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二節 研究情境

研究場域與研究對象決定了研究的結果,為求具體深入的了解,故研究者以 任教的班級,全班 25 個一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以下就研究場域及研究對象,

分別說明如下:

一、研究者背景與角色

﹙一﹚研究者背景

研究者民國 84 年畢業於屏東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畢業後即順利考取教 職,分發至現職的學校服務,至今已服務滿十六年,截至目前的教學年資共二十 二年,其中包括代課年資六年,在任教過程擔任低年級導師的時間有十八年,一 百學年度依舊擔任一年級導師。

研究者擔任低年級導師初期,發現學生非常愛塗鴉,但深感欠缺兒童繪畫指 導素養,因此,從民國八十七年九月至民國九十年六月止,參加高雄縣縣民學苑

「兒童繪畫教學指導班」的研習,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培養出愛看兒童畫、愛談兒 童畫也愛教兒童畫的興趣。

進入研究所就讀後,在碩一下學期修習「質性研究」,在教授的指導下,開 始對質的研究產生興趣。碩二下學期修習「繪本教學研究」,跟隨教授的課程學 習及接受實務課程的操作,對運用圖畫書於教學,更是充滿了信心與熱情。

研究者在任教期間,有感於低年級學生閱讀與寫作不一至,心想若能藉由一 年級學生「會話也能畫」特點,活化圖畫書閱讀教學,即支持與鼓勵兒童利用語 言、圖畫、注音符號或文字等工具進行發表,將有助於學生寫作表現。因此選擇 研究主題時,擇取本議題進行研究,期望藉由課程方案的實施、師生互動的學習 中,能對學生的寫作成效有所幫助。

﹙二﹚研究者角色

本研究中,研究者以一位一年級導師身分,運用圖畫書引導一年級兒童寫作 教學,在研究歷程中研究者除了擔任教學情境中的教學者,也是參與者、觀察者、

課程設計者、資料蒐集與分析者的多重角色。

二、研究現場

研究者任教的學校位於高雄市郊區,成立於民國 27 年,迄今已有 73 年的

歷史。現在全校共有 32 班,包括幼稚班和啟智班各一班,學生約 850 人左右,

學校位於農、工、住宅區,民風純樸,交通便捷,空間設備佳,整體規劃妥善。

教師平均年齡約 45 歲,富經驗及熱忱,學校組織氣氛佳,教師流動率低。學校 周圍有郵局、區公所、農會、衛生所及區內圖書館,位居區內行政中心旁,資源 充足。但緊鄰工業區,空氣品質較差,且學校位於舊社區內,發展受限。家長結 構約有五分之四為農、工階層,家長忙於生計無心關注子女教育,且單親及隔代 教養家庭比例高。

三、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為研究者任教班級的一年級學生,研究對象共 25 人,男生 11 人、

女生 14 人,年齡約為七歲,班上有 24 個學生至少接受一年的幼兒教育,而另有 一個小朋友因家庭因素,僅上半年的幼兒園課程,其中有 23 個學生已具有辨識 及讀出注音符號及能熟練念讀首冊課文的能力。

四、作品檢核者

為求檢核的客觀與公平性,學生完成作品之後,由研究者、及另一位資深二 年級的全老師檢閱,針對學生的造句能力給予評鑑,並提供意見便於研究者作分 析與比較。

五、教學情境

研究者目前擔任一年級導師,班級課程規劃能彈性自主的運用。在 100 學年 度上學期,為配合教育部的「閱讀齊步走」政策、學校閱讀護照的實施及班級兒 童美術特色發展的推動,擬以每週三、四晨光時間及彈性課程時間進行圖畫書引

導寫作教學活動。

本研究規劃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為運用圖畫書直接教學圖畫書故事文學要 素,進行例句仿寫與圖畫寫作,協助學生熟練與學會應用從閱讀習得的寫作知識 與技能於句子的寫作;擬自小一入學第六週起至十一週止,以六本圖畫書進行教 學,而教學內容以「我和周遭的人事物」為主題,配合國語科、生活領域學習,

做主題性連結,每本圖畫書的主題均設計相關內容利於寫作活動。第二階段從十 二週到十九週止,以三本圖畫書進行引導寫作教學,此階段的教學活動是引導應 用從閱讀習得的寫作知識與技能於段落組織的寫作,學生能以經驗過的圖畫書內 容,連結本身的經驗知識或體會過的事件為寫作題材,並會選擇適切的材料完成 填充寫作與由段成篇寫作,並協助學生將寫作內容創作成圖畫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