國為 比較單位,而比較方式則在分析各國相較於十年前,該年度的薪資改變幅度增加了多 少,並且在各國教師薪資下更分別針對初任教師的平均薪資、具15 年教學經驗教師的 平均薪資,以及最高教師薪資三部分進行更詳細的比較8;若以2007 年的報告為例,將 1996 年各國的初任教師的平均薪資、具 15 年教學經驗教師的薪資,以及最高教師薪資 當作參照點(1996=100),檢視 2005 年時各國教師薪資在此三部分的變化指數為多少,

從中可得知各國在十年來教師薪資成長幅度與他國相較之下是優或劣(如圖2-2)。

       

8

OECD 的初任教師的平均薪資指具備最低資格的初任全職教師的平均薪資;具 15 年教學經驗教師的薪資 為最低資格且具 15 年年資的全職教師的平均薪資;最高教師薪資係最低資格的全職教師所能獲得的最高 薪資。

表 2-2 國際教師待遇比較組織的薪資內涵界定表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其次,美國教師聯盟在整體教師薪資分析上則將1995 年到 2005 年的各年平均教師 薪資依2005 年的物價指數調整過後,利用線圖呈現出 10 年來的變化,亦同時呈現其他 工作者的歷年平均薪資,可加以比較兩者變化程度的差異(如圖2-3);另外,美國全教 會則使兩種方式來呈現1997 年到 2007 年教師薪資的變化,一種為以 1997 年為參照基 準,往後各年度相較於1997 年而言的成長幅度;另一則將各年度與前一年度比較下的 成長幅度,例如1998 年較 1997 年成長多少比例、1999 年較 1998 年成長多少比例(如 表2-3)。

圖2-2 OECD 各國國中教師的薪資比較 資料來源: 修改自 OECD (2007: 391)

圖2-3 美國教師聯盟歷年教師與其他工作者的薪資變化趨勢 資料來源:修改自American Federation of Teachers (2005: 8)

最後,美國經政會則呈現了1996 年到 2006 年的教師每年薪資,但其所使用的方式 是以各年度教師的年收入佔該年度具相同教育程度工作者平均年收入的比例來呈現,亦 即所呈現的趨勢代表每個年度教師薪資高於或低於當年度其他工作者之平均多少,例如 圖2-4,則為美國經政會對女性教師的統計圖。

圖2-4 美國經政會女性教師年薪佔具相同教育程度工作者平均年薪比例的歷年變化 資料來源:修改自Allegretto, Corcoran, & Mishel (2008: 14)

資料來源:修改自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2007: 75) 表2-3 美國全教會歷年教師薪資變化

在教師薪資趨勢與變化的分析上包含歷年薪資趨勢的呈現、以某一年度為基準來計 算逐年的成長幅度,以及將當年度與前一年度相較之下的當年薪資成長幅度,或者不單 是教師薪資的呈現,而是以各年度的教師薪資相較於其他工作者薪資的比例來表示,上 述皆可用來對教師薪資趨勢變化進行大略的整體掌握。

二、 教師間的薪資比較

教師間的薪資比較係指將國與國之間或者州與州之間教師薪資的比較。OECD 與美 國教師聯盟皆使用教師年薪來進行比較。前者將各國初任教師的平均年薪、具15 年教 學經驗教師的平均年薪,以及最高教師年薪進行比較(如圖2-5),資料來自於各國對國 內教師每年薪資的統計;後者則依據美國各州教育廳對州內教師平均年薪以及平均初任 教師薪資的統計來進行各州的比較且加以排名,此外,美國教師聯盟特別以學歷資格來 對教師薪資做深入比較,即對各州僅具學士資格教師的最低薪資進行比較,以及各州具 有碩士資格教師的最高薪資進行比較,避免使用平均會低估了各州的差異。

圖2-5 OECD 以教師的資歷程度比較各國國中教師薪資 資料來源:OECD ( 2007: 384)

除了年薪外,OECD 考量各國教師教學時間的差異,畢竟教師的主要工作在於教 學,因此,若將淨教學時薪納入參考則可補償單以年薪來判斷各國教師薪資優劣的不足 之處。其中淨教學時薪則是以教師的年薪除以每年的淨教學時數9得來,指的是教師教 學一個小時所能獲得的薪資。

此外,美國經政會則使用每週薪資作為比較單位,且納入年齡層來考量,將教師區 分為25-34 歲、35-44 歲與 45-54 歲三個年齡層,分別針對三個年齡層歷年來的教師每 週薪資來比較。

可見得教師與教師間的薪資比較在比較對象上可以年資、年齡層或者學歷資格來區 分,而在比較標準上則可使用年薪、教學時薪或者每週薪資等。

三、 教師薪資相較於國內每人國民生產毛額(GDP per capita)的比較

由於OECD 在做跨國性的比較,須顧及各國基本的差異,因此其在比較教師薪資 時,除了實際薪資的如實呈現外,亦將各國教師薪資置於該國脈絡下來思考,即以各國 教師薪資佔各國每人國民生產毛額的比例,可得知就某國而言,該國教師的薪資所得與 國內平均國民所得相較之下屬優或劣,以作為國與國間的比較基礎(如圖2-6)。

       

9 每年淨教學時數指全職教師每年根據政策教育一個群體或班級學生的時數。計算方式 為每年的教學日數乘以每天教學時數(不含課堂間的休息時間,但若學前或初等教育階 段的教師在這短休息時間須對學生負責的話則包含在內)。

圖 2-6 OECD 各國國中教師薪資佔其國民生產毛額比例之比較 資料來源:修改自OECD (2007: 384)

另外,美國教師聯盟則是將此作年度的趨勢分析,亦即呈現各年度平均教師薪資佔 當年度每人國民生產毛額的比例,可得知各年度教師薪資相較於國內個人平均所得來說

另外,美國教師聯盟則是將此作年度的趨勢分析,亦即呈現各年度平均教師薪資佔 當年度每人國民生產毛額的比例,可得知各年度教師薪資相較於國內個人平均所得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