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多元發展時期的政策發展(1998~2007)

由上述台灣國民中小學體育育樂營實施要點、各縣市政府育樂營 實施要點,及教育優先區中小學生營隊活動補助要點等相關法規的表 徵,據以探討其政策執行與社會意涵後,則可歸納說明台灣相關政策 執行的實質意涵,茲分項整理敘述如下:

一、政策執行的意涵

此時期政府對於國民中小學育樂營的實施,仍以混合型的政策 工具將實質政策目標轉化為具體政策行動。在相關法規裡使用了以 下方式:

(一)訊息與勸導

政府制定相關法規,透過國民中小學校、大專院校、民間團 體舉辦育樂營活動,舉辦的單位必定會宣傳或說明活動的內容與 性質,便提供了活動的相關訊息給學生及其家長,並希望學生能 夠參與活動。

(二)誘因或補貼

台北市、高雄縣市、台中市對於辦理育樂營活動成效績優或 有功人員,給予獎勵,藉以鼓勵相關人員用心舉辦活動,提升活 動成效;而台北縣市、桃園縣、台中市、嘉義市對於貧困學生給 予收費優待或減免,藉以吸引更多學員參加。

而教育部與青輔會所頒訂的補助計畫,更是提供免費的參與 機會給處於學習弱勢的學生,有效提升參與人數。

(三)財政補助

本時期所有的實施要點裡,都明文規定給予各活動某種程度

畫,最多甚至可補助到活動經費的 80%。

(四)使用者付費

除了教育優先區營隊活動補助計畫,活動經費全靠政府補助 及承辦單位自行籌措外,其餘要點裡的育樂營活動經費主要來 源,仍以向學員收費為主。

(五)能力建立

在教育優先區中小學生營隊活動補助要點當中,政府對於極 需教育建設的教育優先區,進行教育設備、知識與人力資源的投 資,以加強其教育能力;至於對參加建設教育優先區的營隊,除 了針對其提出的計畫和活動內容作審查遴選之外,對於通過審查 的營隊還予以行前講習,提升其經營育樂營活動的能力。

二、社會意涵

(一)中小學育樂營成為彌補學校教育不足的活動-政府以育樂 營活動來補強現行教育不足的地方。

1.活動內容方面:

(1)以國民中小學體育育樂營為例,1997 年起政府委託「中 華民國體育學會」實施體適能檢測所發現的結果,發現台灣 學生體適能有逐年衰退的趨勢,可見當時學校體育教育確有 其不足之處。因而,有一系列提升學生體適能的政策陸續推 動,而在 1998 年起大力推行的國民中小學體育育樂營即為當 時的政策延伸,以補強當時只限於學校裡實施的體育教育。

(2)九年一貫課程強調學習多元化,而在縣市教育局所訂定 的法規當中,強調育樂營的活動內容非課業輔導,即以學校 課程以外的題材為其活動主題,因此,學生能籍由參加育樂

2.活動時間方面:

育樂營活動皆在課後或假日時間舉辦,因此能讓參加的學 生在非上課時間也能夠有充份學習的機會。

3.補助與資源的分配方面:

在育樂營實施要點裡,部分縣市教育局對於經濟有困難的 學生參加學校育樂營活動另有補助或優惠,教育部及青輔會更 是針對教育優先區來訂定營隊補助辦法,讓處於教育弱勢的學 生能免費參加校外教育活動,將大專院校學生社團或依法設立 的民間團體寒暑假所舉辦的育樂營導向教育優先區的學校,而 現行義務教育卻只能提供弱勢學生和其他人一樣最基本的教育 課程與機會。所以,政府籍由育樂營活動來平衡因家庭經濟不 同所帶來的教育機會落差及城鄉間的教育差距。

(二)國民中小學育樂營成為落實現行教育理念的重要角色-社 會愈來愈重視教育與學習的多元化,且以學生為主體,並期盼實 現「教育機會均等」與「社會正義原則」的精神。

1.活動內容方面:

在國民中小學育樂營相關法規當中,明文指示活動要有別 於學校課程,活動內容包羅萬象,將學生的學習範圍實際的擴 展至學校以外的地方,落實九年一貫課程認為學生必須有多元 化學習的理念。

2.實施原則方面:

從教育部籌辦為主的中小學體育育樂營,到縣市教育局所 辦的各式各樣育樂營,除了在項目上呈現琳瑯滿目的主題外,

在實施原則裡再再強調課程的規劃必須要「多元化」,由此可

育樂營的趨勢。在寒暑假,營隊活動可達數天以上,提供學生 更多的生活經驗及體驗,豐富學校以外的生活經驗,落實九年 一貫課程所強調的「應以學生為主體,以生活經驗為重心」的 理念。

3.師資與場地設備方面:

雖然承辦單位多為中小學校,但在師資與場地設備方面,

無論是尋求社會資源,或是來自大專院校的學生,只要能符合 育樂營的主題、課程和規定中的要求即可,均不侷限於學校本 身,如此讓營隊的活動性質與內容,有別於學校課程,因而更 加多元。

4.教育平衡方面:

在各縣市的育樂營實施要點中,如台北縣市、桃園縣、台 中市、嘉義市等,皆對貧困學生收費有優待或減免,且政府頒 訂「教育優先區中小學生營隊活動補助要點」,更是希望能增 加弱勢學生參加育樂營活動,增加學習機會,藉以達到平衡學 習落差的目的。

(三)體育是國民中小學育樂營相當重視的區塊-社會注重學生 們的體育教育。

1997 年,政府在研究中發現我國學生體適能有略幅衰退的趨 勢,可見學校的體育教育確有其不足之處,隔年隨即頒訂「小學 週休二日育樂營試辦要點」,在要點中並明訂內容應以動態活動 為主,鍛鍊學生體能,調劑其身心健康,並為全民運動紮根,主 題逐漸聚焦於「體育」的動態營隊,且補助營隊的數量逐年增多,

當時對於體育育樂營的需求日益增加。教育部於 1999 年修訂「各

辦體育育樂營。之後的育樂營主題雖趨向多元化,且體育的項目 一直在各縣市實施要點中佔有一席之地,可見體育一直是國民中 小學育樂營相當重視的區塊。

(四)閱讀是政府近年來平衡學習落差時相當重視的項目-社會 意識到閱讀是教育的重點項目。

在九十四年的補助要點中,服務的內容並無閱讀這個項目,

但到了九十五、九十六年的補助要點,卻專設了閱讀志工提供閱 讀的活動,而且補助的最高金額是其他項目的 1.5 倍,足見政府 對學習弱勢地區閱讀能力提升的重視。

(五)國民中小學育樂營漸趨普及化-推廣育樂營活動能為社會 帶來良好的效益。

推行國民中小學育樂營能補教育的不足、落實現行教育的理 念,是深具教育意義的重要活動,勢必更加盛行。此外,除了在 一般地區舉辦時,對經濟有困難的學生有優惠和補助,讓清寒的 學生有參與機會,教育部和青輔會頒訂的「教育優先區中小學生 營隊活動補助要點」,更活動推廣至教育優先區,深入學習處於 弱勢的全台各地,讓許多原本因家境問題而缺乏學校以外學習機 會的學生,得以免費參加育樂營的學習、體驗活動,迄今仍不斷 在推行當中。由此可知,國民中小學育樂營存在於台灣各地。

三、政策發展

自 1998 年開始,就國民中小學育樂營活動的實施情況而言,初 期在普遍學生體適能逐漸下滑的趨勢下,以體育運動主題的育樂營 廣受歡迎而盛行,此後體育育樂營一直受到重視。而在講求以學生 為主體,以生活經驗為重心,多元化學習的教育理念下,育樂營活

而,由於地理環境的殊異,或社會環境的急遽變遷,以致造成教育 資源分配不均,產生城鄉教育失衡及少數弱勢族群未受到積極照顧 的現象,教育部自 1996 年度起開始審慎規劃,擴大辦理「教育優先 區計畫」,並於 2004 年頒訂「教育優先區中小學生營隊活動補助須 知」,以平衡學習落差為目標的推廣,則有助於國民中小學育樂營 活動更加普遍,其中閱讀為消弭學習落差時的重點項目。然而,以 體育、閱讀、多元化主題的育樂營廣受歡迎,亦可視為當前社會對 育樂營活動需求的反映。

綜上所述,在近年台灣體育教育有所不足,推行以學生為主體而 多元化的九年一貫課程,且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背景下,國民中小學 育樂營為補學校教育不足的活動,扮演落實現行教育理念的重要角 色,且體育是國民中小學育樂營所重視的項目,而在平衡學習落差的 部分,開始注重閱讀能力的推廣。此外,內容呈現的多元化及普及化 結果,則使得國民中小學育樂營成為深具教育意義的活動。

第陸章 國民中小學育樂營政策的執行與社會意涵

本研究從探討國民中小學育樂營的社會與執行意涵,藉以瞭解政 策發展的意涵。故本章主要將台灣國民中小學育樂營發展三個時期的 社會與執行意涵加以歸納並整理說明,最後並提出反思。本章共分為 三節:第一節是政策執行意涵,第二節是社會意涵,第三節是政策執 行與社會意涵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