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婦女參與志願服務之相關研究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四節 婦女參與志願服務之相關研究

壹、探討婦女參與志願服務的動機

依據 105 年全國首次的志願服務調查研究(衛福部,2017)顯示 55.6%的民眾參 加志願服務的主要動機為「行善助人」最高,「學習成長」有 40.4%居次,「廣結 善緣/提升人際關係」有 36.3%再次之,而「服務項目符合個人興趣」有 29.7%、

「學校服務學習需要時數」有 15.7%、「消遣休閒」有 15.2%、「領取志願服務證 及紀錄冊」及「增加升學/就業機會」各在 10%以下。

然而為什麼志工願意奉獻自己的時間服務他人?什麼因素會影響志工的參與?

如何才能吸引志工加入? 研究者認為動機是個人參與行為的基礎,也是志工參與 服務的驅動力(蘇建倉,2015)。隨著社會的變遷,志工參與志願服務的動機,會 因其個人過去成長的背景、累積的經驗、需求的滿足及當時所受到的刺激而有所 不同,而任何一種行為,背後都藏著許多種不同的動機(馮文彬,2010)。是故我 們有必要對志工的參與動機加以探討,方能滿足志工的需求並予以適當的回饋,

進而吸引更多志工加入服務的行列。

一、動機的定義

動機(motivation)是源於拉丁文 movere,是指引起個體活動及維持已引起的 活動,並導致該活動朝向某項目標的一種內在歷程(張春興,2013) ,而動機包含 了三個意涵,一是指原因、二是心理狀態、三則表示一種行為表現的反應(林以鏇,

2010) 。國內外研究者因為研究取向不同,對動機的定義也有所不同,茲將本研究 做為參考的動機定義整理如下表 2-3:

Maslow(1987)

動機源於某些需求未獲得滿足,而這些需求可能來自於生理 C.X.(2015)

動機一種根據情境以特定方式表現的抽象傾向,並為原動力 夠解釋參與志願服務的成因(Wardell,Lishman,& Whalley,2000:230),故歸納各學者 提出的動機理論,包括需求層級理論(Hierarchy of Needs)、利他主義(Altruism)、

期 望 理 論 (Expectancy Theory) 、 交 換 理 論 (Exchange Theory ) 與 社 會 化 理 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Socialization Theory)等,以下分別就上述五種理論進行敘述與研究:

(一)需求層級理論(Hierarchy of Needs)

Maslow(1987)將人類的需求分為五個層次,分別為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愛與歸屬的需求(Love and belonging needs)、

自尊需求(esteem needs)與自我實現需求(need for self-actualization),這些需求 的排列由低至高描述個體動機推移的脈絡,個體的行為都是首先滿足了一些基本 需求之後,再轉往更高層次的需求上,其說明如下:

1. 生理需求:與個體生存有關的需求,如食物、水、空氣、睡眠。

2. 安全需求:包括對人身安全、生活穩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脅或疾病、身體 健康以及有自己的財產等與自身安全感有關的事情。

3. 愛與歸屬的需求:指被人接納、愛護、陪伴、鼓勵與支持等需求。

4. 自尊需求:自尊層次滿足兩個不同的需求,包含內在的自尊因素,如對成就 感或自我價值的個人感覺,和外在的自尊因素,如他人對自己的認可與尊重。

5. 自我實現需求:當前面四項需求都能滿足後,最高層次的需求方能相繼產生,

是一種衍生性需求,如:自我實現,充分發揮內在潛能等。

動機是由多種不同層次與性質的需求所組成的,每個層次的需求與滿足的程 度,將決定個體的人格發展境界(Denhardt, 2009)。一般而言,人們參與志願服務,

並非追求物質及金錢的報酬,而其多半對人際關係的需求、自尊需求與自我實現需 求有較高的期望,例如有些婦女想要建立社交圈,尋求愛與歸屬的需求;有些婦女 則透過志願服務而得到成就與社會認可。因此,由需求層級理論觀之,可以探究婦 女們在需求層面存在的差異。

(二)利他主義(Altruism)

利他主義是在不期待得到報酬的情況下,無私地為他人的福利著想及奉獻,此 理論也是長久以來被視為志願服務的主要原因(林語如,2009)。Adam Smith(1990) 在「國富論」中提及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利他主義(absolute altruism),他認為利他主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義僅是人們參與志願服務的眾多原因之一,只是不承認有追求自身利益(self-interest)的部分,志工以利他主義為原動力進行服務後,可能額外獲得自我實現等 自身利益(溫勇德,2015),故 Smith 認為利他主義是人們在滿足他人的需求之時,

也滿足了自己,但不期望獲得任何回報。

(三)期望理論(Expectancy Theory)

此為Vroom 於 1964 年所提出的理論,個人決定是否要投入從事某項工作,會 先分析行動後可能產生的結果及帶來的價值,如果覺得預期的結果與報酬是滿意 的,才會採取行動(Vroom, 1995)。該理論認為有三項變數存在,說明如下(黃源協,

2014):

1. 努力與績效的關聯性:人們會衡量努力後,可以達到某種績效的可能性。

2. 績效與報酬的關聯性:人們會衡量當績效達成後,可以得到某種期望結果(報 酬)的可能性。

3. 報酬與個體目標的關聯性:人們會衡量期望結果(報酬)是否能滿足自我目標 或需求,以及該報酬對本身的吸引力高低。

對婦女志工而言,這些期望包含在服務過程中可以學習到新知,擴展人際關係 或是得到心靈上的富足等,故產生願意持續付出的行為。通常志工的期望與實際所 從事的工作間是相符合的,其流動率也越小(林淑馨,2018)。相對的,若不如預期,

則參與動機會降低。

(四)交換理論(Exchange Theory)

由 Homans(1958)所提出的交換理論相信個人是以自我為中心且自利的,個人 所付出的成本和價值會隨著其所獲得的利益而變化。此理論是從成本效益的觀點 來衡量,當個人獲得的利益大於付出的代價時,就會採取行動、選擇最有利最具吸 引力的事物,或持續該項行為。就志願服務來說,志工會透過參與志願服務所獲得 的各種精神報酬,與個人的付出成本做比較,形成評估是否參與志願服務的標準 (吳維茜,2016)。因此,學校機關在進行志工招募時,需要重視給予志工的福利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回饋和報酬,例如舉辦志工培訓、聚餐交流,也可以授予服務證書的鼓勵、口頭讚 賞等,以吸引更多志工進入校園服務。

(五)社會化理論(Socialization Theory)

社會化是一個人從物體個人轉變社會體個人的過程,即人們學習與自己有關 的角色行為和文化(彭懷真,2012)。此理論認為成為一個社會人(socialman),主要 是受到家庭及同儕團體的影響,將學習到的價值觀及行為模式內化成自己生活的 一部份,發展自我人格和潛能,並適應社會生活。當人們認為參與志工服務、貢獻 心力是自己的責任及人生角色之一時,參與志工服務即成為自然而然的行動(林淑 馨,2018),亦即當一個人選擇擔任志工,很大的可能是受到外在家人、師長、同 儕、朋友的影響,而非純粹僅出自個人的意願。

綜合上述的五個動機理論,從聚焦於利他、利己到互利之間,可以繪成一個循 序漸進的光譜,利他主義利他多於利己;期望理論及交換理論是利己多於利他;需 求層級理論和社會化理論則著重個人與社會的互惠關係(林勝義,2016)。透過這些 理論,可發現志工參與服務的的動機是多重的,參與動機的形成是由許多內在因素 和外在因素交互而成的,志願服務並非只為他人犧牲貢獻,也會將拓展社交圈、個 人自我實現學習新技能等因素納為考量,動機因而產生相互重疊的部分。因此,上 述理論架構可以做為研究志工參與志願服務動機的理論基礎,希望藉此研究可以 更貼近學校婦女志工參與志願服務的歷程,瞭解她們參與志願服務背後的因素,探 究從事志願服務對她們的意義,以對學校婦女志工有更全面的認識。

三、志工參與動機的類型

志願參與的行為是一種回應本身動機與需求的方式,使人們進一步參與志願 服務,由於志工參與動機十分多元,許多學者會將其進行歸納,國內學者如林勝義 與陸光(1990)兩人將志願服務的參與動機分成「主動」與「被動」兩類,主動乃因 個人的興趣喜好、個人意願所選擇之主動參與,具有機動性並使志工的服務行為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持久(蘇建倉,2015);而被動是受外在環境的氛圍、機構、他人的邀請或鼓勵,比 較缺少自主彈性空間。

Fischer&Schaffer(1993) 整理出種志工的八種參與類型,包含以下:

1. 利他動機:幫助別人、做好事與具有社會責任感是最常見的參與動機。

2. 意識型態動機:因特殊情況、意識型態或價值觀影響,而有目的的參與志願 服務,而非秉持利他動機而已。

3. 利己動機:以參與志願服務滿足自我的需求,例如處理內心的衝突或獲得支 持。

4. 身分地位報酬動機:志工希望獲得專業知識、技術、人際互動或認知等因素,

尤吸引學生或社會人士去參與志願服務。

5. 打發時間的參與:志工加入志願服務,是因為他們有閒暇的時間,是一種打 發時間的活動形式。

6. 社會關係的動機:某些志工認為接觸一些人、交朋友是參與志願服務的動機,

顯示了新友誼關係是支持參與志工服務之重要因素。

7. 多重的動機:人們隨著時間與組織改變後,參與動機的理由也會有所不同。

研究指出,家長基於照顧孩子為利益交換而服務,後來和服務組織的志工夥伴 成為同好,認為團體讓其具有歸屬感及認同感,因此長期服務,追求自我實現和自 我成長的滿足(鄭素美,2014)。起初參與志願服務或許是因為對家人有益處,隨著 志願服務歷程,也滿足了個人需求,出現了自助助人的多重動機。

若是將志願服務參與動機歸納為三種,則通常會在利他與利己動機之外,再加 上「社會動機」,社會動機是指由於感受到孤單與寂寞,希望參與志工服務能增加 與人接觸的機會,因此林語如(2009)將志工類型歸納為「自我取向」、「人際取向」、

「利他取向」三大類別:

1. 自我取向:強調個人內在導向,重視自我實現、個人興趣,期望透過服務社 會,獲得成就感、心靈得到滿足、保持生活動力、充實人生等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 人際取向:強調人際關係及結交朋友的目的,期望藉由服務社會的機會,達

2. 人際取向:強調人際關係及結交朋友的目的,期望藉由服務社會的機會,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