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個案研究

第二節 王品餐飲個案

王品餐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王品),為台灣餐廳連鎖集團,由董事長 戴勝益於 1993 年 12 月 24 日所創立。為中華民國上市公司(公司代碼:2727),

主要經營業務為餐飲服務業,提供各式品牌,例如:西式牛排、和風創作料理、

原味燒肉、北海道昆布鍋、懷石創作料理、法式鐵板燒、日式豬排咖哩、石頭 鍋及涮涮鍋、蔬食料理、咖啡輕食…等餐飲服務。實收資本額新台幣 6.795 億 元,總員工人數約 10210 人。於中國、台灣與新加坡共有 14 項品牌,總店數約 356 間,為台灣最大餐飲集團。

王品集團成立至今已有 20 年歷史,並且早已突破餐飲業「10 億營業額」

的瓶頸,甚至於 2012 年突破百億。經歷這二十年來的發展,其管理之道-「王 品學」已成為餐飲業的管理新典範。但任何的成功絕非一蹴可幾,回溯 20 年前,

戴勝益離開了哥哥戴勝通所創辦的家族企業「三勝製帽」,並於同年創辦了「ㄅ ㄧㄅㄧ樂園」,為台灣第一家引進鴕鳥的遊樂園,引進之初轟動全台。然而於隔 年卻因為消費者失去新鮮感而使業績一落千丈,轉而成立吃到飽餐廳「全國牛 排館」,但是卻也因為經營不善而慘賠,最後失敗收場。負債纏身的戴勝益,最 後向朋友湊足了 270 萬元,於 1993 年的 12 月成立了今日王品集團的前身「王 品台塑牛排」。記取前幾次創業的教訓,這回戴勝益靠王品牛排扎穩了馬步,並 於 1996 年打破損益兩平,企業開始獲利。但在這次創業初期的前三年也並非如 此順遂,因為店名含有「台塑」以及廣告出現「王永慶」,使得王品於 1995 年 收到了台塑總部的存證信函,也促使王品開始去台塑化、去王永慶化。而這一 品牌危機,卻也成了「王品」這個品牌的轉機,公司因而全力發展「王品」這 項品牌。

除了品牌識別的轉型,戴勝益為了讓這品牌能日漸茁壯,故於成立之初便 延攬了許多專業經理人一同加入,例如:安侯建業會計師事務所(KPMG)的 會計師王國雄(現為王品集團副董事長)以及於技術學院任教的黃國忠(現為

王品集團管理部副總),因為有了他們而使得王品的資訊與財務系統趨於完備。

另一個使得王品能成為連鎖餐飲集團的關鍵要素,便是當時任職麥當勞訓練部 總監的張勝鄉(前王品訓練部副總,已退休)。他為王品制定了標準作業流程

「SOC(Station Observation Checklist,工作站觀察檢查表)」,這使得王品的服 務得以標準化實施,這是服務業者要能成為連鎖企業的關鍵。2001 年,有鑒於 台灣市場太小並趨於飽和,且於大陸設廠投資之台商逐年增加,使得每客一千 元的高端消費族群逐漸消失,營收衰退至將近三成。這讓曾經立下「王品成為 跟隨他的人的最後一張履歷表」這項承諾的戴勝益又跌了一跤,並一共辭退了 47 人。始終走單一品牌路線的王品開始思索著能不能發展新的品牌,跳脫王品 台塑牛排這個框架。戴勝益遂想出了「醒獅團計劃」,也就是將跟隨他的這群「獅 子」給「搖醒」,讓他們能成為領頭獅王,於企業內部創立新品牌,以帶領企業 往多品牌策略方向邁進。西堤 TASTY 遂於 2001 年應運而生,並一炮而紅。隨 後的陶板屋、聚、原燒等品牌也隨著集團內各獅王(即創立該品牌事業處之負 責人)的領軍紛紛成立。而於去年 2013 年所成立的新品牌「hot-7 新鐵板燒」,

其領軍獅王-「鄭禮藤」總經理便是這次個案研究主要的訪談對象。【表 12】

為整個王品集團的企業發展簡歷:

【表 12】王品集團企業發展簡歷

時間

(西元年) 概況

1993 公司成立於台中寧夏路,從事餐飲服務業,實收資本額新台幣 2000 仟元 1994 公司成立共同決策中心-『中常會』

1997 (1) 王品台塑牛排餐飲事業部推動『工作標準化作業』

(2) 正式啟用企業內部網路系統(Internet)

2001 TASTY 第一家店『台北復興店』成立 2002 (1) 陶板屋第一家店『台北復興店』成立

(2) 制定『龜毛家族』條款

【表 12】王品集團企業發展簡歷(續)

(1) 王品集團由『Wanggroup』更名為『Wowprime』

(2) 『石二鍋事業處』成立

(4) 榮獲天下雜誌『金牌服務大賞』之西式連鎖餐飲第一~三名-王品、TASTy、

夏慕尼;中式連鎖餐飲第一名-聚

王品集團的組織架構屬於事業部型結構,除了有關控制、決策與監督的單 位設於總部內,其餘單位皆按服務商品類別分成多個品牌事業部,各自獨立經 營且為利潤中心,自負盈虧。故整個公司治理上,依職級依序為董事長、副董 事長、總經理。總經理底下又分別為總部與各事業處,以及於企業組織中前所 未見的單位-「中常會」。總部下設有九個功能性部門,分別為:品牌部、企業 關係部、訓練部、管理部、財務部、採購部、工程部、資訊部以及人力資源部;

各事業處則包含所有旗下品牌,分別為:王品、西堤、陶板屋、原燒、聚鍋、

藝奇、夏慕尼、品田、石二鍋、舒果、曼咖啡等事業處,如【圖 10】所示:

【圖 10】王品集團組織架構圖(2012)

資料來源:王品集團 2012 年公開說明書

同樣的,【表 13】亦列出王品各部門主要之業務內容,以對於集團內部組

【表 13】王品各部門的主要業務

則由於員工數已高達 10000 多人,故屬於大型組織。雖然在組織架構圖中找不 到與創新相關之部門,然而卻有一個極為特別的正式化組織-「中常會」。此單 位是戴勝益仿效台灣政黨組織所成立,目的是讓集團能進行共同決策,避免單 一決策易造成錯誤的風險。中常會主要由全台各地 24 位的「中常委員」組成,

包含:董事長、副董事長、總部各部門最高主管以及各事業處最高主管。每個 月於台中總部召開三次會議,時間為每週五早上九點半至晚上七點。整個議程 分為早上以及下午,早上各領域的優秀人才受邀至會議演講,目的是讓王品人 見賢思齊,透過學習來添加成長動能;下午由總部各部門及事業處主管報告,

輪流回報當週營運概況與進度,以及討論和決議由「提案制度」所彙整提報之 有關服務提升的創新提案。決議實施之創新提案最終由王品董事長拍板定案後,

便由副董事長指派負責的部門單位以專案執行。後者決議創新提案的概念,如 同 Sundbo 在其研究中提到的專門收集構想的「溝通中心」,其主要任務是將他 人的構想收集並逐一確認可行性之後,指派其他組織單位執行,中心本身並不 發展此構想。鄭總經理便提及:

「參加中常會有個基本原則,就是一樣的 function(指企業功能部門)的 概念裡面只有最高 leader(指部門最高主管)來參加,他即便有三個部,那三 個部底下的那個部的總監也不參加,就是一個代表就對了。也就是說如果我未 來任何一個事業處底下產生一位協理。因為基本上中常會是協理級以上的人參 加,那即便我事業處裡面產生一個協理,協理也不會來參加中常會,因為我已 經代表了,就是最高的主管代表就好了。所以這個人數不會無限擴張,這是第 一個。第二個就是中常會成員裡面在中常會所討論決策的事情,如果今天相關 是資訊,就是資訊部去執行,那誰來拍板呢?事實上是這個副董事長,就是王 國雄。他是在中常會裡面除了董事長以外就是他,他來發落所有的待辦事項給

只要大家同意,這個案子就執行,大概模式是這樣子。」

深入探討王品的組織設計,上述所提及的「提案制度」可說是王品集團的 創新引擎。在該集團中,最低層級是店鋪,其最高主管為店長。每個月需固定 提案,並由掌管七間店鋪的區經理主持「區會」,招集各店鋪店長討論該區店鋪 的提案。討論結果將提案分成三種:通過上呈、建議與否決。上呈的提案送到

「二代精英會議」(二代精英指的是區經理),此會議的成員包含:董事長、副 董事長、二代精英總經理、各功能部門經理級主管、各事業處區經理以及各事 業處所推派出來的一名主廚,共約 54 位。二代精英總經理通常是委託資深總經 理(目前為夏慕尼總經理楊秀慧擔任)領導,負責管理二代精英。另外,推派 主廚主要是確保廚房的意見可以被汲取,但並非必要參與者,且該廚藝代表可 以輪替參加(例如:三個月輪一次),但是區經理必須每次與會。每個月一次的 二代精英會議,主要任務是將各店鋪經由區會篩選出來的提案,以及二代精英 每一位成員另外再提出一個提案全部收集,經由會議討論與投票表決後分類。

由於二代精英會議的層級較高,故已具有部分決定權,因此會議表決結果將提 案分為:即刻通過、通過、建議以及否決。可即刻通過的提案通常是該負責的 部門代表也在會議之中,並認定可以即時辦理者。其他通過的提案則呈報至中 常會。另外,身為王品董事長的戴勝益有另外 5%的權力,回顧審查於區會及 二代精英會議中被否決掉的提案,若為不錯之構想,則可以要求二代精英會議 重新討論與表決。

王品透過提案制度,讓提案人所提出的案子都有被討論的機會,討論過程 依循民主制度的程序,例如:經由討論達到共識,亦或是藉由最終的投票決議,

除了是為尊重提案人,集體決策的優點也得以彰顯。此提案制度的最終目的是 希望透過全體員工一同找尋機會點,即找出改善王品的核心。鄭總經理提到:

「提案有可能因為依照提案者本身的想法,所以大大小小都有。有可能根 本騷不到癢的也有,有些根本為了提案而提案的也有,有時候沒什麼營養的他 也提,也有可能。但是這個都不對,為什麼呢?因為提案的目的就是要找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