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外部連結與知識取得之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外部連結與知識取得之相關研究

壹、外部連結

隨著外部環境的快速變遷,企業往往隨著組織的日益擴大而產生反應過慢 的情況。這時若企業仍閉門造車、單打獨鬥,將可能錯失獲得外部資源的機會,

甚或導致創新的失敗。於此,開放式創新(Open innovation)之理論近來引起 各界廣泛的關注與討論。該理論源於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哈斯商學院(Hass School of Business)教授Henry Chesbrough於其2003年出版的「Open Innovation:

The New Imperative for Creating and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y」著作中首次提出。

其定義開放式創新為:透過有目的性的由外而內(Inbound)的獲取知識以及由 內而外(Outbound)的輸出知識,來加速內部創新與擴散給外部需要使用創新 的市場。由上述定義可以發現開放式創新中的兩項主要概念,分述如下:

(1) 由外而內(Inbound):是指企業應盡量利用外部的技術與構想,來提 升企業的營運。

(2) 由內而外(Outbound):是指企業內部若有不需要的創新或技術,應 提供至市場,讓研發產生更大的效益。

由這兩個概念可以初步瞭解開放式創新具有以下四個面向(李芳齡譯,

2007):

(1) 突破組織的創新疆界(Innovation boundary),創新不再只侷限於組織 內研發的成果,而是可以透過合作、聯盟、甚至是採購組織外部的創 新。

(3) 透過創新分享,增加創新的多元及豐富。透過有效的創新分工體系,

可以達成最佳的專業化效能及多樣化產出。

(4) 因應技術開發成本日益提升、產品生命週期日益縮短的產業趨勢,開 放式創新已成為新世紀組織經營重要的核心能力。

開放式創新的概念可以用【圖5】來表示,並與傳統的封閉式創新做對照。

服務業中,一個常見與外部連結的創新活動便是「顧客參與新服務開發」

(Customer involvement in NSD),也就是顧客負責部分的新服務構想、設計甚 至到最後新服務的傳遞等。Cheng et al. (2012)等學者便將顧客參與新服務開發 運用至Berry et al.(2006)所提出來的市場創造型服務創新(Market-creating service innovation)理論,進行實證研究,並在研究中發現顧客參與舒適感獲得 型(Comfortable gain)的新服務開發和開發流程中的上市階段(Launch stage)

具有顯著正相關,其原因推測可能是由於顧客能直接感受到舒適的回饋,故較 有動機成為共同開發者。

【封閉式創新】

市 場

研究專案 企業疆界

研究 發展

既有 市場

研究專案 企業疆界

新市場

研究 發展

從圖中可以明顯看出傳統封閉式創新具有企業疆界,自專案研究、發展到

資料來源:Chesbrough(2003)

開放式創新加速並加深服務創新(Chesbrough, 2011b)。企業可仰賴開放的 觀念來進行創新,並需時常透過由下而上(Bottom-up),或由上而下(Top-down)

的過程與外部行為者在網絡中發展創新,這些參與創新者包含顧客、參與的員 工和管理者(Rubalcaba et al., 2012)。Leiponen(2005)強調除了企業內部的合 作,亦強調從外部的顧客與競爭者得到有益的資訊、採納所需技術、進行在職 學習以及從大學等學術單位汲取有用資訊。West & Lakhani(2008)也提到,

在一產業或行業中,企業須同時專注於行業間內部的合作與整個產業生態的發 展,其中包含分享技術以及交易智慧財產。Dahlander & Gann(2010)所認為 成功的開放式創新,其特性應由 Inbound 和 Outbound 以及 Pecuniary(付費的)

和 Nonpecuniary(免費的)所排列組合而成。而 Pedersen & Aas(2012)根據 其文獻回顧提到,成功的由外而內採購(Inbound pecuniary)之開放式創新所 要著重的要素,包含網絡選擇的重要性、創新技術的支持、網絡大小、與大學 的關係以及研究中心的聚集。開放式創新若沒有一專門單位負責運作,也會因 為員工無法同時執行日常事務與創新,而使得創新的進展遇到障礙。因此 de Jong & Vermeulen(2003)便提到服務管理者可以激勵他們的員工多多與外界接 觸,包含與顧客、供應商聯繫,瞭解競爭者的行動和參與會議、博覽會等。

新產品或新服務構想的產生是需要知識的。Sternberg(1988)便曾提到,

創意不會在對某特定領域的知識一無所知時憑空產生,人類必須先擁有相關領 域的知識為基礎,進而發展出具有創意的應用或延伸方法。Hunt & Morgan(1995)

也提到企業藉由知識也可以讓產品與服務等產出更具價值。而前述文獻探討中 所提到的跨部門連結,其實也代表著這些知識的轉移與傳遞,顯然知識對於服 務創新具關鍵性角色。故下一節將針對這類知識以及其取得進行文獻探討。

貳、知識取得 一、知識的意涵

英國哲學家培根的一句話:「知識就是力量」,言簡意賅的傳遞了知識的重 要性。「知識(Knowledge)」是從人類的活動之中所產生出來的一切真理、原 則、思想與資訊(Badaracco, 1991)。是一種具有價值的智慧結晶,可以透過資 訊、經驗、抽象概念、標準作業流程(SOP)、系統化文件以及具體技術等方式 傳達(Nonaka, 1994),其中資訊更是誘發並創造知識的必要媒介(Nonaka, 1991)。

Davenport & Prusak(1998)則對於知識有不一樣的解釋,認為知識是一種具流

事能做,更重要的是知道該如何去做,並可透過學習的過程來整合所獲得的資 訊、理論與經驗,進一步獲得新的知識。這概念相當於 Quinn et al.(1996)所 提出將知識依層次分為 Know-What, Know-How, Know-Why 與 Care-Why。

綜上所述,知識的定義可由林建山(2001)所提作為總結:知識是對事物 認知、經驗、探索、學習、發現、理解之總稱,其中主要涵蓋「理則之知識

(Know-Why)」、「訣竅之知識(Know-How)」、「人才之知識(Know-Who)」

與「資訊之知識(Know-What)」,並且分別存在於「知識元體(Wetware)」、「知 識軟體(Software)」與「知識硬體(Hardware)」之中。

二、知識取得

無論在知識管理或在知識移轉的文獻資料之中,都可以發現所需執行的首 要工作便是在於取得與收集各種所需的知識。如 Zack(1999)提出知識管理的 流程依序為:(1)知識取得(Acquisition)、(2)知識改進(Refinement)、(3)

知識儲存及檢索(Storage & Retrieval)、(4)知識呈現(Presentation),以及 Gilbert

& Cordey-Hayes(1996)針對知識移轉分為五個階段:(1)取得、(2)溝通、(3)

應用、(4)接受、(5)同化。知識取得原則上可以分為內部知識的汲取與外部 知識的收集,因此 Gilbert & Cordey-Hayes 便提到當企業組織體認到其缺少某一 種知識,產生「知識缺口(Knowledge gap)」時,組織為維持生存與競爭力,

便需引進或移轉新知識至組織內。知識取得的方式,依 Ashford & Cummings

(1983)之研究,分為主要兩種:

(1) 詢問(Inquiring):經由詢問的方式來獲得第一手知識與資訊,然而 壞處是尋求知識者也因此而顯現出自己所知的不足。

(2) 偵查(Monitoring):不同於詢問的是,偵查為一種間接取得知識與資 訊的活動,取得的方式包含藉由觀察的方式去瞭解對方之行為以及行 動,或者透過第三方詢問。此方式的好處在於避開詢問方式的缺點;

壞處則是由於透過間接方式來取得知識,故所獲得之品質較難掌控。

然而,企業該如何知道所獲取之知識是有價值的?答案是於前面 den Hertog et al.(2010)之服務創新模型構面中,所提到的動態能力(Dynamic capability)。Shang et al.(2009)便根據多位學者對於動態能力之定義整理成以 下三項特點,並提出動態能力循環圖,如【圖 6】:

(1) 動態能力代表著能結合各不同的核心功能、技術或活動知識的能力 (2) 動態能力能讓企業辨別新的外部知識之價值、吸收並應用於商業端 (3) 動態能力的產生仰賴持續的學習

【圖 6】動態能力循環圖

資料來源:Shang et al.(2009)

透過動態能力的循環累積,使企業取得越多的知識後,更加具備辨識所取 得知識之價值的能力,也使得創新更符合顧客需求或市場趨勢,獲得有價知識 後的學習亦累積其動態能力,最後產生正向循環。

由此可見知識取得與動態能力對於企業的重要性,而根據《IBM 2011 年全 球行銷長研究報告》之中的一項調查指出,「市場」以及「科技」是目前影響企

1997; Trott, 1998),故將技術知識與市場知識列為本研究於知識取得上所欲深入 瞭解的議題。

(一) 技術知識

Weisberg(1999)指出技術知識會增進創意的產出,一旦組織擁有適當的 技術知識,將能夠使其產生出更多的創意。Shang & Chen(2010)於其研究中 也指出,透過 IT 等技術知識將能使服務企業創造市場並擁有先進優勢。

技術知識為企業組織可獲得並應用在商業活動上的科學知識(Prabhu, Chandy & Ellis, 2005)。根據 Miller(2004)的研究,企業的技術知識可以知識 的深度(Depth)及廣度(Breadth)兩面向來衡量,技術知識的深度代表著企 業擁有產業內(Within industry)知識的存量,可由企業所擁有的有關產業內之 產品或製程上的專利數量來衡量;而技術知識的廣度則代表著企業擁有跨產業

(Across industry)的知識存量,可由企業所擁有的有關於其他產業中的產品或 製程專利數目來衡量。

技術知識的分類,依 Bowonder & Sharif(1988)之研究,可以分為以下四 種類型:

(1) 硬體技術(Technoware):指存在於硬體內的技術(Object-embodied),

例如:產品、機器設備等。

(2) 軟體技術(Inforware):指存在於文件內的技術(Document-embodied), 例如:技術藍圖、流程與公式等。

(3) 人力資源(Humanware):指存在於人之技術(Person-embodied),

例如:知識、經驗、記憶與創造力等。

(4) 組織管理(Orgaware):指存在於制度內之知識(Institution-embodied), 例如:組織、管理與協調能力等。

技術知識的取得方面,則可依據 Leonard(1995)將技術知識的取得分 為來源與機制兩面向進行探討,詳述如下:

(1) 來源面向:可以將取得的來源分為服務對象、顧問、出售者、國家實 驗室、大學、競爭同業與其他非競爭組織等七項來源。

(2) 機制面向:可以透過研發合約、共同研發、教育性購買、觀察、授權、

合資、合併等七種機制。

(二) 市場知識

Jaworski & Kohli(1993)指出具有高度市場知識的企業,更能循著市場環 境的變遷、顧客需求的改變而創造出新產品或新服務;企業不斷進行新產品或

Jaworski & Kohli(1993)指出具有高度市場知識的企業,更能循著市場環 境的變遷、顧客需求的改變而創造出新產品或新服務;企業不斷進行新產品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