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以「近世北方民族的爭勝」單元為例

第一節 多媒體教學法的教材設計

51

第三章 培養「歷史解釋」能力的教材教法—

以「近世北方民族的爭勝」單元為例

「歷史解釋」是闡明過去歷史發展的軌跡及其意義,亦是對歷史事實間的關 係進行疏通陳述78,以「征服王朝」為例,在時代變遷下,學界對此觀點與過去 有了很大的不同,筆者乃選擇高中歷史第二冊6-2「近世北方民族的爭勝」單元 進行教學實驗。鑑於九年一貫課程中,國中歷史課程的相關主題內容十分精簡,

筆者擬以多媒體教學法、講述法先深化課程內容,再設計相關問題發展小組討論 法,希望更能落實「歷史解釋」的教學目標。

第一節 多媒體教學法的教材設計

教學活動的成功,需要利用有效的教學方式,尤其在現今資訊爆炸的時代,

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將大量的知識與資訊傳達給學生,便必須借助相關的教學媒 體,其中電腦多媒體即是近年來常為教師使用的方法之一。

以下即就多媒體教學的理論做一說明,同時設計符合本單元的教學活動。

壹、多媒體教學之理論

「媒體」原為拉丁字「medium」,是「中間」的意思,指的是資訊來源和接 受資訊者之間傳遞資訊的任何事物,而被用來運用於教學上的即稱「教學媒體」。

79教學媒體可分為硬性媒體、軟性媒體、視聽媒體、傳播媒體等四大類,其中的 視聽媒體指的是有助於教學之書刊、圖表、地圖、實物、電子黑板、模型均屬之

80

媒體是人與人之間傳遞訊息的橋樑,舉凡文字、圖形、聲音、靜態或動態影 像都是訊息,而同時使用兩種以上的媒體去傳播,或媒體同時傳播多種形式的訊

       

78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台北:三民書局,1983 年,頁 211-215。

79 張玉燕,《教學媒體》,台北:五南出版社,1994 年,頁 1。

80 黃光雄,《教學原理》,台北市:師大書苑出版發行,1988 年,頁 329-330。

53

及口述符號(語言)。當具體的程度遞減時,抽象的程度遞增;而具體的程度愈 高,愈能引起學習的動機,也更能幫助學生理解學習的內容。83傳統的教學法即 是以戴爾所謂的「口述符號」來進行教學,這其實是學習經驗中最抽象的方式,

因此教師應使用多樣化的教學媒體來增進學習效果,電腦多媒體即是一種相當適 切的教學方法。

由於歷史學本身的特質是研究過去的史實,「經驗之塔」底部層次中,「戲劇 經驗」可以「歷史劇」方式呈現,但「參觀」或「展覽」常受限於時間、空間,

而電視、電影、廣播、錄音較具體化,84因此教學時若善用各種媒體,會更容易 讓學生心領神會,進而達到教學目標。

貳、多媒體教學的活動設計

筆者設計的多媒體教材是以 Power Point 為主,配合相關的影片、圖片、音 樂、動畫及網站等,希望透過豐富的文字與視聽內容,讓學生更能感受遼金元清 等朝代統治中國的方式。以下以影片與網站資源為例進行說明:

一、影片方面:

筆者選用了「成吉思汗統一蒙古」、「清太祖─努爾哈赤」、「清太宗─皇太極」、

「八旗墮落」等影片來補充教學內容。

「成吉思汗統一蒙古」的影片根據《蒙古秘史》紀載,介紹了蒙古的起源傳 說與發祥地,但十二世紀以前仍是鬆散的遊牧民族,直到1206 年鐵木真才統一 了蒙古草原,並被尊為「成吉思汗」。筆者同時以學習單為輔,詢問學生為何成 吉思汗可以統一蒙古草原?而他在統一統一蒙古後,與過去的統治者最大的不同

為何?對於成吉思汗的看法,各方評價不一,請問你比較贊同上述何人的 看法?你對他的評價又是什麼?

在「努爾哈赤」的影片中,提及了他的一些重要作為,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        

83 劉怡芳,〈影視史學與歷史學科能力─簡介「文華高中影視史學課程」〉,《清華歷史教學》第

18 期,2007 年 5 月,頁 111-112。

84 同上註,頁 111-112。

54

八旗制度,強調兵民合一、耕戰結合,平時生產納稅,戰時上馬打仗;同時創立 滿文,翻譯漢書;1616 年以金為國號,以愛新覺羅為家族姓氏,用來表明自己 是金朝的繼承者。在進攻明朝的過程中,重用漢族文人以完善其文官制度,1626 年遷都瀋陽。觀賞之後,筆者詢問學生,努爾哈赤有何重要措施?他對漢化的態 度是什麼?

在「皇太極」的影片中,提及他將女真的族名改為滿洲,同時大量重用明朝 降將,仿照明朝體制設立官制與宮殿,真誠而成功地接受了漢人文化;與元朝相 比,最不同的是接受儒家思想。皇太極也大力向外擴張,最重要的是征服蒙古人 後並結為牢固的聯盟。觀賞之後,筆者詢問學生,皇太極對漢文化的態度與其父 相同嗎?為何他要採取「參漢酌金」的做法?可帶領學生思考,滿族在快速擴充 的過程中,面臨了文化不如漢人的情形,表面上還可維持「國語騎射」,但文化 上卻不得不借助漢人文化的局面。85

「八旗墮落」的影片中談及八旗士兵在入關前後的巨大差異。八旗的士兵在 入關前,出則為兵入則為民,耕戰二事未嘗偏廢;但入關後,統治階級鋪張奢侈,

對八旗子弟產生了腐蝕的作用。根據康熙朝《起居注》的記載,三藩之亂時,皇 帝已經察覺八旗士兵軍紀鬆散,同時還有趁火打劫之情形。尤其是居住在京城省 會等地的八旗,因為朝廷不許他們從事生產勞動,漸漸養成遊手好閒、浮華喧囂 的習氣;嘉慶曾批評過這種浮誇風氣已經喪失了滿族人純樸的風氣,連皇帝都知 道,可見事態之嚴重。筆者同時亦配合補充講義,請問學生八旗墮落的原因是什 麼?

二、網路資源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網路已是相當普及的設備,大多數學生也經常上網搜 尋資料,網路上也有許多關於歷史的資訊,因此教師在使用多媒體教學時,也可        

85 參看管東貴,〈滿族入關前的文化發展對他們後來漢化的影響〉,《中研院史語所集刊》,40 本

上冊,1968 年,頁 265-269。

55

介紹相關的網站。

關於遼朝的部分,筆者補充了中國科普博覽網站,86該網在「文明星火」單 元中,有「風雲遼代」的主題,內容介紹了遼朝的建立和政制、游牧生活、食衣 住行、文化藝術、宗教信仰、陵墓葬俗等,內容除有文字說明外,還有許多豐富 的圖片與照片。透過該網站的資料,學生可知道遼朝建立的特色與漢民族是十分 不同的,但亦受到漢族影響,展現了民族融合的過程。

相關網站還有教育部於民國 92 年起建置的「歷史文化學習網」,希冀將歷史 文化生活化、趣味化及活潑化,以增進中小學師生與一般民眾對歷史的了解與興 趣。87筆者在歷史故事動畫中搜尋到與本單元相關的動畫是「大元帝國的推手—

拖雷的妻子」。88唆魯禾帖尼(1192 年?-1252 年)是成吉思汗幼子拖雷的正妻,

亦是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的生母。元憲宗蒙哥和元世祖忽必烈都做 過大元(大蒙古國)的帝王,旭烈兀在西亞開創了伊兒汗國,阿里不哥1260 年 在蒙古本土被部分宗王貴族推舉即位,並和忽必烈爭位達四年之久。由於她的這 四個傑出的兒子都做過帝王,所以她被後世史學家稱為「四帝之母」。89由動畫 中學生可得知,她在拖雷死後,先化解了窩闊台家族的敵意,又在其領地內,採 取宗教寬容做法,同時重用各方人才,尤其注意延攬漢人並減輕漢人賦稅。在貴 由與拔都的衝突中,亦能適時拉攏雙方,而後順利將長子蒙哥推上大汗的寶座。

學生看完後,可以請他們思考一下,在征服王朝中,還有沒有比較傑出的女性?

       

86 中國科普博覽(http://www.kepu.net.cn)成立於 1999 年,是中國最早啟動的大型綜合性科普   

網站之一,是國內最早以虛擬博物館傳播科學知識的網站。多年來,中國科普博覽依託中國科學 院豐富的科普資源,以資源集成為基礎,以"傳播、互動、交流、服務"作為建站理念,逐漸發展 成為知識體系完善、資源豐富,形式新穎,集開放式、參與式、互動式于一體的中科院網路化科

學傳播門戶,成為人與人交互的科學傳播平臺。截止2010 年 12 月,中國科普博覽累計訪問量超

過1 億人次,先後獲得"中國優秀文化網站"、"聯合國世界資訊峰會大獎(The World Summit

Award)"、"全國優秀科普網站"獎項。取自網站簡介,網址:

http://159.226.2.2:82/gate/big5/www.kepu.net.cn/gb/about/index.html。 

87 教育部歷史文化學習網(進階)網址http://culture.edu.tw/index/index_new.php

88 網址http://culture.edu.tw/ebook/show.php?flashid=159 

89 參考自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zh-hk/%E5%94%86%E9%B2%81%E7%A6%BE%E5%B8%96%E5%B0%BC

56

教師可適時補充遼朝的蕭太后與清朝的孝莊太后。筆者另外在歷史教學電子地圖 中搜尋到「蒙古三次西征圖」,90利用此電子地圖,可以將蒙古西征的路線動態 化,不但較清晰明瞭,亦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有關清朝方面,筆者補充了 2011.1.29~2011.5.1 於國立歷史博物館所舉行的

「大清盛世展—瀋陽故宮文物展」展覽的相關資料。瀋陽故宮又被稱為「塞外紫 禁城」,其宮殿建築群融合了漢、滿、蒙族的建築特色,2004 年被聯合國教科文 組織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其豐富的清宮文物藏品,是可以與北京故 宮、臺北故宮齊名的。本次展覽分成五大主題,包括:1.女真—滿族的崛起、2.

白山黑水的戰士、3.后妃佳麗風華、4.君臨天下及 5.宮廷雅賞—皇家御用。91滿 族在入主中原前後,即接受儒家文化且進行漢化,如此次展出乾隆皇帝所穿的「明 黃納紗五彩金龍夏朝服」(圖 3-1-1),保留了滿族服飾特點,但在服裝紋飾上,則 完全吸收了中原地區的傳統圖案,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雲龍紋與「十二章」紋飾。

所謂的「十二章」,指的是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

黼、黻等紋飾。另一展品「乾隆大閱甲冑—金索子錦面綿甲」(圖 3-1-2),則應證 了清朝入主中原後,仍不忘強調騎射的重要性。滿清以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各代 皇帝充滿憂患意識,一直將「騎射」視為立國之本,希望以武功保持國運長久。

黼、黻等紋飾。另一展品「乾隆大閱甲冑—金索子錦面綿甲」(圖 3-1-2),則應證 了清朝入主中原後,仍不忘強調騎射的重要性。滿清以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各代 皇帝充滿憂患意識,一直將「騎射」視為立國之本,希望以武功保持國運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