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圖畫書應用在寫作教學之相關理論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圖畫書應用在寫作教學之相關理論

本研究以圖畫書為教學素材,透過圖畫書的共讀,提供利於寫作發展的教育 氣氛,培養兒童獨立寫作的能力。故本節將就圖畫書的定義和特質、文學要素、

圖畫書在語文教學的價值與應用作依整理分析,以作為探討圖畫書對低年級學童 寫作教學應用之理論基礎及參考依據。

一、圖畫書的定義和特質

﹙一﹚圖畫書的定義

「圖畫書」這個名稱,讓人聯想到有以圖畫為主、色彩豐富的啟蒙童書。而 真正的「圖畫書」到底是什麼?

圖畫書在台灣也被廣稱為「繪本」。源自西方引進便以 picture book 直譯為「圖 畫書」;若來自日本則翻譯為「繪本」。郝廣才﹙1998,頁 11﹚認為:「圖畫書也 可說是繪本,它是一種用圖畫來說故事的藝術,而且通常是用一組圖畫說一個故 事。」圖畫書中的插圖不只是裝飾而已,而是具有傳達意義的重要性,鄭明進

﹙1987,頁 64﹚在《圖畫書的認識》則認為:

圖畫書是以優美的、富創意的的圖畫為主,以淺易的文字為輔的兒童讀物;

是一種以圖畫符號來傳達思想、知識、文化、習俗的、好玩的書。也是三歲 到一百歲的人都愛看的書;是幫助幼兒跨入兒童文學世界的『人生第一本書』

圖畫書中包含圖畫和文字兩種系統表現符號,此特殊的圖、文合而為一,一 起擔任敘事的任務。

傅林統(1979,頁 57-58)在《兒童文學的認識與鑑賞》指出:

圖畫書和一般圖畫不同的是:它的圖畫具有故事性、連續性,以及傳達意 義的特性。所謂故事性,就是透過圖畫,而可以認識事件、事物的情形。

連續性就是圖畫和語言(文字)同時進行。意義的傳達就是由於圖畫的媒介,

而使兒童領會了涵義。大部分的畫本都可以單獨從圖畫中想像它的故事,為 了使兒童容易領會,所以畫本的內容大多是具象的。

圖畫不單只是用來裝飾書本,更與文字同等重要,分擔敘事的任務,有時可 完全以圖畫的形式成為敘事主體,(如無字圖畫書)。Perry Nodelman﹙1988,頁 4﹚在《畫圖》(Words about Pictures)中指出:

這種以年幼為取向的書,他和其它言辭或視覺藝術的形式有所不同,主要是 因為他透過一系列的圖畫,結合較少的文字有時根本沒有文字,來傳達訊息 或說故事,這些書裡的圖畫和文字傳達訊息的方式和其它形式裡的語文藝術 或是視覺藝術是不一樣的。

圖畫書可以簡略分為兩類:其一是廣義的圖畫書—有圖畫的書,凡是內容是 以圖畫為主體,用來說明或介紹某種事物的書,都可視為圖畫書;另一則是狹義 的圖畫書—專為兒童閱讀設計的精美畫本,書裡每一頁或每一個版面,是以大幅 的圖畫和一些簡單的文字相互配合,旨在引發兒童的觀賞興趣,誘導孩子探訪知 識的寶庫的鑰匙﹙蘇振明,2002﹚。本研究所運用的圖畫書是屬狹義的圖畫故事 書。

綜合上述各學者專家論點所言,圖畫書是屬兒童文學文類,其內容是將圖像 語言跟文字語言結合在一起,共同經營想像的閱讀世界。而傳遞對象是以學齡前 後階段的兒童為主,目的是在拓展他們的經驗與協助學習知識。其特性是圖畫、

文字都是敘述故事的工具,而圖畫具有意義延伸及與文字互補的作用。

今日的兒童從小就處在圖像充斥的環境中,透過電視媒體、電腦資訊的大量 閱讀,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圖像的潛移默化,所以他們對於圖像符號的思考與 理解比書面語言還容易。因此,兒童需要藉由「圖像」訊息來幫助他們理解文本,

一年級的兒童識字量不多,注意力、記憶力和思考力皆較薄弱,藉由圖畫書來吸 引學生進行語文學習引導寫作教學。

在本研究中所引用的文獻,有些學者專家是以「繪本」為名,有些則稱為「圖 畫書」,然而根據文獻探討可知,兩者代表的意義及指稱是一樣的;為了忠於原 著,在引註時會採用不同的名稱表示,而研究者在撰文論述時皆以「圖畫書」稱 之。

﹙二﹚圖畫書的特質

圖畫書雖是一本單薄的書籍,但其中蘊含的內容又深又廣,他還有一項共通 性,那就是即使有文化上的差異,閱讀者也可以不排斥的接收,圖畫書這樣的書 籍,潛藏了極大的、無限的可能﹙河合隼雄,2005﹚。優良的圖畫書應能善用想 像、譬喻、描繪、敘述等文字技巧,運用兒童能理解的語言進行創作;其圖畫需 配合文本內容做「有條件、有目的的繪畫」﹙林敏宜, 2000﹚。對於此種強調視 覺效果的兒童文學作品,國內、外學者認為優良的圖畫書應具備下列特質﹙松居 直,2009;林敏宜,2000;鄭瑞菁,1999;蘇振明,2002 ﹚,研究者統整如下:

1. 兒童性

圖畫書設計的主要訴求對象為學齡前或學齡兒童,在文字及圖畫方面都必須 考慮兒童的身心的發展。故事內容要讓兒童能夠體會、欣賞;文字的運用與概念 的表達,應力求淺顯易懂,符合兒童理解的程度﹙林敏宜, 2000﹚。具有兒童性 的圖畫書,應考慮兒童的視覺心理的適應和表現,運用趣味、動態、具體、鮮明 的造型及豐富的色彩,以吸引學童的興趣與注意力﹙蘇振明,2002﹚。圖畫書吸 引兒童的主要目的是提升他們主動學習、獲得能力與提升成就。

2. 教育性

好的故事應有「教育意義」,而不是「說教」,讓兒童閱讀後,無形中得到啟 示或反思,達到「潛移默化」的效果﹙鄭瑞菁,1999﹚。圖畫書的教育意義是隱 藏在作品中,這個特性需要兒童透過討論故事、圖畫書封面以及書裡的圖畫來顯 現。因此,松居直強調,父母或教師需透過自己的嘴、自己的聲音,告訴孩子圖 畫書裡所寫的內容,這比起讓孩子自己看更有意義﹙松居直,2009﹚。兒童能藉 由閱讀圖畫書得到豐富有用的知識,學會自我接納與認同,陶冶氣質,並培養良 好的生活習慣與態度。

3. 藝術性

圖畫書是結合插畫及文字兩種藝術,應重視文字的表現技巧,力求自然、生 動、具體、口語化,讓孩子察覺到文字所要傳送的訊息與美感;插畫應結合「純 粹繪畫」的美感特質和「美術設計」的傳達原理,配合文章內容製作「有條件的、

有目的的繪畫」﹙林敏宜, 2000﹚。優良圖畫書中的插畫能藉由美的形式,誘導

兒童能留意、感受畫家所傳達的情感及意念,激發心中的想像並培養美感經驗。

4. 趣味性

孩子的注意力大都是短暫的,因此圖畫書的內容必須講求趣味性以吸引孩子 的目光,使其產生持續閱讀與延伸的意願。圖畫書的趣味性展現在文字間的幽默 感、插畫的遊戲性、音樂性,以及整體的設計與安排上,使孩子能參與其中,進 而得到認同、快樂及想像﹙林敏宜, 2000﹚。所以,新鮮、有趣、充滿驚奇內容 的圖畫書,不僅能吸引兒童,也能引發他們的反應與產生共鳴,並激發孩子學習 的興趣與樂趣。

5. 圖像性

圖畫書是兼具語言及視覺符號兩種表達方式的文學作品,以知識類的圖畫書 而言,其特色就是將細節交給圖像,用圖像呈現文本的「整體」與「細節」;圖 像的資訊次序不具強制性,讀者不僅可從整體獲得印象,還可就細部加以觀察﹙林 敏宜, 2000﹚。圖畫書將世界上許多美好的事物,不論是真實的或抽象的,還是 知性的或感性的,蓋以貼近孩子的感覺,創造出具體的圖像世界,使兒童能更深 刻的認識與感受到許多事物﹙松居直,2009﹚。書中的圖象不僅具知識訊息的傳 達,更帶與讀者無限想像的空間。

6. 創意性

Cullinan 認為透過讀圖(read the picture)的方式說故事,是一種文學活動(轉 引自幸佳慧,1998)。它不但可以激發學生想像力,更可以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藉由文字、圖像引發出更多的創意,再經由主題之探討,讓學生奠定思索、判斷 與創意之能力,激發出更多的創意思。

從圖畫書的特質,得知圖畫書是適合國小低年級兒童閱讀與學習的兒童文學 書籍。閱讀是學童獲得及學習知識的重要能力,但兒童能夠親身經歷或親眼看到 的事物並不多,而圖畫書中的圖像不僅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會協助學生掌握 和確認事物的本質,進而與真實事物形成一個完整的體驗;而書中的內容供其他 背景時代的風俗與文化,豐富學生的認知、視野和想像。因此,在低年級的本國 語言科的教學上,可利用圖畫書作為寫作教學媒材,教師帶領學生進行文學要素

與圖像教學於讀寫活動,結合口語、繪圖及書寫的實作,期望能提升學生的寫作 能力與興趣。

二、圖畫書之文學要素

圖畫書是兒童文學的一環,所謂「兒童文學」是一種適合兒童閱讀的讀物,

具備文學的本質,在形式與內容上,以豐富的想像、真摯的情感、優美的文字,

有系統的敘說一個具有教育意義的故事,而能引起兒童的興趣﹙許漢章,1988﹚。

圖畫書和一般故事書的差別,在於它透過一系列的圖畫結合文字,傳達出故 事中的訊息和變化。所以,整個圖畫書的表現,除了原本故事所具有的表達形式 之外,它具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圖畫、文字之間的共同聯合的效果,結合 場景、情節、人物、主題和一致性來敘述故事(幸佳惠,1998)。

一本完整的圖畫書,通常包含了情節、角色、背景、主題、觀點及風格等文 學要素﹙林敏宜, 2000;鄭瑞菁,1999﹚;圖畫書該有情節、角色、時空背景、

主題、寫作觀點等五個基本文學要素;圖畫書中包括了情節、角色、背景、主題、

插圖、文字等六個文學要素﹙張純子,2004﹚。就運用圖畫書為媒材實施教學而 言,欲使兒童裡解圖畫書中的故事內容,可以根據文本中文字和圖畫所呈現的主

插圖、文字等六個文學要素﹙張純子,2004﹚。就運用圖畫書為媒材實施教學而 言,欲使兒童裡解圖畫書中的故事內容,可以根據文本中文字和圖畫所呈現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