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學校效能之學理探究

教育品質的提升需仰賴學校教育的成功,成功的學校教育表現在有效能的學 校。所以如何建立有效能的學校,提供受教者最大潛能的學習機會,是教育革新 的真正意義(卓秀冬,1995)。學校行政的一切作為,無非希望能提升學校效能。

吳清山(1998a)指出隨者科技日新月異,社會變遷快速,人們對學校教育品質 的提昇日益殷切,因此學校的各項措施,必須銳意革新提高績效,才能符應家長 需求,滿足社會期待。學校教育訂有預定目標,因此所面臨的問題,乃是如何在 提升其更高的程度,所以,使得大家必須認真思考「學校效能」的課題。從事「學 校效能」研究,可以瞭解學校的現狀與缺失,則所提出的改革方案,才能具體可 行。為建立本研究有關學校效能理論基礎,茲分別就學校效能的意義與特徵、學 校效能的理論模式、學校效能的評量指標以及學校效能的相關研究等面向進行探 討。

壹、學校效能的意義與特徵

茲就學校效能的意義及學校效能的特徵探討如下:

一、學校效能的意義

「追求卓越,提升品質」,是學校領導者及教師共同追求的目標。一般人認 為學生的升學考試成績好,就可視該校為有效能的學校,這種觀念對有效能的學 校定義太狹隘。學校並非封閉系統,如何讓教育更具有品質決定於學校能否發揮 自身的效能達到最佳化。以下將國內外學者對學校效能的定義彙整如表 6 所示:

39

40

41

張銀富

(2002)

「效能」(effectiveness)常與「效率」(efficiency)相提並論,「效 率」是如何將事情做對。「效能」是指做對的事情,強調的是組織 中如何結合各種系統資源,以促進目標的達成。學校效能早期的定 義多偏重於學生的因素,認定學校效能就是學生的學術成就表現。

隨著研究的進展,發現相關的因素也就更加複雜,因此,教師、校 長、行政人員、家長、社區人士等等因素也逐步被納入學校效能的 範圍。

吳百祿

(2004)

學校效能是指一所學校在各方面的績效,其目的在於達成學校的預 期目標。

吳清山 和 林天祐

(2005)

學校效能係指一所學校有良好的績效,能夠達成學校所訂的目標。

有效能的學校,它充分展現了高度的行政效能、卓越的教學效果和 優異生學習成就。所以有效能的學校,不僅是家長期望,而且也是 學校同仁努力的目標。

歸納上述學者對學校效能的定義,研究者將學校效能界定為:學校環境設備 能滿足教師教學及學生學習;行政領導與溝通協調良好及有效率;學生學習與生 活表現良好;家長與社區認同支持的全方位發展,能實現其願景目標、提升團隊 的效能,並輔以人際關懷,並且引領學校朝正向發展。

二、學校效能的特徵

學校的領導者若能具體掌握學校效能的特徵,必定能夠縮短摸索時間,節省 教育資源,進而達到做對的事,把事情做對的理想目標。學校效能之特徵是多層 面的,可從各種角度加以探討:

吳清山(1998a)歸納有效能學校的特徵是:強勢的領導、和諧的學校氣氛 和良好的學校文化、重視學生基本能力的習得、對學生有高度的期望、教師有效 的教學技巧、經常督視學生進步、教職員的進修與發展、妥善的學校環境、社區、

家長的參與和支持。

42

根據張德銳(2000)研究經驗,有效能學校必須具備下列八個特徵:重視學 校環境維護、學生紀律良好,老師能有效控制教室秩序、教師和行政人員都能體 認學生學習的重要性、學生的學習成就和老師的教學成就普遍受到肯定、行政人 員和老師均享有高度的自主權、能創造並維持和諧的學校氣氛、學校會提供給學 生自治、參與校務及服務的機會、會鼓勵家長參與校務。

Glickman 和 Ross-Gordon (1995)認為一個具有效能、成功的學校特徵是 能展現出學校同仁之互動目的,致力於改進全校性的教學與學習成效。

Joyce 和 Weil (1996)分析學校長期改革計畫中,所呈現有關學校效能的 特徵包括:重視和學生學習有關的成果、著重理論和實務的研究,以及教師本身 配合執行學校改革策略時的經驗、學校教師專業成長情形、學校改革政策對教學 實務的影響。

Creemers, (1996)及 Reynolds, (1992) 指出有效能學校具有下列特徵:

有目的性的領導、副校長的參與、教師的參與、教師間的一致姓、結構性的上課 時間安排、具智能挑戰性的教學、以工作為中心的環境、有一定的上課焦點、師 生間的充分溝通、完整的紀錄、家長的參與、正面的學校氣氛。

Edmonds(1979)提出學校效能特徵包括:校長具有強有力的領導、對學生 抱持高期望、安全、有秩序的環境、首要任務在於學生基本技能的習得、願意將 精力與資源轉投於首要任務上、經常性地監督學生的進步情形。

Levine 和 Lezotte (1990)提出有效能學校特徵如下:有生產力的學校氣氛 與文化、注意學生核心學習技能的習得、對學生進步情形的適度監督、學校中以 練習導向的教職員發展、卓越的領導、踴躍的家長參與、有效的教學安排與實施、

對學生的高期望與要求。

鄭彩鳳(2008)歸納整理有效能學校特徵,分成輸入、歷程及輸出三層面來 說明:1.輸入層面─共同願景、學習環境改善、教學及學習資源設備充足、教 師能力素質高;2.歷程層面─強勢且專業的領導、良好的行政管理、高品質的

43

教與學、學校氣氛佳、課程設計優良;3.輸出層面─學生表現良好、教師進修 風氣盛、社區家長及學校間互動良好。

Purkey 和 Smith(1983)歸納出學校效能特徵包括組織結構特徵和過程特 徵:1.組織結構特徵─學校環境管理、教學領導、教職員穩定性、課程銜接與 組織、學校教職員的發展、家長的投入與支持、學校整體學業成就認知、最大量 的學習時間、學區支持;2.過程特徵─合作計畫與學院關係、共同體認、清楚 目標和高度期待、秩序和訓練。

Codianni 和 Wilbur (1983)歸納有效能學校特徵有:強勢的行政領導、

學校組織氣氛、基本技能、高度期望、持續的評估、教職員的發展等。

Levin (1986)認為有效能的學校特徵有:生產性的學校氣氛和文化、重視 學生學習技巧之獲得、適切地督導學生的進步、實用取向之教職員發展、傑出的 領導、家長積極參與、有效教學的安排與進行、學生高度的期許與要求,以及其 他可能相關的項目。

黃振球(1996)提出有效能學校共同特質如下:校長強勢的教育領導、積極 的學校氣氛、健全的教育目標、學校實施目標管理、學校注重學生學習成就、學 校環境利於教與學、學校對於學生期望較高、教師素質高、教師人事安定、教師 研究風氣盛、教師之間和諧團結、鼓勵教師改革創新、學生用於學習時間較長、

學生積極參與學校活動、學生遵守校規紀律、學生進步不斷受到評估、師生以學 校為榮、師生有積極關係、師生福利受到重視、師生經常受到獎勵、校園整潔美 觀、教學設備充實、獲得教育行政機關支持、獲得社區人士及家長協助、注重品 質管制與社會關係良好。

林明地(2000a)認為學校效能特徵有:以學校為基礎的管理、來自學區的 支持、強勢的領導、教職員的穩定性、有計劃與統整的課程、全校性的教職員專 業發展、家長參與及支持、重視及認同學生學業成就的重要性、強調用於教學及 學習的時間、合作性計劃與同僚專業互享關係、學校猶如社區的感覺、共享的明

44

確目標與高度可成就的期望、秩序與紀律的共識。

侯世昌(2002)歸納學校效能的特徵有三層面十二項:1.行政層面─完善 的組織與計劃、明確的目標、良好的氣氛和學校文化、合宜的校園規劃、強勢的 領導、良好的公共關係、民主的決策;2.教師層面─師資水準優良、教師流動 率低、教師研究進修風氣盛、教師對學生有高度期望;3.學生及家長層面─學 生的表現優異、家長支持並參與積極。

張清濱(1991)根據中外學者研究歸納,認為有效能學校特徵:1.具有正 確辦學理念並實現明確的教育目標;2.支持並貫徹教育政策措施;3.建立井然 有序的學校氣氛;4.力行學校行政透明化、制度化、民主化、科學化與人性化;

5.永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學生都有進步感;6.協助教師改進教學,使教師具 有高度的專業素養;7.獲得家長及社區人士的支持與協助;8.不斷創新精進,

提高教育品質。

綜上所述,學校效能的特徵表現在學生學習成就、教師教學品質、學校行政 績效與家長參與支持等四個層面,並進一步將以上四個層面學校效能分為具體的 內涵,分述如下:學生學習成就-包含學業成就評量進步情形,日常生活教育表 現狀況;教師教學品質-教室教學氛圍,教師專業成長、領域深度匯談,同謀解 決問題,提升教學成效;學校行政績效-具教育改革領導力、凝聚團隊共識,達 成組織目標,強調主動、敏捷、創新與和諧的教育行政,全力支援教學;家長參 與支持-學校辦理各項活動實際參與支持情形,協助教師於學生日常管教並解決 親師生衝突問題。

貳、學校效能的理論模式

學校效能理論模式,各家主張不同,例如: Hoy 和 Miskel (1982)提出 目標模式(goal model)、系統資源模式(system resource model)和統整的模式

(integrated model);Cheng (1993)提出目標模式(goal model)、系統資源模 式(system resource model)、內在歷程模式(internal process model)、策略─組

45

成分子模式(strategic-constituencies model)、合法性模式(legitimacy model)、組 織學習模式(organizational learning model)和無效能模式(ineffectiveness model);Scheerens 和 Bosker (1997)提出經濟理性模式(economic rationality model)、有機系統模式(organic system model)、人群關係模式(human relations model)、科層模式(bureaucracy model)和政治模式(political model);吳清山

成分子模式(strategic-constituencies model)、合法性模式(legitimacy model)、組 織學習模式(organizational learning model)和無效能模式(ineffectiveness model);Scheerens 和 Bosker (1997)提出經濟理性模式(economic rationality model)、有機系統模式(organic system model)、人群關係模式(human relations model)、科層模式(bureaucracy model)和政治模式(political model);吳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