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媒體素養與媒體素養教育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媒體素養與媒體素養教育

一、媒體素養

媒體素養(Media Literacy)一詞,於 1970 年首度出現在美國學校中的「電 視素養」(television literacy)課程,而最關鍵的文獻則出現於 1992 年美國「亞 斯平協會」在「媒體素養菁英會議」上由會員共同的界定,將媒體素養定義為

「以多種形式去近用、分析、評估、製作媒體的能力。」(陳世敏,2005)。

媒體素養教育學者 David Bukingham 認為,媒體素養是一種為了使用與銓釋媒 體所需要的知識、技術與能力。綜合上述兩種定義,媒體素養是用來解讀媒體 內容所要具備的認知以及使用媒體的能力,可是媒體從傳統跨入科技領域,愈 來愈多的新媒體出現,媒體素養應該更加詳細的詮釋,才能描繪出媒體素養的 全貌。

美國媒體素養中心(Center for Media Literacy)參照日新月益發展的媒體,

在 21 世紀擴充了對媒體素養的定義,指出「媒體素養是 21 世紀教育的目標,

它提供了從印刷、電子到網路等各種不同媒體一種接近使用、分析、評估與創 造訊息的架構。而媒體素養的基礎,是建立在以質疑的態度理解媒體在社會中 的角色,並具備公民民主社會中不可或缺的自我表達能力」。這個定義明確的 指出,媒體素養中所說的媒體,已經擴充至因科技進步而逐步興起的電子及網 路媒體,甚至未來的媒體,不論是那一種媒體的媒體素養,在技術上都要培養 能夠接近使用的能力,也就是能夠熟悉操作媒體設備;在媒體的內容上,要能 夠理解媒體在社會中代表的意義,能夠分析媒體傳達訊息所隱含的目的,還要

評估媒體訊息對個人或社會所帶來的影響,以及能夠以成熟的讀、寫能力創造 媒體內容,正確表達個人的意念,發揮公民的影響力。

媒體是公眾的傳播工具,但是印刷術發明之後大眾傳播媒體只掌握的少 數人的手中,隨著傳播媒體不斷的演進,從印刷、廣播、電視到現今廣泛使用 的新興網際網路媒體,媒體從手數人掌控轉變為可以讓個人使用的媒體,這種 情況已接近媒體素養學者主張近用媒體的「賦權」,而且在新媒體時代「新」、

「舊」媒體可以交互使用,透過全球資訊網,使訊息傳播更快速、更廣泛,影 響也更大,因此學者們對媒體素養,又提出了更深入的見解。加拿大教育學者 Jane Tallim (2007)認為媒體素養是一種對所有媒體的批判思考、檢視隱藏在 媒體產製過程背後目的之篩選,以及分析媒體訊息的能力。Worsnop(2000)進 一步指出,媒體素養是來自於媒體教育或媒體研究的預期結果,經由學的媒體 愈多,素養也就隨之增加。在媒體不斷創新的過程中,學者們體認到媒體素養 實際上需要運用經驗、檢視、分析的能力,而且應該要透過教育來強化。

美國「媒體素養中心」(Center for Media Literacy)更指出,「媒體素養是 二十一世紀的教育之路。民眾的媒體素養基礎在於了解媒介的社會角色,並擁 有民主社會公民所需的質疑和自我表達的基本能力。」事實上,媒體素養透過 教育來達成,其目的不在於「保護」人們遠離「訊息」的危害,反而是教導人 們質疑媒體、使用媒體,學習不被媒體主宰,反而成為媒體的製造者、訊息的 傳送者,實踐「賦權」的媒體素養理念。

從上述的討論可知,媒體素養泛指人們對於媒體的思辨、分析、批判以 及使用的能力,而且要依賴教育獲取所需的能力,但到底如何才能稱得上具備 媒體素養,國內外學者目前也還沒有一套全面而完整的核心概念(吳翠珍,

2004; Renee Hobbs,2004),不過美國「媒體素養中心」(Center for Media Literacy)

提供了人們有關媒體素養的五個關鍵概念和五個關鍵問題,讓人們檢視是否具 備了媒體素養。

這五個關鍵問題,「誰製作了訊息?」、「何種製作技術吸引注意?」、

「我與別人的體驗有何不同?」、「訊息中的含義為何?」、「訊息為誰掌控?」, 則是針對五個關鍵概念產生的自我對話,透過這五個關鍵概念與問題的自我對 話,檢視個人在媒體環境中的媒體素養程度(見圖 2-1)

圖 2-1 媒體素養的五大概念與五個問題

美國媒體素養中心提出上述的關鍵概念與問題,在我國教育部於 2002 年 公佈的《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也有相似的概念與指導,對於提昇國民媒 體素養能力一節中,在洞察媒體資訊的基本能力方面應具備以下的能力:

(一)瞭解媒體訊息內容

指的是應瞭解不同媒體的表徵系統(媒體語言與成規)、瞭解媒體類型 與敘事如何產製意義、瞭解並能應用媒體製作技巧與技術、瞭解科技與媒體文 本的聯動關係。這是要使得人們充份的瞭解媒體訊息在建構的過程是以何種技 術,以及所包含的內容與代表的意義,才能轉化為個人思考的動力。

(二)思辨媒體再現

指的是能夠辨識媒體內容中年齡、性別、種族、職業、階級、性傾向等

概念 問題

媒介訊息皆由建構

媒介訊息製作語言

訊息體驗因人而異

媒體均包含價值觀

訊息多用來博取利益

誰製作了訊息?

何種技術引起注意?

訊息體驗的差異?

訊息中的含意為何?

誰掌控訊息?

各種面向的刻板印象和權力階級間的關係;比較媒介內涵與實際生活中的情 境、人物、事件等媒介與社會真實的關係;解讀媒介再現所潛藏的價值意涵與 意識型態。也就是運用思考將媒體訊息與實際的情況,比較與體認其中的差異 性,進而瞭解訊息的產生與各階級間的關聯性與所包含的價值觀。

(三)反思閱聽人的意義

是指以閱聽人的立場反思個人的媒體行為、瞭解個人與文本的意義協商 本質、瞭解文本的商業意涵中「閱聽人」的概念、認識廣告工業來自於收聽/

收視率、廣告的社會與文化意涵的主要概念。也就是經過了瞭解與思辨的過程 加以修正個人的媒體訊息的體驗,然後重新瞭解媒體訊息傳達的價值觀。

(四)分析媒體組織

也就是瞭解媒體組織的守門過程如何影響文本產製、檢視媒體組織的所 有權如何影響文本選擇與組合、瞭解公共媒體與商業媒體的區別、檢視資訊私 有化的影響。這個基本能力的指導是讓人們理解媒體的組織如何影響媒體訊息 的呈現,同時能夠辨別公共與商業媒體在價值觀構成的差異性以及影響力。

(五)影響和近用媒體

指的是要瞭解媒體公民權的意義、實踐接近與使用媒體、區辨被動媒體 消費者與主動媒體閱聽人、主張個人肖像權、隱私權、主張公共資訊開放。這 是一種媒體「賦權」的終極理想,也是要達到個人取得傳播權力的一種主張,

把訊息的掌控權從少數人變成多數的個人來掌控,而且讓公共的資訊得以完整 的公開。

上述我國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的所提出的五大基本能力,與美國媒 體素養中心提出的五個關鍵概念和問題,均需要依賴教育達成,因為媒體透過 各種傳播媒介可以發揮廣大的影響力,而且新媒體興起,現今的青少年取得與 使用媒體非常方便,因此有研究指出,青少年階段的媒體素養,應著重培養其 對媒體認知、媒體技能與資訊辨識的能力(張玉燕,2004),David Buckingham 也認為青少年應具備「瞭解、思辨、批判、產製媒體」之媒體素養(林子斌譯,

2006)。換言之,媒體素養在青少年階段就應教導他們認識並使用各種媒體,

成為工作或生活中溝通的工具,同時更要培養批判思考的能力,以個人體驗媒 體訊息的經驗,分析辨識媒體的內容,讓青少年使用媒體時,能以更嚴謹的態 度處理所要傳達的媒體內容。

二、媒體素養教育

1992 年「亞斯平協會」(Aspen Institute)會議中提出媒體教育的目標即為 培育一個具備解讀、評估、分析、產製印刷與電子媒體能力的閱聽人。換言之,

媒體教育不再只是具備思辨及分析媒體內容的能力,同時還包含發送訊息以及 製作媒體的能力。在這個會議中,歸結出媒體素養教育應包含四大要素:媒體 與事實的建構、商業如何影響媒體、意識型態與政治如何影響媒體、不同形式 的媒體如何產製出不同的文本內容(周典芳,2004)。依據這四大要素,2002 年美國傳播協會(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訂定了媒體素養教育的五 大標準:

(一)瞭解人們在個人或公共生活中使用媒體的方法。

(二)瞭解媒體人與閱聽人之間的複雜關係。

(三)瞭解媒體內容在社會與文化之中如何被製造。

(四)瞭解媒體的商業本質。

(五)使用媒體與特定閱聽人溝通的能力。

上述的五大標準,與我國《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中培養國民媒體 素養五個基本能力「瞭解媒體訊息內容、思辨媒體再現、反思閱聽人的意義、

分析媒體組織、影響和近用媒體」有相似之處,也與亞斯平協會提出的「解讀、

評估、分析、產製」的媒體素養教育目標有相似之處(見表 2-1)。

表 2-1 媒體素養教育目標與能力、標準關係 教育目標

亞斯平協會

基本能力

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

教育標準 美國傳播協會 解讀媒體內容

評估媒體內容

分析媒體組織

媒體產製

瞭解媒體訊息內容

思辨媒體

反思閱聽人的意義 分析媒體組織

影響與近用媒體

瞭解媒體內容在社會與文化之中如 何被製造

瞭解媒體的商業本質

瞭解媒體人與閱聽人之間的複雜關 係

使用媒體與特定閱聽人溝通的能力 瞭解人們在個人或公共生活中使用 媒體的方法

世界各國對媒體教育的發展與內涵因著媒體的發展、制度及環境文化有 所不同,但總結我國與各國均認為推動媒體教育是屬於「經驗的」、「操作的」

以及「理解的」,同時納入應該要納入各階段國民教育的體系,周典芳(2004)

歸納英、美、加拿大等國媒體教育的類型有兩大方向:第一、媒體素養課程內 容,融入國民義務教育之中,成為國語課程之一部分,或獨立成為新的課程。

歸納英、美、加拿大等國媒體教育的類型有兩大方向:第一、媒體素養課程內 容,融入國民義務教育之中,成為國語課程之一部分,或獨立成為新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