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五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質的研究中蒐集資料的方法多元且豐富,如訪談、觀察、實物分析、口述史、

敘事分析、歷史法等。分析資料是對所蒐集得原始資料進行加工,促使資料漸驅 於系統化和調理化過程﹙陳向明,2002﹚。研究者依據運用圖畫書引導寫作教學 研究目的、問題、情境、有可能獲得的資源,採觀察、文件﹙實物﹚分析、問卷 等方法蒐集資料。在資料蒐集前,需事先經過學校行政主管同意,始能進行。將 資料蒐集與分析過程分述如下:

一、研究資料之蒐集

﹙一﹚教學記錄

因研究者即教學者,在實施課程方案教學時,為了深入教學情境中,記錄圖 畫書與學生、學生和教師、學生和學生、圖畫書與課程間互相影響情情。因此,

在進行觀察時,首先,研究者就實際教學時間與內容、研究參與者的個別表情與 肢體語言加以描述記錄;其次,教學中研究者利用錄音或錄影的方式來輔助記錄 教學情境,並將師生間互動及對話之情形轉譯為文字記錄。

﹙二﹚教師文件

教師文件包括教師日誌、省思札記,目的在於做為研究者教學省思與蒐集學 生寫作歷程發展的資料。在實施引導寫作教學後,研究者會依據學生的回饋及研 究者個人的省思依時間順序詳實紀錄,以便於日後的統整分析。

﹙三﹚學生文件資料

學生文件包括學生的故事要素寫作學習單、圖畫寫作、填充式寫作、由段成 篇寫作、學習檢核表與教學後寫作態度量表,用以了解運用圖畫書對於學生寫作 教學的成效。

二、資料整理與分析

研究的目的在描述運用圖畫書對兒童寫作成效發展的歷程,所以在做資料整

理與分析的步驟上,研究者務必要將眼所見、耳所聞所蒐集的資料,加以編碼、

轉譯成逐字稿並撰寫教學研究日誌備忘錄,以協助研究者進行檢視,或發現主題 和概念,以回應本研究的目的與問題。

﹙一﹚資料整理

研究者將資料彙整編碼,便於資料管理與分析。在編碼部分,研究者的代號 為 T,學生代號為 S,S01 代表學生 1 號。有關各項資料編碼代號及其所代表意 義說明如表 3-5:

表 3-5 資料編碼代號及其意義

資料編碼代號 代表意義

仿 1001005-1-S01 指 100 年 10 月 05 日第一單元 1 號學生的學習單仿作記錄

圖 1001005-1-S01 指 100 年 10 月 05 日第一單元 1 號學生的圖畫寫作記錄

教 1001005-I-1 指 100 年 10 月 05 日第一階段第一單元研究者的教學記錄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二﹚資料分析的效正

蒐集研究的有關資料後,應該檢核資料的正確性,避免研究者個人的偏見與 盲點,使資料分析更為客觀。本研究採用三角校正﹙triangulation﹚方式進行研 究的效正,簡述如下:

1. 人員的效正:

為了確保資料在蒐集過程中是自然呈現,非源自研究者的好惡或偏見。研究 者除了不定時與指導教授對話、討論,還邀請同學年的壹年級教學團及二年級的 全老師,協助選擇圖畫書媒材、資料分享、討論、分析與評分,協助檢核研究資 料,以利所得資料能確實可靠。

2. 方法的效正:

本研究以「觀察法」、「文件分析法」與「問卷調查法」為研究方法,進行方 法的三角校正。

3. 資料的校正:

本研究進行期間將蒐集的學生文件資料、轉譯的錄音與錄影觀察記錄、教師 教學省思札記等資料,進行分析、比教和歸納,透過資料的互相校正,而逐步聚 焦並增進研究判斷的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