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學校志願服務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學校志願服務

壹、學校志工服務現況與發展

「學校志工服務」是結合「家長參與」及「志願服務」的相關概念。參與學校 志工是自願為學校從事服務性質的,成員大抵為在校學生家長居多、其次成員包含 曾經在校學生家長和熱心教育家長,或者認同學校教育的社區民眾及退休教師等 (顏憲文,2005;葉瑞枝,2010;李素莉,2011)。近期也有研究發現有些婦女志 工沒有孩子或孫子在服務的學校就讀,學校志工僅是秉持環境單純、學校離家近、

身體尚可負荷,就為這個社會奉獻的心力、投入學校的志願服務(林惠美,2010), 有了學校志工的協助,學校不但獲得人力的支援,更可透過與社區人士的密切往來,

使社區與校園的關係更為密切。

一、學校志工服務的現況與發展

截至 106 年 12 月底止,中央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含文化、教育、環保、

醫療、衛生、財政、經濟、農業、體育、科學、國防、消防、警政、社會福利等各 領域登記有案之志願服務團隊數已達 2 萬 7,062 隊,志工人數達 109 萬 7,786 人,

男性占 31%、女性占 69%,其中以教育性志工 45 萬人最多,而女性教育志工高達 30 萬人(衛福部,2017)。

國內學校志工組織制度已施行多年,社區、校園資源共享的理念,已逐漸為 社會大眾所接受,學校成為社區大學的上課場地,在課後時間也開放民眾運動、活 動的場所。教育部在 2006 年公布「國民教育階段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事務辦法」,

內容共 11 條,更細部規範家長的教育責任、參與校務的範圍與事務,對於學校志 工的規範亦有制度化,參與項目也更明確。研究發現國內學校志工組織發展,除了 受到國外學校志工實務經驗影響之外,亦受到近年來國內社會的極劇變遷,如社會 上多為小家庭結構、校園安全問題頻傳、社會犯罪比率升高,因而牽動家長的思維 與態度,學校在這樣的變遷之下更加顯得其教育的重要性(蔡美香,2014;徐語潔,

發展情形,歸納學校志工發展的時間軸如下表 2-2(林以鏇,2010;陳家昵,2016)。

表 2-2 學校志願服務發展的時間軸一覽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協助辦理訓導工作:交通導護志工、善用家長資源,從事各項教育活動、

社團指導、成立社區守望相助組織、結合社區各商店成立愛心站,張貼愛心標 幟,提供學生安全之求助。

(三)協助辦理總務工作:改善學校學習環境、協助教學設備之檢修、維護改善 校園環境、加強綠美化及垃圾廢棄物處理。

(四)協助辦理輔導工作:辦理班級親師會、鼓勵及招募認輔志工預防中輟生。

由上可知學校志工服務地點以學校為主,提供的服務涵蓋教導、訓導、總務與 輔導等各處室相關業務,主要以生活適應、學習成長、環境設備整理等輔助性活動 為主,志工為師生提供直接或間接服務,服務也不限定在班級內,可擴大制班級外 的事務,內容種類繁多,對學校校務的推展有相當大的助益。

貳、學校志工相關研究

我國學校志工在 1980 年代興起,但在當時並未受到重視,隨著這幾年親師 合作、校園開啟、校園安全與教育改革相關議題的興起,如同 Swap(1993)所提 出的,家長的參與層次結構從保護模型開始,透過學校到家庭傳播和課程豐富的 影響,轉向的夥伴關係模式的校園志願服務,學校志工逐漸受到各組織的重視,

綜合國內外的研究,分析學校志工的情形如下:

1. 就學生而言:提升學生的學業成績,透過學生與成人志工之間的互動關係 提高學生的社交技能與自尊(溫勇德,2015),也有研究發現學校輔導志 工會改善學生的行為,包括對學校及父母的態度(Caldarella et al.,2010;

Hornby& Lafaele, 2011)。

2. 就社區民眾與家長而言: 增加職業發展機會、擴展他們的社交網絡,提高 他們的教學與培訓技能、個人滿意度 (Caldarella et al.,2010;林惠美,2010;

邱士豪,2011;黃汝珊,2013)、提高父母對自己教育的信心(Hornby&

Lafaele,2011),若家長在學校開會或在學校做志願者則象徵他們高度重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孩子的教育,增加了家長與學校的接觸(Stacer & Perrucci,2013;溫勇德,

2015)。國內也有研究發現有多位學校志工沒有孩子在服務的學校就讀,僅 是學校離家近和身體健康可以負荷,就為這個社會多奉獻一些心力(林惠 美,2010)。

3. 就學校而言:減輕教師在工作中與教學無關的工作量、使課程更豐富多樣 ( 溫 勇 德 , 2015) 、 改 善 家 長 與 教 師 的 關 係 與 學 校 氛 圍 (Hornby&

Lafaele,2011)。

綜觀上述,志願服務的範圍以擴散到校園,服務的內容也多樣化,對學校、教 師、家長、社區民眾與學生而言,志願服務有其正面的功效。但近年關於國內學校 志工的研究,多從志工組織觀點出發,聚焦在志工動機、工作滿足與組織承諾的關 聯(張美里,2015;賴佳氤,2011;林文士,2010;溫勇德,2015)、志願服務對 志工的正向影響(林惠美,2010;邱士豪,2011;黃汝珊,2013)。相關研究較少以 學校婦女志工本身做為主體進行分析,缺乏探討學校婦女志工的多重角色、人力資 本、社會資本、生命歷程等因素對其志工經驗帶來的影響。故從政策角度來看,透 過志願服務優化教育的過程,表明學校需要做出更大努力,將以上的因素納入考量,

並關心其中的差異,以創造家長及社區民眾有更多機會參與學校志願服務的活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