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夜間城市的空間意涵

承襲千年以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節奏與時間軸線,在人工照明急 速發展下被翻轉過來,台灣的都市在白天的活動是僵化無趣的,而夜晚的鬆綁以 及其提供的想像,使夜晚的都市比白天更迷人。夜遊逛街、夜市等,形塑了熱鬧 的夜間都會性格(郭肇立,2008)。夜晚的活動的增加,加深了夜景在城市意象建 構的重要性,而夜晚的流光建構出的空間,也形成了魅惑理性的存在,成為展現 感性面向的背景色。

夜間城市的空間意涵,可以從文化面向,以及實質的規劃面向,此兩個面向 討論,一是夜間城市所延伸的人類精神狀態,以及理性解放的過程;二是夜景都 市結構如何反應以白晝為主角的空間規劃。

一、 黑暗空間的感性力量

“光與其說是一種視覺,不如說是一種知覺” — 賴雨農

郭肇立(2008)在《黑暗論》中指出:黑夜可被視為白天的「初始狀態」,是白 天城市規範的解構。黑暗空間不只是單純的建築與都市空間形式的美學問題,而是時間、

空間與人協議的過程。因此從時間向度來看,光與影所代表的意義並不全然是對 立,而應該是類似東方佛家哲學中的輪迴概念,其不僅標誌了自然狀態下的時間 走向,也塑造了空間的時間感,也是人們在劃分空間使用中,重要的依據之一。

然而從台北都市活動的時空關係圖(圖 2-1),我們可以得知,在學校、辦公室、

廣場、公園場所等活動,均以白天為主要時間範圍;反而在住家、或是從事一些 娛樂性活動,像是夜市、KTV 等場所,其活動均以夜晚為主要時間範圍,甚至 開始出現 24 小時的大賣場、書店,以供應夜間休閒活動的需求。

14

圖2-1 台北都市活動時空關係表(圖片來源:修改自《黑暗論》,郭肇立 等,2008)

圖2-2 宋代馬麟《秉燭夜遊圖》(圖片來源:http://bbs.0663.net/thread-212114,下載於 2011 年)

15

如果再更深入的探討夜間城市活動,觀察亞熱帶都市的生活型態,不難 發現因自然氣候條件的差異而產生的文化異同。亞熱帶都市與西方高緯度國 家不同,在高緯度國家中,光是珍貴而溫暖的存在,但是在亞熱帶國家中,

由於晨間的悶熱和極強的日照,發展出其自身的環境適應模式,也漸漸的習 慣了夜晚的活動模式。另外我們的真實生活樣貌,例如騎樓、夜晚乘涼聊天 喝茶、夜市等都可以發現其與西方高緯度國家的不同之處。從許多詩歌詞賦 中也能看見對夜間生活的描述。

雖然如此,“黑暗”的存在,在空間規劃上仍然處於弱勢。在西方理性思 維的主流脈絡下的都市設計與建築創作,均以白天為主角,夜間被簡化為無 名狀態。又潛意識中,源於啟蒙時代,人類文明對於未知的恐懼,將黑暗等 化為避之唯恐不及的領域,“暗”其實不只屬於黑夜,「暗」是不明亮、不開 放、角落、邊緣的意思,也是晦暗不明或文化晦暗之處(羅時瑋,2008)。而 這樣的空間狀態,有學者以傅柯的“異質空間”(Heterotopia)來詮釋(郭建慧,

2008):異質空間在理性建構的倫理規範下尋求逾越的可能性,在根本意義 上與所謂的“常規性”進行對抗,並對所有在現實間的穩定性與秩序產生一大 挑戰。異質空間無須允諾理性和諧的秩序,以流動性的空間、怪誕的組合對 抗白日的規矩與理性的掌控,透過非理性的展現,跳脫原本受理性控制的自 我意識,打破禁忌和束縛,消除了“常態化”與“規則性”。因此,黑暗不該被 視為形塑美好世界的障礙,或是一種缺憾,相反的,黑暗具有創造與生成的 本能,對抗與創新的面向,並建構出異於社會常規的“異質空間”,得以從無 聊與冷酷的常規中脫身。

非理性的黑暗美學流竄在每個城市,黑暗不僅提供城市文明發展的動力,

都市夜間景觀與建築照明,也延長了白天作息和視覺意象,在黑暗美學的宰 制下,白天的時間與空間被轉譯成一系列夜間符碼,給人許多不同想像。相

16

17

們注意到城市的整體;對居民而言,夜晚的燈光也增加了他們對地方的識別 度(Santen, C. v. 2006)。就像阿姆斯特丹的 Kromome Waal(圖 2-3),早上可以 看見水面、船隻和樹木的輪廓,到了夜晚則看見房舍和倒映在水面的光線,

而在白天不那麼顯著的 St. Nicholas 教堂圓頂,在夜晚反而成為一個顯著的 地標。夜晚的燈光,具有塑造不同於白晝成市意象的力量。夜晚的城市景觀 透過人工照明的“選擇”更精確的標定環境中的此三要素。如同圖中的巴黎夜 景(圖 2-4),其用燈光的色彩、強弱等屬性,標誌城市中的重要道路、地標、

邊緣與其他次層級的次要道路,形成具有自明性、結構與意義的夜景。一個 可以產生鮮明印象的環境,對於個人才具有意義,意象的功能才得以展現。

圖2-3 阿姆斯特丹的 Kromome Waal(圖片來源:Brandi, U., & Brandi, C. G. 2007)

圖2-4 巴黎夜景(圖片來源:Brandi, U., & Brandi, C. G. 200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