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性惡本質的人道辯證 性惡本質的人道辯證 性惡本質的人道辯證 性惡本質的人道辯證

第三章 性惡本質的合理辯證分析 性惡本質的合理辯證分析 性惡本質的合理辯證分析 性惡本質的合理辯證分析

第三節 性惡本質的人道辯證 性惡本質的人道辯證 性惡本質的人道辯證 性惡本質的人道辯證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性惡本質的人道辯證 性惡本質的人道辯證 性惡本質的人道辯證 性惡本質的人道辯證

《易經》稱人的活動規則為人道,宇宙運動變化的規則稱為天 道。《中庸》以人所受於天所定的規則為性,按照人性去活動,稱為 人生之道,即是人道。

重私忘公也是一個反人道的問題,有人認為中國人欠缺公德 心,這是我們應該承認的(黃人傑,1997:301)。至於在私德方面,

也就是在和社會公眾不相關聯的生活行為上,西方人認為不可以干涉 別人的私生活,要尊重別人的隱私權。這個意思儒家可以理解。所以 自古也有「隱惡揚善」的話。揚善是「與人為善」的精神,是積極性 的,而隱惡的動機,則是為人留餘地,使他有改過自新的機會。所以 儒家對私德的要求雖然很嚴格,但是當某人在私德上有了過失,卻也 能以一種寬恕的態度來對待他,為他留一條自新之路,是一個很好的 態度。

儒家並沒有劃分公德和私德,但很重視公私的界限,事實上義 利之辨就是公私之辨。可見儒家並不是只注重私德而忽視公德。照儒 家的道理,人可以捨己奉公,而絕不容許假公濟私。至於國人缺乏公 德心,這不是一個倫理思想的問題,而是國民生活習慣的問題,很多 反人道的言行,都表現在生活習慣的偏叵上。現代化的生活習慣如何

養成呢?採重罰以改正不良習性,再加強國民道德教育,標本兼治,

雙管齊下,是為最可行之道。

私德不佳是由於私心太重,有些人將自己的「私心」放到整體 利益之上的行為,正好說明了中國人搞「和合」、講「團結」,強調「大 一統」的虛偽性。事實上,正因為在中國文化中沒有開誠布公的合理 的「逐利」理念與行為規範,也沒有具有尊嚴的「逐利」方式,才會 造成這種現象。的確,正因為大家都必須把自己說得堂而皇之,純粹

「無私」的。結果,「公」與「私」的界線就不知道在何處。

在中國文化裏,「個人主義」可能就是「自私」的同意詞。進而 認為「自私」就是沒有「人情味」。中國人總在「自己人」之間相互 幫助,互相照顧。為了在對自己有約束力的人面前「做人」,他們就 往往去損害對自己沒有約束力的「外人」。像「拉關係」、「走後門」、

「拍馬屁」與「套交情」一類的「人情味」動作,正是慷「外人」之 慨,以肥「自己人」的。這種「內外有別」的「做人」方式。

「公」與「私」的衝突中,一方面因為「賞厚而信」的吸引,

另一方面則由於「罰重而必」的恐怖,而把原本有害的「私心」轉化 為對國家有益的「公心」,這是韓非在承傳商鞅告姦之法的大手筆,

也是法家在用術方面的極致。

在論及「治」的「亂」的對立問題,「治」的表象絕不會因為「以

力服人」的情境下長久維持的,祇要百姓生活在「懼怕」懲罰的心態 中,就不會感到幸福;祇要人民生活在「追求」功名利祿的賞賜中,

人性的光輝就不容易發輝出來。也就因此,法家在圖治去亂的方法,

都不是正本清源的,都是表面的,其「治」的真義並不意味著百姓心 中的認同,對政府的作法亦沒有內心的共識。

「人」是有情感的,法家所開展的社會,是缺乏人際關係的 真情感,像告姦之法,根本上是破壞了人際關係的仁愛互助,而為了 社會一時的安定和富強,卻付出了整個的人際關係,作為代價。在這 方面,法家的作法,真是得不償失。

再下一個的作法,就是要消除不公,要實踐「法律之前人人平等」

的原則,是非常好的,這點也許是法家在解決社會問題各種措施中,

最值得喝采的部份。法家的當代意義,也以此為可以發展的部份;至 於如何做到這種鐵面無私的執法措施,則是另外的問題。當然,這點 法家的長處,沒有料到倒成了法家的務實性格致命的傷害:像商鞅的 結局,李斯的下場,亦都由於在實踐「法」的客觀性以及其普遍性,

而為自己種下了禍根。

第四節 第四節 第四節

第四節 性惡本質的人權辯證 性惡本質的人權辯證 性惡本質的人權辯證 性惡本質的人權辯證

人權觀念是近代社會的產物。自 18 世紀後期起,一般的政治革 命都在追求被迫害者的解放,1776 年美國的獨立宣言和 1789 年法國 的人權宣言,不僅闡明了人的基本權利;更重要的,它們確定政府存 在的主要目的即在保護這些人權不受侵犯。此後,人權便成為國民應 享的基本權利。它不僅基於自然法,且為實證法所保障。現代各國憲 法雖明白規定人權,但其重點卻由政治轉向經濟,從自由轉向平等和 安全。

傳統人權通常是自然社會中的產物,是「自然」的,新人權是改 變社會中的產物,是「創造」的。創造的行動並非思維的行動,而是 執意的行動。凡是創造的事物,必先有一基本之假設,這種基本之假 設,並不是隨心所欲的事件,而是選擇的事件,我們必須選擇能產生 對人類實際行為有益之基本假設,即先認識何者符合目前環境的趨 勢,而提出新的人權要求,我們能將整個人身體、精神、社會物體及 人類性格相調和,否則如果誤用了實用主義或現實直覺的偏見,則新 人權可能進入「貶低人性價價」的境界(謝福助,1982:89)。

人類在順應新的趨勢中,並非一定要固守傳統的人權,但也非一 定要改變傳統的人權,因為傳統的部份人權已無法適應或滿足目前的 社會改變,所以要從改變的社會中尋求具體、實質豐富、永久價值、

符合人性的新人權,共同延續人類文化的至高價值與倫理觀──這要 從人類尊嚴的中心觀念「人道」出發,不是以目前多數人「自以為是」

的思想作出發,否則人權的進步可能造成退步,人權的希望可能變成 失望,在人權的發展中,新舊的矛盾、不確定性、不合需要性,會因 新的嘗試產生混亂符合新現象,新趨勢的人權,同時也要節制部份的 傳統人權,以適應整個人類社會的「轉變」。

第四章 第四章

第四章 第四章 正當防衛的性惡合理辯證本質分析 正當防衛的性惡合理辯證本質分析 正當防衛的性惡合理辯證本質分析 正當防衛的性惡合理辯證本質分析

國家對應禁止之行為,在刑法上以抽象的文字加以規定,也 就是犯罪構成要件,該當構成要件的行為,原則推定其具有違法性,

惟刑法除有禁止規範外,尚有容許規範,亦即如因具有一定事由之 存在,依行為之性質,並無違背全部法律秩序的目的,並非道義非 難之對象,自不得對之為違法評價,而正當防衛即屬阻卻違法事由 之一,本章係針對正當防衛之法律構成要件與及以人性、人倫、人 道、人權四者進行性惡合理辯證本質分析,為合理之惡建構更深厚 之理論判斷基礎。

先說明以下 4 項案例,以供本文分析討論之參考:

甲 : 職棒明星張錦輝間暇喜好上山狩獵,某日約與好友李建明相約 同去,不料 2 人因故口角致生激烈衝突,張錦輝氣憤不過乃舉 起隨身準備狩獵使用獵刀,砍向李建明,李建明加以防衛並乘 機奪刀,2 人經一番扭打,張錦輝不慎遭己所持之獵刀所傷。

乙:承上,若張錦輝為已刀所傷而大量出血,已無法反擊,此時李建 明心中憤恨襲上心頭,趁勢再度施以攻擊,再獨自下山,置流 血不止的張錦輝於不顧,張員終因流血過多而死。

丙 : 王恰恰為劫匪,深夜攔截李建明欲行搶劫財物,李建明雖然不 確定知道王恰恰是否持有任何武器,出於防衛的意思,舉起隨

身攜帶之工具襲向王恰恰致死。

丁:如丙之例,但 : (1)王恰恰舉手攔截李建明之時,李建明誤認為 王恰恰持刀刺來,倉促間亦以隨身攜帶的工具襲向王恰恰以為 防衛,王恰恰死亡;或(2)王恰恰使用木棒抵住李建明,李建明 為防衛目的,拾起地上石頭反擊,王恰恰遭重擊而死亡。

上述四個案例中,甲案例為典型的「正當防衛」,乙、丙 2 案例 為典型的「過當防衛」,適用刑法第 23 條的規定 : 「但防衛之行為 過當者,得以減輕或免除其刑」;惟丁案例之情形因防衛行為的「相 當性」基礎事實之錯誤,致生過當的結果,其中丙-(1)案例為行為 人對於「侵害」過大的評價,而丙-(2)案例行為人對超越於相當性 的防衛行為欠缺了解;而本章節則將此為討論,以進一步釐清正當 防衛的性惡合理辯證本質分析。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正當防衛的人性辯證分析 正當防衛的人性辯證分析 正當防衛的人性辯證分析 正當防衛的人性辯證分析

人性論是中國傳統哲學最重要的問題之一,也是異說和爭論最

多的問題。從孟子與告子之間的爭論、荀子與孟子之間的爭論開始,

就表現出批評者對被批評者,缺乏同情的了解。例如告子說 : 「生 之謂性」,是說一物之生,就有一物之性,他是泛就人與物而言的,

根本不涉及善惡的價值。所以就物言,「性猶杞柳」;就人言,「人性 之無分於善不善也。」孟子從性善論出發,直下就斷言告子之說將「率 天下之人而禍仁義」,自難使對方心服。荀子的批評孟子,也是根據 自己經驗論的觀點出發,根本無法了解孟子,也不能覺察到彼此之間 的基本差異究在何處。從今日看起來,孟、荀的人性論,根本不是在 同一觀點上出發,因此他們之間的爭論,不能得到誰是誰非的結論。

孟、荀人性論的根本歧異點,在他們討論人性問題時,使用了不同的 方法,孟子用的是先驗法,荀子用的是經驗法,由於不同的方法,遂 產生對人性有不同的了解。由此性善與性惡,不是兩種相反的說法,

他們之間的爭論,而是依據自己的方法,建立了各自的人性論。如果 從這個了解,那性有善有惡,和性三品等人性論,也是從經驗的觀點 探討人性,與孟子之間,同樣不必有正面的衝突 (韋政通,1997:

24) 。

每個個人都會有個性、本性 (或本能)、人心與人格,而且都會 接受先天遺傳與後天環境的影響,若要徹底了解人性,不能不探知人 性與人類共同具有的行為特質,其特質同時含有同異兩種狀況;例 如,每個人都會有個性但是個性並不一定相同。因此,每一個人(屬

每個個人都會有個性、本性 (或本能)、人心與人格,而且都會 接受先天遺傳與後天環境的影響,若要徹底了解人性,不能不探知人 性與人類共同具有的行為特質,其特質同時含有同異兩種狀況;例 如,每個人都會有個性但是個性並不一定相同。因此,每一個人(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