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壹 壹、 、 、我國傳統之人性善惡觀 、 我國傳統之人性善惡觀 我國傳統之人性善惡觀 我國傳統之人性善惡觀

壹 壹、 、 、我國傳統之人性善惡觀 、 我國傳統之人性善惡觀 我國傳統之人性善惡觀 我國傳統之人性善惡觀

在我國傳統對人性善惡特別有主張的首推為儒家,其次為道家。

儒家論及人性善惡,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戰國時期先後的孟子與荀 子的「性善」說和「性惡」說,他們各為儒家的人性論提出了各自 的主張與論點。

老子與莊子為代表的道家思想也談論性善惡,但其善惡觀論點之 出發,和傳統儒家的人性論不同,老、莊道家思想的重點不是在討 論人性之表現及其形上的基礎。老、莊所言「性」,是就自然渾樸 的生命來說「性」,而不是就內在的道德性來說(包安妮,2004:7)。

因此,本文將以我國傳統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孟子「性善論」與 荀子「性惡論」為探討分析之主軸重點。

一、孟子「性善論」

孟子(西元前 372 年-289 年),是周末戰國時代人,跟孔子差 了一百多年。孟子唯一的著作《孟子》,共有七篇,其內容可具體了 解孟子的思想内容,以及他對儒學提出的一些新想法與意見。「性善」

論可稱之為他的思想核心。孟子承襲孔子所主張的「仁」之概念來講 人性本善。

然在《孟子》七篇中,具體明白寫出「性善」兩字的地方,只有 兩處,一個是〈滕文公〉上篇的「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另一 個則是〈告子〉上篇公都子提出與孟子不同人性論主張而,問到「今 曰性善,然則彼皆非與?」。有關孟子性善的論點,依包安妮(2004:

33)的主張可透過《孟子》全書,從兩個方向來看:

孟子在〈公孫丑〉篇所謂「不忍」的意思,相通於孔子所說的「不 安」的意思。孔子從人的「不安」處來說仁,而孟子則以「不忍」

來說人有「怵惕惻隱」之仁心。這個「不忍」之心,並沒有一定的 範圍。

二、荀子性惡說

中國古代主張性惡說,最有名的首推荀子。荀子主張性惡,從正 反兩方面論證;論證的方式,有以直接的論證,亦有間接的論證。

在荀子性惡篇中首先提及:「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今人之性,

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

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 生而禮義文理亡焉。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合於犯 分亂理,而歸於暴。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然後出於辭讓,

合於文理,而歸於治。用此觀之,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此 為荀子主張性惡說最直接陳述的論證。

荀子認為:「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陳大齊(1953:

26)認為荀子以行為之惡來反映人性之惡,解釋其主張為人若順從了 人天性,為什麼一定出於爭奪?因為人性「有好利」,「有疾惡」之 天性。

荀子所主張的性是與生俱來而未受絲毫教化過的最原始的本 性,所以用枸木鈍金為譬喻。荀子性惡篇主張:「故枸木必將待檃栝 烝矯然後直,鈍金必將待礱厲然後利。今人之性惡,必將待師法然後

正,得禮義然後治,今人無師法,則偏險而不正;無禮義,則悖亂而

「故性善則去聖王,息禮義矣。性惡則與聖王,貴禮義矣。故檃栝之 生,為枸木也;繩墨之起,為不直也;立君上,明禮義,為性惡也。用此 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

上述所言皆為荀子性惡說的間接論證。特別是在以「苟無之中者」

及「苟有之中,必不及於外」兩者為其論證之根本原則(陳大齊,1953:

30)。所以,荀子駁斥性善說,認為:人性若本來是善的,天下必已 是太平盛世,不需求聖王用禮義來掃除偏險悖亂,冀求正理平治。

孟子的「性善」說,認為人之心性是善的,進而肯定人都具有可 成聖成賢之本性。而荀子的「性惡說」則對人性做了另一個方向的 反思,並提出「性惡」之說,認為人性是屬於含有情私欲念的自然 之性,須要透過禮樂教化,而後人才可以成善,否則將會跑出「惡」

來,因此人必須要「化性起偽」。孟荀兩者的看法,都是以人性論 之觀點提出性善、性惡的思考。以上這些論述可說是承續了孔子的 仁道思想,對人性本質之根源做了更進一步的闡述與印證,同時也 對傳統禮樂文化做一反省與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