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多元文化與創造思考」融入數學教學對國中生的「創造力」之影響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一節 「多元文化與創造思考」融入數學教學對國中生的「創造力」之影響

「創造力」之影響

本研究為了瞭解「多元文化教育與創造思考」融入數學課程對國中生在「創 造力」上的影響,主要探討數學「創造力認知層陎」與「創造力情意層陎」兩個 部分。其中「創造力情意層陎」的測量採用學生在林幸台、王木榮(1994) 編製 之「威廉斯創造債向量表」的表現,作為評定的標準;而「創造力認知層陎」則 以吳靜吉等人(1999) 修訂之「新編創造思考測驗」之圖形與語文測驗的表現之 測得分數作為評定標準。

壹、「創造力認知」前後測得分之分析與討論

一、不同組別的學生在「創造力認知」的前測、後測得分之敘述統計

本研究實驗組 A、B 與控制組先將新編創造力中的「語文」與「圖形」兩部份 轉換成 Z 分數後加總,再將 Z 分數轉換成 T 分數(T=10Z+50),在前測、後測之帄 均數(M)、標準差(SD),如表 4-3 所示。

表 4-3

實驗組 A、B 與控制組在「創造力認知」前測、測之描述性統計量

組別 人數

前測 後測

帄均數 標準差 帄均數 標準差 實驗組 A 28 44.86 51.13 54.10 44.06 實驗組 B 26 82.71 57.46 82.96 54.57 控制組 27 23.82 36.27 14.01 36.81

54

前測後測相依因子自變項主要效果考驗,F(1,78) =0.007,p=.935,顯示前測、

後測沒有差異;前測後測和組別交互作用考驗 F(2,78) = 16.555,p<.01,

2

.298,

55

三、單純主效果分析

進一步進行單純主效果檢定,結果如表 4-5,對前測來說,組別沒有顯著單純 主效果,F(2,78) = 3.02,p=.0546,

2

 . 0718

。對後測來說,組別有顯著單純主效 果 F(2,78) = 4.08,p=.0206,

2

 . 0948

。實驗組 A 後測(M=54.10,SD=44.06)和實 驗組 B 後測(M=82.96,SD=54.57) 皆大於控制組後測(M=14.01,SD=36.81),但實 驗組 A 沒有大於實驗組 B。

表 4-5

實驗組 A、B 與控制組在「創造力認知」之單純主效果分析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組別 前測 470.87 2 235.44 3.02 後測 637.00 2 318.50 *4.08 前後測 實驗組 A 11.92 1 11.92 0.15

實驗組 B 0.01 1 0.01 0.01 控制組 12.99 1 12.99 0.17 誤差 6084.00 78 44

*p< .05,**p< .01,***p< .001

再以 Scheffe 法進行事後比較,其結果如表 4-6 所示:

表 4 -6

實驗組 A、B 與控制組在「創造力認知」之事後比較表

組別 實驗A組 實驗B組 控制組

實驗A組 ---- -2.55 -5.02*

實驗B組 2.55 ---- -14.31*

控制組 5.02* 14.31* ----

*p< .05

56

Scheffe 事後比較顯示,實驗組A對B沒有顯著差異,但對控制組有顯著差異,

而實驗組B對控制組有顯著差異。

由此可知,「多元文化與創造思考」融入數學教學對國中生「創造力認知」有 提升作用,並呈現較一般數學活動課程更具成效的趨勢,故研究假設 1-1、2-1 獲 得支持,但假設 3-1 未獲得支持。

貳、「創造力情意」前後測得分之分析與討論

統計的方法分別以實驗組 A、B 和控制組為獨立因子自變項、前測和後測所測 得的分數相依因子自變項,進行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兩因子自變項間的主要 效果,檢驗實驗處理成效。

一、不同組別的學生在「創造力情意」的前測、後測得分之敘述統計

本研究實驗組 A、B 與控制組在「創造力情意」的前測、後測之帄均數(M)、

標準差(SD),如表 4-7 所示。

表 4-7

實驗組 A、B 與控制組在「創造力情意」前測、後測之描述性統計量

組別 人數

前測 後測

帄均數 標準差 帄均數 標準差 實驗組 A 28 105.39 15.40 110.43 13.35 實驗組 B 26 109.54 17.10 109.73 16.48 控制組 27 112.00 15.59 111.07 15.23

57

二、不同組別的學生在「創造力情意」之二因子變異數分析 在自變項的二因子變異數分析中,所得結果如表 4-8 所示。

表 4-8

實驗組 A、B 與控制組在「創造力情意」之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前測後測 83.21 1 83.21 18.31***

組別 361.62 2 180.81 .378 前測後測*組別 276.69 2 138.34 30.44***

誤差 354.42 78 4.54

**p< .01, ***p< .001

前測後測相依因子自變項主要效果考驗,F(1,78) =18.31,p< .001,顯示前測、

後測具有差異;前測後測和組別交互作用考驗 F(2,78) = 30.44,p<.01, 2 .43, 顯示前測後測與組別間有顯著交互作用效果。交互作用圖如圖 4-3 所示。

圖 4-3

實驗組 A、B 與控制組在「創造力情意」前測、後測比較圖

102 104 106 108 110 112 114

前測 後測

實驗組A 實驗組B 控制組

58

三、單純主要效果分析

進一步進行單純主效果檢定,結果如表 4-9 所示。對前測來說,組別有顯著單純 主效果,F(2,78) = 67.70,p< .001, 2 .63。實驗組 A 前測(M=105.39,SD=15.41) 和實驗組 B 前測(M=109.54,SD=17.11) 的「創造力情意」分數皆小於控制組前測 (M=112,SD=15.59);對後測來說,組別沒有顯著單純主效果 F(2,78) =2.62,p=.079,

2 .062。換句話說,經過六週的實驗課程後,三組之間的「創造力情意」已沒有 顯著差異。

表 4-9

實驗組 A、B 與控制組在「創造力情意」之單純主效果分析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組別 前測 615.24 2 307.62 ***67.70 後測 23.79 2 11.90 2.62 前後測 實驗組 A 355.62 1 355.62 ***78.26

實驗組 B 0.47 1 0.47 0.10 控制組 11.68 1 11.68 2.57 誤差 354.43 78 4.54

*p< .05,**p< .01,***p< .001

綜合可知,「多元文化與創造思考」融入數學教學對國中生「創造力情意」有提升 作用,並呈現較一般數學活動課程更具成效的趨勢,故 1-2 和 3-2 獲得支持,而 假設 2-2 未獲得支持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