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校整合社區資源案例之探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學校整合社區資源案例之探究

倘若學校與社區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不但使學生有效提升學習成效,亦可 對老師、家長、學校、社區產生有正面的影響,如此一來,便能有機會突破學童 社經背景對其學習所造成的影響(林俊源,2007;劉貞蘭,2000,P19-21)。而楊 上潔(2016,6 月,P15)提到臺灣孩子的教育學習呈現M型差異,教育資源豐富 的孩子在成績的表現上較資源貧乏地區的孩子來得優異,因此,貧富差距所造成 的學習落差,逐漸成為新時代的問題。開拓文教基金會所編撰之社會資源手冊

(1994)提及社區中無論有形無形物質都是「資源」,端看如何挖掘與運用,社區 資源總分為人/人力、文化特色、地理環境/自然景觀三大範疇。荒野保護協會理事 長賴榮孝表示,教育與生活學習不該只在教室內進行,校園擴及到社區、社教場 域或大自然等都是很好的學習空間(王惠英,2016,5 月)。本章節將透過 7 篇以 小學整合社區資源案例與 5 篇報導案例之相關研究進行探討,分別以有利因素、

阻礙因素及實施結果進行論說。

12

一、 學校與社區整合之更利因素

(一) 校長扮演積極的領導角色

一所學校能夠辦學成功,「校長」是主要的關鍵人物。經營與管理的辦學理念,

亦決定團隊的向心力與行事態度。在林俊源(2007)研究中提及領導者利用校內 聚會透過對話找出共識,讓團隊能主動參與。領導者以層層分工、適當授權的開 放式關係,讓學校有心參與之同仁得以一展長才。而在莊美玲(2008)研究中指 出校長積極引入外部師資進入校園,帶領團隊實際體驗,增進教師熟稔校本課程 內容專業知能,進而凝聚團隊共識。有共識,也必須有前進的方向。因此,了解 家鄉資源便是一項不可或缺的前置作業。在林俊源(2007)研究中提及校長平日 走入社區熱切的與居民交朋友,且願意放下身段虛心向當地居民請教,學習認識 排灣族民俗植物,並將資源帶入學校團隊共享,研擬校本特色課程。在莊美玲(2008)

研究中,校長亦透過社區實際踏查,發現社區珍貴自然資源,與社區共同努力,

發展社區特色經濟產業。

知其足,知其不足。在學校與社區資源整合的過程中,引進外部資源是必然 的,其中包括人力、物力、財力等。在林俊源(2007)研究中提到領導者藉由申 請教育部計畫,邀請家長與社區頭目一同參與學校建設之改善。另在莊美玲(2008)

研究中則是運用校際合作方式,薦選校內種子學生安排至鄰近國中學習藝能,並 積極申請計畫補助,至鄰近學校進行城鄉交流。

(二) 社區的凝聚力量

社區若能與學校互助合作,便能創造雙贏;反之,若與學校互相牽制,小則 影響雙方融洽之關係,大則影響校務運作(蔡明錡,2006)。因此,學校與社區奠 定良好的關係,將有助於整合社區資源,永續發展。其中,充足的人力資源是很 重要的。在許品婕(2010)研究中提及因當地社區積極的發展社區文化,提供社 區師資作為教學輔助,並由學校教師組織課程發展委員會,進行規劃校本課程。

如此一來,便能雙管齊下。黃承元(2015)研究中則指出社區發展協會常主動聯 繫相關單位辦理活動,給予學生多元展現機會,也成功推廣社區產業文化。

13

學校整合社區資源中,經費需求是一大問題。然而,除了學校積極地透過計 畫申請或尋求外界捐助外,社區應需共同來努力。在許品婕(2010)研究中說道 社區三大廟宇提供主要經費來源,協助學校社團運作。黃承元(2015)則指出社 區發展協會主動向縣政府申請經費,並提供學校學習場域及相關計畫案,讓學生 走進社區、走進自己的生活環境,認識自己的家鄉產業及文化。

二、 學校與社區整合之阻礙因素

(一) 家長傳統教育觀念

面對要在弱肉強食的大環境中生存,必須不斷的精進與茁壯。每一位家長都 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待,希望下一代能過得更好。尤對偏鄉、弱勢家庭而 言,希望兒女都能出人頭地,而非社會階級再製,走過自己的甘苦路。因此,研 究者從文獻中發現,家長傳統的教育觀念仍以學科成績為要(游秀蘭,2005;莊 美玲,2008)。其中,在莊美玲(2008)提到,家長認為學校是讀書的地方,不需要 其他活動,因而也不支持教學以外的活動。許品婕(2010)亦提及學生常須請假 參加校外展演活動,影響班級教學與學習進度,家長為擔心孩子學習權益,對學 校發出強烈的反對聲浪。

(二) 經費籌措不易

學校經費有限,要運用於教學及行政業務、維護校園外,去發展特色課程與 社區文化,可說是難上加難。因此,除上述所提有利因素之學校領導者及社區積 極爭取外,缺乏經費便窒礙難行。游秀蘭(2005)指出社區經費有限,加上大環 境的經濟不景氣導致私人企業、家長收入銳減,無法贊助學校辦理各項活動。張 碩玲(2001)學校整合社區資源共享易增加學校人力及財力負擔,進而干擾學校 運作,對原本經費就不足的學校而言,無疑更是沉重的負荷。

(三) 社區參與度低

游秀蘭(2005)提到社區認為學校教育是專業領域,社區不便介入,避免造 成干擾。而在學校與社區的夥伴認知上更是一大問題,例如學校所認知的社區人

14

力資源主要為學生之家長,社區居民則表示若自己目前無子女就讀於學校,便不 會主動參與學校所辦理的各項活動,因而被認知為與學校互動不足。此外,林俊 源(2007)在研究中發現在原住民部落裡,難以改變其既有的運作模式與思維,

容易造成學校與社區間衍生溝通不易的問題,降低參與學校活動之意願。

三、 學校與社區整合之實施成果

綜合研究之實施成果,研究者分別以學生、家長、社區居民三方面在學校與 社區整合的實施下所獲得之成效。一、在學生方面:(1)對於學校及社區的改變充 滿活力及信心;(2)提升了在地文化的認同感;(3)主動積極參與社區活動;(4)提高 學習動機;(5)家庭關係更融洽。二、在家長方面:(1)降低親師衝突;(2)成為學校 與社區間的橋梁;(3)肯定並主動參與學校活動。三、在社區方面:(1)提生社區意 識;(2)主動參與學校事務;(3)社區文化傳承;(4)創造社區發展契機(游秀蘭,2005;

林俊源,2007;莊美玲,2008;許品婕,2010;郭貴娥,2012;李佑珊,2014;

黃承元,2015)。

在學校與社區整合的成功案例中,雲林的華南國小成功的從一所面臨廢校的 小學轉型為績優小學。經過校長的帶領,孩子接觸在地咖啡產業主題課程,進而 走出教室到社區踏查,不但幫助農民幫助弱勢義賣柑橘與咖啡,更跨出社區協助 鄰近的村莊推銷咖啡豆,從知識的習得進而服務、回饋鄉里(韋樞,2017)。另一 所位於苗栗縣的錦水國小,也透過校內老師的共同策劃,結合社區產業─木頭窯 與課程進行各年段的活動設計和教學,讓學生接觸陶藝教學,練習捏陶與手拉坏。

校方更透過校慶、母親節慶祝活動及陶藝專欄展示作品,更加入了社區中的樂齡 中心學員、新住民與補校學生,成功的達成社區化的推廣,更讓陶藝教學得以深 耕(許素蘭,2014)。其次,桃園縣的埔頂國小將社區產業種稻與學校環境教育結 合,社區不但組成了愛心志工隊,更提供校方土地讓孩子進行種稻,從中協助田 地的管理與提供農業器具,由社區民眾帶領孩子學習有機植栽。校長更親自接洽 當地經營多年的碾米場進行合作,製做成糙米讓學生義賣,用來補助學校弱勢學 生營養午餐的費用。學校與社區的結和不但凝聚社區意識,更吸引了鄰近學校的

15

國際交換生來體驗,成功打造埔頂社區農村文化特色(柯伶穎,林昱均,2014)。

強調終身學習的今日,學校與社區的關係已從獨立的個體轉變為互助合作的 伙伴。透過兩者間的的密切互動,社區將正向開展新的生命與活力,學生更能緊 密的將課程習得結合生活經驗,真正達到「學校社區一家親」的境界(余安邦,

2002)。學校教育不再只是學校單方面的事務,應走出校園的圍牆,結合社區家長 的教育需求,整合運用學校與社區的資源,藉以發揮教育的功能,培養身心健全、

獨立思考的國民(陳怡君,2005)。