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圖書資訊學碩士教育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章 文獻探討

隨著圖書館與網路科技的結合,從以前單純的圖書館學(Library Science)也已經演變成圖書資訊學(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在圖書館不斷的加入科技輔助讀者的情況下,原先單純的圖書館學相關 知識已不足夠讓館員服務讀者並使其滿意,更多樣化的知識除了需要不 斷的更新課程以外,也應培養學生快速學習的能力與反應。本章文獻探 討將從圖書資訊學碩士教育開始談起,包含國內外的相關標準與指南以 及對於圖書資訊學相關工作所期望能具備的能力介紹,第二節為圖書資 訊學畢業生工作市場與就業力,介紹畢業生的工作分布以及狀況,還有 相關工作所需要的能力等,以及產業與學術之間的關係與結合,第三節 為圖書資訊學教育評估,介紹國內外對於課程以及碩士班的評估結果,

以及透過評估能夠為學生帶來什麼改變。

第一節 圖書資訊學碩士教育

圖書資訊學的課程已發展了很長的歷史,從一開始單純的圖書館學教 育,比較偏向圖書館館員教育課程,包含編目格式以及讀者服務等,直 到後來才加入資訊的元素,並紛紛改名為圖書資訊學系所,但在傳統的 圖書教育與現代的資訊課程中到底該做怎樣的取捨?課程的比例該如何 去分配呢?透過學生的意見與回饋也能對課程有很大的影響。

圖書資訊研究課程包括資訊和知識創造、溝通、識別、選擇、獲取、

組織和描述、儲存和檢索、保存、分析、解釋、評估、綜合、傳播和管 理。這個課程將會促進圖書館和資訊專業人員的發展,他們將能在提供 服務方面更有自信;強調不斷發展的知識體系,反應相關領域的基礎和 應用研究的發現;整合技術的理論應用和使用;滿足變化快速的多元文 化、多民族、多語言社會的需求,包括服務資源不足群體的需求;響應 科技的快速變化和全球社會的需求;為未來發展提供方向;促進專業持 續發展的承諾(ALA, 2006)。

國際圖書館學會聯盟(IFLA)鑑於網路與資訊科技的進步,以及圖 書館實務與工作內涵的變化,為反映時代需求,在2012年修訂〈圖書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與資訊專業教育學程指南〉(Guidelines for Professional Library

/Information Educational Programs, 2012)這些指導方針取代了2000年的最 後一次重大修訂,並將元素納入圖書館學校課程,其反映了21世紀提供 圖書館資訊服務的發展。他們為圖書資訊教育課程確定了其目標框架:

包括在教學課程中的核心與有用的課程要素,這些課程的教師、教職員 和學生的要求以及透過資訊和其他資源能滿足其課程的需求。

上述指南的目的是為在世界各地的圖書資訊研究/科學學校提供一套 其建立和執行教育課程時採用的指導原則。其提供了一個框架,用於審查 和改進這些課程,並設計新的課程。當圖書資訊服務部門設計新的教育課 程時,也應該使用它們。該指南包含G1~G7節:框架、課程元素、課程、

員工與教職員、學生、支援、教學資源與設備,其中G1.框架,包含圖書館 任務、目標願景、課程評估的原則;G2.課程元素,包含十一點原則:(1)

資訊環境、資訊社會的影響、資訊政策與倫理、該領域的歷史。(2)資訊 生產、交流和使用。(3)評估資訊需求和設計回應服務。(4)資訊傳遞 過程。(5)資訊資源管理,包括組織、處理、檢索、保存和維護各種格式 的資訊。(6)資訊研究、分析與解讀。(7)資訊通訊技術在圖書館和資 訊產品與服務的各個方面的應用。(8)知識管理。(9)資訊機構管理。

(10)資訊和圖書館使用成果的定量和定性評估。(11)對固有知識典範

(Indigenous Knowledge Paradigms)之意識。;G3.課程,公共文件、通識 教育的寬度、圖書資訊課程核心作業、實習與田野作業、軟實力、教學方 法、繼續教育、課程反饋的原則;G4.員工與教職員,其不同職位的要求條 件等;G5.學生,學生的選擇應以明確規定公開的標準為依據,其中應該考 慮到興趣、能力、智力和教育背景以及多樣性;G6.支援,圖書館教育課程 通常被認為是其機構內較大教育實體的一部分,因此需要有保證最高質量 的支持和設備;G7.教學資源與設備,包含:圖書館資源、資訊科技資源、

網路資源、實體設備。透過這些準則,能夠讓教師與課程的設計者以客觀 且多元的角度規劃課程,也能確保課程的完整性(IFLA,2012)。

美 國 圖 書 館 學 會 在2008 年 發 表〈ALA’s Core Competences of Librarianship〉,該文件定義了所有從美國圖書館學會認可的圖書館資訊碩 士課程畢業的人應掌握的基本知識。在學校、公共、專門和政府圖書館工 作的圖書館館員以及其他方面的館員都將需要擁有超出這下面提出的專 業知識,以下列出所需要具備的8大能力構面和40項能力指標,此8個構面 分別為: (1)專業基礎(foundations of the profession);(2)資訊資源(information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resources);(3)記錄性知識和資訊之組織(organization of recorded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4)科技知識和技術(technological knowledge and skills);

(5)參考和讀者服務(reference and user services);(6)研究(research);(7)

繼續教育與終身學習(continuing education and lifelong learning);(8)行 政與管理(administration and management)(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 2009)。在設計課程的過程中,也能夠參考國內外的能力標準,再依各系所 之情形做不同的調整。

英國圖書館與資訊專業學會負責該國圖書館與資訊學校的課程認 可,在2013年提出關於核心知識與技能(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Skills Base,簡稱PKSB)將專業技術專長領域與圖書館、資訊和知識管 理界所需的通用技能和能力相結合。它還包括我們的道德和價值觀,同 時將其價值在社群和更廣泛的範圍內展現。包含道德以及價值觀與專業 與基本能力兩部分,其中專業能力方面包括:(1)知識與資訊組織;

(2)知識和資訊管理;(3)使用與利用知識和資訊;(4)研究技巧;

(5)資訊管理和承諾;(6)記錄典藏;(7)收集管理與開發;(8)

文學與學習;(9)領導力;(10)策略、規劃和管理;(11)關注客戶 所需、服務設計和營銷;(12)IT和社群。CILIP認證課程是進入職場的 最佳準備。所有課程都使用專業知識和技能基礎(PKSB)進行評估,該 基礎確定了該行業的核心知識和技能及個別機構的進入要求等可用性建 議(CILIP, 2013)。

我國中華圖書資訊學教育學會於2009年研訂〈圖書資訊學教育指 南〉,希望作為圖書資訊學教育與評鑑的參考,也將其中教育任務與目 標指南、課程結構指南、核心課程指南、教師指南、學生指南、行政管 理與財務指南、教學資源與設施指南的芻議以焦點團體法做了認同度的 調查(王梅玲、蔡佳縈,1999)。希望能將結果提供圖書資訊學教育的 評估、圖書資訊學系所規劃以及課程作為參考,也能推動圖書資訊學教 育指南,提昇教育品質。

臺灣圖書資訊學的發展與變化受到許多層面的影響,包含社會、科 技、經濟、政治、教育的發展,也推論出下列影響因素:(1)美國圖書 館界的協助,臺灣第一所圖書館學校以及臺灣第一所以圖書館為名的科 系都是受到美國的幫助或是影響產生的;(2)臺灣社會對圖書館發展的 需求,政府遷台後大量建設圖書館事業,其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高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級專業人才的需求也逐漸提升;(3)英美圖書資訊學教育的影響,我國 的圖書館學系所也受到美國圖書館學系改名的影響,自輔仁大學圖書館 學系為首改名為圖書資訊學相關系所,其後許多留美歸國之博士也返國 在圖書館學校服務;(4)資訊科學與網路資訊科技影響;臺灣高等教育 改革與追求卓越,高等教育改革的多元化,以及專業與產業的平衡取 捨;(5)數位圖書館發展的影響,網路與數位科技進步,大量數位資源 產生,許多學校也設立了數位內容或數位典藏學程以培育數位內容與數 位典藏人才;(6)圖書館學教育缺乏專業認可;(7)圖書資訊學教育 缺乏核心價值共識;徘徊在圖書資訊學與資訊學整合多元發展的十字路 口,上述的原因都影響了圖書資訊學教育的發展,也說明圖書資訊學是 個不斷進步且時時刻刻在改變的學科(王梅玲,2013)。

王梅玲、劉濟慈(2009)的研究中,其目的在於從圖書館價值探討 圖書館功能以及館員的角色與核心專業能力,再延伸出館員的職責和角 色,進一步探討圖書館員需要哪些專業能力領域與指標,最後經過焦點 團體以及文獻探討等過程分析歸納出我國圖書館價值共12項、圖書館員 角色11項、圖書館員基本專業能力清單共8大範圍55項指標、以及數位時 代圖書館新業務功能14項,範圍包含:(1)專業基礎認知;(2)參考 和讀者服務能力;(3)資訊資源能力;(4)資訊和知識組織能力;

(5)資訊科技應用能力;(6)繼續教育和終身學習能力;(7)行政與 管理能力;(8)研究發展能力。

我國國家圖書館在2013年發布了「我國公共圖書館工作人員專業知 能研訂芻議」,希望能呈現我國公共圖書館工作人員所需具備的專業知 能架構,提出了包含基礎的「基礎知能」、「環境與政策法規」、「通 用技能」、「繼續教育與終身學習」與進階的「資訊組織與管理」、

「讀者與資訊服務」、「閱讀與推廣」、「資訊科技應用」、「行政與 管理」、「研究發展與創新」共十構面60項知能指標(國家圖書館,

2013)。

國家圖書館在2016年亦因應社會結構之變遷、文教組織的困境及人 力資源的匱乏等因素之影響,為了協助各類型圖書館館員扮演之角色及 任務,進而成為他們在專業成長及終身學習的指引,發布了「我國大學 圖書館館員專業知能指標研訂芻議」,分別從「基本素養」、「資訊資 源」、「資訊組織」、「資訊服務」、「資訊素養」、「研究技能」、

國家圖書館在2016年亦因應社會結構之變遷、文教組織的困境及人 力資源的匱乏等因素之影響,為了協助各類型圖書館館員扮演之角色及 任務,進而成為他們在專業成長及終身學習的指引,發布了「我國大學 圖書館館員專業知能指標研訂芻議」,分別從「基本素養」、「資訊資 源」、「資訊組織」、「資訊服務」、「資訊素養」、「研究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