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緊急避難的人倫辯證分析 緊急避難的人倫辯證分析 緊急避難的人倫辯證分析 緊急避難的人倫辯證分析

第三章 性惡本質的合理辯證分析 性惡本質的合理辯證分析 性惡本質的合理辯證分析 性惡本質的合理辯證分析

第二節 緊急避難的人倫辯證分析 緊急避難的人倫辯證分析 緊急避難的人倫辯證分析 緊急避難的人倫辯證分析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緊急避難的人倫辯證分析 緊急避難的人倫辯證分析 緊急避難的人倫辯證分析 緊急避難的人倫辯證分析

「人倫」是儒家倫理學的基本概念之一,它的涵意除少數例外,

大部分是指人之所以為人的常理,或行為的規範。(韋政通,1977:

15-17):

壹、人倫即五倫、五教

孟子、滕公文: 「后稷教民稼穡,樹藝五穀;五穀熟而民人育。

人之有道也,飽食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聖人有憂 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

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呂氏春秋、壹行篇:「壹行 四曰 先王 所惡,無惡於不可知,不可知則君臣、父子、兄弟、朋友、夫 妻之際敗矣。十際皆敗,亂莫大焉。凡人倫以十際為安者也,

釋十際則與麋鹿虎狼無以異。」春秋繁露、楚莊王篇:「若其大 綱,人倫、道理、政治、教化、習俗、文義盡如故,亦何改哉。」 貳、人得常道常理

管子、八觀篇: 「倍人倫而禽獸行。」。漢書、禮樂志: 「象天 地而制禮樂,所以通神明,立人倫,正情性,節萬事者也。」 參、人間關係

淮南子、泰族訓: 「行仁義之道,以治人倫。」 肆、人倫即人序

莊子、知北遊篇: 「果蓏有理,人倫雖難,所以相齒。」 伍、人倫同人類

荀子、富國篇: 「人倫並處,同求而異道,同欲而異知。」 陸、人倫包括六德、六行、六藝

王艮、王道論:「三代之學,皆所以明人倫也。是故周禮、大司 徒『以鄉三物教萬民而賓與之: 一曰六德,智、仁、聖、義、

忠、和;二曰六行,孝、友、睦、婣、任、卹;三曰六藝,禮、

樂、射、御,書、數。』先德行而後文藝,明倫之教也。又為 比、閭、族、黨、州、鄉之法以聯屬之,使之相親相睦,相愛 相勸,以同歸于善。故凡民之有德行才藝者,必見於人倫日用 之間﹐而一鄉之人無不信之者。」(王心齋先生遺集卷二)

柒、穿衣吃飯即是人倫

李贄 、答鄧石陽:「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除却穿衣吃飯,

無倫物矣。世間種種,皆衣與飯類耳。故舉衣與飯,而世間種 種自然在其中;非衣飯之外,更有所謂種種絕與百姓不相同者 也。學者只宜於倫物上識真空,不當於倫物上辯論物,故曰,『明 於庶物,寮於人倫』。於倫物上加明察,則可以達本而是真源;

否則只在倫物上計較忖度,終無自得之日矣。」

由王艮和李贄對「人倫」的解說,反映出陽明及其後學,重視日 用平常的精神,這種精神是明末清初思想家們重視實理實事精神的先 導之一。針對宋儒所開創的學風而言,是一大解放,在此解放過程中,

形成中國十七世紀思想上的輝煌成就。

從儒家的禮樂人倫規範來說,因為在儒家倫理的包容性當中,從 反人倫到反反人倫的想法,皆重新統攝加以融合。儒家倫理的體現在 於理,而禮節是倫理的人文思想,從追求人文秩序中四個意象衍生而 來;第一是對於和諧,安定及團結的渴求,其蓋過了對於人際的利益 衝突的認定,和對社會平等的關注,所以才會說 : 「禮之用,和為 會。」;第二是在個人寓於角色之中,突顯出社會的要求,抑制住一 己情慾,此即為孔子所言「克己復禮」;第三是虛己讓人,處處都盡 量以別人為重。《禮記》云:「夫禮者,自卑以尊人。」;第四是強調

於對等的回報,此處就是《禮記》中所指的「禮尚往來」,藉此做為 民間的制裁手段,從中確立社會的秩序。《斃犬案》A 所面對的是狗 主人未能看管好其家犬而產生的威脅,此為對人文秩序第一意象的違 反,同時也凸顯飼主的角色未能「克己復禮」,也就是對家犬的訓練 及養成要能克制其野性,以及飼主也要克制其家犬為所欲為的錯誤行 為,此為第二意象的違反,而同時不能以別人為重就也違反了第三意 象,這就更容易理解 A 將犬擊斃正是上述第四意象的「對等的回報」, 因為若不擊斃該犬,A 即面臨生存的威脅。

中國的先聖先哲早就察覺到事情的種種的矛盾和差異,但是他們 並沒有誇大那衝突的一面,而相反地,無論是在自然世界或是人類社 會,會被看成是和合的整體。孔子之所以會以家庭禮治的模式,正是 因為他們接納了社會擁有差異以及不平等的前提下,最有可能達致和 諧境界中的人際組合。儒家的倫理也是很重視樂,通常與禮並稱,兩 者之間的作用,《禮記.樂記》中講的很清楚:「樂者為同,禮者為異。」 和「樂統同,禮辦異。」此外,又提到「樂者天的之和也;禮者天地 之序也。」即使是飄逸不羈的莊子,也認同「禮以到行,樂以道和。」

《莊子‧天下篇》前面兩個引用中的「同」字,主要是相對在「異」

這字而言,亦即異禮求同,達至和諧共處的境界。在春秋戰國的反人 倫亂世間,禮樂的維護及提升是種反反人倫、至高無上的與人文精神

的追求目標。

孔子為我國倫理思想的最大成就者,仁為孔子學說之基礎。以人 倫來看「仁」,可謂仁即人性之體,亦為人道之用。樊遲問仁,孔子 答覆以「愛人」,又說:「汎愛眾,而親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惡 人。」所以照孔子的意思來說,仁者是公平無私的,好或惡皆無錯誤。

仁者是比較忠厚、寬大、容易原諒他人,不念舊惡,不報復舊仇,得 饒人處,且饒人:「以直報怨,以德報怨。」所以孔子說的仁是有「慈 愛」的含意。換個說法,人倫是講求慈愛者,就是人道的表現。

人倫重視孝道,從「孝道」中也可以看得出背後的人性基礎和人

道規範。例如「身也者,父母之遺體也,行父母之遺體也,敢不敬乎?

居處不裝非孝也。五者不遂,烖及其親,敢不敬乎?」《禮祭‧祭義》

這類說法實和孔子所說的:「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

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相吻 合。曾子和子思皆得以忠實的奉行孔子的訓示,而孟子有更深的論說。

孟子的主張為天道為人行行為是最高的法則。「天道」深入人心 是良知良能良心,為與身俱來的,並且是人人皆有的,此良知良能良 心即為「是非」之心,「善惡」之辯,順此心而行事就是行善,若違 背,即是惡行(曾仰如,1985:52)。為善避惡為人的責任,此責任

未盡,不能夠算堂堂正正的人 : 「所謂人怕有不忍人之心者。……

皆有怵惕惻隱之心……

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

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

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知有四端也,猶其有 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為不能者,自賊者也。」<公孫丑上>

人天生就有良知良能良心,人性自然天生是善,「人之初,性本 善」,為何人們會為惡,為為非作歹呢? 孟子對此見解為,人後天染 上了各種惡習,人沒有讓本性善良的光輝發生作用,人的各種不好的 慾望將本性善良蒙蔽了,所以他主張「寡慾」,「養心莫大於寡欲」,

主張養「浩然」之氣,主張求「放心」去行仁義。到了荀子的時候,

主張「性惡」說,兩者所根據的理論不同,但是兩者的出發點是都是 相同的,都是在勸人們為善避惡。從人倫的立場來看人權的話,黃人 傑(1997)認為荀子的性惡說,比較適合運用在現今民主法治的社會,

作為建構人權的人性論的基礎(黃人傑,1997:263、264)。

原來,無論是傳統的天壇,變成君王在祭天的場所,在這神聖的 時間與空間的定位,成為德治、王道、仁政的變動原因。還有,在家

中的祖先牌位,家長於晨昏的一炷香,以及片刻在心中默念的禱告,

總也算是從此世代連絡彼岸的神聖時空;還有關於人生大事中的婚喪

喜慶,都莫不在祖宗們的面前舉行,連結了與家庭中的人際關係。而 當代這些神聖時間以及空間都已變成俗世性格。是神聖感的失落,也 是靈性生命的致命傷;所以靈性生命才為人際關係正常化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