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 研究者

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中與研究個案一家建立良好互動以及信任關係,而研究者本身既 是訪談者也是故事之作者,並無直接參與個案一家過去之家庭歷程,因此對於研究對象 所述之內容將持客觀角度進行紀錄。同時研究者於研究所期間修習休閒治療相關課程及 理論,有助於了解失智症族群相關特性;並曾於台北市浩然安養機構協同失智症相關計 畫進行,累積與失智長者相處之經驗,有助於了解及與失智症長者互動;以及參與科技 部補助之「成對式休閒介入方案對失智症家庭睡眠品質、身體活動量及功能性體適能之 影響研究」研究計畫,並擔任研究助理,過程中協助計畫主持人活動介入與訪談資料整

理,這些經驗有助於訪談技巧及資料整理分析之能力。

二、 訪談大綱

本研究採半結構式深度訪談,擬定訪談大綱作為訪談時的架構參考,並適時調整與 運用,而非依照訪談大綱的內容順序逐題進行。訪談大綱主要包括受訪者基本資料、對 於失智症的了解、失智症對家庭的改變、過去及現在的家庭休閒種類、感受與想法等,

詳細之訪談大綱內容如附錄一所示。

三、 訪談逐字稿

於研究進行前先向一就對象說明本研究的目的,經研究對象同意後,於訪談過程全 程錄音,並於訪談結束後將錄音內容轉譯為文字檔。

四、 研究者日誌

研究者於訪談結束後將當天所觀察到的事件,進行沉澱與反省,透過反覆與自我的 對話過程,思考及想像研究對象曾經經歷的事件與當下的心情,以研究者的角度去理解 研究對象的心情所記錄的心得感想。

五、 觀察筆記

研究者與研究對象互動的過程中所見及所聽到之內容,以研究者角度所觀察到的現 象,以文字方式記錄並作為日後資料整理之參考,包括訪談過程中所發生的重要事件與 環境的描述、訪談者口語的訊息及非口語的現象以及研究者本身對訪談過程的省思。於 每次訪談結束後,立即紀錄,並整理成後續資料之參考。

六、 其他參考資料

其他相關參考資料包含研究對象所提供之資料及相片札記等。

第五節 資料蒐集、整理與分析

本研究資料蒐集以個案專訪敘事文本為主。本研究聚焦於失智症家庭的照顧歷程與 家庭共同享有的休閒娛樂活動,而敘事資料的主要來源為失智症家屬之照顧過程故事、

自傳、對話以及來自各種不同方法所蒐集的資訊。透過敘事方式的訪談與分析,藉以詮

29

釋家庭成員過去、現在及未來的生活經驗之回溯與描繪,並表達出其照顧過程與生命歷 程中的真實感受。因此本節分為三部分說明,第一部分為資料編碼;第二部分為研究信 實度;第三部分為資料檢核。

一、資料分析與編碼

本研究將依據研究目的,採深度訪談方式來蒐集資料,接著進行資料轉譯、編碼之 過程。本研究採內容分析法,將每次進行訪談的結果,以下列步驟做出分析:

(一)將錄音內容轉為逐字稿並統整筆記內容。

(二)充分閱讀並分析資料以了解整體脈絡概念。

(三)從文本中萃取出意義並分類標記。

(四)建立主題分類。

(五)構思整體研究脈絡及各主題之關聯性。

(六)為使故事更趨完整,經受訪者確認是否符合原意。

(七)將萃取出資料歸類與編碼,直至資料飽和,即不再收案。

本研究所採用之資料包括錄音檔、訪談逐字稿、研究者日誌、觀察筆記個案提供或 研究者自行蒐集之相關照片等。除了主要照顧者長期居住在家之外,其他受訪對象因工 作及家庭等因素,無法長時間配合訪談,因此皆進行一次性訪談,其他內容則參考觀察 筆記及研究日誌所作之紀錄;訪談地點經討論後皆於研究對象家中進行,並將每位受訪 者給予別稱並以代號分辨,包括主要照顧者A、小姑B、大女兒C、小女兒D、兒子E等,

詳細內容如表3-5-1所示。

表 3-5-1

訪談對象、時間、地點彙整表

別稱 代號 訪談日期 地點 錄音總時長

百合老師 A

105/01/31 105/11/13

家中

55 分 25 秒 1 時 25 分 30 秒 小姑 B 105/01/31 家中 33 分 47 秒 大女兒 C 105/02/02 家中 1 時 1 分 53 秒 小女兒 D 105/02/21 家中 56 分 46 秒

兒子 E 105/02/21 家中 26 分 44 秒

研究者將反覆閱讀所蒐集之資料,整理並建立研究資料的分類架構。本研究編碼分 析與統整後之質性資料共有三種:訪談逐字稿,分別以受訪者之代號作為文件編碼之 首,依序列之,惟被照顧者因其疾病因素,與其相關之內容參考其他訪談對象所述,並 無直接之引述;研究者日誌,以研究者 (Researcher) 之字首R為代表;觀察筆記,以筆 記 (Note) 的字首N為代表。資料編碼方式有3碼,符號說明試舉例如表3-5-2。

表 3-5-2 文本編碼規則

資料類別 編碼 意義

訪談逐字稿 A-1-2 受訪者代碼 A 對於主題 1 萃取出之第二段內容 研究者日誌 R-2-3 研究者日誌對於主題 2 萃取出之第三段內容

觀察筆記 N-3-5 觀察筆記對於主題 3 萃取出之第五段內容

文本萃取過程之撰寫,例如:研究者之相關提問為「稍微說一下跟先生是如何認識 的?」,萃取文本內容則取受訪者所述之內容做為參考,並以故事手法呈現故事時間當 下所發生之內容,呈現方式舉例如下:

「當時恰巧勇伯也在同一間公司體系下上班,在公文往來遞送的過程中,兩人有了

31

更多的接觸與發展,時間一久,愛苗早已悄然孳生。不管是日久生情也好,亦或是近水 樓台先得月,勇伯在與百合老師這麼些個往來接觸後,再加上同事不時的刺激與鼓躁,

“這麼好的女孩子你怎麼可以放過呢?”,當下勇伯便決定鼓起勇氣開始追求百合老師,

因而成就了這一生最美好的姻緣。」

研究結果之呈現皆萃取自文本內容,如「」內所示,並以新細明體作為區分,(A-1-21) 為文本分類之編碼,A 為研究對象代碼,括號第一位數值為分類主題 1 之相關內容,括 號第二位數值為文本萃取之段落編號,呈現方式舉例如下,文本分析之主題、面向與概 念如表 3-5-3 所示。

「他(勇伯)是同事,我們是同事,就是同個關係企業但是不同公司,同一個董事長,

關係企業,那時候因為我是總務部的中文打字…我是以前那邊中文部的中文打字,那他 們公司,因為我們公司比較大,那個行政人員比較大,他們公司是辦公室人員比較少,

當然不會設置打字機,就公文就要送來給我打,給我打一打他再拿回去。」(A-1-21) 研究日誌為研究者在每一次與個案接觸過程中所獲得的反思與感受,透過與個案互 動以及觀察個案一家平時的互動,去體會照顧者的心情感受與照顧工作所經歷的事件,

將研究者所體悟到的結果紀錄並融入故事情節的串連中,反映出失智症家庭日常生活以 及成員角色內心的想法,呈現方式舉例如下:

「大女兒在教育孩子的價值觀上似乎有受到父母的影響,會希望孩子能夠培養一些運動 或是音樂學習的習慣。」(R-2-1)

觀察筆記為研究者將與個案接觸時所觀察到的細節末尾,以客觀角度記錄下所發生 的事件,包括訪談、桌球運動以及家庭相處的過程,呈現方式舉例如下:

「這周他們共打了 2-3 次球,有持續保持規律運動的習慣,百合老師一直以來也很讚許 桌球這項運動,讓勇伯有一個可以持續保持的運動項目,也讓百合老師多學習一項技 能,並且樂於其中。」(N-10-1)

表 3-5-3

文本分析之主題、面向與概念

主題 面向 概念

1-基本背景 個性、興趣、經驗 了解研究對象過往經歷與角色 2-休閒經驗 個人體會、家庭互動 包括個人經驗及家庭休閒之感想

3-失智症 生活變化與影響 因失智症出現所帶來的變化 4-經濟狀況 收入與支出 家庭主要經濟來源與變化 5-照顧感受 情緒、壓力 照顧過程中的心理感受 6-照顧困難 面臨的挑戰與問題 日常生活的不便與困擾 7-自我調適 轉念、宣洩 轉移注意力並調整心緒 8-家人支持 心理建設、行動 對家人間彼此的支持與實際作為 9-社會眼光 尊嚴、社交 承受社會眼光與期待協助 10-桌球運動 學習、興趣培養 建立與患者間之規律運動習慣 二、研究信實度

敘說以研究者分析或解釋的「值得信」與否為評價標準,可以分為說服力、符合度、

連貫性、實用性及無教條等五個規準,分別敘述如下:(張凰婷,2008)

(一) 說服力 (persuasiveness):呈現出資料最原始的真實層面,記錄並分析所蒐集到 的資訊,使讀者能夠充分感受到敘事者想表達的情境與感受。

(二) 符合度 (correpondence):對於資料整理與分析的結果,與所有研究對象核對,

確認文字呈現的結果與真實情況是否有出入。

(三) 連貫性 (coherence):根據目的與主題來記錄整個家庭歷史,包含過去、現在所 從事過的休閒活動與面對失智症的心路歷程。

(四) 實用性 (pragmatic use):將研究結果紀錄並分析出主要的觀點,期望能夠提供 有相同處境之失智症家庭一個參考的案例。

(五) 無教條 (no canon):在科學研究的領域,大多會以一套制式的模式來進行研究,

33

本研究以質性研究為主,故不一定會按照既定方法來進行。

每個人對於資料的解讀不盡相同,研究者所蒐集到之資料,反覆加以檢核,以求達 到客觀與可信的效果,本研究採半結構式深度訪談,藉由談話的方式了解個案一家對於 過往經驗的歷程與感受,最後勾勒出個案一家的生命歷程。

三、資料檢核

本研究採三角檢驗法,藉由錄音訪談資料、訪談札記與研究對象所提供之文件資料 等多方來源作交叉檢核,將所獲取之資料進行整理與分析,並透過具有專業休閒治療師

本研究採三角檢驗法,藉由錄音訪談資料、訪談札記與研究對象所提供之文件資料 等多方來源作交叉檢核,將所獲取之資料進行整理與分析,並透過具有專業休閒治療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