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新管理主義對美國大學治理模式之影響

第四章 新管理主義對大學治理模式之影響

第二節 新管理主義對美國大學治理模式之影響

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高等教育和國家之間的關係也有了顯著的轉 變。聯邦政府在入學機會、學生獎助學金、高等教育機構研究經費等方面不但逐 步涉入,甚至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雖然整體來看,聯邦政府所提供的經費不超 過美國高等教育總經費的 15%,但是就學生及研究經費的補助而言,聯邦政府 所提供的遠超過來自州政府、工業界及私人捐款等(戴曉霞,2000:197)。

美國今日的大學,在機構的規模和複雜程度方面不斷的擴張,大學對社會的 要求有了成功的回應。就學率顯著的上升,幾乎每十年註冊的人數就會加倍。社 區大學遍佈了全國。新的研究中心和新形勢的產學合作開始出現,企業的投資與 地方的夥伴關係,成為大學運作的明顯重點(El-Khawas, 2002:261)。

和其他國家比較起來,美國的高等教育在管控和協調上顯得較不中央化,而 因為長久以來個人主義的盛行,以及普遍對於權力的不信任,因此美國從來都沒 有一個全國性的中央教育行政機構出現。

壹、美國高等教育概況

一、美國高等教育組織的規模和類型

美國教育部 (the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指出,美國現今約有 4,200 多所大學和學院,其中院校的規模和種類的多樣化為美國高等教育的特色 之ㄧ,從學生人數多於 2 萬的大型學校到人數少於 1 千的小型學校都有;而機構 的種類一般來說可分為四種:公立大學與學院、社區學院、私立大學與學院,以 及營利高等教育機構(Eckel & King, 2006:1036-1037)。以下分別簡述:

(一)公立大學與學院

四年制的學院和大學全美只有 630 所,這些院校頒發四年制學士學位,

其中有些也頒授研究所的學位。這些機構包括了區域性的綜合大學和研究 型大學,前者著重於大學階段的課程,以及職業領域的研究所教育之準備;

後者則提供綜合性的大學、研究所,及職業學位課程。

(二) 社區學院

美國有 1,100 多所公立的兩年制學院和社區學院,這些學院頒授學術和 職業的兩年制學位,提供進入四年制大學的準備課程,並服務其社區提供 多樣的教育服務。這些服務包括了從特殊的就業訓練到開設語言課程給移 民。

(三) 私立大學與學院(非營利)

非營利的私立大學與學院的多樣性非常大,包括了研究型大學、四年制 人文學院、少數的兩年制機構,以及一些特殊的宗教學院、女子學院、護 理學院、表演藝術學院等。

(四)營利高等教育機構

營利高等教育機構主要提供職業課程,頒發的是資格證書而非學位證 明。美國教育部統計營利機構有 2,400 多所,其中有 500 多所提供兩年制 學位,320 所提供學士或研究所學位。

二、美國高等教育機構內部治理之概況

在美國幾乎所有的學院和大學都是由學校董事會來管理,公立大學的學校董 事會或由選民投票或由州長任命,私立大學則由有關機構遴選,不論公立或私立 大學的校董,通常都是擁有聲望且對校方有特別貢獻的人物,他們對學校的各項 決策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公、私立大學董事會的成員人數相差甚多,舉例來說,

私立大學董事會成員動輒超過 50 人,但公立大學董事會人數則約 7~8 人,公立 大學董事會成員通常由政府官派,但部分州區可由選舉產生董事會代表;私立大 學則通常有自己的董事會代表,董事會成員任期通常為 4~12 年(王瑞壎,2009:

29)。

貳、新管理主義對美國治理模式之影響

一、追求效率方面

美國的高等教育同樣也面臨了經費下降、壓低學費、服務更多的學生等的壓 力,因此各機構皆急於尋找改善生產力和效率的方法。在增進行政效率方面,開 始採用商業界的流程。在教學方面則極力開發各種遠距教學的科技,以服務更的 學生。而許多機構也開始將合作視為促進效率的重要策略之ㄧ,開始了共同研 究、共同採購、分享經費服務,以及機構內的學術計畫等。這些合作皆增加了參

與機構的效能,讓研究、課程、和服務等發展都能夠較為快速、產生了更大的經 濟效益、分享昂貴的設備、獲得更多的知識技能,並且將低了支出(Eckel & King, 2006:1051)。

二、市場機制方面

美國政府不斷強調高等教育的教學與研究的主要購買者,包括學生、家長、

雇主、企業界和政府本身的重要性,以及其作為高等教育消費者的權力。這種策 略強化了美國高等教育原本就存在的市場機制,使「消費主義」(consumerism) 成為引導高等教育發展的新勢力。

有許多人認為市場的力量已經取代了政府的角色,主導並形塑著美國的高等 教育,甚至是公立部分的高等教育機構。因為政府的出資沒辦法跟上高等教育的 支出,因此,在許多方面市場都比政府的影響還要來的多。而大學和學院機構 爲 了增加更多的效率,則對政府要求減少管制和監督,有時更有要求政府減少補助 以換取更高的自主性的情形出現。高等教育機構所要求的自主在於自由設定學費 的權利、尋求整筆經費,自主採購與建設硬體設備等。有許多機構致力於催生新 法,以增加各種革新的空間,例如透過公共合作、特許學院、和成就契約等方法 來進行(Eckel & King, 2006:1049)。

美國大學與市場的連結極為多元化,為了另闢來自工業界的財源,許多大學 在系所之外成立了包括微電子、生物科技、材料科學、人工智慧等各類的研究中 心,加強了與工業界的合作。而美國國會在 1980 年帶所通過的 Bayh-Dole 法案,

更將大學與產業之間的關係帶向一個嶄新的階段。根據 Bayh-Dole 法案規定,大 學和私人公司可以保有以聯邦研究發展經費所獲得的研究成果。在此之前,大學 若想獲得研究專利的所有權,必須經過冗長繁複的申請程序,已獲得聯邦政府的

同意。因此,此一法案大幅提升了業界和大學合作的興趣(戴曉霞,2000:307)。

其他市場機制的策略還有如技術轉移中心、育成中心、營利的附屬機構、創設衍 生公司等的成立,甚至有些大學中有部分的學院開始民營化經營。而大學校內許 多研究室也開始熱衷於生物科技方面等獲利較高的研究,基礎性的科學研究也就 因此受到忽略。

消 費 主 義 和 各 種 市 場 策 略 容 易 形 成 所 謂 的 學 術 資 本 主 義 (academic capitalism) 現象,亦即,在政府補助大學的經費遽減之下,高等教育機構為了 向工商業界另闢財源所從事的市場式策略經營,使得學術研究的主題與方向,以 及大學的活動皆指向市場需求的情形。大學的角色因此容易從原本做為文化和服 務的機構,轉變成一種商業競爭性的部門,而帶來許多問題。例如,為了向業界 募款,有時會出現捐助者干預大學營運的事例;資源容易集中於最易獲利的研究 和其他活動上,造成冷門及基礎學科受到忽視;而早期以教授為中心的學術式導 向教學,則轉變成以學生為主的顧客是導向教學。這些問題都會影響到大學本身 的發展方向,損害了大學的基本理念(范麗雪,2007:14)。

三、績效審核結果與經費補助連結方面

美國 50 個州的高等教育各有其經費系統,所以各州對大學的經費補助並不 一致。其中,田納西州是美國第一個採取表現本位補助計畫的州,1975 年該州 高等教育協調委員會(Tennessee Higher Education Coordinating Board,THEC) 提出一個具有開創性之政府經費補助計畫,大學在教學與研究績效指標上有優異 的表現,可獲得額外經費的補助。在 1980 到 1981 年間,田納西州公立高等教育 機構所獲得之表現本位補助佔其總預算 2%以上,目前則以提高至佔其總預算之 5.5%。高等教育委員會指出經費補助之核心要素有三:(一)對各機構的經費補 助每年會在一個量化公式的基礎上重新計算;(二)對於特定單位或計畫,其補助

金額係以前一年度的撥款為基礎再加上機構改進之經費補助;(三)對方案計畫的 補助是以需求為基礎的需求本位補助(蓋浙生、 劉秀曦,2006:100)。

田納西州的表現本位補助計畫係採五年一個循環的執行方式,其表現本位補 助循環的評鑑標準與計分協議是由田納西州州立大學董事會、學者專家,與州立 大學院校積極參與後發展出來。其中學生和教授是表現本位補助計畫的核心,而 高品質教學和學生成就之改善乃是計畫焦點之所在。績效標準共分為四大範疇十 項績效指標,各項標準和指標數目各年均有所調整,且各機構所能獲得的競爭性 經費補助並不會影響其他機構所能獲得之補助金額(蓋浙生、劉秀曦,2006:101)。

四、組織變革與權力下放方面

美國的高等教育的協調和運作較為依賴市場力量、地方權威,以及專業的自 主權。然而許多州政府 爲了抵抗全然由市場領導的高等教育系統,持續不斷地深 化其對公立大學的監控和管制。而從 1980 年代早期,許多州政府開始在對公立 高等教育的治理上去中央化,亦即,將決策的權威從高層下放至低層級。這個權 力下放的趨勢持續了 25 個年頭,以不同的形式實施於公立大學的管理之上 (McLendon & Hearn, 2009: 161)。

五、私部門管理方法的運用方面

美國大學受到新管理主義的影響,產生了以下三個重大改變:行政領導的強 化、新的全校性決策體制、權力的內部轉移(El-Khawas, 2002:267-270):

(一)行政領導的強化

這種情形展現於在行政高層對於專業能力的重視。在行政工作方面增

設的越來越多位的副校長,包括了負責校務計劃發展、外部事務、會計、

遠距教學等方面。一所大型的大學就可能任有七到八位副校長。他們多半

遠距教學等方面。一所大型的大學就可能任有七到八位副校長。他們多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