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三節 橋梁結構與空間美學

二、 橋梁夜間魅力展現

橋梁由於其所處位置、量體大小、以及所具備的強大功能性,而成為不 容忽視的存在。在許多城市的夜景規劃中,將橋梁視為一種地標性、紀念性 的構造物,將其置於夜景結構中非常重要的地位。

橋梁係屬於道路的一部分,而關於橋面照明的規範,於前一節已詳細說 明,但是在裝飾性照明上,台灣並無相應的技術性規範,僅有基本的原則性 設計建議,透過文獻整理後,歸納出以下幾點:

(一) 照明重點的選擇

每座橋梁都有其形態特徵與風格,這些都應成為夜景照明渲染的要素,

若均勻將結構全部照亮,反而會造成平淡的光環境,所以必須根據不同橋型 的型態特徵結構,顯出主要表現對象。例如塔柱、索塔、拱肋、橋面飾邊等,

以人工光源展示橋梁型態特徵和建築風格,根據不同橋梁結構特點,選擇照 明重點和合適的照明方法與表現對象(楊士金、唐虎翔,2003)。如圖中的 La Plata Bridge,其照明設計的主要焦點,為鋼拱上方的桁架結構,以其橋腹的 幾何圖樣,產生上下的呼應(楊士金、唐虎翔,2003) (圖 2-18)。而奧地利多 瑙河上的 Linz 懸索橋,在改建後將索面簡潔化,輕柔的橫跨在多瑙河上,

而主索固定在河岸兩面的岩石上,這樣的改變將垂直的承重索“淡化”,在夜 間照明時,也只強調橫向的主梁與橫向拉索的做法,以“線”狀的輪廓勾勒出 橋體的存在(Bogle, A., Schmal, P. C., & Flagge, I., 2004) (圖 2-19)。

圖2-18 瑞士 La Plata Bridge(圖片來源:http://www.fotopedia.com/;楊士金、唐虎翔,2003)

39

圖2-19 奧地利 Linz 懸索橋(圖片來源:Bogle, A., Schmal, P. C., & Flagge, I., 2004)

(二) 立體感的表現

確保橋體立面有良好而均勻的亮度分佈,從不同方位和角度對橋梁進行 照明設計,選擇適當亮度比,突顯橋梁的三維空間感,以及橋體細部表現。

使用高照度投光集中表現大橋的視覺焦點部分,各面照度有不同變化以增加 立體感(郝洛西,2005)。若光線來自一個方向,則照明對象會出現規則陰影,

但若方向過於單一也會有強烈的陰影和生硬的線條。而方向若過於擴散,或 是各面照度相同,立體感就會削弱甚至消失。因此合理的布置光源,調整光 照角度,使照明重點主照面和投影面照度合理分配(楊士金、唐虎翔,2003)。

豐富空間的深度與層次,可顯示橋梁整體輪廓與材質美感(和丕壯,1999)。

下圖為麥帥二橋的橋腹照明,其組構件具有機械的功能美學與韻律感,照明 設計表現上,則選擇從內側透光,不僅凸顯構件立體感,從河濱公園的視角,

形成了一條晶瑩剔透的光帶(圖 2-20)。另外,串連隧道的 Nesenbach Valley 大橋,則利用內部的道路照明,從曲線的鋼條中透出,而使得橋體形成優美 的光廊,盤踞在兩座山頭之間(圖 2-21)。

40

圖2-20 麥帥二橋橋腹(圖片來源:http://blog.ylib.com/jimyang,下載於 2011 年)

圖2-21 Nesenbach Valley 大橋(圖片來源:Bogle, A., Schmal, P. C., & Flagge, I., 2004)

(三) 色彩搭配

以不同光譜分佈的光源,在不同光色照射下觀看被照物時,外觀色彩會 發生變化,光源色調直接影響物體色彩表現(楊士金、唐虎翔,2003),而在 進行搭配時,其一般基本原理為:符合視覺與色彩喜好反應原則,以及符合 色彩心理及聯想機制(賴威郡,2006)。例如其溫度感(暖冷色調)、重量感(明 度高者較輕,明度低者較重)與遠近感(暖色表現較近、冷色較遠)與膨脹感(暖 色調膨脹、冷色調收縮)、軟硬感(明度低且飽和度高者硬、明度高且飽和度 低者軟)等;色彩會透過觀者的視覺感受產生直觀與聯想,但這些色彩的象 徵性,會因為民族、地域、文化、宗教而有所不同(滝本孝雄、藤澤英昭,

1989)。因此,在光源顏色的選擇與搭配中,需要考量橋體本身色系、設計 理念以及地方文化特色等因素。若搭配得宜可達到加乘的效果,而若光色性 直無法呼應橋體的色彩表現,則會有不協調感(楊士金、唐虎翔,2003)。

41

另外在進行光色的操作時,可以透過方便而靈活的控制系統,對橋體進 行多種光色的變化和亮度進行操作,形成不同景觀效果(郝洛西,2005)。例 如日本的明石海峽大橋,其鋼製塔柱使用清亮的白色光,而其懸索則以彩虹 的七種顏色進行漸變效果,形成整體照明的重點,並會在假日或重要節日變 化其他色彩(圖 2-22);而我國的新北大橋,也利用燈具模組的控制,使用不 同光色組合,形成多彩炫麗的效果(圖 2-23)。另外,High Line 上的人行步道,

也利用光源顏色的差異,來創造不同的溫度感。High Line 的人行步道使用 柔和的周邊照明,沿著護欄下側裝設線型 LED 光源,利用間接照明手法及 偏向冷色調的 LED 光源,搭配多樣化的植物,與琥珀色、白色的光相互交 錯,使其沐浴在涼爽而柔和的氛圍中(Descottes, H., 2011) (圖 2-24)。

圖2-22 日本明石海峽大橋(圖片來源:http://www.yakei-kabegami.com,下載於 2011 年)

圖2-23 新北大橋(圖片來源:本研究拍攝)

42

圖2-24 紐約 High Line 夜間照明(圖片來源:http://www.lobsintl.com/index.html,下載於 2011 年)

(四) 眩光控制

為確保行車安全,必須控制裝飾性照明,以保證晚間橋面機動車輛和橋底過 往船隻能夠安全行駛(郝洛西,2005)。同時各方向與不同功能的光源不能夠相互 干擾,造成衍射、眩光等負面影響(楊士金、唐虎翔,2003)。如左圖光復橋的塔 助照明,以及大直橋的塔柱照明,均使用具有截光功能的燈具,增加照明效率,

減少光溢散的比率(圖 2-25)。

圖2-25 光復橋與大直橋照明燈具(圖片來源:本研究拍攝)

43

(五) 符合經濟效益

在經濟考量上,主要是考量節能設計的施行,以及燈具壽命、日後維護等多 方面進行,除了必須滿足功能性照明、還需地制宜地進行景觀照明設計、竭盡所 能節約用電。在提升城市夜間景觀品質的同時,避免地方政府在能源支出上的過 度負荷。橋梁景照明的節能措施,應從前期規畫階段就開始進行,再配合細部的 設計項目包括照明燈具配置方式、燈具選擇、供配電及照明控制等,來控制能源 的使用(和丕壯,1999)。在設計的建議上,光源應盡量選擇壽命長、高光效、節 能的綠色產品(郝洛西,2005)。例如光復橋的照明設備,多數照明設備均採 LED 光源,其光效高、耗能少、光束的角度小而精準,是理想的光源。

而照明設在設置時,其管線應盡可能隱蔽,避免裸露而造成的物理性損壞,

在裝設時亦應考量安裝與維護的方便性(楊士金、唐虎翔,2003)。在照明控制上,

可透過照明監控系統的操作來減少多餘的耗能,例如根據不同季節、時間,可分 段分時開啟不同燈具。並設定不同程序,以符合平日、節假日與重大假日的觀賞 需求(郝洛西,2005)。

由於橋梁龐大的量體和帶狀結構等特點,在夜間景觀成為一個亮帶,而不同 形式的橋梁,以及構件組態,也成為夜景表現的亮點,這些點線結合組成的夜景 格局,更體現橋梁個性美與本質美。透過以上原則的考量,將許多因素納入設計 的建議中,不論是視覺上的美感、安全性、或是能源的使用,都是橋梁照明設計 的重點。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