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14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高中歷史學科核心能力的概念首見於 95 課綱,100 課綱仍維持不變,可見 得過去在歷史教學上強調「是什麼」的模式已被「為什麼」給取代。然而,核心 能力的提出,雖強化了課綱的深度與內涵,但卻未真正改變現階段歷史教學的模 式。146因此筆者透過此次的行動研究,試著實踐高中歷史學科的核心能力,並且 以「歷史解釋」能力為實踐之嘗試。本研究以高一歷史第二冊第六章第二節「近 世北方民族的爭勝」的單元為例,採用「多媒體教學法」、「講述教學法」與「小 組討論法」,設計符合學科核心能力的教學目標,並透過紙筆測驗、課堂觀察、

學習單、評定量表法與問卷調查法等多元方法進行評量,已獲得初步結論,同時 也針對此一行動研究,提出若干建議。

第一節 結論

透過此次之行動研究,在「歷史解釋」能力的實踐與結果上,已獲得初步結 論,以下擬從四方面提出相關之結論:

一、就學生而言:

在建構「歷史解釋」的能力方面,學生在某些議題上能根據資料回答相關問 題並進行說明,然而若要深入進行解釋,許多回答薄弱無據,或是邏輯不通,難 以形成周延之回答。分析原因可發現主要是因為學生相關歷史知識較為薄弱,同 時欠缺邏輯思考能力,思慮亦不夠周延,因此進行相關解釋時難以合理有據,由 本次行動研究可知,欲達成核心能力的教學目標,仍有相當之距離;但在適當的 引導與評論下,學生亦有相當之收穫。也因為在學生歷史知識較為薄弱的情形下,

欲達成核心能力是有其困難的,因此在100 課綱歷史科的教學目標中,增列了「引 導學生認識重要的歷史知識」。此外,本研究讓學生對相關議題蒐集資料、進行

       

146 葉煬彬,〈高中歷史核心能力的探索與實踐(上)〉,http://www.wretch.cc/blog/yeh3836man/15372, 2011 年 10 月 9 日檢索。

141

討論,無形中增進對史實之瞭解,亦訓練其思考能力,更提升學習歷史之興趣,

因此在教學實驗課程結束後,即有10 位同學以本單元為主軸,進行中學生網站 之小論文寫作比賽,而且均獲得一定成績。

二、就教材內容而言:

為了更能達到「歷史解釋」的教學目標,教師在設計教材時,可盡量選擇不 同立場的歷史學家所提出的歷史解釋,另外也要強調歷史事件的因果關係與影響,

同時也要能使學生能對重要的歷史人物或事件等提出評價。此次教材主要以魏復 古「征服王朝」為主題進行相關之教學活動,但學生在國中階段並未接觸過相關 內容,對此主題可能無法深入瞭解,因此在進行「歷史解釋」時,難以呈現具體 合理有據之說法。

三、就教學方法而言:

現今高中歷史教師最常使用的教學方法仍是「講述法」,以歷史學科的性質 來看,此法無非是傳達歷史敘述最快速直接之法,然而若缺乏與學生之間的互動,

許多歷史知識仍然不會進入學生的腦海中。因此在進行「歷史解釋」的教學目標 時,可先利用「講述法」,讓學生先具有一定的歷史知識或概念,再以其他教學 方法輔助,如「多媒體教學法」或「小組討論法」。尤其「小組討論法」是「95 暫綱」與「100 課綱」中,一再提及最能發展核心能力的重要方法,本實驗單元 在使用「小組討論法」後,從學生之回饋問卷中可發現,進行小組討論前必須先 閱讀或蒐集相關資料,再進行討論,雖然比較辛苦,但多數同學均覺得收穫很多,

對本單元的印象十分深刻,同時也提升了學生對學習歷史的興趣。

四、就教學評量的結果而言:

為探討學生在此單元的學習成果,本研究分別進行認知與情意目標的教學評 量。

認知目標的教學評量是以「歷史解釋」為中心,同時兼顧「時序觀念」、「歷 史理解」與「史料證據」等核心能力,評量之方式除紙筆測驗外,課堂提問、分 組討論與學習單亦是重要方法。評量結果發現,不論是課堂的回答、小組討論的

142

結論或學習單的書寫,學生在「認知」、「理解」的部分較能達到教學目標,但涉 及「解釋」的部分,則容易呈現出刻板印象、以偏概全、似是而非或邏輯不通之 情形,因此可得知,以此次研究對象而言,欲培養學生「歷史解釋」的能力,並 非短時間內可以達成的。

在情意目標的教學評量上,筆者透過軼事紀錄法、評定量表法與問卷調查法 可得知,學生除了較能認同少數民族統治中國之政策與困難處外,也提升學生在

「理解歷史」、「閱讀史料」、「解釋歷史」、「運用史料」及「分析問題」等能力,

同時也使他們更貼近歷史,進而提高學習歷史之興趣。

143

第二節 建議

針對此次行動研究所發現的問題與遭遇的困難種種,筆者願意誠懇地為歷史 教學者、未來擬從事相關議題研究者提供建議如下:

壹、對歷史教師之建議

一、教師心態的改變是教學重要的關鍵

教育部從民國 88 年起,開始大幅修改高中歷史課程綱要,也提及需靈活運 用講述、課堂討論、角色扮演、參觀訪問、閱讀史料、心得撰寫等各種教學方法,

然而多數教師因為授課時數或大考型態等因素,仍習慣以講述法貫穿歷史教學,

但若缺乏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對學生的受益相當有限。葉煬彬認為過去的歷史教 學較偏重史實的講述,現階段教學則著重核心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師在教學時,

若能時時存有「方法」與「思維」意識,將相關概念融入其中147,同時進行多元 化之教學方法,比較能落實歷史課綱中核心能力之精神。

二、落實教師的「學科教學知識」

Joseph Schwab 認為教師須具備「學科知識」與「學科教學知識」,前者指的 是教師了解該學科主要的觀念工具,也就是能分析學科內容的工具;後者指的是 教師知道該學科不同的探究方法,並能解釋這些如何構成學科架構的知識。148因 此教師首先須不斷提升專業知能,除了可參加在職進修外,多參加研習、多閱讀 書報、多聆聽演講等,均可不斷累積歷史專業知能。而在當今強調能力養成的教 育潮流中,各學科領域必須凸顯該學科特有的思考與能力,149以彰顯該學科之獨 特性與重要性。身為歷史教師,更應將史學方法的理論銘記在心,如此方能將歷 史學科的教學知識傳達給學生。核心能力中的時序觀念、歷史解釋、因果關係、

       

147 葉煬彬,〈高中歷史核心能力的探索與實踐(下)〉,http://www.wretch.cc/blog/yeh3836man/15372, 2011 年 10 月 9 日檢索。

148 引自宋佩芬,〈培養「帶得走的能力」--再思統整與學科知識〉,《教育研究雙月刊》,第 115

期,2003 年,頁 130。

149 林慈淑,〈歷史要教甚麼「能力」?--試論香港、台灣、英國的三份課綱〉,《清華歷史教學》,

第21 期,2011 年,頁 64。

144

史料證據,皆涉及歷史知識論的探討,若要教師在課程中融入這些能力概念,前 提是必須熟悉這門學科在知識本質方面的相關成果。但教師在專業養成的過程中,

有關史學理論的課程並不算多,因此教師對於「核心能力」的陌生程度可想而知。

150因此建議教師除加強歷史學科的知識外,也應強化歷史學科的教學知識。

三、進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

學習是學習的主體,進行教學時若教師只是依循自己的邏輯思考進行教學,

學生往往比較沒有參與感;然而若教師能提供更多讓學生參與的機會,使其明瞭 知識建構的過程,固然會花費較多的準備時間,但因為學生主動蒐集資料、進行 討論,所得到的知識會遠比教師直接教導更讓他們清楚瞭解與接受。而透過合作 學習的討論課模式,還可培養學生主動蒐集資料、解決問題、包容他人、與人溝 通和口語發表的能力,這些均是純然只用講述法中比較不能達成的目標。

四、教學評量之改變

「歷史解釋」的教學目標是屬於第二層次之歷史思維能力,因此在紙筆測驗 的設計上,除選擇題外,應再加入適當之問答題,同時亦應設計開放式問題之題 目。除此之外,觀察、課堂答問、晤談、自評、學習單等均可列為評量之方式,

如此除可得知認知目標的學習情形外,也可達到情意目標的評量。

貳、對未來擬從事相關議題研究者之建議 一、在研究對象與範圍上

本研究由於時間與研究範圍之限制,無法進行長期之實驗,因此在效度與信 度上仍有值得商榷之處;以研究對象之 PR 值 78 來看,是屬於常態分配上之中 上程度,因此是否能充分反映多數學生學習情形,亦有待檢驗。建議未來研究相 關議題者可擴大實驗之對象,同時可選取不同之教材範圍,尤其是較能呈現不同 歷史解釋之單元。

       

150 林慈淑,〈歷史要教甚麼「能力」?--試論香港、台灣、英國的三份課綱〉,《清華歷史教學》,

第21 期,2011 年,頁 64。

145

二、在教材設計上

本研究是以中國史中「征服王朝」作為實驗的教學單元,主要是以遼金元清 統治中國期間的涵化與統治政策作為主軸,但由於橫跨的時間相當長,高一學生 在先備知識不足情形下,教師仍需花費許多時間進行歷史知識的講述,因此壓縮 了能進行相關討論的時間,因此建議未來研究者可選取學生較為熟悉的單元進行 教學實驗,方可縮短講述歷史知識之時間。另外亦可嘗試發展「一段歷史、兩種 敘述」之教學策略,讓學生從不同立場的史料或觀點來進行討論,以其了解歷史 解釋之多元性。

三、在教學方法上

本研究之教學方法除講述法外,另採取多媒體教學法與小組討論法以達到教 學目標。多媒體教學法因有相關影片、動畫、網站,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但

本研究之教學方法除講述法外,另採取多媒體教學法與小組討論法以達到教 學目標。多媒體教學法因有相關影片、動畫、網站,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