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香港客家語言與常民文化

第二節 圍名歌

圍名歌體例屬竹枝詞,又稱新界竹枝詞,竹枝詞從唐劉錫禹開始,歷 代文人開始大量創作,逐漸形成竹枝詞描寫地方風物習俗的特色,讓竹枝

44 普查資料中分析以客語為慣用語者,只有0.2%出生地在香港,來自其他地方者佔1.9%,可見香 港本地客家人能說客語的人數相當少。

45 兩文三語中兩文為中文和英文,三語為廣府話、英語和普通話。第一語言是廣府話或族群母語,

第二語言是英語和普通話。雖然第一語言是廣府話或母語,但在二選一的情況下,母語其實並無 推廣優勢,反而更容易被屏除。

「中學教學語言指引」,見香港特區教育局網頁 https://www.edb.gov.hk/tc/edu-system/primary-secondary/applicable-to-secondary/moi/guidance-index.html (2019-1-18)

46香港人口普查報告書,資料取自香港政府 https://www.censtatd.gov.hk/hkstat/index_tc.jsp (2018-10-30)

第三章 香港客家語言與常民文化

詞擁有較其他詩文體更為輕鬆詼諧的風貌。

竹枝詞雖因內容描寫地方風物,所使用文詞較為俚俗平易近人,但細 觀其平仄、韻腳等外在格式仍相當遵守格律,應視為七言絕句的一種樣態。

而且竹枝詞描繪地方風情與《詩經》采風的特質有異曲同工之妙,因此相 當值得讚賞。

圍名歌是文學也是歌謠,過去是在民間口耳相傳,使用客語吟唱,初 無文字記載,其後筆錄可能記憶、語音訛誤而有出入實所難免,因此目前 流傳的版本也有出現多種不同版本。

圍名歌目前可見的作品都是七字四句,據說作者是清末兩名秀才私塾 老師,居於沙田石古壟的許永慶及火炭九肚村的羅文祥。不過,葉德平教 授指出有關記載都是轉引,二人未能是否合作確定,但根據一位口述人士 稱其所習由許永慶所授,可知許永慶至少是圍名歌的教授者。

圍名歌是從前新界客家村落居民日常詠唱的歌謠,而且男女不拘都可 以學習,由於文詞淺顯且述說客家村落為主,讓客家村民能夠朗朗上口,

也容易記憶傳承。

由於圍名歌記錄香港百年前的客家村落風貌,歌詞中有許多當時地名、

風土特色,光是現存作品中嵌入村名、圍名等地名就多達近百個,在當時 可以連結各村的關係,現今更能據而勾勒出新界客家圍村百年前的樣貌。

有人說圍名歌是香港方志,能做為新界地區歷史、地理變遷的教材,確實 有其道理。

香港客家文化研究者徐月清女士,機緣巧合地從葉賜光博士有關西貢 山歌的錄音中,聽到母親詠唱的圍名歌,自此展開對圍名歌的深入研究。

1995年,有位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的同學……提到,在學校看到一份西貢山 歌的論文集,是葉賜光老師寫的,當中提到有位八十歲的婆婆,竟然一口氣 背了176句圍名歌的詩句,印象十分深刻。我問他可否記得婆婆的名字,他說 是姓李的,我說有可能是我的母親。過了幾天他帶了一本到西貢送給我。果 真是1988年2月6日,葉賜光老師到西貢採訪我母親李帶,錄下的她背唱圍名

歌的詩句整理出來的。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圍名歌。 47

圖12 圍名歌遊歷圖,徐月清女士手繪48

經過多年整合考證,徐女士不但完成圍名歌歌詞修正,更悉心手繪出

「圍名歌遊歷圖」,能夠以地圖對應歌詞,不僅讓學習者在紙上遊歷新界,

更可透過實際踏勘體驗先民的生活足跡,讓圍名歌更具生命力。

本文研究分析的圍名歌係根據徐月清女士的整理成果,共計有(一)

九約瀝源竹枝詞十五首、(二)六約西貢竹枝詞十九首、(三)大埔林村 船灣各村竹枝詞八首、(四)香港九龍荃灣竹枝詞十四首,共計56首,皆 是七言四句為一首。

徐月清所根據的資料以母親李帶所背唱的 176 句歌詞為基礎,另外參

47徐月清,取自香港 NGO 文化葫蘆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HuluCultureFans

2016-6-16公開資料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0B7S_56_9IVKgSENBY1V1VXQyWG8 (2018-08-02)

48 同註47

第三章 香港客家語言與常民文化

考 (一)西貢林瑞鴻手抄本(220句);(二)沙田詹雲飛手抄本(190句); (三) 西貢邱石松手抄本(224句); (四)西貢公立學校凌宏仁校長手稿等版本,上 述文本內容在1920年代之前已存在,據徐月清推估創作者許文慶應該在清 咸豐7年(1857)前後出生49

當時是學童們彼此間傳抄學唱

其中九約、六約是當時地方組織聯盟的稱謂,「約」本是一種明清時 鄉級地方管理制度,即鄉約制度,在清代新界「約」是區域聯盟的組織名 稱,幾個村落合成為一約,幾個約再聯合起來,來進行村落間的聯繫與合 作,這種聯盟可能產生變動,但地區族群聯盟的意義不變。

以〈九約瀝源竹枝詞集村名〉(十五首)為例,如與沙田議會九約史 料50跟與新界東認可鄉村名冊51進行分析可知,幾乎在當時出現村圍名都出 現在竹枝詞中。

表7 瀝源(沙田)九約村落內容 約名 村落名

大圍約 積存圍

田心約 田心圍、新田

徑口約 上徑口、下徑口、顯田

排頭約 排頭、上禾輋、下禾輋、銅鑼灣 隔田約 隔田、山廈圍

火炭約 火炭、拔子窩、落路下、河瀝背、九肚、石榴洞、山尾、黃竹 洋、長瀝尾、凹背灣、龜地、禾寮坑、赤泥坪、馬料

49同註47

50沙田區議會(編),《沙田古今風貌》,香港: 沙田區議會,1997年。

51 「新界認可鄉村」是1898或之前,新界地區已存在的鄉村名單,這是港英政府用來許可新界男 丁免地價稅興建新屋的根據。資料見「香港地方」網頁 http://www.hk-place.com/view.php?id=149 (2019-1-10)

沙 田 頭 約

沙田頭、作壆坑

沙 田 圍 約

沙田圍、多石、灰窰下、茅笪、圓洲角、王屋、謝屋

小 瀝 源 約

小瀝源、插桅杆、十二笏、牛皮沙、大藍寮、石古壟、黃泥頭、

觀音山、芙蓉別、茂草岩、老鼠田、南山、花心坑、梅子林

在九約瀝源竹枝詞中透露出許多地方特色:

信仰習俗:九約的設立據說是因車公52協助居民消除災疫,居民感恩設立沙 田車公廟,並成立九約,十年定期舉辦太平清醮以酬神,此慣 例迄今仍加遵循。而作醮時舞龍也是族群特色。

「十年一醮舞金龍」

歲時習俗:太平歌有歲時豐登的吉慶象徵,北京有太平歌詞,台灣有太平 歌,雖然分屬不同的樂種,傳說皆與乞丐歌有關。竹枝詞所指 不能確定是否為客家特定樂種,但可知有歲末居民聚會飲酒歡 唱的習俗。

「更看田心逢稔歲 社前醉唱太平歌」

地區行業特色:農耕-沙田頭、作壆坑、輋禾、崗版、老鼠田;

畜牧-花芯坑、吊草岩

船運-圓洲、插桅杆、多石、銅鑼灣、禾輋 漁業-火炭、龜地、落路下

沙田頭又值年豐 作壆坑源水灩涌 直待沙田禾麥熟 家家相割賦千鐘 大輋禾麥實婆娑 崗版田邊割最多 行向花芯坑處落 牧童牛坳鬧山歌

52車公相傳為南宋末年時的勇將,曾護駕宋帝昺南下

資料參見 《維基百科》沙田車公廟條下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2%99%E7%94%B0%E8%BB%8A%E5%85%AC%E5%BB%9F

(2019-1-10)

第三章 香港客家語言與常民文化 觀音山上景幽然 歲歲豐登老鼠田 吊草岩前堪畜牧 芙蓉別愛種花園

風光鬧熱是圓洲 客似雲來載滿舟 遙望插桅杆插處 小灘多石亦無憂 小瀝源中水曲灣 龍騰浪下起文瀾 牛皮沙住貪風月 見咀徘徊望客還 白鶴墩前曬羽毛 飛來橫壆看流潮 銅鑼灣外涵門客 山下禾輋待艇搖 麵房火炭自相連 龜地生成極自然 尚有船枚落路下 擔魚男女不停肩 龍窩水曲更周全 戶外煙霞似錦懸 樟樹灘前鱼艇滿 生涯渡活樂餘年

其中寫實但隱約地透露出牛皮沙地區女性送往迎來的歡場職業特色,

而客家女性與男性共同勞動的形象,透過「擔魚男女不停肩」也非常鮮明。

其中比較可以注意的是,梅子林,在目前徐月清女士的版本中,〈西 貢六約竹枝詞集圍名〉(十九首)中有梅子林、茅坪、黃竹山、石壟、昂坪 和馬鞍山等名稱,在分區資料中,被視為沙田的範圍,這可能是歷史變遷 所造成,也可能是竹枝詞版本不同所致。

梅子林間再一行 流連不覺到茅坪 迴環聳翠多奇景 黃竹山高不必驚 石壟仔細定行蹤 直上昂坪捉地龍 回首馬鞍山上望 居然人在廣寒宮

如以〈西貢六約竹枝詞集圍名〉(十九首)為例,當中提及觀塘、西貢、

沙田區內數十座村落,其中有不少村落如井欄樹村仍然存在,但有更多村 落隨著社會發展而遷移他地(如爛泥灣村,今萬宜灣村),村落文化或得以 承傳,但週遭景物已有重大變化。有因城市發展、人口遷移而廢村者如茅 坪村,也有如蘇茅萍村(或稱掃墓坪村,即今秀茂坪),因都市化已完全找 不到村落痕跡了。

滄海桑田,百年前的新界風貌,在圍名歌終卻宛若在目,「聞道茅湖屋 數家,將軍澳處景繁華,魷魚灣起波中錦,水面生涯莫浪誇」過去將軍澳、

魷魚灣位在海邊,現今魷魚灣已成公共屋邨,而將軍澳一帶海岸線早已變 遷。「行向爛泥灣裡過,蜑家灣上捕魚忙」描述的漁家風光早已消失,1960 年代爛泥灣尚住有數百客家村民,後為興建西貢萬宜水庫,自此爛泥灣被

長埋水塘之下,始換得今日的穩定水源53

竹枝詞畢竟是文學創作,從中確實有許多舊地名與民情風俗,可作為 讓後人了解地方歷史的憑藉,如在當成地方史籍之外,專注欣賞享受吟詠 賞玩的樂趣,或許更能有助文化的傳承。

53鄭玉君,〈客家圍名歌記載香江百年情〉,香港商報,2016-5-19,資料取自 http://www.hkcd.com/content/2016-05/19/content_1000960.html (2018-6-10)

第三章 香港客家語言與常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